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東縣位于湖南東部偏南,居湘江中游的衡陽盆地與醴攸盆地之間。東連攸縣,南與安仁縣、衡南縣為鄰,西瀕湘江與衡山縣隔水相望,北與湘潭、株洲接壤。該縣森林覆蓋率達到51%,是“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流經9個鄉鎮的洣河水質優良,達到國家二級水質標準??h域面積1926平方公里,約占湖南省總面積的0.9%。有“魚米之鄉”、“皮影戲之鄉”、“花鼓戲之鄉”、“剪紙之鄉”和“印章之鄉”之稱,是湖南省截止2014年唯一冠名的“土菜名縣”。截止2014年全縣常住人口63萬,衡東縣轄有15個鎮,9個鄉,561個行政村,20個居委會。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衡東縣位于湖南東部偏南,居湘江中游的衡陽盆地與醴攸盆地之間。東連攸縣,南與安仁縣、衡南縣為鄰,西瀕湘江與衡山縣隔水相望,北與湘潭、株洲接壤??h域面積1926平方公里,約占湖南省總面積的0.9%。
地勢地貌
地形以丘陵為主,兼有平原和山地。地勢東南高西北低,鳳凰山雄踞于東部,四方山矗峙于南部。
氣候
屬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7℃,雨量豐沛。 年均日照1812小時,年均氣溫18.9℃,年均降雨量1336mm,相對濕度為78%,年無霜期300天。
自然資源編輯水利資源
衡東縣水利資源相對豐富,以甘溪、洋塘、望日巖、榮桓四座河壩和德圳、白蓮、早禾沖、江東四座中型水庫為主體的八大灌區體系,總蓄引提水量達3.89億立方米,境內大小河流169條,旱澇保收的面積達93%以上。衡東境內河道縱橫,水系發達,共有江河溪港169條,其中湘江蜿蜒于縣西85.1公里,成為縣境西部的天然分界線;洣水流貫東西83.9公里,洣河水質優良,達到國家二級水質標準。將縣境南北自然分開。水能蘊藏量達15萬千瓦,水電發電裝機總容量4.33萬千瓦,是全國水利建設先進縣。
礦產資源
截至2014年已探明的礦藏有金、銀、銅、鐵、鉛、鋅、鎢錳、鈾、鈷、鎳、煤、瓷泥、螢石、石英石、重晶石等30余種。其中鎢砂加工能力占到全國1/4左右,是全國鄉鎮企業中最大的鎢化品加工出口基地;湖南機油泵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機油泵生產企業。
動植資源
截至2014年境內有野生植物900多種
其中有水杉、銀杏、杜仲、傘花木等珍貴樹種;珍稀野生動物有獐、麂、免、猴面鷹、云豹等20余種;全縣活立木蓄積量達11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1.7%。主要大宗農副產品有糧食、牲豬、禽蛋、柑桔、茶葉、油茶、松樹、楠竹、中藥材等,鴨蛋年加工能力居中南地區之首。人口信息編輯截至2014年:全縣常住人口為729725人。全縣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62117戶,家庭戶人口為 612030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78人。全縣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319619人,占50.76 %;女性人口為310106人,占49.24 %??側丝谛詣e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7.42下降為103.07。全縣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34607人,占21.38%;15—64歲人口為434995人,占69.08 %;65歲及以上人口為60123人,占9.54%。全縣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程度的人口為20277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5600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27004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206854人。
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4年衡東縣轄有15個鎮,9個鄉,城關鎮(行政機關駐地)、石灣鎮、新塘鎮、大浦鎮、吳集鎮、甘溪鎮、楊林鎮、草市鎮、楊橋鎮、霞流鎮、榮桓鎮、白蓮鎮、高湖鎮、蓬源鎮、莫井鄉、踏莊鄉、高塘鄉、南灣鄉、大橋鎮、三樟鄉、栗木鄉、珍珠鄉、石灘鄉、德圳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