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位于河南省東南部,東與鹿邑、 鄲城、沈丘三縣毗鄰,距省會鄭州市214公里?;搓柺侵腥A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上曾三次建國、五次建都,中國的歷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陽,八千年看淮陽?;搓栆运芰?、紡織、食品為主的工業體系。降解地膜、彩條布、PVC塑膠管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PE管材生產線等重點工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并形成生產規模。同時也是全國淮山羊、黃花菜、花生、大蒜生產出口基地。建制沿革編輯
陳王劉崇墓先秦據傳原始社會時期,淮陽為太昊伏羲氏和神農氏之都。 夏屬豫州境。禹受命將堯姓封于陳。殷封虞遂于陳。西周初,武王封胡公滿為陳侯,陳為周十二大諸侯國之一。春秋末,楚滅陳。戰國末楚頃襄王遷都于陳,陳為楚都。秦漢秦置陳縣,初屬豫州潁川郡,后屬陳郡。二世元年(前209年)陳涉率農民起義軍都于陳,號"張楚"。 西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置淮陽郡。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陽國,陳縣屬之,隸兗州。新莽時,改淮陽國為新平,改陳縣為辰陵,屬兗州。東漢明帝改新平為陳國,章帝改為郡,陳縣屬之,隸豫州刺史。三國魏晉南北朝三國時為魏地,陳縣屬陳郡。明帝封植為陳王,遂改郡稱國,后復作郡,隸豫州。晉武帝合陳郡于梁國,封司馬彤為梁王,陳縣屬之,隸豫州。南朝宋移陳郡治項城,以陳令屬南梁太守,隸南豫州。南朝齊置南陳縣,屬陳郡,隸豫州。 北魏合陳縣入項縣(在今槐店),屬陳郡,隸北揚州。北齊移項縣于故陳城,屬信州,隸北揚州。北周改信州為陳州(陳州名自此始),項縣屬之,隸北揚州。隋唐隋析項縣置宛丘縣,并置臨蔡縣,屬陳州淮陽郡,隸豫州。唐宛丘縣析置新平縣,屬陳州淮陽郡,隸河南道。五代十國五代宛丘縣屬陳州。梁隸忠武軍節度使。晉、周隸鎮安軍節度使。宋元宋宛丘縣屬陳州淮陽郡,后升淮寧府,隸京西北路。金宛丘縣屬陳州,隸南京路。元宛丘縣屬陳州,隸陳梁路。明清明廢宛丘縣入陳州,屬開封中書省。清初仍明制,隸河南布政使司。順治十六年(1659年),裁道、衛歸陳州。雍正二年(1724年),改陳州為
淮陽人民公園直隸州,縣為附郭,仍統4縣。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陳州府淮寧縣附郭。 民國期間民國2年(1913年),裁府復縣,改淮寧縣為淮陽縣,隸河南省。民國21年(1932年),設河南省第七區督察專員公署,治淮陽,縣屬之。民國27年(1938年),縣城淪于日本侵略軍,日偽設淮陽縣政府,屬豫東道,隸河南省。同時,民國縣政府南遷水寨鎮。民國34年(1945年)光復后,民國縣政府,治城關,屬第七區督察專員公署、隸河南省。民國32年(1943年),中共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建立淮太西縣,設抗日民主政府,治東夏亭(今西華縣境內),屬中共水東特委,隸中共河南省委。民國35年(1946年),建立淮陽縣人民政府,治戴集(今葛店鄉境內),屬淮陽專區。民國38年(1949年)3月,中共先后建立的周口縣、界首縣、夏亭縣、淮陽市同時撤銷 。建國以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淮陽縣屬淮陽專區,隸河南省?;搓枌T公署,治淮陽。1953年,淮陽專區撤銷,縣改屬商丘專區,水寨鎮劃給項城。1959年,商丘專區撤銷,縣改屬開封專區。1962年,恢復商丘專區,縣再改屬之。1965年,置周口地區,淮陽縣從屬至今。
文化編輯淮陽縣地處河南省東南部、周口市腹心,轄20個鄉鎮場、467個行政村,130萬人,面積1320平方公里,耕地156.4萬畝,是一個農業大縣、人口大縣和文化旅游資源大縣,許多歷史、文化、自然等資源是全國獨有或第一的。 一是歷史悠久。古稱宛丘、陳、陳州,歷史上三次建國五次建都。8000多年來,太昊伏羲氏和女媧氏、神農氏、舜帝后裔胡公滿、漢高祖劉邦兒子劉友、三國時曹植先后在此建都或建國。史學家稱,中國的歷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陽,八千年看淮陽。 二是文化厚重。太昊伏羲氏在這里定姓氏、畫八卦、結網罟、以龍紀官,淮陽是姓氏之根、易學源頭、農耕文化發祥地和龍文化發源地??鬃尤蝸黻?,講學四年,形成了《論語》的核心思想,這里是儒家思想的發祥地。汲黯臥治七年,包拯陳州放糧,岳飛三復淮寧府,曹植七步成詩,李白、蘇軾、范仲淹等留下歌詠淮陽的詩、詞、賦660多篇,這里有燦爛的圣賢文化?;搓栠€是革命老區,有光榮的紅色文化。在繁多交融的各種文化中,具有“統天”地位的是伏羲文化,是我們的母文化、根文化、源文化。老舍之子、著名作家、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舒乙說淮陽是“人之祖,史之初,國之根,文之源”。臺灣著名國學大師曾仕強說“天地是本,伏羲是根,而淮陽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根’之所在。” 三是生態秀美。龍湖面積11平方公里,約相當于杭州西湖的2倍,是中國內陸最大的環城湖,為“國家濕地公園”?;搓柡苫ü澟c洛陽牡丹節、開封菊花節共同成為全省三大花卉旅游節會品牌。由于生態環境良好,非常宜居和休閑養生,全縣百歲以上老人大大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是“中國長壽之鄉”。 四是景點眾多?,F有文化遺存326處,其中國保單位3處(太昊陵廟、平糧臺遺址、劉崇墓),省保單位10處,有“一陵一湖一古城”和“七臺八景”(七臺是伏羲畫卦臺、神農五谷臺、孔子弦歌臺、狄青梳洗臺、蘇子由讀書臺、秋胡臺、紫荊臺;八景是羲陵岳峙、蓍草春榮、蔡池秋月、弦歌夜讀、臥閣清風、望臺煙雨、蘇亭蓮舫、柳湖漁唱)等。太昊陵被譽為“天下第一陵”,陵園是國家4A級景區,太昊伏羲祭典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廟會期間日均客流量20萬人左右,并以單日82.5萬人的游客數量被授予“全球單日參拜人數最多的廟會”?;搓栠€是全國首批旅游標準化示范縣、中華姓氏起源地、全球華人最向往的十大根親文化圣地。 五是資源豐富。人口數量相當于東歐的愛沙尼亞和非洲的毛里求斯,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超過76個國家(地區)的人口數量,約每1000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淮陽人。糧食常年總產18億斤,連續5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生豬常年存欄90多萬頭、出欄120多萬頭,連續5年被評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名貴特產淮陽黃花菜是國家原產地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具有治病救人、健腦抗衰、美容養顏、忘憂療愁、助生男丁等神奇功效。 六是科學發展。2012年以來,面對“四案”并發帶來的災難性影響,新的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130萬干群高舉發展的旗幟,叫響了“誰為淮陽做貢獻,全縣人民尊重誰”、“淮陽有名氣,我們要珍惜;淮陽有困難,需要出大力;淮陽有希望,我們要奮起”,強力實施“工業強縣,旅游突破,城鄉統籌,四化同步”發展戰略,迅速穩定了局面、理順了關系,目前全縣大局呈現出整體穩定、穩中向好、穩中有升、穩中蓄勢的良好態勢。
行政區劃編輯淮陽縣共下轄7鎮、11鄉、2農場,即城關鎮、新站鎮、魯臺鎮、臨蔡鎮、四通鎮、安嶺鎮、豆門鄉、朱集鄉、馮塘鄉、劉振屯鄉、王店鄉、大連鄉、葛店鄉、黃集鄉、白樓鄉、齊老鄉、曹河鄉、鄭集鄉、縣原種場、縣農場。共有497個行政村,2273個自然村。
地理環境編輯區域位置淮陽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周口市中部,縣城西距京廣線90公里,東距京九線和北距隴海線各100公里,距新鄭機場180公里,距省會鄭州240公里,距市政府所在地周口25公里。
氣候
淮陽縣屬暖溫帶季風半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日照時數較多。
大美荷花氣溫、降水、風向隨季節變化顯著,兼有南北之長:春季回暖早解凍快;夏季無酷暑,降水集中;秋季降溫慢;冬季無嚴寒,少雨雪。具有冬長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熱雨集中,春秋溫暖季節短,春夏之交多干風的特點。常年降水量平均在740毫米上下,氣溫平均在14℃左右。
水文
縣境內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均較豐富,地表水主要賴于自然降雨,由于降雨多集中在汛期,為減少洪澇災害,對地表水多以排為主,利用較少。 西部有新運河流域,北部與東北部有黑河流域,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河道14條;30至100平方公里的干溝13條,10至30平方公里的支溝25條。
土壤
土壤主要有兩合土、砂土、淤土三大類。土質大都養分豐富,肥力較高,疏松易耕,適于多種農作物和林木生長。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淮陽縣總土地面積220.18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77.32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80.53%,人均耕地1.13畝。 由于自然環境的影響,形成了許多面積大小不等、深度不一的洼坡地,其面積約48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27%。
生物資源
淮陽縣糧、棉、油產量均在河南省名列前茅,畜牧業居河南省領先地
位 ,是全國油料生產五強縣和槐山羊、黃花菜、花生、大蒜生產出口基地。 淮陽地區有各種植物170余種,動物近80種。生物名貴品種有槐山羊、淮陽驢、項城豬(滅絕)、鱸魚、白龜;白花泡桐、高口櫻桃、陳老將梨;淮陽黃花菜、逍遙大蔥、房墳韭菜、蘆筍。
人口民族編輯淮陽縣總人口約135萬人(2012年),其中農業人口104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43人。人口出生率13‰,符合政策生育率90.5%,獨生子女領證率10%,流動人口管理率91.5%,性別比趨于平衡。共有回、滿、壯等少數民族21個,總人口3萬人,占淮陽縣總人口的 2.2%。其中回族2萬多人,分布在城關回族鎮、劉振屯鄉、大連鄉、白樓鄉、新站鎮等14個鄉鎮、39個行政村、74個自然村。
交通編輯
淮陽縣城市規劃圖淮陽東靠京九, 西依京廣, 南臨漯阜, 北枕隴海, 距新鄭國際機場僅 180公里。南洛、大廣、商周、三條高速公路和106國道穿境而過, 省際、縣際及城鄉公路四通八達。陸路有106、311兩條國道,周商公路、漯雙公路兩條省道,寧洛、大廣、周商三條高速公路在境內通過并開口,鐵路有許鄲、淮周兩條地方鐵路在縣城交匯沙河樞紐工程的竣工,使水上運輸由沙河入淮河、長江 , 直達南京、上海。水路有沙潁河航運直達淮河、長江。18個鄉鎮都有公路相通,行政村村村通油路。
經濟編輯概況
2008年淮陽縣生產總值完成87.1億元,較上年增長12.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工業增加
淮陽縣地形圖值完成12億元,增長29%,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億元,增長60.8%,增幅居全市第一位。農民人均純收入3583元,增長26%,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1元,增長22%,增幅居全市第一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969萬元,增長21%。工業能耗下降12.7%,降低率居全市第一位。 2012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59億元,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7.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4.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3.8億元,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7億元,增長1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億元,支出35億元,分別增長13%、52.2%。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0元,分別增長12%、13.5%。
第一產業
2010年,淮陽縣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3.56億元,增長32.4%,落實糧食直補資金1661.8萬元,農業稅稅率下降3個百分點。鞏固優質小麥、花生、蘆筍、楸樹、煙葉、黃花菜及其他果蔬、花木等特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
農業產品地,建立淮周路生態農業長廊?;搓柨h規模以上養殖場達2700多個,涌現出一大批養殖專業村和專業戶,畜牧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1.1%,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重點改造古蔡河和55個百畝除澇片,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330多公頃。開發沼氣能源,在王店鄉大李村建立周口市農村沼氣推廣示范點,淮陽縣新建沼氣池210個、在建50個。新上財政扶貧項目44個、以工代賑項目16個,投入資金1489萬元。 2011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7.4億斤。其中,夏糧(冬小麥)面積113.8萬畝,總產11.4億斤,單產500.1公斤,2008—2011年連續四年實現夏糧單產超千斤;糧食總產實現了七連增。2012年已初步建成100多萬畝優質小麥生產基地,30萬畝優質花生、芝麻生產基地,10萬畝蔬菜生產基地,8萬畝優質棉生產基地,6萬畝水產養殖基地,1.5萬畝黃花菜生產基地。
第二產業
2010年以來,淮陽縣以塑料制品、棉花紡織、醫藥制品、食品加工、皮革加工、木材加工、精細化工、生物工程等項目為重點,新上工業項目27個,總投資12.33億元?;搓柨h共完成工業總產值74億元,增長8.6%;實現工業增加值21.74億元,產銷率達102%,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50?;搓柨h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4家,其中年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8家。2011年,淮陽縣工業增加值57.4億元,同比增長1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4億元,同比增長23.7%。
第三產業
旅游業淮陽縣城被國家旅游局定為“全國尋根朝
淮陽風光祖旅游線”、“孔子周游列國旅游線”必至景點之一,被河南省政府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省級文明城、衛生城、園林城”,被周口市政府定為“周(口)淮(陽)鹿(邑)”旅游熱線中心;2008年淮陽縣被評為“中國旅游強縣”,被定為河南省8個“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之一;是全國18個“魅力小城”和50個“最美小城”之一。 2012年淮陽縣被國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縣”榮譽稱號,成為全國首批獲此殊榮的5個縣之一。2012年文化旅游業綜合收入15.1億元,占GDP的比重達12%以上,成為淮陽縣新的支柱產業。 2011年淮陽縣接待游客1391.5萬人次,同比增長13.1%,文化旅游綜合收入38.3億元,同比增長16%。 金融業淮陽縣落地投資300萬元以上項目55個,協議資金37.5億元,實際到位18.6億元。編制儲備各類項目334個,爭取上級無償資金1.5億元。
社會發展編輯信息通訊
21世紀以來,開辟城市公交線路7條,長度88公里;
淮陽縣 (8張)
年供電力3.14億千瓦時;固定電話用戶超過11萬戶,移動、聯通用戶16萬戶,寬帶設備近萬門;現代物流企業8家、各類服務部20多個,郵政物流網點508個;擁有各類大中型客貨運輸車輛1051輛、游船180艘。
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有學校572所,其中:幼兒園27所,特殊教育1所,小學464所,初中64所,普通高中7所,職業
河南省淮陽中學教育8所。
2013年共有在校學生309388人,其中:幼兒園16623人,特殊教育774人,小學185523人,初中76585人,普通高中27674人,職業教育2209人。
2013年統計共有教職工10865人,其中:幼兒園236人,特殊教育32人,小學5875人,初中3249人,普通高中1097人,職業教育376人。 主要學校河南省淮陽中學(淮陽中學)河南省淮陽第一高級中學(淮陽一高)淮陽實驗小學
科技衛生
截止到2013年,淮陽縣擁有各類醫療機構976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3150人。上世紀90年代,鄉鎮衛生院全部實行基本藥物零差價。投資建設縣醫院病房樓、中醫院門診綜合樓、婦幼保健院等。2013年有各類科技人員3883人,其中高級職稱73人,中級職稱1729人。
城鄉建設
2012年縣城規劃面積72平方公里(含龍湖11平方公里),2013年建成17.1平方公里,城鎮化率28.9%。2012年來,投入建設資金6多億元,建設改造了淮周路、龍都路、大同街、內外環湖路、新星路等城區道路30余條,長度107公里,硬化面積148萬平方米;建設了面積6.4萬平方米的伏羲文化廣場;有城市公共綠地122公頃,人均公共綠地11平方米,綠地覆蓋率達12%。
文化編輯泥泥狗泥泥狗,又叫陵狗,是太昊伏羲陵泥玩具的總稱。因它是為紀念伏羲女媧摶土造人育萬物而制作的,又為淮陽太昊陵所獨有,所以被譽為“天下第一狗”。 泥泥狗用淤泥捏制,全涂黑底,然后用紅、黃、白、綠、粉紅五色,繪以點線結構的圖案,有楚漆器文化的格調,又像繩紋、方格紋、古陶器的畫法。它造型渾厚古樸,似拙實巧,墨底彩繪,艷而不俗。每個泥泥狗都
淮陽特產淮陽泥泥狗—真圖騰、活化石有孔可吹,音韻渾厚。泥泥狗的來歷源于伏羲、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伏羲生活的時代,人煙本來就很稀少,一日,天塌地陷,世界上只剩下伏羲、女媧兄妹二人。為了繁衍人類,兄妹只得求上天作媒,最后他們結成了夫妻。他們嫌自己生育太慢,就用泥捏制泥人。這些泥人曬干后,都能走動、說話、變成了人。這個故事的發生地就在淮陽,所以,淮陽在數千年前就有大量捏制泥泥狗的習俗。
旅游編輯景點
平糧臺古城遺址平糧臺古城遺址,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唯一一座有史書記載的原始社會時期的兩代帝王(太昊和炎帝)都城遺址。 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47處,淮陽縣城所在地就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陳楚故城。太昊陵
朱總理題的羲皇故都 (5張)
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淮陽縣,傳說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長眠的地方。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廟,是中國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黃帝陵、大禹陵之一。2008年,因超過八十二萬人次赴太昊陵廟會祭拜,創下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單日參與人數最多的廟會”的世界紀錄。 東湖自然景區東湖自然風景區,由于良好的生態保護,至今仍保持著西周時期原始的自然風貌,在這里可以領略到3000年前生態文化的絢麗多姿。景區水面7000余畝,碧波蕩漾,蒲葦婆娑,荷花飄香,鳥鳴魚躍,水草千姿百態,水胡蘆隨風飄浮。
美食
陳州蘇義忠燒雞
陳州蘇義忠燒雞淮陽北關的蘇義忠燒雞店是以經營燒雞為主,兼營羊頭、羊肉、豆腐皮的清真熟食店。數十年來,蘇義忠先生潛心鉆研,廣取各地名吃之長,創造出了獨門秘方,使蘇家燒雞享譽豫東。胡辣湯朱麻子燉肉胡辣湯,歷史上叫"朱家胡辣湯"。朱麻子燉肉胡辣湯的特點是稀稠均勻,肉爛如泥,酸辣可口,香味四溢。素有"朝飲胡辣湯,暮嗝尚余香"之說。
特產
黃花菜黃花菜—獨具七蕊,黃花菜中的極品。
淮陽黃花菜獨具七蕊,黃花菜中的極品淮陽黃花菜菜條豐潤,色澤金黃,質地筋脆,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獨具七蕊,據調查除淮陽之外的任何地區種植的黃花菜皆為六蕊,即使根系是從淮陽縣挪出的黃花菜亦是六蕊,是黃花菜中的極品。 槐山羊槐山羊是中國山羊良種之一,淮陽為中心產區?;鄙窖蛉赓|鮮嫩,膻味小,是皮肉兼用型優良品種?;鄙窖虬迤ぞ哂衅べ|厚、板面細、油性好、韌性好、彈性強等優點,是制作各級皮革制品的優良材料,在航空工業上也有一定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