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區,隸屬遼寧省沈陽市,位于沈陽市中心區域,從北至東分別與皇姑區、鐵西區、于洪區、蘇家屯區、渾南區、沈河區五個區接壤相鄰,地處北緯41°75'17"-41°83'90",東經123°38'51"-123°50‘36“之間??偯娣e61.06平方千米。2013年,戶籍總人口65萬人,全區轄12個街道。
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75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8%。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83.2億元,增長21% ;第三產業增加值673.2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區GDP的89.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8073元,增長7.7%。
區劃詳情
2007年11月,和平區轄渾河灣街道、新華街道、西塔街道、八經街道、馬路灣街道、集賢街道、南湖街道、長白街道、太原街街道、北市場街道、南市場街道12個街道。
區域位置
和平區位于沈陽市的中心,從北至西、至南、至東分別與皇姑區、鐵西區、于洪區、蘇家屯區、渾南區、沈河區相鄰。地理坐標為:北緯41°75'17"-41°83'90"之間,東經123°38'51"-123°50‘36“之間。面積61.1平方公里。
地質地形
和平區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均屬下遼河平原。地形平坦而開闊,平均海拔50米左右。
氣候特點
和平區屬于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熱同季,日照充足。春季促短,降水少,回暖快;夏季高溫多雨,空氣濕潤;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宜人;冬季長達6個月,寒冷干燥。年日照時間為2480小時,全年無霜期為150天左右。
水文狀況
和平區南跨渾河與渾南區相連。渾河,位于遼寧,發源于撫順市,流經沈陽,長約幾十公里,是遼河的支流,古稱遼水,又稱小遼河。
旅游
太平寺
沈陽太平寺,俗稱“錫伯族家廟”,位于沈陽市和平區皇寺路178巷2號。是錫伯族人出資興建的一座
和平區
喇嘛廟。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始建,1752年(乾隆十七年)擴建,后又經乾隆四十一年、嘉慶八年、光緒二十八年重擴建,寺廟日臻完善。
太平寺坐北朝南,布局嚴謹,雄偉壯觀。原占地面積為1.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達958平方米。建筑風格為喇嘛廟形式。主要建筑有山門、前、中、后三大殿,東西配殿等,殿內塑有三世佛,宗喀巴佛,五護法神,四大天王等神像,該廟年久失修,于解放前就已遭到嚴重破壞,多數建筑被拆除,就地建了廠房?,F僅存中殿三間,為硬山前廊式,灰瓦頂,檀仿彩畫,柱為朱紅地仗。
該寺原有石碑兩甬,一為漢文,一為滿文。其滿文碑于1959年發現,當時已斷裂,經修復后送沈陽故宮保存。該碑記敘了錫伯族的早期活動區域和遷徙情況及建立太平寺的經過,是錫伯族保存下來的一件重要的歷史文物,現已復制,在殿前樹立。此外,還保存下來“錫伯族家廟”木匾一方,長270厘米,寬97厘米,厚40厘米,現存沈陽故宮。
沈陽市人民政府非常重視錫伯族家廟——太平寺的修復工作,1984年撥款修復了中殿,由民委管理。1985年2月沈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10日,錫伯族家廟成功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實勝寺
實勝寺全稱蓮花凈土實勝寺,又名皇寺,位于沈陽市和平區皇寺路206號,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始建于清崇德元年(1636)秋,歷時三載竣工,是東北地區著名的藏傳佛教(密宗)寺院之一?;仕率乔逄诨侍珮O賜建的寺院,因而得名?;仕鲁书L方形,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山門北行為三楹天王殿。大殿位于天王殿北。大殿西南是瑪哈噶喇佛樓,因供俸瑪哈噶喇金佛而得名。寺內還有辦事房、花房等各種建筑物,共計殿宇79間。寺廟供俸各種佛像262尊,經典340部,法器30件,禮器231件,樂器16件,文物61件?;侍珮O每年正月上旬必率諸家親王、大臣前來朝賀的蒙古各部王公到皇寺拜佛。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是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沈陽市和平區皇寺路(原北市場福安里4號)。是一棟坐北朝南、面闊6間、進深1間的硬山式青磚瓦房,其東側4間就是1927年10月到1931年12月中共滿洲省委機關所在地。省委書記陳為人等在此領導工人、農民、學生反對封建軍閥壓迫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恢復、發展黨組織。8月,陳為人調上海工作,省委機關轉移,這里成了省委機關的秘密交通站。滿洲省委機關設在此處時,東首間是廚房、餐室,次間是張景珍(張光奇)辦公室,第三間是客廳,第四間是陳為人及其夫人韓慧芝
和平區實勝寺
(韓慧英、王英)臥室。1985年,沈陽市人民政府撥款維修,按原狀陳列,正式對外開放。
東北解放紀念碑
東北解放紀念碑位于沈陽市和平廣場正中心。由碑體、拱帶、碑座三部分組成。
紀念碑的北側綠化帶內,樹有漢白玉石碑一方。上刻紀念碑文,碑文記錄了我黨我軍在人民群眾的支援下,為解放東北全境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所建立的歷史功勛。紀念碑是由沈陽軍區、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人民政府共同決定興建的。于1991年11月2日揭幕落成。該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公園和濕地
和平區擁有良好的旅游資源,南湖公園和中山公園均為沈陽市的七大公園之一。遼寧展覽館、中華劇場等文化設施富有格調,滿洲省委舊址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奮斗的歷程,北市場地區的實勝寺為清朝盛京八景之一,太平寺是中國錫伯族唯一的一座家廟?!盎仕聫R會”被列為沈陽市四大文化品牌之一。
南湖公園
南湖公園位于沈陽市和平區南部原有的一片長形沼澤地帶。始建于1938年,當時叫長沼湖公園,1946年改稱南湖公園,占地面積52萬多平方米。國民黨政府統治沈陽時,公園成了屠殺愛國志士的刑場。1955年人民政府開始進行全面規劃和建設,現已建成有北方園林藝術風格的重點公園,是沈陽市的七大公園之一。
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位于沈陽市和平區南京街和南一馬路交叉處。原是日本侵略者供其居沈僑民娛樂而修建的。始建于1924年,1926年建成,當時叫千代田公園??箲饎倮?,為紀念孫中山,于1946年4月改稱中山公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現已成為沈陽市七大公園之一。
沈水灣公園
沈水灣公園是沈陽市的大型濱水公園,沈水灣公園東起渾河大橋,西至沈鐵橋
,全長7.5千米。2003年7月投入使用。
長白島森林公園
長白島森林公園,位于渾河南岸長白段,東起三好橋,西至長大鐵路勝利橋,北臨渾河,南倚防洪堤壩,總長2100米,平均寬度約200米,總占地面積為42萬平方米。從前,這里是老舊棚戶區,臟亂差的環境與一河之隔的沈水灣公園形成極大反差,嚴重影響渾河景觀帶的環境與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