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市是山東省轄縣級市,由煙臺市代管。位于山東半島東南部,煙臺市境南部,地跨東經120°50′~121°29′,北緯36°16′~37°10′。東鄰乳山、牟平,西接萊陽,北連棲霞,南瀕黃海,西南隔丁字灣與即墨相望??偯娣e1886.84平方千米,總人口66.7萬人(2008年)。轄11個鎮,3個區,3個辦事處,732個行政村。境內丘陵起伏,地勢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有車村河、留格莊河、白沙河、昌水河、富水河等。年均降水量787毫米,年均氣溫12℃。境內礦種主要有石灰石、滑石、大理石、銅、硫鐵等。海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鲅魚、對蝦、梭蟹等。藍煙鐵路、煙青一級公路、309國道、青威、濰石公路縱橫境內,南有鳳城商港。公路通車里程1488.7千米(2007年),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70.5千米。名勝古跡和紀念地有30余處,其中趙疃地雷戰遺址、嘴子前春秋古墓群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招虎山國家森林公園、海陽萬米海灘浴場、叢麻禪院、旭寶高爾夫球場、云頂自然風景區、千里巖島等景點。1984年4月,改公社為鄉鎮,全縣轄留格莊、朱吳、辛安、大山所、二十里店、大閻家、高家、黃崖、山西頭、戰場泊、北埠后、泉水頭、趙疃、南城陽等14個鄉及東村、鳳城、大辛家、郭城、盤石店、發城、徐家店、小紀、行村等9個鎮。大隊改稱村。1994年4月22日,撤銷留格莊鄉、大閻家鄉,設立留格莊鎮、大閻家鎮。1994年9月29日,撤銷二十里店鄉、辛安鄉,設立二十里店鎮、辛安鎮。1995年9月27日,撤銷南城陽鄉,將其行政區域并入東村鎮;撤銷戰場泊鄉,將原戰場泊鄉的戰場泊、李家嶺、西樓子、東樓子、林山、璋夼、臺城、東莊、擇善、山角、三寶沙、油房溝、下十字夼、上十字夼等14個自然村劃歸郭城鎮,市政府駐東村鎮。2000年底,全市總面積1886.84平方千米??側丝?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8萬人。轄13個鎮、7個鄉、1個區,732個行政村。2001年底,全市總面積1886.84平方千米,總人口68.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05萬人,轄2個街道、12個鎮、1個外向型工業加工區和1個旅游度假區,732個行政村。2002年8月,成立碧城工業區,為中共海陽市委、海陽市政府派出機構。2002年底,總面積1886.84平方千米,總人口67.9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17萬人,轄2個街道、12個鎮,732個行政村。2003年底,總面積1886.84平方千米,總人口67.4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34萬人,轄東村、方圓、鳳城3個街道及徐家店、發城、小紀、行村、留格店、辛安、朱吳、郭城、二十里店、大閆家、盤石店11個鎮,3個區(海陽經濟開發區、旅游度假區、碧城工業區),共有732個行政村。2007年底,總面積1887平方千米??側丝?6.6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6萬人,人口城鎮化率46.9%。少數民族23個,661人。轄3個街道、11個鎮:方圓街道、東村街道、鳳城街道、留格店鎮、盤石店鎮、郭城鎮、徐家店鎮、發城鎮、小紀鎮、行村鎮、辛安鎮、二十里店鎮、大閻家鎮、朱吳鎮,共有732個行政村。2011年7月4日,《海陽市人民政府關于撤銷大閻家鎮設立龍山街道的通知》(海政發[2011]52號):經報請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市政府決定撤銷大閻家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龍山街道,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大閻家鎮人民政府駐地。調整后,全市轄4個街道、10個鎮:方圓街道、東村街道、鳳城街道、龍山街道、留格店鎮、盤石店鎮、郭城鎮、徐家店鎮、發城鎮、小紀鎮、行村鎮、辛安鎮、二十里店鎮、朱吳鎮。
區劃詳情
海陽市轄東村、方圓、鳳城、龍山4個街道辦事處及徐家店、發城、小紀、行村、留格莊、辛安、朱吳、郭城、二十里店、盤石店10個鎮,以及經濟技術開發區、旅游度假區、碧城工業園和核電裝備制造工業園區。海陽大秧歌的歷史,據現有資料可追溯到明初,興盛時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大嵩衛設海陽縣以后,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當地有民謠:“鄉下秧歌進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進城,過日來了攆出城?!闭f明秧歌當時已成為慶賀節日不可少的活動內容?!皼]有秧歌不叫年”,已成為群眾的一句口頭禪。剪紙,海陽剪紙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很早以前婦女用金銀箔片、彩色綾絹,剪成“方勝”、花鳥等圖案貼與鬃角,為裝飾。其剪制技巧和藝術效果是剪紙藝術的先河。宋朝時期發明造紙術,海陽民間就出現了剪紙。由于長期生產勞動以及環境的影響,廣大農家婦女對自然物象的認識,加上主觀情感,形成的獨特的民間、民俗藝術。海陽剪紙流傳至今,歷經千百年久經不衰。
風土人情
海陽民風自古敦厚豪爽?!逗j柨h志》(清乾隆版)載:“民多樸野,性皆獷直,猶有古風。凡有施為,質多而文少”?!昂┖窭蠈崱?,是海陽人民的突出特點?!杜f大嵩衛學記》載:“民俗淳樸”。至今仍保持謙虛誠實、講求信義、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海陽因歷史及地理關系,東、西、南、北風俗人情略有差異。祭祀,民間祭祀有祭神、祀祖之分,其廟堂、供品、祭期亦各有別?!凹郎瘛庇窕蚀蟮?,在迎正屋之墻砌一神龕,或于院中搭臨時席棚,內供“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神牌;灶王,在正間東灶墻壁貼灶王神像或神牌,旁書"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對聯。玉皇、灶王,皆于舊歷年關祭奠,供品均為10個插棗餑餑、兩方粘糕及果品、糕點?;鸬抡婢?,正月十八日祭祀;土地,二月初二日祭祀;帝,六月二十四日祭祀。供品都是10個插棗餑餑。祀祖,每逢除夕,一般人家在堂屋正北掛新席,或懸祝子于席上,或擺神主在席前;大戶人家則供于客舍。各族尚設小宗祠堂、合族祠堂,顯官貴爵稱為家廟。供品大致有三:供奉羹、飯、茶、酒、水餃、果品、糕點、餑餑、粘糕,四盤、十碗,謂之肴點供;外加生豬頭、生公雞、生當腰豬肉,謂之三牲供;不供三牲而供整豬、整羊,謂之豬羊祭。祭祀費用,(一)出于祭田;(二)由族長統一安排,依照支系義務供奉;(三)根據供品種類、形式,量力自獻。解放后,祭祀之風漸被摒棄。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農村燒香紙、擺供品祭祀祖先的風氣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