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區,隸屬于上海市,位于上海市區北部偏東。東臨大連路、大連西路、密云路、邯鄲路、逸仙路,與楊浦區接壤;西靠河南北路、羅浮路、淞滬鐵路、西寶興路、北寶興路、俞涇浦、江楊南路,與閘北區毗連;南瀕黃浦江、吳淞江,與浦東新區和黃浦區隔江相望;北至三門路稍北的農機路,與寶山區相接。
截至2014年,虹口區下轄8個街道。全區總面積23.45平方公里。 截至2014年戶籍人口 782991人。
虹口區有魯迅公園、上海大廈、梅園等旅游景點。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7年,虹口區調整為三角地、乍浦路、江西北路、中州路、吳淞路、虬江支路、橫浜橋、長春路、多倫路、嘉興路、貫中路、廣中路、山陰路、天通庵等14個街道辦事處。提籃橋區調整為臨潼路、東長治路、東余杭路、永定路、梧州路、丹徒路、唐山路、飛虹路、通州路、虹鎮、新港路等11個街道辦事處。1958年11月,虹口區與提籃橋區街道辦事處又分別調整為10個和6個。1959年12月,提籃橋區與虹口區合并。1960年3月,街道辦事處由16個調整合并為12個。其中合并建成的有乍浦路、三角地、嘉興路、天通庵等4個街道辦事處,轄區部分調整的有橫浜橋和長春路2個街道辦事處,轄區不變的有臨潼路、東余杭路、永定路、梧州路、新港路、虹鎮等6個街道辦事處。1991年5月,乍浦路、吳淞路2個辦事處合并為乍浦路街道辦事處。橫浜橋、長春路2個辦事處合并為四川北路街道辦事處,并將原屬廣中街道的虹口體育場和虹口游泳池,劃入四川北路街道。東長治路、海門路2個辦事處合并為提籃橋街道辦事處。1993年12月,曲陽新村、運光新村2個街道辦事處合并為曲陽路街道辦事處。
區劃詳情
截至2014年,虹口區下轄:廣中路街道、曲陽路街道、歐陽路街道、嘉興路街道、涼城新村街道、四川北路街道、提籃橋街道、江灣鎮街道8個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虹口區位于上海市區北部偏東。東臨大連路、大連西路、密云路、邯鄲路、逸仙路,與楊浦區接壤;西靠河南北路、羅浮路、淞滬鐵路、西寶興路、北寶興路、俞涇浦、江楊南路,與閘北區毗連;南瀕黃浦江、吳淞江,與浦東新區和黃浦區隔江相望;北至三門路稍北的農機路,與寶山區相接。全區面積23.4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2.54平方公里,水面面積0.91平方公里。
氣候
虹口區地境處北亞熱帶南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水豐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炎熱,秋季涼爽;春季風向以偏東和東南偏南為主,夏季以東南偏南為主,秋季以東北偏北到西北偏北為主,冬季以西北偏北為主。
水文
歷史河流
虹口區境內原為東海之濱的灘地,多河道港汊,歷史上曾有大小河流50條,現留存的有黃浦江、吳淞江和以虹口港、沙涇港、俞涇浦為主的虹口港水系河流15條。
現存河流
黃浦江 南宋時稱黃浦塘、黃浦,元時亦稱大黃浦,是吳淞江的支流。明永樂初,吳淞江下游嚴重淤塞,戶部尚書夏元吉疏浚范家浜(今區境內的黃浦江段),使之上接大黃浦,后逐漸成為太湖水入海干道。當時該河道寬30余丈(百米左右),由于潮汐沖刷和后人的浚治,今已達300余米,深8~10米。黃浦江流經區境的為今吳淞江口至秦皇島路西側一段,長2.4公里,東與楊浦區段相接。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后,外商陸續在境內沿江一帶建造碼頭。這一帶的碼頭前沿水深8~10米,可??咳f噸級海輪,成為上海對外客、貨運的集散地。
吳淞江 古稱松江、松陵江、笠澤江,開埠后下游俗稱蘇州河。吳淞江為太湖入海的主要水道,宋、元以來逐漸淤塞,明代曾多次疏浚。明天順二年(1458年),巡撫崔恭開浚吳淞江下游,使吳淞江東接宋家浜。隆慶三年(1569年),巡撫海瑞始將吳淞江作為黃浦的支流加以整治,至此吳淞江下游完全改入今道。
虹口港 位于區境南側,亦稱沙洪、串洪。南起黃浦江,北至嘉興路橋接俞涇浦,稍南接沙涇港。全長1.53公里,寬18~20米,最狹處12米。河道原系上海浦的北段,現與俞涇浦和沙涇港兩條支流形成虹口港水系。解放初,虹口港曾經疏浚,后逐漸淤淺。
沙涇港 原名江灣浦、俞涇浦,古稱商量灣。位于區境中部偏東,為虹口港的主要支流之一。從江灣鎮市河起,經水電路橋,折南至屈家橋,穿越淞滬鐵路,至中山北路橋,再斜穿至東體育會路橋、大連西路橋、四平路頭道橋、臨平路橋、海倫路橋、至溧陽路橋入虹口港。全長6.5公里,寬5.7~15米。
俞涇浦 系虹口港的主要支流,縱貫區境北部、中部,原名蘆涇浦。起自走馬塘,東南流至蘆涇浦橋,向東經同心苗圃、柳營路橋、中山北路橋、青云路橋,再折向東流經寶山路橋、海倫公園、嘉興路橋,入虹口港。全長7.5公里,寬5.7~15米。
市河 位于區境北部,原為走馬塘流經江灣鎮的一段。長2200米,寬15米。因四鄉的農副產品均通過這一河道運至江灣鎮,故稱為市河。
斜塘 位于區境北部,又名新浜。自走馬塘經新浜橋、北新浜橋、南葉家石橋。全長2500米,寬15米,流經區境的長約1750米。漲潮時可航行8噸水泥船和木船,為江灣鎮通往北側鄉間的一條水道和灌溉兩岸農田的渠道。
泗塘 位于區境北部,江灣鎮西北側。自俞涇浦、走馬塘起,向北穿過鵝浦、段浦,出蕰藻浜。流經區境的一段為走馬塘至場中路。長約650米,寬20米。通航能力,漲潮時可行駛8噸木船。此外,還具有排灌作用。
交通
虹口區內有軌道交通3號、4號、8號、10號、12號線經過,內環、中環穿越區內,交通便捷。 除了軌道交通外,上海市將打造“北橫”通道,連接虹橋綜合交通樞紐與市內各區?!氨睓M”通道西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沿長寧路、長壽路、天目西路、海寧路、周家嘴路至軍工路,在與其相交的重要道路處采用立交化解決方案,虹口范圍涉及河南北路、吳淞路、大連路三處立交(下立交,地道)。 上海制定了井字型通道規劃建設方案。井字型通道位于虹口區內的主要通道包括:外灘通道、新建路隧道、南北通道以及三橫北線周家嘴路 - 海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