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縣,福建省漳州市轄縣,位于福建省南部,漳州市北端,毗鄰漳平、安溪、長泰、薌城、南靖。距廈門150公里,是福建省沿海對外開放縣之一,也是祖國大陸高山族同胞聚居最多的縣份,是閩南地區最大的林業商品材生產基地,是福建省重點林業縣。通行閩南方言,另有畬族使用畬語(與客家語十分接近)。[行政區劃
編輯
2008年,華安縣下轄6個鎮、3個鄉:
華豐鎮:大同居委會、新村居委會、靖河居委會、平湖居委會、銀和村、綿良村、湖底村、巖坪村、華豐村、草坂村、下坂村、赤溪村、羅溪村、高石村、半嶺亭村、下田村、良埔村、半山村、大燕村、上雪村、芹嶺村;
豐山鎮:芹坂村、寨坂村、康山村、下尾村、銀塘村、湖坪村、內角村、后壁溝村、紅巖村、龍徑村、浦西村、碧溪村、玉蘭村、玉勝村;
沙建鎮:汰口居委會、寶山村、岱山村、庭安村、上樟村、下樟村、利水村、大坑村、建美村、官古村、日新村、汰內村、沙建村、山溪美村;
新圩鎮:新航居委會、新圩村、官畬村、華山村、玉山村、黃棗村、天宮村、五岳村、高宅村、下路村、綿治村;
高安鎮:半嶺村、三洋村、高安村、西洋村、平東村、邦都村、坪水村;
仙都鎮:先鋒村、中圳村、仙都村、市后村、大地村、上苑村、送坑村、招坑村、招山村、下林村、云山村、嶺埔村、高村村;
高車鄉:際頭村、高車村、前嶺村;
馬坑鄉:馬坑村、下垅村、文華村、和春村、福田村、貢鴨山村;
湖林鄉:西陂村、吉土村、上田村、石井村、湖林村、前坑村、大坪村、島瀨村。地理環境
編輯
地貌
華安境內山嶺聳峙,群山重疊,河流縱橫交錯其間。地貌以山地(中山和低山)丘陵(高丘和低丘)為主,占全縣總面積的95.5%,臺地平原僅分布在南部,占4.5%。華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呈階梯狀降落,依次可見中山、低山、丘陵、臺地作有規則的排列。地貌大致可為4個山地區,3個大谷盆地,2個瀕江帶和1個臺地平原。最高山峰是東北部的福鼎尖,海拔1503米,最低處在豐山鎮碧溪村,海拔僅15米。
氣候
華安縣地屬南亞熱帶北緣,為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過渡地帶,西北高東南低的地貌對冬季冷空氣南下起著阻隔作用,使其強度大為減弱。中部九龍江貫穿南北,夏季暖濕的海洋性季風入侵,氣候具有溫和多雨、四季常青、自西北向東南熱量分布遞增、雨量分布遞減、立體分布及災害性氣候頻繁等特點。
水文
縣內水資源豐富,大小溪流密布,多年平均流量345.61立方米/秒。大于1.4立方米/秒平均流量的溪河有10條,水質好,天然落差大,溪流分布均勻。地下水儲量大,泉眼多,水體清,質量高,適合飲用。并有7個溫泉點,水溫穩定,有害成份少。
土壤
華安縣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表明全縣土壤分為5個土類,14個亞類,37個土屬,60個土種。紅壤面積最大,有116萬余畝;磚紅壤性紅壤面積其次,有45萬余畝,水稻土有13萬余畝。[資源
編輯
森林資源
截止2009年10月,華安縣有山地面積176萬畝,人均11畝。林業用地160萬畝,有林地138萬畝,天然林面積44萬畝,木材蓄積量38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2%。其中,金山、西陂、利水、葛山四個國有林場林地面積26.2萬畝。
水電資源
福建省第二大江—九龍江貫穿全境,全長107公里,是廈門、漳州重要生產生活水源。截止2009年10月,華安縣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46萬千瓦,可開發裝機容量42萬千瓦,相應年發電量18億千瓦時,居全市首位。
礦產資源
花崗巖、石英石、鎢、溫泉。截止2009年10月,華安縣主要礦產資源有華安玉(九龍璧)、花崗巖、石英石、鎢、溫泉等20多個種類。其中,華安玉在華安境內展播面積104平方公里,儲量達1億立方米以上,獨產于華安九龍江流域,性狀酷似碧玉,屬碧玉類寶石。2000年,華安玉入選中國“十大國石候選石”、2001年被評為“中華四大名玉”之一,是全國名特石材。被確定為“八閩名石”、“漳州市石”。華安玉已開發出工藝品、觀賞石、保健品、建筑板材等四大系列產品。
旅游資源
縣域生態良好,水質達國家一類標準,大氣環境優于國家一級標準,被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全國生態建設示范縣。人文景觀獨特,有二宜樓、南陽樓、南山宮3處“國保”單位,仙字潭、東溪窯和齊云樓3處“省保”單位。其中,以二宜樓為代表的華安大地土樓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9月份順利通過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專家現場評估考察。
交通資源
2004年6月,總投資2.3億元的省道西港線漳華公路全線竣工通車,成為連接閩中、閩西與閩南的重要通道。2005年11月,總投資7000萬元的省道金上線開工建設。2006年,總投資3200萬元的縣道良馬線竣工通車。至2008年,全縣91個行政村全部實現通村公路硬化,實現“村村通”目標。截止2009年10月,鷹廈鐵路貫穿境而過,全長110公里,境內有11個火車??空?、1個客運站和1個貨運中轉站。
水電資源
華安縣致力建設電力能源基地,至2009年底,全縣已建成投產水電站229座、總裝機22.7萬千瓦;擬建的華電二期擴建工程總投資6.4億元、裝機6萬千瓦。投資近2億元配套建設城關、仙都、沙建、金山、豐山5座110千伏變電站。旅游
編輯
由“國保”二宜樓、南陽樓和“縣保”東陽樓組成,以“圓土樓之王”、“民居瑰寶”華安二宜樓為主體的大地土樓群均為蔣姓祖孫在“康乾盛世”所建的大型住宅,是古代中國夯土建筑一大奇跡。保留著三千年前商代夯土造屋的建筑技術,它們不僅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建筑模式”也是傳統文化可見、可觸、可感的呈現。閩南傳統民居代表性建筑“五鳳樓”表現出典型的鄉土風格,為研究閩南悠久的鄉土建筑藝術提供了豐富的例證。還有始建于南宋恭帝德佑乙亥年(1275),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