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蔭區位于濟南西部,北與德州市齊河縣隔黃河相望,南與市中區相鄰,東與天橋區、市中區接壤,西鄰長清區,是省會濟南四個中心城區之一,總面積151.48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區面積80平方公里。
槐蔭區位于北緯36°37′~36°45′,東經116°47′40″~116°59′,濟南市西部,北與德州市齊河縣隔黃河相望,南與市中區相鄰,東與天橋區、市中區接壤,西鄰長清區,東西最大橫距約15.3公里,南北最大縱距約13.5公里。是省會濟南四個中心城區之一,總面積151.48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區面積80平方公里。
截止到2012年底,常住人口49.08萬,男女性別比103.82:100,人口出生率為9.1‰,自然增長率為3.4‰。有回、滿等28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萬6千余人。
【行政區劃】
槐蔭區轄振興街、西市場、五里溝、青年公園、道德街、中大槐樹、營市街、南辛莊、段店北路、匡山、張莊路、美里湖、吳家堡、臘山、玉清湖、興福16個街道辦事處;下設71個社區居委會、93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明代前,自現南大槐樹東首向北穿中大槐樹東街、經二路,至北大槐樹西首,有一土石崗,南高北低,蜿蜒起伏,貌似長龍,崗上植樹,抵御風沙。南大槐樹一帶,人煙興旺,故名盤龍莊。
1573年(明萬歷元年)前,因莊內多古槐改稱大槐樹莊。
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前,分為南、北、中三個大槐樹莊。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濟南開辟商埠后,南、北、中三個大槐樹莊逐步成為城市居民區。
1947年,取銷南、北、中大槐樹莊之稱,其中心街道分別改稱為南大槐樹街、北大槐樹街、中大槐樹街。解放后,先后派生出南大槐[詳細概況]
槐蔭區氣候概況
【氣溫光照】槐蔭區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溫暖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春季干燥少雨,多西南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嚴寒干燥,多東北風。11月至翌年3月為冬季,5~8月為夏季,春季、秋季均不足兩個月。歷年平均氣溫為14.2°C。最高氣溫為42.7°C(1942年7月6日),最低氣溫為_19.7°C(1953年1月17日)。最熱為7月,平均氣溫27.4°C;最冷為1月,平均氣溫_14°C。平均每年結冰期為86.7天,一般始于11月中旬,終于翌年3月下旬。平均每年日照時數為2737.3小時。月最高日照時數為287.3小時(5月),最低日照時數為185.4小時(2月)。平均每年晴天97.5天,陰天90.6天,霧日19.3天。
【降水季風】槐蔭區歷年平均降水量為685毫米,最大降水量為1160毫米(1962年),最小降水量為320.7毫米(1968年)。每年最小降水量為1月,平均6.3毫米;最大降水量為7月,平均217.2毫米。平均每年降雪日9.3天,最早始于10月27日(1978年),最晚終于5月3日(1961年)。平均每年積雪14.7天,最大積雪深度19厘米。歷年平均氣壓為1010.5百帕,最大為1021.2百帕(1月),最小為996.5百帕(7月)。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和東北風。平均每年風速為3.2米/秒,相當于風力2~3級;最大風速為33.3/秒,相當于風力12級以上。4月份風速最大,平均4.3米/秒,最大達26米/秒。
【濕度霜期】槐蔭區平均每年相對濕度為58%。4~5月最小,平均為48%;7~8月最高,平均為74.5%;9~10月次之,平均為62.5%。其他月份差異在9%左右。轄區初霜日為10月30日,終霜日為3月25日,全年無霜期為21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