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區,是江蘇省揚州市下轄區。位于江蘇省中部,長江三角洲腹部,長江與淮河交匯處,東依上海,西連南京,南臨長江,北接淮水,中貫京杭大運河,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揚州的重要組成部分。邗江因春秋吳王夫差筑邗城、開邗溝而得名,距今已有2490多年歷史。2001年撤縣設區,隸屬揚州市,現轄10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536平方公里,總人口68.77萬人(截止2013年末)。
地理環境
位置
邗江區位于江蘇省中部,長江三角洲腹部,長江與淮河交匯處,東依上海,西連南京,南臨長江,北接淮水,中貫京杭大運河,總面積536平方公里。
地形地勢
邗江區內西北部屬于鎮揚丘陵地區,東南部為長江沖積平原。邗江區沿河區域屬于丘陵向沿河平原過渡地形,整個地形西高東低。
氣候
邗江屬北亞熱帶溫暖亞帶與溫和亞帶的過渡性地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063.2毫米;無霜期223天;光照充足,年平均總輻射量115.6千卡/平方厘米。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泰州成立地級市后,揚州市設廣陵區、郊區,轄寶應縣、邗江縣,代管儀征、高郵、江都3個縣級市。2000年12月,邗江撤縣建區,2002年,郊區更名維揚區。2011年11月,撤銷維揚區,并入邗江區,縣級江都市撤市建區,這次最新調整后,揚州市區面積擴大到231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達到229.1萬人,共轄廣陵、邗江、江都3個區,寶應1個縣,代管儀征、高郵2個縣級市。2001年5月9日,邗江區將25個鄉鎮調整為21個鎮:撤銷六圩鄉,將其原轄區域并入施橋鎮,鎮政府駐施橋鎮;撤銷漁業鄉,按屬地就近原則,將原漁業鄉所轄的沿湖村劃入黃玨鎮,將沿江村新壩部分劃入新壩鎮,將駐揚部分并入蔣王鎮;撤銷運西鄉,將其原轄區域并入瓜洲鎮,鎮政府駐瓜洲鎮,同時將原漁業鄉所轄沿江村瓜洲漁業作業區劃入瓜洲鎮;撤銷赤岸鄉,將其原轄區域并入公道鎮,鎮政府駐公道鎮;撤銷楊廟鄉,以其原轄區域設立楊廟鎮,鎮政府駐楊家廟。其他各鎮區域和鎮政府駐地不變。經國務院批準,江蘇省人民政府決定對揚州市部分行政區劃實施調整。2011年11月13日,新規劃后的揚州市區撤銷縣級江都市,設立揚州市江都區,以原江都市行政區域為江都區行政區域;將揚州市邗江區的李典、頭橋、沙頭、杭集、泰安5個鎮并入揚州市廣陵區;撤銷揚州市維揚區,將原維揚區的行政區域與劃出5個鎮的邗江區合并。
區劃詳情
截至2014年6月,邗江區下轄10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2個省級開發區??偯娣e536平方公里。
交通公路
京滬高速和寧通高速在揚州交匯,構成一橫一縱“T型”高速公路骨架;潤揚大橋溝通揚州、鎮江,貫通蘇南,連接滬寧高速和沿江高速;揚州西北繞城公路向東連接江海高速;京滬高速南延從五峰山大橋跨越長江,并擴至雙向八車道。邗江區距京滬高速、寧通高速15分鐘車程,從高速公路到南京70分鐘,到上海2.5個小時,到北京8個小時。
鐵路
寧啟鐵路,擁有始發至北京、廣州、西安、上海、重慶、成都、武漢、青島等多條黃金路線,正在實施雙向復線電氣化改造,不久將使揚州進入“動車時代”。正在規劃的寧鎮揚城際鐵路,溝通隴海鐵路、寧啟鐵路和滬寧鐵路,將使揚州加快融入上海1小時、南京半小時都市圈,并使揚州將成為承南啟北的重要鐵路樞紐,進一步縮短與全國的時空距離。
水路
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兩條“黃金水道”在揚州交匯。揚州港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截止2014年6月,有萬噸級碼頭泊位9個,可???萬噸級船舶。擁有京杭大運河揚州段最大的港口——公鐵水聯運碼頭,岸線總長1650米,港區面積1700畝,設置2000噸級泊位4個,1000噸級6個,集裝箱專用碼頭2個,規劃年吞吐量820萬噸,是揚州年吞吐量最大的內河碼頭,是揚州與周邊地區物資交流的重要平臺,是沿江港口群的延伸和重要補充。
航空
邗江區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僅需75分鐘;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2個多小時。揚州泰州機場于2012年4月正式通航,設計年旅客吞吐量能力為3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6萬噸;改為已開通北京、廣州、深圳、西安、廈門、哈爾濱、三亞、成都、大連、昆明、長沙、武漢、重慶、鄭州、銀川等16條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