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區是遼寧省沈陽市市內五區之一,位于沈陽市西北部,東經123°20′51.87″-123°26′39.27″,北緯41°48′9.85″-41°53′8.33″。面積66平方千米,2014年人口94萬。沈陽金廊北段地處皇姑區內,遼寧省人民政府、省軍區及各大省直機關坐落在皇姑區中東部,是遼寧省的行政文化辦公中心。
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65.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1.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5.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3.9%,其中,稅收收入完成32.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5%,稅與非稅比為92:8。
行政區劃編輯
區劃沿革
陵東街道
據陵東鄉志記載,陵東地區一直隸屬于沈陽市沈陽縣的區劃范圍,解放后,陵東地區隸屬于北陵人民公社,1965年,北陵人民公社劃分為北陵、陵東兩個公社,1983年陵東公社改為陵東鄉。1997年1月實行陵東鄉、陵東街道兩種管理職能,又于2002年12月改為陵東街道。
方溪湖村
建村于清天聰二年(1628年)。964年劃歸于洪區北陵公社管轄。1965年7月劃歸于洪區陵東公社(1984年改稱陵東鄉)管轄。2002年劃歸皇姑區管轄。
四臺子村
清宣統二年(1910年),四臺子村為承德縣北路七區分駐所,駐平羅堡所轄。中華民國四年至十九年(1915-1930年)為沈陽縣北四路第七區財落堡區所轄。偽滿州國至康德三年(1936年),四臺子村為沈陽縣財落村分局郭七屯分駐所,趙泰村所管。1948-1949年,劃歸新城子中心區財落堡分區管轄。1950-1951年,沈陽中心區撤銷,四臺子村仍歸財落堡區管轄。1952-1956年,劃歸市郊辦事處管轄。1956-1960年,劃歸沈陽縣道義管理區管轄。1960-1964年,劃歸皇姑區北陵公社管轄。1964年4月,劃歸于洪區管轄。2002年劃歸皇姑區管轄。
區劃詳情
2010年皇姑區下轄三臺子街道、遼河街道、黃河街道、三洞橋街道、華山街道、壽泉街道、塔灣街道、明廉街道、新樂街道、舍利塔街道、北塔街道、陵東街道12大街道。
地理環境
地理境域
皇姑區,位于沈陽市西北部,東臨沈河區,西鄰于洪區,北與沈北新區接壤,南至和平區。東經123°20′51.87″-123°26′39.27″,北緯41°48′9.85″-41°53′8.33″。面積6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皇姑區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均屬下遼河平原。
氣候
皇姑區屬于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熱同季,日照充足。春季促短,降水少,回暖快;夏季高溫多雨,空氣濕潤;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宜人;冬季長達6個月 ,寒冷干燥。年日照時間為2660小時,全年無霜期為150天左右。
交通運輸輯
皇姑區內擁有6橫6縱12條交通主干道,一級公路7條,二級公路18條和5
沈陽北站
00多條三、四級公路及二、三環高速公路,構成了皇姑區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交通便利。已經竣工的沈陽地鐵二號線貫穿皇姑區南北,與金廊北段相契合,地鐵的建設進一步改善皇姑區的交通環境?;使脜^把守著沈陽的北大門,北部的三臺子出口是北京、大連、內蒙古、黑龍江等地進出沈陽的重要通道。
皇姑屯站列車時刻表目前有11條火車運營線路經過。
沈陽長途客運總站是國家一級車站,長途客車線路方向經過新民、彰武、康平、康平(東)、桓仁、法庫(東)、法庫(西)、法庫等等地方。
沈陽市現有公交運營線路140多條,營運車輛三千多臺,可以通達城區中的沈河區、皇姑區、鐵西區、和平區和大東區。
皇姑區內毗鄰沈陽北站和長途汽車客運總站。距桃仙機場僅40分鐘路程,距渤海灣有2個小時路程。著名的沈大高速公路使本區與港口城市大連、營口相貫通。區內以黃河大街、北陵大街、長江街等主要干道。
沈陽市現有公交運營線路300多條,營運車輛六千多臺,可以通達城區中的沈河區、蘇家屯區、鐵西區、和平區和大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