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縣隸屬湖北襄陽市,地處襄陽西部,漢江中游西岸,武當山脈東南麓。南依荊山,西偎武當,東臨漢水,南北二河夾縣城東流匯入漢江,西北、西南三面群山環抱,地勢西高東低。東西長69千米,南北寬66千米。國土面積2553平方千米,2012年,總人口(戶籍人口)59.3萬人,政府駐地城關鎮縣府街52號。薤山國家森林公園、中國百大佛教名寺承恩寺、中國著名天主教堂沈埡天主教堂、南河“小三峽”等旅游勝地匯集,谷城被生態學家譽為“綠色生態之鄉、避暑度假天堂”。行政區劃編輯谷城縣轄城關、石花、冷集、五山、紫金、盛康、南河、廟灘、茨河9個鎮和趙灣鄉,有2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48個村民委員會。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谷城縣地跨北緯30°53'至32°29'40''、東經111°07'30''至111°52'之間。東南距襄陽市區77千米,東北距老河口20千米,國土面積2553平方千米。地處武當山東麓,漢水之濱,西偎車城十堰。
地形
谷城縣西部屬武當山余脈,南部屬荊山余脈,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30多座,其中西南部的青龍山,海拔1584米,為全縣境內最高峰,北部和中部多為海拔200至400米的丘陵,僅東部漢江沿岸及南河、北河下游為平原。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高、東北低,坡度傾斜1∶2。西南部海拔900米以上高山72座,千米以上高山42座,呈折扇形,聳峙于縣境西南邊緣。最高峰為趙灣鄉的青龍山,海拔1584米,最低點為茨河鎮九道灣,海拔71米。
氣候
谷城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為常綠闊葉混交林自然帶,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等特點。年均降水800至1200毫米,年均氣溫15.4°C,極端最高溫41.4°C,極端最低溫-19°C,年日照時數1894.2小時,日照率43%,無霜期234天。
水文
境內有漢水、南河、北河等大小河流107條,其中流域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12條。境內流長74千米的大小支流42條,流域面積1051平方千米。境內流長59.6千米,大小支流41條,流域面積1121.2平方千米。漢水于冷集鎮王家康村入境,于茨河鎮白龍廟村出境,境內流程61千米,大小支流24條。南河發源于神農架東南麓,由紫金鎮(原官坊鄉)瑪瑙觀村入境,至城關鎮格壘嘴村注入漢水。北河發源于房縣,由紫金鎮彥家洲村入境,至北河鎮安家崗村注入漢水。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2014年末,全縣總戶數21.84萬戶,總人口(戶籍人口)59.67萬人,其中:男性30.74萬人,女性28.93萬人。全年出生人口7374人,人口出生率為12.26‰,符合政策生育率89.94%。 2010年,谷城縣總人口556066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132142戶。其中:農業人口442978人,非農業人口113088人。2012年全年出生人口8252人。民族民族以漢族為主,且有回族、土家族、滿族、蒙古族、藏族、苗族、瑤族、壯族、侗族等少數民族雜居。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谷城已探明非金屬礦藏有重晶石、石灰石、硫鐵、石棉、石膏、硅石、白云石、石英石、磷、型砂、大理石、花崗石、水晶石、蛇紋石、鋁土、膨潤土、高嶺土、砂土、砂石和煤等20多種;金屬礦藏有銅、鐵、金、錳、鉛、鋅、鉬、鍺等10多種;儲量大、分布廣、開采價值高的有重晶石、石灰石、石棉礦、石膏礦、硅石、白云石、石英石、大理石、花崗石、水晶石、鋁土、鐵礦、銅礦、鉛鋅礦等。重晶石礦硫酸鋇含量91.08%至96.54%,總儲量5000萬噸以上。石英石礦含二氧化硅95%左右,總儲量4000萬噸?;◢徥V產于冷集沈灣,儲量在億立方米以上。銅礦儲量37-44萬噸,原礦品位0.5-0.6%。鉛鋅礦儲量約2000萬噸。
水資源
截至2012年,谷城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30萬千瓦,是中國114個水資源富集縣之一。地表水總流量399.67億立方米,地下水0.742億立方米。谷城縣水資源容量為28.31億立方米(不含漢水)。境內河流水能蘊藏量14.5萬千瓦(不含漢水),可利用12.57萬千瓦。
動物資源
截至2012年,谷城野生動物,鳥類有野雞、喜鵲、灰喜鵲、畫眉、八哥、麻雀、大山雀、斑啄木鳥、鵪鶉、山斑鳩、雕、夜鷹、大杜鵑、家燕、大雁等;獸類有貉、狐、獾、獐、松鼠、貍子、野豬、飛狐、香菇狼、黃鼠狼等;珍稀動物1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虎、豹、黑麂、梅花麂、白鶴(西北利亞鶴)、白頭鶴、紅腹角雉,國家二類保護動物有穿山甲、水獺、麝、鴛鴦、紅腹錦雞、娃娃魚,國家三類保護動物有黑熊、巖羊等。
植物資源
截至2012年,已查明的被子植物有374種,裸子植物18種,針葉樹16種,闊葉樹376種,絕大部分為野生植物。其中,珍稀樹種有水杉、珙桐、楠木、銀杏、杜仲、黃楊木、青檀等18種。銀杏被定為谷城縣樹。主要植物類特產有桐油、黑木耳、獼猴桃、桑蠶、生漆、香菌、板栗、核桃、柿子、磨芋、天麻、茶葉、花生、山藥、麥冬等數十種。 風景名勝編輯●南避暑山莊谷城大薤山,是國家森林公園,素有“中國南避暑山莊”之稱,是遠近聞名的避暑勝地,度假天堂。早在1857年,因意大利旅游家在薤山避暑著文介紹薤山,從1903年至1910年,有英、美、意大利、挪威、加拿大、丹麥、荷蘭、葡萄牙八國在華傳教士,在大薤山建起了西洋別墅52棟737間,是外國人在湖北建設的唯一別墅群?!褓R龍司令部賀龍司令部原是一座別墅,建于1904年春,為英國路德會傳教士羅賽琳一家居住。1931年5月,賀龍、柳直荀在洪湖失利,為保存實力,便率領紅三軍七師、八師主力,從??雕R良坪突圍后,經歇馬進入谷城地區。在薤山,建立紅軍游擊隊,司令部就設在這座別墅內。薤山游擊隊配合紅八師、二十五師,開辟了以薤山為中心的方圓百余里的紅色游擊區?!癯卸魉鲁卸魉挛挥诠瘸强h東南茨河鎮五朵山北獅子峰下,距縣城35千米處,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該寺始建于隋朝的佛教寺院承恩寺,寺內有湖北僅存的第一大銅鐘——萬斤銅鐘,鐘身鐫滿古印度梵文,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價值。承恩寺是頗具民族特色的古代寺院建筑,有殿閣、寺堂200多間,現存70多間。寺內外有玉石碑、臥牛池、龍泉池、玉帶水、鎖風橋、金子山等自然景觀?!衲虾语L景區南河風景區位于武當山脈東南麓、谷城縣南河鎮境內。景區由“小三峽”景區、五龍山景區、香爐石景區、溫泉娛樂區、白水峪景區等五大景區組成,總面積242平方千米,與大薤山國家森林公園毗鄰相連。南河之水發源于神農架,相傳為漢丞相蕭何夫人脂粉之水,故又名“粉水”?!胺鬯吻濉睘楣瘸前司爸?。清乾隆五十七年便有“小三峽”(馬沸峽、神女峽、五龍峽)之稱。
地方特產編輯●茨河貢米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游茨河承恩寺時,當地百姓以此地盛產的稻米蒸飯,供皇上食用?;噬鲜秤煤髮⒋暮哟竺字I封為“朝貢御米”,為饋贈親友、具有代表谷城特色的形象產品?!翊暮痈榻浐笔〉刭|研究所化驗,茨河水富含多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如碘、硒、鉀和鈣。用茨河水做出來的豆腐,白如純玉、細如凝脂。茨河腐乳是運用香麻油、辣椒、生姜、花椒等10多種天然原料精制而成,因其色澤鮮艷、味道鮮美、質地細膩受到廣大客戶的青睞?!褛w灣香菇食用菌是無污染、純天然的保健和功能性食品,富含人體所必須的多種氨基酸,鮮嫩爽口、容易消化吸收,還具有獨特的藥療作用。香菇富含的“香菇多糖”對肝病有獨特的預防和治療作用,還具有降血壓作用。趙灣、紫金氣候十分適宜食用菌生長,生產歷史悠久,已形成“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一體化模式?!衲虾痈鸱?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指出葛有如下功效: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經科學檢測,富含豐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葛根素、黃酮素、淀粉等多種營養成分及鈣、鐵、銅等10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涼解熱、生津止渴、升陽發表、抗菌解毒、降低血壓、治療冠心病之功能。對咽喉痛疾、口舌生瘡、小孩清火、瀉痢有特效?!衲虾鱼y魚銀魚,俗稱面條魚、面魚,隸屬于鮭形目、銀魚科。分布于長江中、下游的附屬湖泊中。據測定:鮮銀魚的蛋白質含量為10.75%、脂肪為1.37%;干銀魚的蛋白質為76.76%,脂肪為9.75%。由于銀魚繁殖力強,生長迅速,適應性強,生活周期短,其繁殖、生長、產卵均在同一水域中進行,因此是一種優良的放流增殖魚類?!袷ň剖ü沛傆?500多年的釀酒歷史,現代意義上的白酒釀造工藝也有400多年。石花酒清純甘洌、芳香四溢、柔順爽口?!窨招目娣俏镔|文化遺產,石花空心奎面。其特點:精益求精,每根空心,細如發絲,養顏健身。其為紀念奎星點化,從此把空心面叫奎面,蘊含奎星點斗、福星高照之意,因產地在石花,就稱“石花空心奎面”。在石花制作空心奎面的人只有2人,制作人都以達70歲以上,至今還未傳人經營此項工藝?!裼駧Ц庥駧Ц?,系谷城縣地方傳統名點,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清代為朝廷皇室貢品。因糕體形似皇袍玉帶,故名“玉帶糕”?!裼窕蕜Σ栉迳接窕蕜Σ柚饕ㄕ玖⑹窖坎?、五山玉皇劍茶、毛尖炒青茶等多個品種?!罢玖⑹窖坎琛痹煨酮毺?,圓直似針,湯色淡綠,嫩青醇厚,沖泡風姿卓立;初泡漂浮如云,繼而徐徐不沉,須臾齊立杯底,婉如春筍出土;“五山玉皇劍”茶以標準單芽為原料,嫩度長短、大小、色澤一致,經恒溫殺青,機械碾壓造型,多次烘焙而成,其形扁直似劍。1995年獲得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6個金獎,1997年被評為“湖北省十大名優茶精品”?!袷⒖滇u煲肉相傳,周文王的幼女不顧父王的反對,下嫁給布衣盛生。文王很惱火,王后卻認同了女婿。一天,盛生上門,王后親自為女婿煲出一鍋肉來。盛生吃后,還學會了制作技法,把它傳給了眾鄉鄰。后來,醬煲肉便成了當地丈母娘款待女婿的特色菜。
著名人物編輯華夏的始祖神農氏,即炎帝。春秋名士伍子胥。漢朝反王莽的義軍首領“武安王”延岑。唐末名將、官至山南東道節度使、左金吾大將軍劉巨容。南宋資政殿大學士(宰相)王之望。明朝東閣大學士(宰相)方岳貢。清朝抗德名將劉元弼。清河北鎮總兵余際昌,進士劉德全、豐稷。辛亥首義烈士楊洪勝。中共地下黨早期領導人高如松,革命烈士李亞聲、張茂修、馬立南。農民起義領袖呂思楊、丁江興,少數民族俊杰海風山、馬玉貴,女英雄陶之秀(陶二姐),書法大師著名畫家何兆祥,著名學者楊昭哲,著名教育家楊昭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