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位于河南省東南端,豫皖兩省交界處,南依大別山,北臨淮河,屬華東與中原交融地帶,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分界線)穿境而過,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稱。
固始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縣,同時也是河南省首批五個重點擴權縣(市)、十個省直管縣(市)之一、五個規劃建設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固始自古文風昌盛,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為“河南省十大文化強縣”之一。 固始書法群體備受國內外書法界關注,被中國文聯和中國書協命名為“中國書法之鄉”。
因歷史上有四次較大規模人口南遷,其后裔又逐漸播遷至閩、粵、臺、港、澳、東南亞和歐美各地,固始又有“唐人故里,閩臺祖地”和“中原第一僑鄉”之稱。 每年承辦由中國僑聯主辦的“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建置沿革
編輯
名稱來由
固始縣境域古為先秦蓼國核心地區,蓼國故都在今固始城區東北蓼城崗,故固始有“蓼城”、“蓼都”之稱,本縣簡稱“蓼”。東漢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劉秀封李通為固始侯(“堅固通始”),固始侯封地(“固始侯國”)核心區域即在今固始,“固始”之地名自此延用,已近兩千年。
歷史沿革
綠城固始(10張)
夏、商為蓼國地。
西周為蓼、蔣、黃、番等國地。
春秋中期,楚滅此地諸國,建期思縣,固始彼時為期思縣之潘鄉,又名寢丘邑。
西漢,于番鄉(寢丘邑)置寢縣。
東漢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光武帝劉秀封大司農李通為固始侯,建立固始侯國,固始由此得名。至于固始一語來源說法不一,大致有“欲善其終,先固其始”、“堅固必先通始”、“固久之固,當自此始”、“通與帝首事,欲其堅固初始歟”等。
至南北朝戰亂頻仍,南朝齊、梁俱屬豫州。北齊、梁、北周前后僑置北建州、新蔡郡、澮州。
隋朝廢州縣,復隸屬弋陽郡,期思縣并入。
唐朝以后建置穩定,多隸汝寧府或光州。其間商城(殷城)、期思屢次并入又屢次析出。
西九華山兩宋俱屬淮南西路光州(固始長期位于淮河宋金拉鋸線南宋一側)。
元代屬河南江北行省汝寧府。
明朝洪武4年(1371年)隸南直隸鳳陽府,洪武14年(1381年)改隸河南布政使司汝寧府。
清代固始主要屬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南汝光道光州直隸州。
民國主要屬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督察專員駐潢川縣)管轄。
民國21年(1933年),國民政府將固始縣長江河以南地區劃歸新成立的河南省立煌縣(今金寨縣),次年立煌縣劃歸安徽省,原屬固始的土地隨之入皖。
民國27年(1938年)9月,日軍分南北兩路進犯固始,中國軍隊奮起抵抗,于富金山戰役(富金山位于固始
“開漳圣王”陳元光祖祠南部大別山脈)中殲滅日軍約一萬人。1938年9月7日固始淪陷。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其中一路(三縱)從三河尖渡過淮河,當年8月25日固始縣城第一次解放,次年,即1948年11月9日,固始縣城最后解放。
共和國成立初期主要隸屬于河南省潢川專區,1952年潢川專區并入信陽專區,隨之并入。在1959年末至1960年初的信陽事件中固始成為重災區,人口數量銳減,生產力遭到毀滅性的破壞。1998年信陽撤地設市,固始為其轄縣。
2004年,固始成為河南省首批五個重點擴權縣市之一;2011年6月1日,固始開始位列河南省十個省直管試點縣市。2014年1月1日,正式成為河南省直管市,享有省轄市的經濟和社會管理權限。
行政區劃
編輯
區劃沿革
明代,固始縣轄5鄉:中為中和,東為建安,南為青峰,西為大城,北為遺愛。5鄉轄49里,70村。
夜色固始(7張)
明成化十一年,劃出縣西南32里時,復置商城。
清代,實行鄉、里、保、甲制??h轄4鄉,以方位命名,即:東鄉、西鄉、南鄉、北鄉。共轄124保。
民國初年,廢鄉、里設區,全縣10個區:一區城關、二區羅集、三區郭陸灘、四區胡族鋪、五區蔣集、六區黎集、七區長興集、八區馬堽集、九區楊集、十區三河尖。
1931年5月4日,中共固始縣委、縣蘇維埃政府在松樹崗(今陳淋鎮大營村)正式建立,同年9月,西遷至王家樓(今武廟鄉鎖口村),縣蘇維埃政府下轄6個區,48個鄉,方圓50余里,人口5萬多人。1932年10月,主力紅軍撤離根據地,固始境內蘇區喪失。
民國26年(1937年),10區合并為5區。一至四區區公所原處,五區改設橋溝集。區下共劃64個聯保,378個保。
民國29年(1940年),撤區和聯保,設20鄉(鎮)。
1947年秋,固始縣部分地區解放,此后隨解放區擴大,相繼建立愛國民主政權,固始縣(即南霍固縣)1947年10月中旬設置,轄縣南部下霍邱、金寨北部的解放區,設四區一鎮。
1948年11月,固始全境解放,縣愛國民主政府轄九個行政區。全縣先后建立鄉級政權410多個。
1949年下半年,又從原三區羅集分出十區,設黎集。
現代固始(16張)
1949年12月,全縣調置10區,10區共轄448個鄉、14個鎮、22個街。
1951年8月2日,新置淮濱縣,橋溝區、期思區和蔣集區的部分鄉劃入。9月2日,全縣調置為十四區。14區共轄349個鄉,11個鎮。1952年為359個鄉,9個鎮。1953年為317個鄉,3個鎮。
1954年4月20日,城關區改為縣轄鎮(城關鎮),改十四區為一區。
1955年11月19日,撤銷道超集、武廟集、泉河鋪3個區。同時取消各區序號。
1956年8月,撤區設1鎮46鄉。
1958年4月5日,確定沙河鋪、洪埠、胡族鋪、汪棚、郭陸灘、段集、陳淋子、黎集、蔣集、羅集10鄉為中心鄉。8月3日,縣轄政區并為7鄉。9月,鄉改建為人民公社,全縣設7個人民公社。11月,7公社合并為“固始人民公社”,原公社易名管理區,名稱襲用。
1959年3月,管理區復名公社,除七一公社外,其它均恢復歷史名稱。各公社共轄46個管理區,401個生產大隊,3584個生產小隊。6月,撤銷武廟公社,增劃段集、陳淋子、蔣集、汪棚4個公社??h轄10個公社。
1960年8月,淮濱撤銷縣建制,往流、橋溝、期思、張莊4公社劃歸固始??h轄14個公社。
1961年9月5日,公社改為區建制,七一公社更名分水區,其它區用舊名。同時,73個工作片改為人民公社(又稱小公社,區轄)。
1962年6月,淮濱縣復置,期思、張莊兩個區劃入淮濱縣。同時撤銷區及小公社建制。全縣劃為1個鎮、27個公社。
1975年8月,增設泉河、徐集、趙崗三個人民公社??h轄1鎮、30個人民公社,545個生產大隊。
1983年5~12月,全縣29個農業公社改為鄉建制(船民公社仍稱)。1984年5月,船民公社改建為航運公司,隸屬縣交通局管轄??h轄1鎮、29鄉。
1987年,陳淋、黎集、蔣集、往流4鄉改鎮??h轄城關、陳淋子、黎集、蔣集、往流5個鎮和城郊、沙河鋪、分水亭、泉河鋪、張廣廟、石佛店、陳集、徐集、汪棚、草廟集、南大橋、郭陸灘、趙崗、張老埠、段集、武廟集、祖師廟、方集、馬堽集、胡族鋪、楊集、洪埠、李店、橋溝集、三河尖25個鄉及豐港、柳樹、觀堂3個辦事處,共572個行政村,7個行政街。
2007年,固始縣轄32個鄉鎮:城關、陳淋子、黎集、蔣集、往流、郭陸灘、方集、胡族8個鎮,城郊、沙河鋪、分水亭、泉河鋪、張廣廟、石佛店、陳集、徐集、汪棚、草廟集、南大橋、趙崗、張老埠、段集、武廟集、祖師廟、馬堽集、楊集、洪埠、李店、三河尖、豐港、柳樹店、觀堂24個鄉。
區劃詳情
2013年,固始縣下轄3個街道:蓼城街道、番城街道、秀水街道;17個鎮:段集鎮、三河尖鎮、陳淋子鎮、汪棚鎮、方集鎮、郭陸灘鎮、胡族鋪鎮、武廟集鎮、祖師廟鎮、石佛店鎮、分水亭鎮、黎集鎮、蔣集鎮、往流鎮、泉河鋪鎮、張廣廟鎮、陳集鎮;13個鄉:草廟集鄉、李店鄉、沙河鋪鄉、柳樹店鄉、南大橋鄉、洪埠鄉、楊集鄉、趙崗鄉、馬堽集鄉、張老埠鄉、觀堂鄉、豐港鄉、徐集鄉。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固始縣位于河南省東南一角,系鄂豫皖三省交界、華東與中原交融地帶。南依大別山,北臨淮河,固始地處合肥、阜陽(阜陽城區距固始城區最近)、信陽小經濟圈的中心,且處于鄭州、武漢、南京大經濟圈的腹地。 地理坐標位于東經115°21′~115°56′,北緯31°46′~32°35′。南北最長94.16公里,東西最寬56.19公里,總面積2946平方公里。東與安徽霍邱縣相接,北與安徽阜南縣隔淮河相望,西北、西、西南分別與信陽市的淮濱、潢川、商城三縣相連,南與安徽金寨縣依長江河分界,東南角鄰安徽六安市葉集試驗區,此外,西南方向地近湖北省麻城市,縣境與麻城市境最短直線距離約40公里。為豫皖交界區域性中心城市。
shadow
地質
固始縣土地由山地、丘陵、平原構成。山地面積267.4平方公里(包括東部低山12.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9.2%,主要分布在縣境南部邊緣地區,土壤主要為黃棕壤土和水稻土兩類;丘陵面積127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3.6%,主要分布在信葉公路以北和縣城東西兩崗。土壤多為水稻土和黃棕壤土;平原面積為1378.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47.2%,主要分布在淮河、史河、史灌河、灌河、泉河沿岸,土壤主要是水稻土、潮土、砂姜黑土三類。
地貌
固始城東—— 史河“七一大橋”固始縣地勢南高北低,從西南向東北傾斜,坡降為1/1200,最高點曹家寨山,海拔1025.6米,最低處史灌河入淮口,海拔22.4米,為全省最低點,南部群山起伏,峰巒疊嶂,主要有曹家寨山,五尖山,大揚山,奶奶廟山,皇姑山,富金山,妙高寺山,蘿卜山等;中南部,西部屬丘陵壟崗地帶;東部是平原及孤殘丘;北部屬淺丘和低洼易澇區。面積中,山區約267.4平方公里,占9.2%;丘陵、壟崗約1270.9平方公里,占43.6%,平原約979.3平方公里,占33.6%,沿淮低洼地約242平方公里,占8.3%,河道及行洪灘地156.9平方公里,占5.3%。
水文
縣內有史河、灌河、泉河、白露河、春河、長江河急流澗河石槽河、羊行河等。
氣候
固始地處江淮西部,淮河南岸,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季風性氣候區,氣候學上的0℃等溫線壓境而過,是我國的南北氣候過渡地帶。氣候濕潤,雨量豐沛,四季分明。1月平均氣溫2℃,7月平均氣溫29℃,年均氣溫16℃,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稱,年平均日照2139小時,無霜期228天。
自然資源
編輯
至2009年,固始縣南部山區是1級成礦遠景區,已發現金屬礦有金、銀、銅、鉛、鋅、鉬、鎢、銻、鉈、鈦、釩、鐵等12種;非金屬礦有高嶺土、水晶、重晶石、沸石、磷灰石、石墨、耐火粘土、硫、紫砂、石灰石、花崗石、大理石、蛭石、肥水等14種;能源礦有無煙煤、石煤2種。已發現礦點10多個。銅礦點主要有二道河、皇姑山、妙高寺;鉛、鋅多金屬礦點主要有妙高寺、大東嶺、皮沖;黃鐵礦點主要有牌坊、李灣;赤鐵礦點主要有黑石山、雙頂山;無煙煤礦主要有雙頂山、楊山、五尖山、皮沖;方集鄉駐馬村有重晶石;水晶和高嶺土分布在段集鴨雀崗一帶;陳集鄉土樓村有磷灰石、石煤。已發現的異常區:老營子、蔣營子黃金異常區;青峰嶺白鎢異常區;東大嶺、黃嶺、汪嶺鉛鋅異常區;大沙地鉬異常區。此外,尚有一批銅、鉛、金異常點。多數金屬礦點和全部異常區、異常點均沿著龜梅斷裂兩側分布。已發現礦點的礦體埋藏均較淺,多數已出露地表。銅的品位一般3-4%,最高可達20%以上。銀的最高品位達769.1克/噸。鋅的最高品位達31%。除煤礦外,其它礦尚未深揭,儲量不明。
經濟
編輯
綜述
2010年,固始縣生產總值完成176.4億元,增長11.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4億元,增長14.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6.8億元,增長1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3億元,增長18.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26元,可比增長7.5%,農民人均純收入5483元,可比增長11.1%;金融機構新增存款21.9億元,新增貸款10.0億元。2013年全年GDP236億。
第一產業
固始城南新區2010年,固始縣全年糧食種植面積達231萬畝,總產24億斤,被命名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標兵”、“全國綠色農業建設示范縣”。農村經濟效益明顯。畜牧業產值31.7億元,增長5.4%,新建、擴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區)218個,新上200萬只固始鵝、1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項目;水產品產量5.4萬噸,產值 5.5億元,榮獲“全國漁業生產百強縣”、“全省漁業生產十強縣”稱號;新建茶園4.15萬畝,植樹造林3.96萬畝,榮獲“市林業生態建設先進縣”、“省級林業生態縣”稱號。2012年固始縣農業生產穩步提升。固始縣年糧食總產24.28億斤 ,位居河南省第二位,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標兵”。
第二產業
2010年,固始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31.4億元,增長17.8%,實現銷售收入109.7億元,增長19.6%,利稅 13.5億元,增長11.6%。15個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3.9億元。以順興、豫申為龍頭的全縣糧油加工企業達126家,主營業務收入30.7億元,實現增加值9.6億元,行業效益位居全省前列。三高農牧股份公司成為省上市后備企業。“九華山”茶葉獲國家馳名商標。
第三產業
2010年,固始縣建成三高肉食品冷鏈物流、農副產品低溫保鮮配送中心;新建糧食現代物流中心;改建、新建6處農貿市場;實施“萬村千鄉”工程,改造、新建農家店124個;銷售家電下鄉產品10.9萬臺,銷售額2.51億元,補貼金額3215萬元。投資3000萬元建設旅游大通道,使西九華山與華陽湖兩大風景區連為一體;投資3000余萬元開發建設留夢河谷自然景區,還實施了茶竹文化民俗村和元光故里景區工程一期建設等;啟動了西九華山主服務區和長江河漂流項目。華陽湖風景區被評為3A級景區。全年接待游客103.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9億元。
人口民族
編輯
2014年,固始縣總人口174萬。 固始縣歷來就是多民族居住地。早期有漢、回、蒙、滿、土等民族。1987年,有18個少數民族,人口近2.4萬人。2009年,縣域內少數民族達到33個,人口近3萬人,其中以回族人口居多,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9%。少數民族在居住上有大分散小聚居的顯著特征。
交通
編輯
公路
滬陜高速、312國道、204省道、216省道、339省道穿境而過。 滬陜高速橫貫南部,在境內設有固始站、固始東站兩個出口,以及一座滬陜高速豫皖省界收費站;淮濱經固始至方集的淮固高速公路也已通車,在固始縣城設陽關出口,在方集交滬陜高速。此外312國道溝通東西,省道204、216、339以及各條縣鄉道路縱橫交錯。
鐵路
寧西鐵路橫貫固始南部, 建有客貨運三等站-固始火車站(站址在段集鎮香樟大道)以及五等站-祖師廟火車站(站址在祖師廟鎮,始發固始-信陽的火車。寧西鐵路復線建成后將關閉此車站),緊鄰京九鐵路、阜六鐵路及合武高鐵。
航空
固始距離安徽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及阜陽西關機場均在2小時車程內。
水運
淮河干流流經固始北部省界,自西向東流至三河尖入皖,境內長59公里?;春庸淌纪麔徃勰晖掏铝靠蛇_70萬噸,以及淮河朱皋港、淮河余崗頭港等。
社會事業
編輯
城建
固始是河南省規劃建設的五個重點培育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固始城區-秀水公園被確定為豫皖交界區域性中心城市,是河南面向華東的窗口城市,中原經濟區重要節點城市。固始中心城區遠期規劃面積約200平方公里,涵蓋蓼城全部以及番城、秀水、沙河鋪、柳樹店部分區域。
副中心城區—火車站特區、三河尖鎮區、史河灣城區
根據固始城鎮體系規劃,段集鎮被確定為固始(南部)副中心城區,固始陸路交通運輸中心;三河尖鎮被確定為固始(北部)副中心城區,固始水路交通運輸中心;史河灣城區被確定為固始沿邊中心小城市。
固始火車站特區城區(段集鎮區)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約8平方公里,建成區常住人口約5萬人;
三河尖鎮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約6平方公里,建成區常住人口約3萬人;
史河灣試驗區城區(陳淋子鎮區)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約7平方公里,建成區常住人口約4萬人。
衛生
固始縣城有固始縣人民醫院、固始縣中醫院、河南信合醫院、固始縣婦女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固始縣第二人民醫院、固始縣中醫肛腸病醫院等醫療結構。
文化
固始縣有《固始早報》(中共固始縣委機關報)、 《史河風》(縣文聯主辦的文學類雜志)、《蓼城詩刊》等出版物。
教育
固始慈濟高中(總校)小學有固始一小、城關二小、城關回小(城關三小)、城關四小、城關六小、城關七小、北關小學、城關實驗小學、固始幸福小學、固始永和實驗小學、固始信合實驗小學(原汪廟小學)、固始實驗藝術小學、天福學校小學部(原徐咀小學)、岳橋小學、農場小學、新橋小學、固始外國語小學等;初級中學有固始二中、固始三中、城郊一中、固始四中(原石佛高中城關校區改建)、教師進修學校初中部、固始實驗中學(原固始慈濟附中)、固始外國語中學初中部、桃花塢中學初中部、固始陽光中學(固始三中北校區)等;高級中學有固始慈濟高中(原固始高中)、固始一中、信陽市實驗高中、固始慈濟高中分校、固始一中分校、永和高中、固始外國語中學高中部、蓼城高中、希望高中等;高等院校有2007年4月3日奠基開工建設的固始河源科技職業學院。
風俗文化
編輯
方言
固始方言在學術上屬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話信蚌(河南信陽—安徽蚌埠)片,但帶有明顯的西南官話色彩,也具有一些江淮官話的特點,語言具有“交融性”。此外,完全沒有翹舌音是固始方言的一大特點,這與河南省以至于鄰近的信陽市各縣區差異明顯,卻與安徽省西部沿淮地區十分相似,其中東鄰安徽省霍邱縣方言和固始方言相似度極高。
飲食
固始歷來為水稻主產區,小麥也有種植。居民亦多以稻米為主食,面食次之。特色食品有皮絲、蘿卜窩、漢鵝塊等,固始雞乃著名特產,固始土雞蛋亦享有盛名。固始人好客、愛排場,宴請賓客喜大操大辦,多有鋪張。2000年以來茶藝館、西餐館、咖啡館、西式快餐店興起,是為飲食之新風尚。
節慶
當地除與中國其他地方一樣普遍慶祝春節、上元、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外,還較重視農歷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小鬼節”等。同時本地回族居民多慶祝開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等本民族節日。
婚俗
固始民風厚道,鄉風很濃,人際交往中規矩頗多,婚俗則更復雜?,F記敘于下:舊時,在民間,婚典又名紅典。姑娘出嫁前,男方要送訂婚禮。出嫁前夕,姑娘要洗澡、更衣、束發、扯臉,又叫光臉(即用兩根線繩把臉上絨毛扯掉)。坐水桶、拜辭家神。當轎子來時,必須哭著上轎,名為思親淚。從屋里到轎上不能下地走,由哥哥背著,或鋪上紅氈上轎,意為不帶娘家土。父母要向門外潑水,表示“覆水難收”,不會被男方“休”回。轎簾上貼“一路吉祥”或“一路福星”之類的小紅簽。姑娘要一路小聲哭泣,表示戀家,以報父母養育之恩。
葬俗
根親文化節土葬時期,固始縣的葬俗比較復雜。人過世以后必第三日才可出棺。出棺前一天如挖成墓坑,則墓坑不可空坑過夜,要放一物品(如鞋子等)在坑中。如當天挖,則不必放物品于坑中。除正常安葬外,固始還有兩種與別地不同的習俗,一是“丘棺”,在應該安葬的期間,如果擇不到好日子,或一時找不到“吉利”的墓穴所在地,或父母新亡不足百日等情況,就要先把死者的棺“丘”起來,即臨時蓋以小屋,把棺存放起來。在“大寒”的前后三日內擇日正式安葬(埋棺)。
宗教
到2009年,固始縣有基督教、伊斯蘭教、天主教、佛教四大宗教。已登記開放宗教活動場所262處,其中基督教246處,天主教6處,佛教5處,伊斯蘭教5處,信教群眾約10萬人,分布在全縣32個鄉鎮。境內有信陽市天主教愛國會、天主教協會、固始縣天主教愛國會,天主教協會、固始縣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基督教協會、固始縣伊斯蘭教協會、固始縣佛教協會等宗教團體。
人文
客家人播遷路上的圣地—— 固始固始縣歷史上曾作為中原地區向東南沿海數次大規模移民的肇始地和集散地,在中原移民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和深遠的影響,上至秦漢下至明清的漫長歲月中,有四次較大規模的入閩移民,影響深遠。這些入閩先人的后裔逐漸播遷至粵、臺、港、澳及海外各地,形成了“臺灣訪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文化現象。據1953年臺灣戶籍統計,當時戶數在500戶以上的100個大姓中,有63個姓氏的族譜上記載其先祖來自“光州固始”。 由于閩國王潮、王審知均為固始人,宋代以后,不少福建人談及自己的祖先時,都說是從“光州固始”遷來。明清時期又有不少福建人遷至臺灣。從而形成了閩臺人對”光州固始“的祖根認同。據有關閩臺“移民資料”中介紹,先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的族譜有16部之多,分布于福建晉江、莆田、泉州、南安、安溪、永春、漳州、龍海、仙游、長樂、詔安等地 。在臺灣陳、黃、丘、宋、林等18部大姓很大部分族譜上都記載著其先祖為“光州固始”人。全國姓氏中全部或部分以固始縣為姓源的有:潘、蓼(廖)、蔣、寢、婁、肖、莊、安、英、甄、期思(期)、黃、沈、孫、復等。
風景名勝
編輯
歷史上有玉皇閣、東門城樓、賓陽樓、魁星樓、望月樓等標志性建筑,且歷代均有遴選的“固始八景”。著名景點有西九華山、妙高寺、安山、華陽湖、云霄廟、陳氏將軍祠、王審知故居、鄭成功衣冠冢、吳其濬(狀元、植物學家)故居等。
西九華山風景區
固始美景西九華山風景區位于陳淋子鎮境內,為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旅游觀賞面積80平方公里,已開發多個景區、近百個景點,是中原地區最大的集“茶、竹、禪”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勝地。西九華山旅游風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并有多處原始森林;整個景區主要以萬畝茶園、竹海、森林、湖泊和峽谷瀑布群為主體,以佛教文化為內涵,以豫南民俗為基調,形成茶、竹、禪三位一體,山、水、情天人合一的景觀特色。西九華已開放迎賓的景區有禪文化景區、茶文化景區、竹文化景區、民俗體驗區、山水游覽區,以及旅游服務區,其中的“長江河漂流項目”為中原第一漂。
陳氏將軍祠
陳氏將軍祠位于陳集鄉境內,唐天寶年間所建,為“開漳圣王”陳元光祖祠。該祠坐北朝南,占地800平方米,有房屋26間。三行青石鋪路,庭院隨遷而高。正常帶廊,有石階、石柱、石楹。石獅、石象、石鼓玲瓏剔透。祠堂內外有楹聯匾額“開閩數十年烽煙無驚稱樂土,建漳千百載香火不絕祀將軍”、“威震閩粵,塵靜東南”等。祠門外是一灣池水,喚作“月牙塘”,現存水面10余畝,月牙塘東南角是陳氏“七星拱月”祖墓地。海外及漳州等地不斷組團來人到此祭祀祖根。
妙高寺
妙高寺坐落在陳淋子鎮西九華山,始建于唐初,盛于明清。占地22000畝(包括耕地)。原房99間半,由山門、東西耳房、大雄寶殿明三暗五、地藏王府、配殿等建筑組成,規模宏大,氣勢壯觀,曾吸引無數高僧鴻儒、大心居士、十方長者、善信人等前來潛行研佛。由于歷史原因,妙高寺現僅存房屋18間,房屋面積360平方米。
安山森林公園
安山森林公園位于城區東北20公里,屬豫皖兩省結合部的安(陽)山境內,海拔419米,方圓45平方公里
華陽湖,為國家3A級景區。公園內森林資源、動植物資源、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極為豐富,是人們休閑度假、觀光旅游、享受自然的理想勝地。自然景觀有白龍池、金銀魚池、九龍倒掛瀑布、仙人洞、老貓洞、舍身臺等,還有固始唯一的前軍事要塞——防空洞。安山森林公園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幼年放牧休息時的牧羊石,有為奉祀“開漳圣王”陳元光祖母魏敬夫人而建的大山奶奶廟(又稱云霄廟)。安山因而成為移民后裔們抒發愛國愛鄉情懷的靈山圣地和固始密切聯系閩、粵、臺、港同胞和海外僑胞的橋梁與窗口。
華陽大佛山旅游風景區
華陽山又稱大佛山,因山體形似臥佛而得名。這里不但山高林密,風景奇特,而且有著悠久的人文歷史。有
大佛山建于東漢時的“觀音洞”廟,隋唐時期固始蔡氏家祠“蔡子廟”,充滿神話的張爺廟;有歷史名宦遺跡鄧嶺花門樓、鎖口圣旨樓、蔡家樓;有著名姓氏大戶興建的家祠,如王佛堂、段家祠堂、錢氏宗祠;還有大革命時期的蘇維埃固始縣政府舊址等等。大佛山景區還有六疊瀑布白龍瀑布,碧波蕩漾的天鵝湖、華陽湖。
地方特產
編輯
固始柳編
始于傳統工藝,經過開發研制,品種達到上千個。近百家柳編企業云集三河尖鎮。常見的有柳編籃子、柳編家具以及其他各種編織工藝品。產品遠銷美國、法國等86個國家和地區。 柳條基地5.6萬畝,2003年固始縣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評為“中國柳編之鄉”。
固始皮絲
皮絲為清代貢品,宮廷御膳佳肴,制作歷史至少有150余年。咸
剛采摘的茶青豐年間,固始皮絲即名揚京師、天津、濟南等地。食用時先用油炸松,后用清水浸泡,上籠蒸熟,可做成“松花皮絲”、“肉松皮絲”、“皮絲圓子”等上等名菜,風味鮮美獨特,是美容養顏的佳品。
固始茶葉
固始茶葉多屬信陽毛尖系列。茶葉基地面積穩定在5萬畝,年產量100萬公斤左右。主要品牌有“九華山毛尖”、“仰天雪綠”、“十八盤毛峰”等。其中“九華山毛尖”已通過國家有機食品認證,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固始毛豆
固始毛豆個大、味美、無污染、一年多熟。種植基地涉及沙河鋪、柳樹店、南大橋、石佛店、黎集等鄉鎮,面積穩定在5萬畝以上,產量2.1萬噸以上,產品遠銷上海、北京、杭州、武漢等大中城市。
固始水果蘿卜
固始水果蘿卜歷史上亦系貢品。主產地在固始縣史灌河沿岸沙灣地。固始蘿卜個大青皮腹白,外形美觀,味甜多汁,生熟食俱佳,被譽為水果型蘿卜。常年種植面積在3萬畝左右,產量10.5萬噸。2009年固始縣被中國果蔬委評為“中國蘿卜之鄉”。
蔣麻
大麻種植歷史悠久,明清時期稱之為“蔣麻”(指蔣集鎮一帶麻質量最好)。其中兩個品種最佳。線麻為地方優良品種,魁麻為固始特產,具有含纖量高、纖維白、韌性強、色澤鮮艷、散熱、爽水等優點,為上等紡織、造紙原料。
固始雞
因產地得名,有“中國土雞之王 ”之美譽。固始雞蛋大殼厚、善覓食、
“固始土雞”耐粗飼、抗病力強、屠宰出肉率高、肉嫩湯鮮。“固始雞”、“固始笨雞蛋”獲得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和“受WTO原產地標記保護注冊”認證。固始雞產業開發已頗具規模,正在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
固始鴨
又稱淮南麻鴨。因產地得名。有易飼養,適宜溝塘湖堰放養,具有耐粗飼、抗病強、生長快、產蛋高、肉質鮮嫩、絨毛細軟等特點。以家庭飼養為主,年飼養量200萬只左右。
固始鵝
固始白鵝是中國優良的地方鵝種,安徽也稱為皖西白鵝,在歷史上即享有盛名。鄭州、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均有固始鵝塊店,深受消費者歡迎。固始雞、固始鴨(淮南麻鴨)、固始白鵝被農業部列入中國106個地方優質家禽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