廣安區為廣安主城區,地處四川盆地東部、華鎣山中段西麓,渠江西岸。為廣安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毗鄰渠縣、蓬安縣、前鋒區、岳池縣以及華鎣市。廣安區大力實施“1235”發展戰略,即崛起官盛新區“一座”新城,構建成渝經濟區區域性現代商貿服務中心、中國西部生態文化旅游中心“兩大”中心,加強川渝合作示范區、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大”建設,推進感恩紀念、交通暢達、農田水利、生態文明、民生改善“五大”工程。
始安縣,治所在始安城,屬北宕渠郡。明帝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北宕渠郡改為流江郡,縣屬流江郡。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以治所始安城即古賨城縣。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分出部分地域另置豐樂縣后,復名始安。八年(公元605年)廢豐樂縣,其地復入。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始安縣為渠江縣。宋太祖開寶二年(公元969年),于渠江縣境秀屏山(亦稱翠屏山、銀頂山)下的濃洄鎮置軍,取“廣土安輯”之意,命名為廣安軍。廣安一名,遂由此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蒙古兵入川,軍治所遷至大良城。寶佑六年(公元1258年)至度宗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大良城兩度被蒙古兵占領又兩度為宋軍收復。咸淳二年收復后,改廣安軍為寧西軍。恭帝德佑元年(公元1276年),治所遷回濃洄鎮。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寧西軍及其轄地為元所據。十五年(公元1278年),縣改隸順慶府。二十年(公元1283年)順慶府升為順慶路,置廣安府。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將其納入版圖,同年改名為廣安州。清朝初,州境先后為張獻忠、李自成、姚黃(姚天動、黃龍)及明將甘良臣等部占領,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歸入清版圖,但因州城尚為人所據,治所設來蘇寨。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遷竹山寨??滴跛哪?公元1665年),遷至濃洄鎮,領有岳池、鄰水、渠縣、大竹四縣。嘉慶年間推行道府制,州屬北道順慶府。宣統三年十月一日(公元1911年11月21日),蜀北民軍占領州城,宣布廣安州脫離清政府,并由蜀北軍政府直轄。中華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7月,蜀北軍政府撤銷。明道廢府,州直屬于省。次年恢復道制,廣安州改為廣安縣,隸屬川東道。民國三年(1914年),川東道改為嘉陵道,縣為其所轄。民國八年(1917年)至民國十二年(1921年),四川軍閥紛爭,廣安縣先后為黔軍、陜軍、江防軍所據,民國十三年(1922年)至民國二十四年(1933年),又先后為羅澤洲、楊森所轄。民國二十四年(1933年)川政統一后,屬四川省察專員公署設于大竹的第十行政督察區,至1938年12月8日未變。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年(公元1949年),同年12月9日廣安解放后,隸屬川東行署區的大竹專區。1953年3月撤銷大竹專區,改屬南充專區。1968年9月南充專區改為南充地區,縣隨之改屬。1993年7月2日,國務院批準設立廣安地區,廣安縣隸屬廣安地區。1998年7月31日,撤銷廣安地區和廣安縣,設立地級廣安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廣安區廣福鎮(今廣福街道)。廣安市設立廣安區,以原廣安縣的行政區域為廣安區的行政區域。2013年2月22日,國務院批準廣安區行政區劃調整,分設為廣安區和前鋒區,幅員面積1028平方公里,573個村(社區),總人口90.3萬人,城市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同年3月,棗山鎮、廣門鄉由廣安市人民政府委托棗山物流商貿園區管理委員會管理。4月協興鎮、濃溪鎮由廣安市人民政府委托協興生態文化旅游園區管理委員會管理。廣安區委、區政府實管面積910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編輯區劃沿革
1997年,廣安縣面積1571.7平方千米,轄23鎮22鄉:濃洄鎮、廣福鎮、協興鎮、悅來鎮、花橋鎮、恒升鎮、石筍鎮、觀閣鎮、前鋒鎮、代市鎮、棗山鎮、官盛鎮、濃溪鎮、興平鎮、井河鎮、龍臺鎮、肖溪鎮、白市鎮、大安鎮、廣興鎮、桂興鎮、觀塘鎮、護安鎮、廣門鄉、化龍鄉、大龍鄉、彭家鄉、蒲蓮鄉、東岳鄉、鄭山鄉、龍灘鄉、瓦店鄉、虎城鄉、廣羅鄉、方坪鄉、崇望鄉、龍安鄉、楊坪鄉、消河鄉、大有鄉、白馬鄉、蘇溪鄉、光輝鄉、小井鄉、新橋鄉??h政府駐濃洄鎮。2000年,廣安區轄6個街道、21個鎮、23個鄉。2004年,廣安區轄6個街道(濃洄、北辰、廣福、萬盛、中橋、奎閣)、21個鎮(代市、前鋒、花橋、觀閣、棗山、官盛、濃溪、石筍、悅來、恒升、興平、井河、龍臺、肖溪、白市、大安、廣興、桂興、觀塘、護安、牌坊)、22個鄉(廣門、化龍、大龍、彭家、蒲蓮、東岳、鄭山、龍灘、虎城、崇望、消河、大有、小井、新橋、廣羅、方坪、龍安、楊坪、白馬、蘇溪、光輝、穿石)。
區劃現狀
截止2014年,廣安區轄5個街道:濃洄街道、北辰街道、廣福街道、萬盛街道、中橋街道,15個鎮:濃洄鎮、協興鎮、悅來鎮、花橋鎮、恒升鎮、石筍鎮、棗山鎮、官盛鎮、濃溪鎮、興平鎮、井河鎮、龍臺鎮、肖溪鎮、白市鎮、大安鎮。17個鄉:廣門鄉、化龍鄉、大龍鄉、彭家鄉、蒲蓮鄉、東岳鄉、鄭山鄉、崇望鄉、消河鄉、大有鄉、廣羅鄉、方坪鄉、龍安鄉、楊坪鄉、白馬鄉、蘇溪鄉、穿石鄉。573個行政村、42個社區、50個居委會。
人口編輯2012年末,廣安區總人口1257594人。其中,農業人口960152人,非農業人口297442人,男性656318人,女性601276人。廣安區全年人口自然增長率3.37‰。
地形
廣安區區域地勢由西海拔208米向東逐漸升高到海拔1170米,依次為淺丘帶壩區、中丘中谷區、深丘窄谷區、低山區4個基本類型。具有垂直性地貌。廣安區地處華鎣山中段西側,境內大部份屬川中臺拗的龍女寺穹窿旋轉構造區域,受地質構造的影響,形成低(淺)丘寬谷帶壩地貌,西部屬川中臺拗的龍女寺穹窿旋轉構造的一系列弧形平緩褶皺的東南翼,形成高、中丘中窄谷地貌,東部華鎣山背斜和寶頂背斜褶皺斷層地帶,形成低、中山內槽峽谷地貌,在石灰巖出露的地方也形成有巖溶地貌,廣安區境內整體地勢由沿渠江河谷向東西兩側逐漸升高。最高處是桂興鎮鄰水交界的方山村四方山,海拔1170米。最低處是化龍鄉沙灣河口,海拔208米,相對高差962米。
氣候
廣安區屬內陸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干濕季分明,夏不酷熱,冬無嚴寒,少霜雪,春季氣候回春早,但多寒潮和低溫多綿雨,降溫快,四季宜耕。年平均氣溫17.2oC,無霜期320天,年日照865.7小時以上,年均降雨量1072.7米。淺丘帶壩區均溫一月7.1oC、七月27oC、年較差6.2oC、氣溫日較差6.3至6.9度,日照為1123.4小時。
水文
廣安區境內所有渠江屬長江二級支流,從區境內東北面向西南流經廣安區,在區境內長113公里,流經22個鄉(鎮),流域面積39220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237億方,西溪河發源于蓬安縣金城山,向東南而流,縱貫區境南北,全長79.15公里,積雨面積49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85億方;肖溪河長73公里,積雨面積52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2.05億方。廣安區有小溪河47條,其中5公里長以上的31條,流域面積1571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截止2013年,廣安區境內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14種,其中能源礦產有煤、石油、天然氣3種;非金屬化工原料礦產有巖鹽、含鉀巖石2種;非金屬建材原料礦產有石灰巖(水泥用)、石膏(水泥、建材用)、粘土(水泥用)、頁巖(磚瓦用)、石英砂、膨潤土、河道砂石8種;黑色金屬鐵(菱鐵礦)。廣安區探明礦產資源儲量為:煤16460.3萬噸;天然氣(含岳池、武勝縣)1000億立方米以上;巖鹽分布面積700平方公里,資源量1443億噸;已開采礦床1處,開采儲量61.92億噸;水泥用灰巖5545萬噸;石膏0.5萬噸;水泥用粘土428萬噸;水泥用砂巖229萬噸;膨潤土1.173萬噸;河道砂石230.84萬立方米。
土地資源
2013年,廣安區耕地面積77697.18公頃,占廣安區幅員面積的50.67%;園地4714.70公頃,占廣安區幅員面積的3.07%;林地26219.50公頃,占廣安區幅員面積的17.10%;草地95.12公頃,占廣安區幅員面積的0.06%;城鎮及工礦用地20053.25公頃,占廣安區幅員面積的13.08%;交通運輸用地2376.74公頃,占廣安區幅員面積的1.56%;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7306.14公頃,占廣安區幅員面積的4.76%;其他土地14873.18公頃,占廣安區幅員面積的9.70%。
植物資源
2013年,廣安區有林面積11.8萬畝,立木蓄積量約52.3萬方,年產雜竹1200多萬斤。建國以來成片人工林保存面積達50.5萬畝,四旁植樹造林保存6540.8萬株。植被主要有松樹、柏樹、桉樹、竹子、千丈樹、桑、果、茶葉及油桐,茶葉、馬尾松、柏樹主要分布在桂興山區,其次杉樹、柳樹、蠟樹、漆樹、棕樹、黃荊、馬桑等。果樹中主要有柑桔、梨、桃、李、板栗、核桃。經濟林木有花椒、烏桕、油橄欖等。特產有白市柚、白夾竹(分布在桂興金竹王家灣)、獼猴桃、枳殼、白蠟、油桐、茶葉、燈草、蘑荢等,產量高,品質好,遠銷省內外。林區多形成次生的柏木林,杉木林和馬尾松,麻櫟林,并有散生的經濟林木:烏柏、油桐、蠟樹、棕櫚、漆樹和核桃、板栗。僅交通不便的林區,保存有天然絲栗林和石櫟林。
水資源
2013年,廣安區地表水可利用的有6.9億方,加上過境水,水能利用的總水量達220億方,人平571.77立方米,耕地畝平571.13立方米。在水能資源方面,可開發利用的發電量,人平225千瓦,畝平414千瓦。
經濟編輯綜述
2013年3月分區后,全區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加之2013年4月、7月棗山物流商貿園區、協興生態文化旅游園區又先后從廣安區分割出去。2013年全區經濟保持了平穩增長態勢。經市統計局初步審定,2013年廣安區本級(下同)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102.1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7.7%高2.4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10.0%高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7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30.1億元,增長12.8%;第三產業增加值53.3億元,增長10.6%,三次產業結構為18.3:29.5:52.2,一、二、三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分別為6.2%、38.3%、55.4%,拉動經濟增長分別為0.6個百分點、3.9個百分點、5.6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3年廣安區(包括棗山物流商貿園區、協興生態文化旅游園區)糧食產量32.7萬噸,同比增長1.1%,其中小春糧食4.65萬噸,同比減產1.6%,大春糧食28.05萬噸,增產1.6%;油料產量5.9萬噸,增長2.4%。主要畜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出欄生豬達65.0萬頭,增長2.9%;出欄肉牛0.5萬頭,增長2.4%;出欄肉羊1.5萬只,增長4.5%,家禽476.5萬只,增長3.9%,肉免66.9萬只,增長4.5%。
第二產業
2013年區本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9.1%。一是新增企業拉動作用增強。2013年廣安美福農產品有限公司、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希望印刷廠等2家企業新入庫,其企業生產逐步擴大,對區本級工業經濟的拉動作用逐步增強。2013年新增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達2.2億元,對全區工業經濟的貢獻率達35.1%,拉動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4.1個百分點。二是四川省廣安華威紙業有限公司等四戶工業企業逐漸形成廣安區工業經濟支撐力量,生產效益逐步恢復穩定。分區以后,廣安區工業經濟薄弱,工業成為制約廣安區經濟發展的瓶頸,廣安區規上工業企業只有10戶(包括1戶停產退庫企業),工業企業規模小,經濟效益差。經過一年的指導、扶持,四川愛眾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廣安洪榮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廣安華威紙業有限公司和廣安市超臣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四戶規上工業企業2013年全年實現工業產值23.0億元,對廣安區工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70.0%,成為廣安區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廣安區本級工業發展得以穩定增長。三是產銷率進一步提高。隨著銷售市場的進一步拓展,產品銷售渠道越來越暢通,工業產品產銷率穩步提高。區本級規上工業企業2013年工業產銷率為99.2%,比2012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2013年全區完成投資85.8億元,同比增長26.2%,投資呈現以下主要特點:一是三產業較快增長。其中,第一產業投資1.6億元,同比下降44.6%,第二產業5.3億元,同比下降35.8%,第三產業投資78.9億元,同比增長38.8%。第三產業投資占全社會投資比重從2012年的83.5%提高到90.8%,對全社會投資的貢獻率達124.2%,拉動全區投資增長32.54個百分點。二是房地產投資增速穩步回升。2013年全區房地產開發投資23.9億元,同比增長13.0%。房地產開發銷售情況良好,房屋施工面積35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2.3%;商品房銷售面積101.4萬平方米,增長7.4%。 2013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6.5億元,同比增長14.8%,比全國、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分別高1.7個百分點、0.9個百分點、0.2個百分點。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
2012年末,廣安區小學校54所,在校學生74659人,小學專任教師3595人。初級中學64所,專任教師3020人,在校學生51911人,普通高中學學校13所,專任教師1337人,在校學生32055人。廣安區小學適齡兒童在校數25672人、女童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100%,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98%;小學畢業生畢業率為100%,初中畢業生畢業率100%;15周歲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初中升學率85.0%,高中升學率70.0%。 廣安區轄區高等教育學校:廣安職業技術學院。廣安區轄區普高教育學校:友誼中學(四川省一級示范高中,市教育局直屬完全中學)、廣安中學(省一級示范高中)、廣安二中(四川省二級示范高中)。廣安市級示范普通高中:廣安三中,廣安花橋中學,恒升中學,石筍中學。私立高中學校:思源中學, 廣安外國語實驗學校,廣安友誼育才外國語學校(原四川省廣安市育才學校) ,廣安四中。廣安區轄區初等教育學校:廣安友誼中學、廣安友誼中學實驗學校、廣安實驗學校、中石油希望學校 、五福初中、廣安中學、廣安二中、 廣安三中。私立初中:思源中學, 廣安外國語實驗學校, 廣安友誼育才外國語學校, 廣安四中。廣安區轄區公辦小學:廣安實驗學校,廣安希望小學,厚街小學 ,北倉路小學, 北辰小學, 中石油希望學校 , 東方小學 ,思源小學,長樂小學。廣安區轄區公辦幼兒園:廣安一幼(“四川省示范性幼兒園”), 兩路口幼兒園。
科技
2012年,廣安區獲得科技項目34個、資金636.8萬元,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取得實質進展。
衛生
2012年末,廣安區衛生機構共46個,其中城區醫院2所,鄉鎮衛生院共44個,床位數1098個,衛生技術人員892人,全科醫生147人。截止2013年廣安區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04個,其中“三甲”醫院1所,“二甲”醫院1所;[5-6]
社會保障
2012年末,廣安區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90064人,比2011年末增加10494人。其中參保在職職工491421人,參保離退休人員30540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8024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1.4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4638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7435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7.6%。廣安區企業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10321人,2012年末廣安區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為5143人。2012年廣安區城鎮登記失業率3.65%。
交通編輯廣渝、廣成、滬蓉高速及啟動建設的巴廣渝高速公路跨越境內。廣安區已納入重慶1小時經濟圈核心板塊,重慶江北機場在廣安設有城市候機樓,至成都2.5小時車程,至武漢、西安、貴陽等地僅5小時車程,是川渝合作示范區、國家承接西部產業轉移示范區核心區,是中國第四增長極—西三角(成都、重慶、西安)的中心節點;蘭渝鐵路廣安支線橫貫區境,設有國家二級鐵路客運站——廣安南站,是川東北重要的鐵路客貨集散地;長江二級支流渠江穿越區境腹地,通航能力500噸級,可達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等地,70萬標箱的廣安港已建設過半,建成后水運可直達重慶寸灘港保稅區,基本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軌、水、空”立體交通網絡。2012年廣安區公路通車里程達3347.2公里,公路總周轉量 80149萬噸公里,比2011年增長17.2%;水上運輸總周轉量7394萬噸公里,比2011年增長15.7%。建成新農村重點村公路47公里,現代農業園區公路13.4公里,啟動建設農村斷頭聯網公路42.5公里,通達通暢公路386.4公里。新建公路橋2座、新建和改造農村客運線路10條,新增和更新農村客運車輛67輛,實施安保工程15公里,完成整治花橋至石筍爛路15公里。
旅游編輯綜述
廣安區是四川省首批十大旅游強縣之一,也是全國12個“重
廣安區旅游 (18張)
點紅色旅游區”之一和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的重要節點,鄧小平故里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唐朝貞觀年間修建的興國寺,風格獨特,氣勢宏偉;被建筑專家稱為“川東麗江”、列為四川十大古鎮之一的肖溪古鎮,其獨特的建筑風格、悠久的佛教文化和隋、唐建造開鑿的沖相寺摩崖造像及題刻,成為探古訪幽的圣地;展現巴人文化與宗教珠聯璧合的神龍山巴人石頭城(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演繹戰爭與和平的千古絕唱,乃舉世無雙之歷史文化遺產;城區建有西南最大的音樂水景廣場——思源廣場,置有世界最大的青銅鼎——實事求是寶鼎,令各界游客流連忘返。
鄧小平故里
鄧小平故里位于四川省廣安市區北郊,距離廣安市主城區區7公里,距重慶市區100公里。鄧小平故里旅游區包括綠色長廊、鄧小平紀念園、佛手山景區、協興老街、牌坊新村,總面積3.19平方公里。景區建成了以鄧小平同志故居為核心,占地830畝的生態紀念園。園內綠化率80%以上,以“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為主題,形象生動地展現了鄧小平同志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不懈奮斗的光輝一生。
神龍山巴人石頭城
神龍山巴人石頭城,相對高度81米,距城心1.5千米。因"形若猊形",故稱其為"猊峰寨"或"蛇龍山"。廣安地靈人杰,誕生了鄧小平等杰出人物,人們為紀念他們,自發將其更名為"神龍山"。 神龍山旅游區由五個分區構成,占地面積730畝。商業文化區位于神龍山北坡,占地面積168畝,游覽步道以青石鋪就,建筑物以古川東民居吊腳樓為主,質樸大方。生態農業觀光區將自然景色和經濟植物通過整合,占地面積360畝。盤龍寺巴文化區對古盤龍八景"東山棲蟬、南峰鳳舞、回龍環抱、樓山鐘秀、圭臺積翠、靈巖集佛、萬洞潛龍、云池晚煙"進行了創造性的恢復,重建了觀音殿、大雄殿、玉佛殿、藏經樓、萬佛塔等建筑,占地面積40畝。庭院式別墅區建筑古樸風雅,取景自然,人景結合,占地50畝。碧潭休閑娛樂區廣植奇花異草,傳統建筑與人工景色溶為一體,相得益彰,占地30畝。
廣安紅色文化影視基地
廣安紅色文化影視旅游城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規劃總占地3455畝,總建筑面積74.8萬平方米;第一期規劃用地是1500畝(水域防洪面積338畝、實際使用面積962畝),建筑面積48.7萬平方米。廣安紅色文化影視旅游城分為“兩軸六片”,“兩軸”包含以東西向貫穿整個地塊的空間景觀軸線,主要由地塊東側的集散中心入口廣場、地塊中部的大峽谷景觀節點和地塊西側的組團景觀構成“一軸”,另一軸為南北向貫穿整個地塊的現狀水體景觀軸線?!傲眲t由紅色文化影視旅游集散中心、紅色文化名家生態園、紅色大峽谷拍攝游覽區、紅色影視拍攝游覽區、紅色文化影視創作度假區、川軍抗戰主題園組成。廣安紅色文化影視城,包含巴渝古城、紅色明星園、紅色大峽谷旅游影視拍攝區、劉鄧大軍大別山山地戰爭影視拍攝區、紅色影視創作區、紅色影視互動區等景點,是一個集拍攝、旅游、創作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游城,建成后將成為中國最大的“紅色文化旅游城”和國家級“紅色影視實驗區”。
思源廣場
思源廣場是四川省廣安市城南具有現代氣息的綜合性城市廣場。突出致富思源主題,為鄧小平百年誕辰的標志性工程。 思源廣場占地530畝,其中主景區面積180余畝。分別按功能設立:主景廣場,文化活動區,健身活動區,林陰活動區,草坪活動區,水景區,林陰停車場,臺型接合廣場。主景廣場規劃有中華一絕的“實事求是寶鼎”、氣勢磅礴的音樂噴泉、富有特色的大型雕塑等景點。兩側分別建有市圖書館和游人中心。
市民廣場
廣安市市民廣場,位于廣安市體育館旁,由文化綜合體、中心廣場、博物館三大主體建筑組成,總占地250畝,總建筑面積近9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5億元。其中,中心廣場占地約65畝,由5組主題雕塑、演展臺、集會廣場、綠化景觀等組成,并建設地下人防、停車場、商業等設施2萬平方米;文化綜合體占地約45畝,建筑面積約4萬平方米,包括大劇院、小劇院、職工活動中心、婦女兒童中心、文化中心、商業建筑等;博物館占地約40畝,建筑面積約1萬平方米。與鄧小平故里、思源廣場連成一線,構成了一道新景觀。
民俗風情編輯云童舞
華鎣山一帶,早在300多年前,每逢廟會,眾多寺廟迎來朝香拜佛的隊伍?!霸仆本褪浅蓐犖榈拈_道者?!霸仆琛币藻辞藶榛驹?,融合了道教、佛教和山神文化,風格古樸淳美、氣勢磅礴、喜慶樂觀。
如今的《云童舞》在舞蹈的服裝、道具、音樂,都經歷了多次變革??藜夼c鬧房
一家婚禮,可謂全村人的節日,其中最熱鬧的要數“哭嫁”和“鬧房”?;槎Y的前一天晚上,新娘同村里的姑娘們同坐“繡樓”,以歌的形式傾訴姊妹們相處難忘的情誼,新娘同樣以歌的形式唱出父母的養育之恩和兄弟姐妹之情,其聲婉人,以表示對家庭的無限留戀。 婚禮之夜,全村男女老少圍著新郎新娘“鬧房”,把婚禮推向高潮,而且不分輩份取鬧,有“三天不分大小”之俗。坐歌堂
在探親訪友以及舉行生日壽辰、喬遷、婚嫁等喜事時,主家往往會請村里的歌手同
外來客人一起坐歌堂,對歌雙方要求年齡相當、性別相異,并且相互之間比較生疏。所唱的內容涉及生產、生活、愛情、姻緣、族群歷史等諸多方面。岳池燈戲
燈戲是流傳在嘉陵江與渠江一帶廣大農村的地方戲種。始于秦漢,受民間的求福、消災、祈雨、送鬼、求神等“跳端公”活動風俗的影響產生并演變而成。因演出時用油燈照明,故名燈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