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昌縣,位于江西省撫州市南部,武夷山西麓。東鄰福建省建寧縣,南接石城縣,西連寧都縣,北毗南豐縣。居贛、閩、粵之交通要沖。是撫州市的南大門,江西第二大河流撫河的發源地。建縣于南宋紹興八年(1138),因“道通閩廣,郡屬建昌”而得名,又因盛產白蓮,而被譽為“中國白蓮之鄉”??h境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55公里,總面積1612平方公里,轄5鎮6鄉1場129個行政村,總人口24.02萬(2013)。歷史
編輯
廣昌建縣于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系由南豐縣析出南部的三個鄉而成
,迄今已800余年歷史。因道通閩廣,隸屬建昌,故得名廣昌,盛產通芯白蓮,雅號“蓮鄉”。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改建昌為肇昌府。九月改為建昌府,直至整個清代廣昌均隸屬建昌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廣昌隸屬江西省。1914年,全省分豫章、潯陽、廬陵、贛南四道,廣昌屬豫章道。1926年廢道,縣由省轄。
1932年2月,廣昌南豐兩縣合并為南廣縣,1933年4月復原建縣,同年8月,廣昌析出南部置赤水縣。1934年9月,廣昌與赤水兩縣合并為廣赤縣。1934年10月,復名廣昌縣。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廣昌隸屬寧都專區,1952年寧都專區并入贛州專區,廣昌改屬撫州專區,1954年7月改屬贛南行政區,1983年8月劃入撫州地區。
地理環境
編輯
地形
廣昌縣境內地勢順盱江
shadow
河谷走向,呈東西高,中部低,由南向北傾斜。屬丘陵地形,山地占77%,丘陵13%,平原10%。
氣候
廣昌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均氣溫19.1℃,年均日照1932小時,年均降雨量1172毫米,平均無霜期273天。
自然資源
編輯
土地資源
廣昌縣土壤類型有紅壤、黃壤、紫色土、潮土、水稻土等五種。耕地類型有水稻土、潮土、紅壤三種,廣昌縣耕地總面積184836畝,其中水田面積169610畝,旱地15226畝,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氮素中等,磷鉀偏缺,。
山林資源
廣昌縣林業用地面積172萬畝,森林面積139.7萬畝,森林率達65.9%,活林木蓄積量達347萬立方米。廣昌縣林木品種51科185種,主要品種有:馬尾松、杉木、木荷、楓香、樟樹、栲木、櫧木等,其中紅豆杉、竹柏、樟樹屬珍稀品種。動物有狼、野豬、野山羊、穿山甲、蛇等近百種。有珍稀樹種185種。
水利資源
廣昌縣水資源充足,河流眾多,撫河源頭盱江發源于廣昌縣,接納主要支流11條,廣昌縣流域面積5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84條,總長901.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0.0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逕流總量14.95億立方米。廣昌縣水能理論蘊藏量5.3萬千瓦,其中可開發量3.8萬千瓦。共有發電部105座,裝機124臺,裝機容量12544千瓦。廣昌縣是全國農村初級電氣化縣,1996年獲全國農村初級電氣化建設先進單位稱號。廣昌縣有水庫36座,其中:中型水庫3座,小(一)型6座,小(二)型27座,另塘壩895座。有效灌溉面積9.9千公頃。
礦產資源
廣昌縣地下礦藏有:鉭鈮、瑩古、云母、高嶺土、硅藻土、鎢、金銀礦等。鋰輝石儲量全國第一,硅藻土是全國四大礦藏之一;高嶺土蘊藏量有480萬噸,還有金、銀、銅、鈦鐵、鎢礦、瑩石等10余種礦產。
人口民族
編輯
至2013年,廣昌縣總人口24.0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7.31萬,非農業人口6.71萬。人口絕大多數為漢族,也散居畬、蒙古、壯、回、滿、瑤、苗、土等少數民族。
廣昌縣農村勞動力資源為11.9萬人,其中男勞力5.1萬人,女勞力4.4萬人,農村只能容納6.8萬人,尚有5萬勞動力剩余。
經濟
編輯
2012年度,廣昌縣GDP完成33632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0%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70287萬元,同比增長4.43%;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64242萬元,同比增長12.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01794萬元,同比增長12.6% ,三大產業的結構比為:20.9:48.8:30.3。人均GDP達14195元,較上年增長32.35%。
第一產業
2012年,廣昌縣完成農業總產值135863萬元,實現增加值7028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43%;糧食總產量達12.53萬噸,同比增長24.76%;白蓮種植面積達4.65萬畝,實現產量3573噸,同比增長7.62%;煙葉種植面積達2.39萬畝,實現產量3376噸,同比增長9.01%;肉類總產量達5591噸,同比增長2.79%。
第二產業
2012年,廣昌縣全部工業增加值137584萬元,增長13.2%,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0.9%;其中,輕工業完成產值153970萬元,重工業實現產值298789萬元。2012年底,廣昌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9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88176萬元,增長14.9%。廣昌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452759萬元,增長5.92%;主營業務收入達445490萬元,增長6.45%;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總額31653萬元,增長2.76%。廣昌縣工業用電量5436萬千瓦時,增長-0.8%。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24658萬元,比上年增長9.5%。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549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
第三產業
固定投資
2012年,廣昌縣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329456萬元,比上年增長32.6%。其中,基本建設投資額完成290622萬元,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額38834萬元。
國內外貿易
2012年,廣昌縣消費市場平穩增長,廣昌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864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9%。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完成營業額68089萬元,比上年增長7.6%;住宿餐飲業完成營業額20560萬元,比上年增長41.3%。
2012年,廣昌縣完成出口創匯3136.2萬美元,同比下降43.1%;實際利用外資1749萬美元,同比增長14.8%。
財政金融業
2012年,廣昌縣完成財政總收入57427萬元,同比下降13.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6051萬元,同比增長6.2%。
2012年末,廣昌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80791萬元,比年初增加76002萬元,同比增長18.78%;其中,廣昌縣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29174萬元,比年初增加54931萬元,同比增長19.97%。廣昌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32642萬元,比年初增加34844萬元,同比增長17.62%。
通訊業
2012年固定電話年末用戶20267戶,其中鄉村電話用戶4251戶;移動電話年末用戶103196戶,國際互聯網用戶10201戶。
社會事業
編輯
教育
2012年,廣昌縣擁有普通中學17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小學55所,幼兒園41所;共有在校普通中學生13074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2393人,小學生24059人,在園幼兒數6127人;各類專任教師情況:小學1192人、普通中學938人、職業中學48人、幼兒園209人。
文化
廣播電視事業全面發展,2012年廣昌縣通有線電視的村113個,覆蓋率88%??h公共圖書資料圖書總藏量達2.3萬冊。
衛生
2012年,廣昌縣各類衛生機構22個,其中:鄉鎮衛生院1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婦幼保健院1個。廣昌縣衛生技術人員456人,其中:醫師144人,衛生防疫人員數42人。醫院、衛生院編制床位數299床。
社保
2012年,城市和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350元、170元。廣昌縣城市醫療救助692人次,發放救助金189.8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3337人次,發放救助金473萬元。實施了70周歲以上老人免費和中小學生減免乘坐公交車政策。
2012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7635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9200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3438人;農村傳統救濟五保供養人數942人,比上年增加5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0907人;參加農村養老保險66794人,比上年增加15531人。社會福利事業持續發展,廣昌縣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12個,床位616張,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5527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8740人,比上年增加29人。
交通
昌廈一級公路和濟廣高速穿境而過。廣昌南通閩粵,北連滬浙,處在中國最重要的三個經濟區:長三角、閩三角和珠三角的核心地帶。
名勝古跡
編輯
交通區位圖自然旅游資源有:百里蓮花帶、青龍湖、摩崖石刻、撫(河)源飛瀑。歷史名勝有:千年古剎定心寺,明代古寺龍風巖,明清建筑群,明代雯峰書院,宋代雁塔,全國最大的蓮花博覽園——廣昌蓮花科技博覽園,還有即將擴建的以宋代雁塔為核心的,占地400多畝的荷源濕地公園。
人文旅游資源有:列為中華之最的廣昌恐龍化石、太平軍戰斗舊址、義軍抗清營寨、蘇區遺址、高虎腦紅軍烈士紀念碑被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依托“綠“、“紅”、“古”三色交相輝映的旅游資源,已策劃出賞蓮之旅、古色之旅、生態之旅、撫源之旅、紅色之旅五條精品旅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