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鹽縣位處杭州灣北側,是浙江省嘉興市的一個行政縣,是浙江最早建縣的城市之一。海鹽縣北距上海118公里,南離省會杭州98公里,是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海鹽置縣于秦,素以“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禮儀之邦、旅游之地”著稱。1985年被國務院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區。下轄9個鎮(街道)。全縣陸地面積534.73平方公里,江口海灣面積537.90平方公里。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縣常住人口為43.09萬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38.77萬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32萬人,增長11.15%,年平均增長率為1.06%。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海鹽縣位于浙江省北部富庶的杭嘉湖平原,地處東經120°43到121°02,北緯30°21′到30°28′之間。東西寬約31公里,南北寬約33公里。東瀕杭州灣,西南鄰海寧市,北連平湖市和秀洲區。
地形地勢
海鹽縣地形似一個頂角朝南的等腰三角形,東西最寬處相距約31公里,南北相距約33公里。海鹽縣海拔平均在3~4米,整個地勢從東南向西北傾斜,大致可分為三部分:南部為平原孤丘區,山丘高度大多在100米左右,與海寧市交界的高陽山為縣境最高處,主峰高251.6米;東部為平原海涂區,地勢稍高于西部平原;西部為平原水網區,總面積約占海鹽縣的三分之二。
氣候
海鹽地處北亞熱帶南緣,是典型的東亞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5.9°C,年平均高溫累計日數明顯低于長江中下游同緯度城市。年平均雨量1189.7毫米,全年無霜期約為240天,全年日照時數平均為1919.7小時。
行政區劃編輯1949年5月7日,海鹽解放。1950年5月,獅嶺鄉3個行政村劃屬海寧縣,平湖縣10個行政村劃屬海鹽縣。 1958年11月21日,撤銷海鹽縣建制,區域并入海寧縣,其中西塘橋、海塘、元通3個鄉劃歸平湖縣。1961年12月15日,復置海鹽縣,轄2個鎮16個公社,獅嶺鄉仍屬海寧縣。 1983 年,撤銷公社建鄉。1985年被國務院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區。下轄武原、澉浦、秦山等8個鎮。1999年,調整鄉鎮行政區劃,轄9個鎮 3個鄉。 2001年10月,鄉鎮行政區劃再次調整優化,轄武原、沈蕩、澉浦、秦山、通元、西塘橋、于城、百步8個鎮。 2005年末,海鹽縣轄武原、元通、沈蕩、澉浦、秦山、通元、西塘橋、于城、百步9個鎮(街道)。共有行政村104個,居民委員會23個。2010年,經省、市政府批準,海鹽縣對部分鎮行政區劃進行調整,撤銷武原鎮、秦山鎮建制,分別設立武原街道、秦山街道;撤銷西塘橋鎮建制,設立元通街道、西塘橋街道,其中西塘橋街道與海鹽經濟開發區合署辦公。區劃調整后,海鹽縣轄武原、秦山、元通、西塘橋4個街道,沈蕩、百步、于城、澉浦、通元5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