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區,1960年4月劃為廣東省廣州市屬縣。1993年6月18日,經國家批準,撤縣設市,定名為“花都”,2000年5月21日撤市設區,有廣州市北大門和后花園之稱?;ǘ紖^轄新華街道、新雅街道、秀全街道、花城街道、花山鎮、赤坭鎮、炭步鎮、獅嶺鎮、梯面鎮、花東鎮,有華僑、海外華人和港澳同胞近50萬人?;ǘ紖^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泥塑、盤古王誕、客家山歌、中彩琺瑯制作技藝、花都元宵燈會、南獅、粵劇、瑞嶺盆景等 。
1993年撤縣設市后,花都市有新華、花山、花東、獅嶺、赤坭、炭步、北興、梯面、芙蓉9個鎮。轄1個街道
花都夜色辦事處,17個居民委員會,181個村民委員會,1746個村民小組。1994年,撤銷花東鎮可愛村,設立珠湖村、元崗村。1996年,增設新華鎮培英、富華、寶華、鳳華、金華5個居委會。1998年增設新華鎮松園居委會。1999年8月1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花都市花僑鎮(保留華僑農場牌子)。至2000年,花都市有10個鎮,183個村委會,31個居委會,1個街道辦事處,191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花都區轄1個街道和7個鎮。2011年,花都區下轄新華街道辦事處和花東鎮、花山鎮、梯面鎮、獅嶺鎮、赤坭鎮、炭步鎮、雅瑤鎮等7個鎮,共188個村民委員會,其中新華街24個,花東鎮45個、花山鎮26個,梯面鎮8個,獅嶺鎮23個,赤坭鎮30個,炭步鎮27個,雅瑤鎮5個。全區有社區居委會50個,其中新華街38個,花東鎮4個,獅嶺鎮、赤坭鎮各2個,其余4鎮各1個。全區村民小組1950個,居民小組189個。 2014年1月8日,花都區的新雅街道、秀全街道、花城街道三條新街道正式掛牌,宣告花都行政區劃正式從“一街七鎮”變成“四街六鎮”。 花都區下轄花城街道、新華街道、新雅街道、秀全街道、獅嶺鎮、炭步鎮、花山鎮、赤坭鎮、梯面鎮、花東鎮。 區政府駐花城街道。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
花都市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廣州市北面。地處東經112°57′07″~113°28′10′,北緯23°14′57″~23°37′18″,北回歸線橫貫中部?;ǘ紪|部和東北部與從化區交界,西部與三水市相連,西南部和南海市接壤,南部緊靠廣州市白云區,北部與清遠市毗連。2000年,全市總面積960.38平方千米,約占全國總面積的萬分之一。
氣候
花都位處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常年氣候總特點是:氣溫高,降水多,夏長冬短,無霜期長。溫度、濕度、降水、風向、風速等均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ǘ枷募鹃L約五個半月,冬季約一個半月,春秋兩季約五個月。冬季時間短暫,偶有低溫,但持續時間短,回暖較快。夏季雖熱,但少酷暑,春秋兩季氣候溫和。夏季盛吹偏南風,冬季盛吹偏北風,年主導風向為北偏東,風力多為1~2級。
交通航空
緊鄰中國第三空港——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每天有眾多的航班往來世界各地和國內各大中城市。
花都區1993年6月,新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定址花都;12月動工興建花都港。1995年4月,開通花都至香港豪華大客車運輸專線。1996年,花都區被廣東省政府授予“廣東省‘八五’交通安全建設先進市”稱號。至2000年,山前旅游大道建成通車,新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的11個子項工程已啟動?;ǘ紖^全年公路、水路貨物運輸量1329萬噸,旅客運輸量1333萬人次。
軌道交通
廣州地鐵9號線在花都設站,飛鵝嶺、花都汽車城、廣州北站、花城路、花果山公園、花都廣場、馬鞍山公園、清埗、高增。與三號線北延段高增站有換乘關系。根據廣州市規劃局批復,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至廣州北站。
公路
國家高速G4京港澳高速公路、G45大廣高速公路、廣清高速公路、廣樂高速公路、廣州西二環高速公路,高速交通四通八達。眾多的省道、國道,交通極為便利。擬建花莞高速公路。
人口1993~2000年,花都市人口(除特別說明外均為公安局年末戶籍人口統計數據,下同)快速增長,從1993年的529266人增加到2000年的601225人,平均每年增加10279.86人。根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簡稱“五普”)數據(以200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的常住人口數),花都總人口713363人,其中外來人口222457人,占總人口的31.18%;少數民族人口7908人,占總人口1.11%;15歲及以上婚齡人口52185人,其中未婚人口15297人,已婚有配偶人口34244人,離婚人口314人,喪偶人口2330人;有家庭人口589245人,家庭戶165623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