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隸屬于湖北省荊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長江與東荊河之間,西南隔長江與湖南省臨湘縣相鄰。地理坐標位于東經113°07′~114°05′,北緯29°39′~30°02′之間,東距省會武漢135公里。截至2010年,洪湖市面積2519平方千米,人口94萬。全市地勢平坦低洼,全境自西北向東南呈緩傾斜,且南北高,中間低。洪湖市位于中國著名糧倉江漢平原與湖北東南山區的經濟結合部,是中國實施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戰略的重點區段。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洪湖市位于江漢平原東南端,四湖水系下游,素有“魚米之鄉”、“水鄉澤國”之稱。洪湖市地處東經113°7′,-114°05′,北緯29°39′,--30°12′,之間。洪湖市東西最寬處約為94公里,南北最長約為62公里。東、南、北三面為長江、東荊河所環繞,西面的百里洪湖與荊北水系相連。計與6個縣市水陸交界;東、南兩面瀕臨長江,與嘉魚縣、赤壁市、湖南省的臨湘縣隔江相望;西與監利縣水陸交界;北瀕東荊河,與仙桃市隔水相望;東北隅與武漢市毗連。
地形
洪湖全境歷史上屬云夢澤東部的長江泛濫平原,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呈緩傾斜,形成南北高、中間低、廣闊而平坦的地貌,海拔大多在23~28米之間。最高點是螺山主峰,海拔60.48米;最低點是沙套湖底,海拔只有17.9米。洪湖市平均坡度約為0.3%,境內河渠縱橫交織,湖泊星羅棋布。
氣候
洪湖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夏熱冬冷,降水集中于春夏,洪澇災害較多。洪湖市年平均氣溫16.6℃左右。洪湖市平均日照在1980~2032小時之間,平均每天日照5.4~5.6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45%。境內年均降雨日為135.7天,降雨量在1060.5~1331.1毫米之間。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煤,分布在烏林鎮香山——鳳山一帶,礦層薄,深度、品位低,工藝復雜,成本高,無開采價值。石油,分布在瞿家灣、沙口、汊河、峰口、萬全地區。瞿家灣、沙口生油區的地層厚度大于2500米,生油巖厚度一般為150~250米,最厚大于265米,但未發現生油深洼子。峰口、萬全生油區的地層厚度大于3500米,生油巖厚度一般為300~800米,最厚大于1000米,已獲得工業油流。天然氣,分布在螺山、新堤、烏林、濱湖一帶,普遍見氣顯示,鉆探試測表明,氣藏已被地表水沖刷破壞,日產量均在1000立方米以下。
水利資源
洪湖湖區為“四湖”(長湖、三湖、白露湖、洪湖)諸水匯歸之地,因而成為具有江南地理特征的水網地區,素有“百湖之市”、“水鄉澤國”之稱。主要河渠除南沿長江、北依東荊河外,區域內還有內荊河、“四湖”總干渠、洪排河、南港河、陶洪河、中府河、下新河、蔡家河、老閘河等大小河渠113條,總長度達900公里;千畝以上的湖泊有洪湖、大沙湖、大同湖、土地湖、里湖、沙套湖、肖家湖、云帆湖、東汊湖、塘老堰、洋圻湖、后湖、太馬湖、金灣湖、形斗湖等21個。境內主要河流、湖泊:(1)長江:上由監利的韓家埠入境,經螺山、新堤、龍口、大沙、燕窩等地,至新灘口的胡家灣出境,長約135公里。(2)東荊河:由監利的陳家灣入境,東流經郭口、施家港、朱市、白廟后,折向東南而行,到小長河口水分兩支,北支入仙桃境內東去,東支注入長江。市境內東荊河長92公里,為該河總長度的52.89%;河道面寬150~450米,最大水深10米以上,枯水時水深0.7~1.5米。(3)內荊河:從監利的古墩入境,流經瞿家灣、沙口、小港等地后入長江,市境內長140.5公里,占內荊河道總長的39.34%。(4)“四湖”總干渠:起自荊門市的長湖,由監利縣的柳家湖入境,至新灘排水閘入長江,市境內長95.5公里,占全渠總長度的51.76%。(5)洪排河:為人工河,起自監利縣的半路堤,由瞿家灣鎮屯小村入境,流經沙口、汪廟等地后通過高潭口電排站入東荊河,長約67公里。市境內長度約37.5公里,約占該河道總長的55.97%。(6)洪湖:湖北省第一大淡水湖,為通江湖泊,現有面積348.33平方公里。湖底高程22~22.8米,自西向東略有傾斜,西淺東深。平均水深1.35米,洪水期深2.32米。當水位在24.5~26米時,湖水面積可達60萬畝,其相應蓄水容積為5.5~8億立方米。洪湖市地表水資源為19.10億立方米,占湖北省水資源總儲量1.9%,人均2528立方米。境內雨量充沛。由于江河環繞,湖多河密,地表水極其豐富,為地下水提供了充足的補給來源。因此,洪湖市地下水具有總量大、水位高、容易開采等特點。由于有充足的地表水可供利用,供需矛盾暫不突出,境內地下水開采量還不大,每年開采的地下水約為490萬立方米,主要用于鄉鎮人民生活。
土地資源
洪湖市的國土面積為2519平方公里,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39%。其中:(1)農用地248.72萬畝,占國土面積(下同)的66.49%。其中耕地(含水田、旱地、菜地)154.10萬畝,占41.2%;園地1.81萬畝,占0.48%;林地9.41萬畝,占2.51%;其他農用地83.41萬畝(含坑塘13.3萬畝、養殖水面36.32萬畝、農用道路用地5.17萬畝),占22.3%。(2)建設用地24.84萬畝,占6.64%。其中交通運輸用地7246畝,占0.19%;居民及工礦用地19.60萬畝,占5.24%;水利設施用地4.51萬畝,占1.21%。(3)未利用地100.5萬畝,占26.87%。其中河流面積18.81萬畝,占5.03%;湖泊面積58.23萬畝,占15.57%;葦地面積7.51萬畝,占2.0%;灘涂面積15.04萬畝,占4.02%。
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3年,洪湖市現轄2個辦事處(新堤街道、濱湖街道),14個鎮(烏林鎮、螺山鎮、龍口鎮、燕窩鎮、新灘鎮、黃家口鎮、峰口鎮、府場鎮、曹市鎮、戴家場鎮、沙口鎮、瞿家灣鎮、萬全鎮、汊河鎮),1個鄉(老灣回族鄉),3個管理區(大同湖管理區、大沙湖管理區、小港管理區)。洪湖市449個村民委員會,2896個村民小組。人口民族編輯人口2011年底,洪湖市戶籍總人口941352人,其中農村人口56.63萬人,城鎮人口37.51萬人;男性人口495048人,女性人口446304人;城區戶籍人口12.71萬人,農村外出務工經商人口為13.36萬人;鄉村勞動力36.30萬人,其中男勞力19.76萬人,女勞力16.54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74人;人口平均壽命73.5歲,60歲以上人口比例14.5%。洪湖市總戶數為293776戶,平均每個家庭人口為3.20人。民族洪湖市有13個少數民族,分別是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壯族、彝族、侗族、黎族、滿族、羌族、么佬族、朝鮮族、瑤族,總人口6500余人,占洪湖市總人口的0.61%。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是回族,有5600余人,主要分布在老灣回族鄉(3800人)和城區(約1500人)。大同、大沙、龍口、烏林等鄉鎮也在零星分布。
經濟編輯綜合
2008年,洪湖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4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5%,增速創新高。其中第一產業完成33.31億元,增長10.3%;第二產業完成18.79億元,增長14.0%;第三產業完成29.33億元,增長13.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上年的8177元提高到10068元。洪湖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9.2:23.3:37.5調整到40.9:23.1:36.0,三次產業貢獻率分別為30.5%、25.8%、43.7%。三次產業拉動經濟增長的拉動率分別為3.8%、3.2%和5.5%。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6.8%。其中食品、交通和通訊、醫療保健、居住價格分別上漲16.2%、2.9%、3.9%、7.9%,衣著、娛樂教育分別下降4.1%、0.4%。 截至2012年底止,洪湖市名優工業產品中有省優產品38個、部優產品18個?!昂楹箝l蟹”地理標志保護通過國家質監總局認證,“洪湖清水大閘蟹”榮獲海峽兩岸首屆優質產品評鑒會“金牌獎”和“湖北省十大名牌農產品”稱號?!昂榻啤逼胀ü杷猁}水泥(425)為部優產品,“洪江牌”礦渣硅酸鹽水泥(325)為省優產品。RH限溫熔斷器為部優產品。民和牌碳氨為全省暢銷品牌?!暗卵着啤钡↓埼r被評為湖北名牌產品、首屆中國名牌農產品。奇味魚為湖北省消費者滿意產品?!俺抗馀啤彼偃芘悍圻B續兩年獲“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被譽為“純天然新一代綠色食品”,其商標被評為“湖北省著名商標”?!昂楹恕泵撰@湖北省消費者滿意產品稱號、湖北省名牌產品稱號?!昂闃冯娎|”、“魚米鄉”綠色食品、“BDB”休閑鞋、“洪蓮”綠色食品被評為“湖北省著名商標”?!昂楹O家”生態魚品牌成為全省三大水產品牌之一。洪湖市已有104家企業獲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其中90家企業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15家企業獲得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31家企業通過國家質量管理體系認證;37家企業通過計量合格確認;6個產品通過3C認證;28個產品采用國際標準;77個產品已附商品條碼;6個產品榮獲湖北名牌產品稱號;2個產品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8件商標獲湖北省著名商標稱號;5家企業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第一產業
2008年,洪湖市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為60.22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農業產值20.44億元,林業產值0.38億元,牧業產值7.07億元,漁業產值31.54億元。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07.10萬畝,比上年減少1.48萬畝,下降1.4%。全年糧食總產55.95萬噸,比上年增長1.8%,其中:夏糧8.03萬噸,下降9.8%;早稻3.04萬噸,增長20.0%;中稻總產38.35萬噸,增長1.8%;晚稻4.28萬噸,增長17.0%。全年棉花種植面積19.19萬畝,增長21.6%??偖a量比上年提高16.2%,達到1.77萬噸。全年油料面積36.72萬畝,比上年增長25.8%,油料產量6.17萬噸,比上年增長23.8%。全年生豬出欄28.17萬頭,比上年增長2.4%,年末生豬存欄30.62萬頭,增長10.4%;家禽出籠372.91萬只,增長6.5%;禽蛋產量1.64萬噸,比上年增長1.9%;全年水產品產量達到30.19萬噸,增長20.6%。水產養殖面積71.23萬畝,同比增長15.2%。
第二產業
洪湖工業初步形成石化設備制造、水產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加工、醫藥化工制造、機械汽車部件制造、電子元器件制造、輕工建材等七大產業門類,生產有130多類工業產品。其中石化設備制造、水產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加工為洪湖三大支柱產業。石化設備制造產業已聚集160家生產企業,其中規模企業數為27家,為全省重點扶持的67家產業集群之一,形成年生產壓力容器20萬噸、年銷售收入50億元的生產能力。水產食品加工產業已聚集130家生產企業,形成年加工轉化100萬噸糧油和20萬噸淡水產品的生產能力,已被省政府確定為6家水產品加工園區之一。紡織企業共8家,形成30萬錠棉紗生產能力。洪湖市已建成洪湖經濟開發區、府場經濟開發區、洪湖經濟開發區新灘新區3個工業園區。3個工業園區規劃面積87平方公里,到2012年12止已開發面積18.8平方公里,基礎設施累計投入6.01億元,入園項目126個,累計投資48.26億元。其中洪湖經濟開發區入園企業54家,府場經濟開發區入園企業41家,新灘新區入園企業31家。 2008年,洪湖市工業增加值為16.32億元,增長16.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2.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6.4%,比荊州市平均增速高1.9個百分點。工業產品產銷率93.2%,比上年減少1.9個百分點。洪湖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38.19億元,比上年增長61.0%;實現利稅1.93億元,比上年增長96.5%。其中利潤總額1.04億元,比上年增長158.4%。全部工業企業入庫稅金1.07億元,同比增長30.2%,其中規模工業企業入庫稅金0.74億元,同比增長24.0%。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42.1,比上年提高19.0個百分點。隨著工業經濟發展環境的逐步改善,洪湖市工業所有制結構不斷優化,民營經濟所占比重達到88.8%,比上年提高4.7個百分點。重點行業優勢明顯增強,石化設備、紡織服裝、水產食品三大行業經濟總量占洪湖市規模工業的86.5%,比上年提高6.2個百分點。全年建筑企業完成增加值2.47億元,比上年增長1.4%。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2008年,洪湖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05億元,增長30.5%,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5.98億元,比上年增長58.2%。工業性固定資產投資9.75億元,同比增長37.9%。大多數重點項目進展順利,新灘東荊河大橋即將建成通車,已累計完成投資3.74億元;中興能源2萬噸生物柴油生產線已建成投產;興業棉紡3萬錠精梳紡項目已投產;總投資3億元的烏林溫泉一期工程已開工;總投資5.8億元的燃料乙醇項目已通過國家環評。洪湖市房地產完成投資1.49億元,增長9.1%,增幅比上年減少186.2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旺盛,洪湖市銷售商品房1.74億元,增長64.2%,銷售面積14.14萬平方米,增長49.5%。 國內外貿易2008年,洪湖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20億元,增長22.5%,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7.97億元,比上年增長26.9%;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3.23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增長23.0%,增幅比上年加快4.0個百分點。住宿餐飲業增長29.3%,增幅比上年加快8.8個百分點。從消費熱點看:家居裝潢、文化消費類、石油及制品類、通信、和休閑服飾類商品成為市場消費的熱點。據荊州海關統計,洪湖市外貿出口總額205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4.6%。實際利用外資規模迅速擴大,洪湖市實際利用外資7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6.8%。全年國內旅游人數67.02萬人,比上年增長8.5%。入境旅游人數6.2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6%。全年旅游業總收入4.08億元,比上年增長16.6%。旅游外匯收入136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1.8%。金融和保險業2008年,洪湖市實現財政收入2.83億元,比上年增長20.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50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工商稅收占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52.5%。財政支出達到6.28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經常性支出5.49億元,比上年增長11.9%.2008年末洪湖市金融機構(含郵儲)各項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分別為63.04億元和22.47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14.47億元和3.16億元,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48.66億元,比年初增加9.64億元。人保、財保公司全年共完成保費收入10363萬元,比上年增長56.1%。
交通編輯武監高速公路過境,其中武漢至洪湖段(漢洪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洪監高速、燕窩長江大橋、烏林長江大橋、洪湖新堤港區等重大交通項目前期工作扎實推進,新灘東荊河大橋、仙洪公路洪湖段省道改擴建等項目建成通車,農村交通網絡基本形成。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科技
截至2008年,洪湖市小學、中學招生人數分別為0.87萬人、1.65萬人,在校學生分別達到4.94萬人和6.27萬人,教育資源結構和學校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職業技術教育快速發展,2008年中等專業學校招生數、在校學生分別為3832人、9651人,分別比上年增加1181人和2922人。2008洪湖市共爭取各類科技計劃11項,爭取科技撥款349萬多元。
衛生
截至2008年,洪湖市擁有醫院、衛生院26家,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2403人,洪湖市擁有各類病床1499張。
社會保障
2008年,洪湖市全年社?;鹗杖?0993萬元,比上年增長48.8%。洪湖市社會保險新增6738人,年末洪湖市城鎮養老保險參保67223人,年末洪湖市有28366人參加了失業保險,36548人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29821人和10012人,洪湖市城鎮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6931人,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169萬元。
文化編輯傳說相傳,洪湖以前是文泉縣,縣城就在洪湖中的清水堡.清水堡原先有一口井泉,水色格外清亮,味道也特別好,人們稱它為“文泉”,文泉縣就這樣得名。洪湖赤衛隊洪湖赤衛隊,講述了發生在1930年夏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故事,賀龍領導的紅軍團在同敵斗爭拉鋸戰中暫離彭家墩,國民黨保安團和當地“湖霸”彭霸天趁虛而入。地方革命武裝洪湖赤衛隊在韓英和劉闖的領導下,依托湖區與敵巧妙周旋,沉重地打擊了來犯的敵人。趕鼓趕鼓是洪湖民間歌舞,也是湖北省稀有的民間歌舞品種,流傳在洪湖燕窩鎮地帶。趕鼓屬“民間勞動歌舞”范疇,其表演形式是一領(唱)眾和。 舞獅子舞獅子流行洪湖各地,以曹市、戴家場、峰口等地最為突出。 洪湖漁鼓漁鼓,也稱“筒筒子腔”。它大約產生于明清時代。據說開始的漁鼓筒是用木雕制成魚形,以后改用竹筒,一般筒的直徑為指,一端蒙上黑魚皮(今多用豬心膜),因此而得名。
旅游景點編輯洪湖擁有濕地生態、紅色旅游、三國文化、地熱溫泉等豐富的旅游資源。洪湖為全國第七、湖北第一大淡水湖泊,旅游開發潛力巨大。洪湖藍田風景區是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原瞿家灣農業產業化經濟開發區經省政府批準更名為“湖北洪湖生態旅游度假區”,每年吸引眾多游客。2011年,洪湖旅游區(瞿家灣鎮古街、藍田生態園、悅兮·半島溫泉)榮獲“靈秀湖北十大旅游新秀”稱號。境內還有著名的三國烏林古戰場和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出生地黃蓬山等眾多歷史遺跡。 洪湖洪湖是洪湖市知名度最高的綜合性旅游景區。洪湖景區以自然景物為主,以水、蓮、魚、鳥和漁家民俗等為賞玩對象,以泛舟、垂釣、采蓮、觀鴨(鳥)為主要賞玩內容。其中藍田生態旅游風景區已被評定為國家4A級風景區。 烏林歷史名勝風景區烏林位于洪湖市城區以東15公里處,隔江與南岸的赤壁市赤壁山相對,是江漢平原罕見的丘陵地帶。著名的赤壁之戰“火燒烏林”就發生在這里。主要相關景點有:白骨塌;紅血巷;烏林寨;曹操灣;搖頭山;放馬場;曹公祠。另外,烏林歷史名勝風景區還有屈家嶺文化的圓山遺址;有兩漢、兩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時期的墓葬群12處;有陳友諒故里及跑馬嶺、射鳳臺、打金場等遺址。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又稱烈士陵園,落成于1984年11月10日。館址坐落于中心城區西南緣的長江之濱,陵園占地面積300畝,原國家主席李先念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紀念館以烈士祠、陳列館、紀念碑為主體,輔以牌坊、人工湖、花壇、假山組成。紀念碑居陵園的核心部位,通高23米,碑身正面鑲嵌“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12個黑色磨光花崗石的立體行書大字。碑身背面浮刻有賀龍元帥1957年書寫的“革命烈士們的業績鼓舞著我們永遠前進”的題詞。底座正面是國務院1957年12月為洪湖紀念碑撰寫的碑文。1987年10月,該館被國家民政部定為全國重點烈士陵園。 白鰭豚自然保護區白鰭豚自然保護區位于洪湖市新灘至螺山長江江段,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新螺段白鰭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國家級白鰭豚自然保護區。經科學探測,該區共有白鰭豚100多頭。白鰭豚號稱生物界的“稀世珍寶”、“水中大熊貓”,不僅在仿生學、生物學和軍事學方面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而且極具觀賞價值。該保護區已成為洪湖市的一大旅游景點。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以洪湖為主要保護區域,成立于1996年。保護區面積37088公頃,以水生和陸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組成的湖泊濕地生態系統、未受污染的淡水資源以及濕地生物多樣性為主要保護對象。洪湖濕地的恢復和重建已被列入“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優先項目”和國際濕地公約局數據庫。據調查,洪湖濕地保護區內現有各種植物472種21變種1變型種,隸屬于116科、303屬。有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物種131種。保護區是各種水鳥重要的越冬地和遷徙“驛站”,每年來此越冬的雁鴨類等水禽都在百萬只以上,已知有各種水鳥8目、13科、65種。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的協定》的物種69種;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的協定》的物種16種(兼屬《中日候鳥協定》和《中澳候鳥協定》的物種有12種)。洪湖濕地于2000年12月升格為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2008年已升級為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
美食特產編輯洪湖白蓮白蓮是中國南方湖區的特產,尤以“千湖之省”湖北產量最盛。洪湖河港眾多,湖泊蓮片,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所產蓮米子大肉厚,營養豐富,200多年前被列為朝廷貢品。 紅繞野鴨紅繞野鴨是洪湖地區的傳統名肴。三國時期,曹操南征,為鼓舞士氣,亦有先至烏林者,嘗食紅繞野鴨傳說。 洪湖御膳藕丸洪湖御膳藕丸,以藕為主要原料,用油炸而成。相傳乾隆皇帝在品嘗藕丸回京后,把藕丸定為了御膳。
著名人物編輯王萬金(1911--1979),洪湖市戴家場鎮沈廟村人。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長、副軍長、沈陽軍區后勤部副部長、顧問。1964年晉升少將軍銜。 黃新廷(1913-2006),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二、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 楊秀山(1914.7.19-2002-11.27),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王全國(1912.1.19-1986.8.9),1955年國務院授予他少將軍銜,1957年6月18日國務院授予他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李書茂(1914.12-1993.1.17),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