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區即秦皇島市市區,是秦皇島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中國對外公布的投資環境四十優城市之一。 海港區總面積204.7平方公里,總人口54.39萬。 海港區轄區內的秦皇島口岸自1898年設關以來,作為國家一類口岸,已具有煤炭、石油、化工、雜貨綜合輸送能力,2011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約560億元。 距海港區15公里的北戴河海濱,是中國著名的旅游風景區,東距海港區15公里的山海關是中國古代城防建筑群,萬里長城從這里入海。行政區劃編輯
截止2015年10月海港區轄20個街道,8個鎮。街道:文化路街道,海濱路街道,北環路街道,建設大街街道,河東街道、西港路街道,燕山大街街道,港城大街街道,東環路街道,白塔嶺街道,東港鎮,海港鎮,騰飛路街道,珠江道街道,黃河道街道。鎮:石門寨鎮,駐操營鎮、杜莊鎮、西港鎮、海陽鎮、北港鎮。人口編輯2011年海港區人口54.39萬萬人。 全區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92‰,計劃生育率達到99.23%。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海港區即秦皇島市區,地處沿海,位于北緯39°51'36〃一39°59' 34",東經119°28'23〃一 llfAO'l5"區間。地域東西較長,南北較窄, 略呈長方形,大體為西南東北走向。南臨渤海,北與撫寧縣接壤,東與山海關相連,西與北戴河區毗鄰。
地形地貌
海港區為剝蝕平原和堆積平原,地勢北高南低,北部是低緩的剝蝕丘陵,起伏不平;中部是剝蝕平原和堆積平原,地勢平坦;南部濱海地區是瀉湖平原,地勢低平,局部沼澤化,常年積水。
氣候
秦皇島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臺風、無梅雨、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0.3℃,年平均降雨347.7毫米左右。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截止2015年10月已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產有黃金、鉛、銅、鐵、鋅、石英、耐火粘土、石墨、煤、大理石等40多種。
水產資源
魚類有經濟價值的主要魚種有:牙鲆、鏡魚、鰨魚、比目魚、鰈 魚、梭魚、魷魚、鲅魚、鱸魚、帶 魚。蝦類主要有:對蝦、白蝦、紅蝦、蝦蛄(俗稱琵琶蝦)等。蟹類主要有:梭子蟹、還有茉莉江(俗稱紅夾子)、豆蟹。貝類主要有:文蛤、青蛤、牡蠣、毛蚶、扇見、貽貝(俗稱誨 紅)。軟體動物和腔腸動物主要有章魚、墨魚、烏賊、紅螺及海參、海蜇等。
植物資源
該區野生植物是第三紀植物區系的后代,屬北溫帶植物區系。 主要以菊科、禾本科、薔薇科、豆科等植物為主,寥科、唇形科、 莎草科、百合科等植物次之。全區范圍除南大寺以南沿海國有林場 外,無大片森林,只有少量防護淋和水土保持林,故森林復蓋率只 有 16.3%。
交通運輸編輯港口
求仙號游船海港區轄區內的秦皇島港港闊水深,不凍不淤。吞吐量居全國第二位。截止2015年10月秦皇島港與世界109個國家和地區的港口有業務往來,并與國內25個沿海及沿江口岸通航。
鐵路
海港區鐵路與全國聯網,北京至沈陽、北京至秦皇島、大同至秦皇島三條國家干線鐵路橫貫海港區,每天有20多對客貨列車從海港區經過。
公路
北京一一沈陽、天津一一秦皇島兩條干線公路和京哈高速公路穿越海港區,路面平整、標志齊全。
經濟概況編輯綜述
2011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約560億元,增長約17%。2015年1—8月海港區完成GDP144.1億元,其中區屬GDP完成112.3億元,比2014年1—8月高0.8個百分點,比任務目標增速高0.1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分高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8.3億元,拉動GDP增長5.9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85.3%。其中占比重較大的房地產業和金融業分別增長33.9%和10.3%。
第一產業
2011年1-7月海港區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1.7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7600萬元,林業總產值860萬元,畜牧業總產值7600萬元,漁業總產值1400萬元。
第二產業
2007年海港區工業實現增加值25.4億元、稅金3.6億元,分別增長18.9%和28%。2015年1—8月完成工業增加值17.8億元,1—8月份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完成增加值2.6億元,拉動工業增長5.1個百分點。通用設備制造業完成增加值2.5億元。
第三產業
2015年1—7月份,累計接待游客322.03萬人次,實現社會旅游總收入29.31億元,景區累計接待游客70.47萬人次,門票收入1985.99萬元。 2015年1-6月份房地產完成投資87.3億元,成商業營業用房投資9.5億元。
社會事業編輯郵電事業
秦皇島市1986年開通了引進的長話、市話程控交換設備,有權用戶可以直撥國內500多個大中城市和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話。電傳、傳真用戶可以直收直撥。市內設置了移動通訊和無線傳呼站。郵政特快專遞業務已開通國內各大、中城市和美國、 日本、韓國等72個國家和地區。
科技事業
截止2015年10月海港區投入科技三項經費70萬元,組織實施科技項目9項,引導企業致力于科技開發和技術改造,促進產品換代升級,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2%,有30家科技型企業。
教育事業
截止2015年9月海港區有中小學校86所,其中初中21所(城市13所,農村8所),小學64所(城市27所,農村3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F有校外教育機構4個(青少年活動中心、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社區教育管理委員會、教師發展中心),在冊民辦教育培訓機構171個,幼兒園143所(局屬國辦獨立幼兒園5所,小學附屬幼兒園37所,市屬國辦園1所,廠企、部隊、高校辦園8所,民辦幼兒園92所)。 截止2014年10月海港區共有教職工6672人,其中中學2534人,小學3481人,校外教育機構299人,國辦獨立幼兒園221人,局機關137人。中小學在校生共72722人,教學班1568個,其中小學在校生51261人(城區35102人,農村16159人),教學班1116個(城區675個,農村441個);中學在校生21461人(城區16865人,農村4596人),教學班452個(城區348個,農村104個)。共有在園幼兒19831人,其中局屬國辦獨立幼兒園2088人,小學附屬幼兒園2844人,市屬國辦園192人,廠企、部隊、高校辦園1716人,民辦幼兒園12991人。
文化事業
截止2007年9月海港全區有文化館1座,鎮、街文化站15個,村、居文化室224個,群眾文化活動廣場160個。 2007年9月海港區東環里社區舉辦了“東環藝術團成立大會塈世界環境日匯報演出”。藝術團由合唱隊、秧歌隊、京劇隊、葫蘆絲隊及舞蹈模特隊5支隊伍組織,共85人。
醫療事業
截止2014年11月海港區醫療機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和個體診所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共計634家。
風景
西浴場海灘木棧道秦皇游船“秦皇號”、“求仙號”豪華游船及“求仙棧橋”位于秦皇求仙入海處景區海域,由中、澳合資建造,目前在渤海灣是最豪華的一艘旅游觀光船?!扒鼗侍枴焙廊A游船船長39.9米,寬11.8米,可同時容納300人,集觀光、餐飲、娛樂于一體,設有餐廳、多功能廳、表演廳、貴賓廳、酒吧、豪華客房、船尾觀景區、船頂觀景草坪。聞濤園聞濤園位于秦皇島市海港區西海岸,西臨新澳海底世界,南臨渤海灣,面積2萬多平方米。1990年因舉辦亞運會建設成園,當年完成1.7萬平方米的綠化、硬化,鋪設園路3000平方米,砌筑圍墻526延長米,回填土方1.2萬平方米,植樹2686株,栽種草坪14000平方米,擺花1.8萬盆,修建并粉刷了“沁芳亭”,制做了植物造型和大型花堆。新澳海底世界秦皇島新澳海底世界、興澳海豚表演館坐落在歷史名城山海關與旅游勝地北戴河之間的西浴場路南側,距海岸線50米,東距山海關10公里,西臨北戴河5公里,有沿海公路連接黃金海岸、北戴河、南戴河、海港區、山海關區,是游客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新澳海底世界、興澳海豚表演館是我市第一家大型海洋科普展覽館,由中國、新加坡、澳大利亞三方合資興建,是一座以展示海洋生物為主,集科普教育、環保教育、餐飲購物、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博覽館,總投資約1.7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