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滿族自治縣隸屬于本溪市,地處東經124°43′~125°47′,北緯40°255~41°34′之間。東與吉林省、集安縣、通化縣相連,南與寬甸滿族自治縣交界,西與本溪滿族自治縣接壤,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毗鄰。東北部和通化縣、集安市交界。 2013年,桓仁滿族自治縣的人口為30萬人,境內主要有漢、滿、朝鮮、回等民族。面積3547平方公里。
桓仁滿族自治縣屬于溫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7.4℃,平均活動積溫3184℃,年平均相對濕度66%,平均無霜期153天左右,多年平均日照時數2538小時。 2013年,桓仁滿族自治縣有煤、菱鎂、滑石、鉀長石、石灰石、硅石、大理石、鉛、鋅、銅、鉬、石墨等礦產資源。2013年,桓仁滿族自治縣有獐、狍、熊、鹿、山兔、刺猬和各種鳥、蛇、魚等。
2012年,桓仁滿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70.5億元,增長20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4億元,增長37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0億元,增長7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2.8億元,增長1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5000元,增長116%;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9633元,增長114%;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完成98.6億元和37.3億元,分別增長151%和230%。
位置境域
桓仁滿族自治縣隸屬于本溪市,地處東經124°43′至125°47′,北緯40°255至41°34′之間。位于本溪市的東端,東與吉林省、集安縣、通化縣相連,南與寬甸滿族自治縣交界,西與本溪滿族自治縣接壤,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毗鄰。東北部和通化縣、集安市交界。面積3547平方公里。
地形
桓仁滿族自治縣大致呈西北東南方向的長方形。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傾斜坡度為萬分之一。 海拔高度一般在35~0米。低點在縣城東南金屯鎮東部,海拔35米;高點在縣城西北黃垓鄉中部,海拔40米。東南比西北相差5米,東比西相差3~4米。
氣候
桓仁滿族自治縣屬于溫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7.4℃,平均活動積溫3184℃,年平均相對濕度66%,平均無霜期153天左右,多年平均日照時數2538小時。
行政區劃編輯
2013年,桓仁滿族自治縣下轄1個街道、8個鎮、4個鄉:八卦城街道、二棚甸子鎮、沙尖子鎮、五里甸子鎮、普樂堡鎮、華來鎮、木盂子鎮、八里甸子鎮、古城鎮、雅河朝鮮族鄉、向陽鄉、黑溝鄉、北甸子鄉。
風景名勝編輯
望天洞 (3張)
望天洞
望天洞位于遼寧桓仁滿族自治縣境內,已發掘長度5000余延長米,洞內景觀迷人,奇、特、險俱全,有石林、城墻、雪蓮、冰川、噴泉、瀑布、暗河等。望天洞,世界罕見。中科院專家稱洞內的6000平方米大廳和上、中、下三層的萬米迷宮為世界之最 。
五女山 (3張)
五女山
五女山位于本溪市桓仁縣城東北8公里的渾江西北岸。山體呈長方形,主峰海拔821米,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多米。1996年,五女山山城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大雅河漂流 (3張)
大雅河漂流
大雅河漂流位于遼寧東部山區,桓仁境內。景區坐落在素有“塞北小桂林”之稱的畫屏山下,大雅河風景名勝區總面積54.8平方公里,景區占地面積為35.6平方公里,這是一個集漂流、游覽、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為一體的旅游風景區。
東北第一漂 (3張)
東北第一漂
“東北第一漂”是游客賜給大雅河漂流的美譽,大雅河漂流河段落差大,水流急,彎轉曲折,起伏跌宕,加之沿岸秀麗山峰,漂流項目倍受游客喜愛,它以自己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國內外游客。
冰臼奇觀 (3張)
冰臼奇觀
桓仁沙間子鎮雙水洞村的渾江岸邊一塊近千平方米的石塊上有數十個石坑,大小不一,大者如缸,小者如盆。因為石坑的形狀多為圓形缸狀,當地人稱其為“地缸子”。
桓龍湖 (3張)
桓龍湖
桓龍湖位于遼寧桓仁縣城東北,蕩漾于群山之中,浩浩蕩蕩,碧波萬頃,山奇水秀,風景如畫。 湖中最大的島嶼是面積225畝的萬樂島。
將軍墓 (3張)
將軍墓
將軍墓位于雅河鄉米倉溝村北 500米的黃土山崗上。崗下渾江東流,又沿崗勢繞南而去,江水三面環繞,四周山青水秀。在其西、南20米處各有封土石室墓十數座,與山崗上聳然而立的將軍墓累累相望。該墓是一座大型封土石室墓,與吉林省集安市五盔墳中的四號墓類似,1989年被列為遼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遼寧省境內所見的最大一座古墓。
太極圖 (3張)
太極圖
桓仁縣城位于哈達河與渾江交匯處附近,哈達河由北面南流,在同渾江匯合前,向東南拐個彎;而由東向西流的渾江,納入哈達河水以后,向西南繞過桓仁縣城也拐個彎轉向東南。從五女山西山崖邊俯視這兩個拐彎的曲線,可以清楚的看到其所呈太極圖形。
紇升骨城 (3張)
紇升骨城
公元前37年(漢元帝建昭二年)高句麗族在桓仁五女山上建立了第一個都城,即五女山山城,史稱紇升骨城。紇升古城作為高句麗國都長達40年。紇升骨城海拔820米,山城主要占據山巔及東部山坡,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300米。城墻用修整過的楔形石壘筑,最高處可達8米,有的地方直接利用天然崖壁,不再砌墻。城內有蓄水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