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簡稱淮,安徽省地級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之交,北接蕭縣,南臨蒙城,東與宿州毗鄰,西連渦陽縣和河南永城市。南北長150千米,東西寬50千米,總面積2802平方千米??側丝?/span>215.9萬人(2014年)。轄相山區、杜集區、烈山區3個市轄區、和濉溪縣1個縣。市政府駐相山區?;幢睔v史悠久、人文薈萃。四千多年前,商湯十一世祖相土建城于相山南麓,發文明之濫觴,此后歷代王朝在此設郡置縣。有蹇叔、桓譚、嵇康、劉伶等先賢圣哲。風景名勝有相山森林公園、相山廟、龍脊山森林公園、南湖濕地公園、華家湖、臨渙古鎮、大坊寺等,紀念地有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雙堆集戰場舊址等,被譽為皖北江南?;幢笔侵袊凄l,口子窖名酒出產于此??诟?/span>“香氣馥郁,窖香優雅”,是中國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被評為中國白酒工業十大影響力品牌?;幢笔?/span>“長三角城市群”、“宿淮城市組群”成員城市,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全國無障礙建設城市、智慧城市、全國創業先進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行政區劃編輯
行政區劃圖淮北市轄杜集、相山、烈山3個市轄區、1個縣。市政府駐相山區。烈山區烈山區位于淮北市東南,西南與濉溪縣接壤,北與蕭縣、杜集區、相山區接壤,東鄰宿州市,與埇橋區接壤。南北狹長、東西略窄。區境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15公里。全區總面積為38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353.2平方公里、水面面積5.2萬畝、山地面積55平方公里、全區耕地面積27.5萬畝,人均可耕地0.8畝。 杜集區杜集區位于淮北市東北部,東徑116°41′~116°58′,北緯33°58′~34°18′之間。東北面與蕭縣接壤,南部與相山區為鄰,北部段園鎮與徐州相接。區境南北長34公里,東西寬15.5公里,面積23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48平方公里,水面面積4.9萬畝,山地面積77平方公里,全區耕地面積13.49萬畝(建設用地8.5萬畝)、農民人均可耕地0.47畝。區境有采煤塌陷等形成的湖洼地23處,面積52.23平方公里。 相山區相山區地處淮北市西南部,是淮北市的主城區。西與濉溪縣交界,南與烈山區、濉溪縣接壤,東與杜集區為鄰,北與蕭縣相連??偯娣e134.9平方公里。2012年轄1個副縣級鎮、10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有14個行政村和79個社區,人口40.76萬人。 濉溪縣濉溪縣位于安徽省北部,東經116°23′~117°02′,北緯33°17′~34°01′。東臨宿縣,南接蒙城縣、懷遠縣,西連渦陽縣和河南省永城縣,北依淮北市和蕭縣。1950年7月1日,析宿縣西境置濉溪縣,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縣行政專區公署。1977年1月12日改屬淮北市,是淮北市唯一市轄縣??偯娣e198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3474公頃。2012年,濉溪縣轄11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15個行政村(居)。地理環境編輯位置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東經116度23分——117度02分,北緯33度16分——34度14分之間。地處華東地區腹地,蘇、魯、豫、皖四省之交,北接蕭縣,南臨蒙城,東與宿州比鄰,西連渦陽和河南永城。南北長108公里。
地形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在15~40米之間,坡降為萬分之十一。境內有相山(海拔342.8米)、老龍脊(海拔362.9米)及一些小山丘,其余為沖積平原,面積達2354.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5%。平川廣野是淮北市地貌的主要特征,以寒武和奧陶系地層形成的山丘,分兩列由東北向西南延伸,濉、龍、岱、閘、沱、澮諸河貫穿而過,采煤塌陷而成的礦山湖點綴著市區。
氣候
淮北市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主要氣候
相王雕像特征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冬季顯著,夏雨集中。
春季(3至5月)溫暖,平均氣溫為14.7℃,平均降水量為160.7毫米,天氣多變,多吹東南風或東風,有利于春播和越冬作物生長。
夏季(6至9月)炎熱多雨,多吹東南風或東風,降水集中且強度大,日照充足。夏季平均氣溫為26.5℃,最高氣溫達41.1℃。降水量歷年平均475.3毫米,超過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為喜溫作物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秋季(9至11月)涼爽,降溫快,日差大,多吹東北風。季平均氣溫為15.6℃,降水量為168.1毫米,有利于秋季作物成熟。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寒冷干燥,雨雪皆少,偏北風。季平均氣溫為1.7℃,月平均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為-3.7℃,最低氣溫達-21.3℃。季平均降水量為50.7毫米,占全年5.8%,有利于越冬作物安全過冬。
水文
地表水降水形成坡面徑流,匯集進入溝渠、河道或人工村塘、塌陷洼地
濉河公園,形成地表水。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1619.72×104立方米/年。其中,平水年(P=50%)為1722.93×104立方米/年;偏旱年(P=75%)為193.89×104立方米/年;干旱年(P=95%)為171.12×104立方米/年。市境內偏旱年和干旱年由于降水量減少,河道徑流量大為減少,體現出境內河流均為雨源型河流,其資源枯豐完全依賴于降水補給的多寡。 地下水淮北市地下水資源豐富,主要由第四系潛水和裂隙巖溶承壓水構成,共分為相山、青龍山至王場和符離集3個水系。據安徽省地質礦產局第一水文隊勘探結果,轄區內地下水開采模數累計為4.16~5.04萬噸/小時,其中第四系淺層地下水開采模數為15~25萬噸/年·平方公里,市區北部偏大,淺層水資源為2.6~3.4萬噸/小時。淺層水主要來源于降水沿裸露基巖山區和基巖淺埋區上復松散層,以及平原區陸面入滲蓄存和向下越層補給形成的。這部分水資源屬面上分布,難以集中開采,其水質主要受土壤和地表水質影響。巖溶承壓水開采模數為1.56~1.64萬噸/小時,它是全市賴以生存的最重要水源,由寒武、奧陶系石灰巖出露組成的蕭相背斜和閘河向斜共同組成淮北深層承壓水含水構造體系。深層承壓水的補給來源主要是靠蕭相背斜裸露基巖接受降水入滲,以及第四系潛水的影響。這部分水的功能主要是全市工業和城鎮生活用水,開采量大?;幢笔卸嗄昶骄叵滤傃a給量(即地下水資源總量)為8155.09×104立方米/年。其中,平水年(P=50%)為8148×104立方米/年;偏旱年(P=75%)為6626.32×104立方米/年;干旱年(P=95%)為6141.30×104立方米/年。交通編輯
淮北市區位圖淮北市地處三省要害,交通十分便利,是安徽北部地區的交通樞紐。
公路
至2013年,6條國道、省道以及京福、連霍、南登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離徐州觀音國際機場60公里,至連云港港口240公里,是安徽省距深水港口最近的城市。
鐵路
符夾、青阜兩條鐵路貫通境內。符夾線北連隴海,南接津浦,有直快列車直達上海。青阜線則經阜陽、淮南直通省府合肥,遠達皖南重鎮蕪湖。 蕭淮客運聯絡線正在建設中。
市內
淮北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