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區,是江蘇省揚州市下轄主城區。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東經119°26′、北緯32°24′。位于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內,行政區域面積341.96平方公里,人口49.82萬人(2013年末)。截止2014年,廣陵區轄4個街道、6個鎮、1個鄉,共計54個社區和83個村。廣陵,古城揚州的先名,歷史上的揚州。廣陵區,是揚州的中心城區。位于廣陵區域的揚州古城占地5.09平方公里,是國內歷史風貌保存比較完好的古城之一,體現揚州古代文明的核心區域。
行政區劃區劃沿革
2000年,廣陵區轄4個街道:汶河街道、廣陵街道、東關街道、城南街道。2002年,廣陵區面積65平方千米;轄4個街道、1個鎮、1個鄉,43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東關街道、汶河街道、曲江街道、文峰街道、灣頭鎮、湯汪鄉。2011年11月14日,揚州市明確揚州經濟開發區和廣陵區、江都區、邗江區行政管理區域。將郊區灣頭鎮劃歸廣陵區代管。廣陵區行政管理區域范圍為:東部與江都區、廣陵區杭集鎮交界;北部與廣陵區泰安鎮毗鄰;從紅星島北端的京杭大運河起,向南折西入古運河,沿古運河至黃金壩,轉向南至天星橋,沿北護城河向西至二道河,折南沿二道河、安墩閘入古運河與郊區分界;沿古運河折東進入橫溝河,南部以橫溝河、大眾河與揚州經濟開發區代管的施橋鎮、邗江區霍橋鎮毗鄰。其行政管理區域67平方千米。2011年,廣陵區面積339平方千米,總人口49萬(2010年);轄4個街道、6個鎮、1個鄉,46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東關街道、汶河街道、曲江街道、文峰街道、灣頭鎮、湯汪鄉、泰安鎮、頭橋鎮、沙頭鎮、李典鎮、杭集鎮。
區劃詳情
截止2014年,廣陵區轄4個街道、6個鎮、1個鄉,共計54個社區和83個村。行政區域面積341.96平方公里。
地理環境位置
廣陵區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東經119°26′、北緯32°24′。位于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內,行政區域面積341.96平方公里。
地勢地貌
廣陵區西高東低,從西向東呈扇形逐漸傾斜,沿江沿湖一帶為平原。
氣候
廣陵區屬亞熱帶溫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4.8℃,全年平均無霜期220天,平均日照2140小時,年降水量1030毫米。
交通廣陵區南傍長江,古運河、京杭大運河、廖家溝三條河流呈“川”字型南北貫通境內。古運河最具揚州水文化特色,是古代鹽商漕運的的唯一通道;京杭大運河與長江交匯,是貫通南北的水上運輸干線。公路京滬和寧通高速公路連接貫通,構成一橫一縱"T型"高速公路骨架。長江北岸正在造"防洪、運輸"雙功能的沿江高等級公路,將三港(南通港、揚州港和南京港)三橋(江陰大橋、潤揚大橋和南京大橋)和三市(南通市、揚州市和南京市)連成一片。水路截止2014年,有航道184條,2163公里,其中等級航道819.2公里。京杭大運河揚州段全長143.3公里,終年可通行千噸級船舶,北通江蘇的淮安、宿遷、徐州,山東的濟寧、聊城、德州,河北的滄州及天津、北京等地;南往江蘇的鎮江、無錫、蘇州和浙江的杭州等地。鐵路寧啟鐵路貫穿揚州城,西連京滬線,東接新長線,通達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