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位于東經119°2′50″—119°52′9″,北緯34°11′45″—34°38′50″,處江蘇省東北部,連云港與宿遷之間,東西最大直線距離73公里,南北最大直線距離44公里。東部瀕臨黃海,與朝鮮、韓國、日本等地區相望;西至西北與沭陽、東海兩縣為鄰;南隔新沂河與灌南縣相望;北與連云港市海州區、連云區接壤,隸屬于中國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總面積1542.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54萬畝。灌云縣耕地面積154萬畝,人均耕地1.5畝。灌云縣屬暖溫帶濕潤性季風性氣候,下轄1個街道、9個鎮、3個鄉。灌云縣共有318個行政村,總人口102.01萬(2012年)。灌云地貌以平原為主,是蘇北地區唯一的有山有水的縣城??h內有大伊山等七座低矮孤山。灌云縣為古海州屬地。1912年由國父孫中山先生命名,因南有百川灌河,北有名山云臺而得名灌云。
行政區劃
2015年7月,灌云縣鄉鎮由原來的19個調整為1個街道、9個鎮、3個鄉,依次為:侍莊街道、伊山鎮、東王集鎮、圖河鎮、楊集鎮、同興鎮、四隊鎮、龍苴鎮、燕尾港鎮、圩豐鎮、下車鄉、小伊鄉、魯河鄉、南崗鄉。
地理環境
位置
灌云位于東經119°2′50″—119°52′9″,北緯34°11′45″—34°38′50″,中國華東,江蘇省東北部,連云港與宿遷之間。東臨黃海,南倚新沂河,北有云臺山,運鹽河流貫境內;海岸線長32.1公里,南面與灌南縣相鄰,西面與東??h及宿遷市沭陽縣相鄰,北面與連云港相鄰。 灌云縣與日本、朝鮮、韓國等國家相望,南接江蘇省灌南縣,西與宿遷市沭陽縣交界,北與連云港市區、東海接壤。
氣候
年均日照總時數2456.2小時。灌云縣屬暖溫帶濕潤性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條件處于南北過渡地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55%,在作物生長季內為62%,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3-15度;雨量充沛,年降水800-900毫米。
地質地貌
灌云縣地貌以平原為主,地勢由西向東傾斜??h內有七座低矮孤山。
土壤
灌云縣土壤總體特點是:粘、鹽、板、瘦。
交通
公路
灌云縣境內有汾灌、徐連、寧連、沿海4條高速公路以及204、324、236、242、226等5條國省干道。灌云縣境內集高速、國省干道、縣、鄉村道路與水上交通為一體的現代化交通網已具規模。
海運
東部沿海地區有39公里長的海岸線;擁有國家三級航道鹽河等5條等級航道,燕尾港為江蘇唯一的海河聯運港和連云港南翼重要組合港。有3000噸級、5000噸級泊位各一座,離連云港港口很近,向西通過灌河與大運河連接。
鐵路
連鹽鐵路、連淮高鐵貫穿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