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區,隸屬湖北省鄂州市,位于鄂州市西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地處地處東經114°30′至115°05′,北緯30°至30°36′。東連市區,北與黃岡市團風縣、武漢市新洲區隔江相望,西與武漢市洪山區接壤,南與鄂城區長港鎮為鄰。全區總面積413.2平方公里,轄華容、段店、廟嶺三鎮和蒲團、臨江二鄉,華容區總人口199253人(2012年)。 2012年,華容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86億元,與2011年相比增長13.4%。著名景點有蒲團新石器遺址、華覺寺。行政區劃編輯截止2012年底,華容區轄華容鎮、段店鎮、廟嶺鎮3個鎮和蒲團鄉、臨江鄉2個鄉;共有77個村,1028個村民小組。華容區位于湖北鄂州市西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地處東經114°30′至115°05′,北緯30°至30°36′。東連市區,北與黃岡市團風縣、武漢市新洲區隔江相望,西與武漢市洪山區接壤,南與鄂城區長港鎮為鄰。全區總面積413.2平方公里,占鄂州市面積的39.2%。
地形地貌
華容區地勢以丘陵為主,西北部為壟崗平原,東南部多湖泊。
氣候
華容區屬典型的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12.4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40.7攝氏度。無霜期年均266天,年降水量1315毫米。歷年積雪最深為23厘米。年平均日照射時數1995小時。主要災害性天氣有春季的“倒春寒”、低溫連雨、大暴雨、龍卷風和盛夏初秋季節的伏秋連旱。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華容區土地總面積為49274.72公頃,占全市土地面積39.2%。其中,耕地面積20682.55公頃,占總面積的41.97%;園地105.64公頃,占總面積的0.21%;林地904.83公頃,占總面積的1.84%;城鎮居民點及工礦用地6563.99公頃,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13.32%;交通用地1023.04公頃,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2.08%;水域19494.05公頃,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39.56%;未利用地500.55公頃,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1.02%。
礦產資源
華容區境內探明的礦產以非金屬礦為主,截至2012年,主要有礦石、粘土、黃沙等3種,其中礦石儲量150萬噸,黃沙儲量250萬噸。
水資源
華容區境內,長江由葛店鎮熊灣村入境,至臨江鄉德勝村出境,過境流程41.72公里。主要湖泊有鴨兒湖、南跡湖、紅蓮湖、武城湖、檔網湖、鴨兒湖、暫咀里湖、曹家湖,其它小型湖泊星羅棋布,水面總共達11860公頃。此外,還有長港、黃柏山港、拾湖港、薛家溝、車灣港、白滸鎮港、黃磯港等十多條較大港道,總長100公里,其中港道總長在15公里以上的6條,最長汀橋港全長17公里。華容區水資源總量9.87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5.8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4.0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2668.18立方米。
生物資源
水產資源:魚類100余種,其中經濟魚類50余種,主要有草魚、青魚、鯰魚、鯉魚、鱖魚、武昌魚、鰱魚等;特種水產有銀魚、蝦、螃蟹、鱉、烏龜、牛蛙等;水生植物有藕、蓮、茭白等。植物資源:華容區用材林主要有松樹、樟樹、意楊、梧桐等;經濟林有柑桔、梨樹、桃樹、棗樹等。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2010年,華容區總人口199253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8.6 %。在全區總人口中,農業人口177387人,非農業人口21866人;男性人口104790人,女性人口94463人;城鎮常住人口4萬人,城鎮流動人口17026人;農村外出務工經商人口36829人;鄉村勞動力8.59萬人,其中男勞力4.42萬人,女勞力4.17萬人,人口密度為503人/平方公里。 民族華容區有土家族、回族、壯族、滿族、苗族、蒙古族、瑤族、侗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聚居。
經濟編輯綜述
2012年,華容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86億元,與2011年相比增長13.4%;財政總收入突破5億元大關;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7.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5.6億元;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56.2億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600元。
第一產業
2011年,華容區全年糧食總產量9.98萬噸,油料產量達到17197噸;棉花2467噸;蔬菜15.17萬噸,。全年牲豬出欄24.5萬頭,家禽出欄376萬只,水產品產量達到97770噸。 2012年,華容區發展家庭農場158戶,專業合作社81家;建成3000畝以上種養殖基地10余個。已建成早稻集中育秧基地、油菜直播基地和高產創建基地,改造當家塘456口,完成47個百畝以上湖泊“一湖一勘”工作。2012年獲湖北省2012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創先爭優“大江杯”優勝單位。
第二產業
2012年,華容區全年新簽約項目25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4個,共爭取中省投資項目35個,落實資金3.8億元。成功報批全國中小河流綜合整治及水系連通重點縣項目,總投資2.7億元。全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3家,商貿企業3家。全年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6億元,建成華蒲路、農產品加工園園區1、2號路、紅蓮湖變電站、華容商業示范街等重大工程。三江港鐵路貨站和22萬伏變電站、三和管樁兩個5000噸級泊位成功獲批建設。
第三產業
2012年,華容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87249萬元,比2011年年初增加35126萬元,其中儲蓄存款余額165446萬元,比2011年初增加23740萬元,各項貸款余額62687萬元,比2011年初增加24843萬元,增長65.6%。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56億元,發展“漁家樂”、“農家樂”等生態游。2012年,第一屆中國靈秀鄂州戶外旅游節在紅蓮湖開幕。
交通編輯華容區位于湖南省北部邊陲,周鄰6縣場,東與岳陽市君山區交界,西與益陽市南縣相鄰,南連國營北洲農場,北接湖北省石首市,東北與湖南省監利縣隔江想望。
社會事業編輯社會保障
華容區加大弱勢群體救助力度,五保戶、孤兒供養標準每人每月分別提高100元和300元,達到430元和1000元。在全市率先為80歲以上老人增加20元養老金補貼,在全市率先設立貧困生就學救助基金和干部職工大病救助基金。
教育事業
2012年,華容區籌資8400萬元,啟動義務教育均衡化建設?;I資1200萬元,高標準建設華容高中。 華容區主要學校有華容高中、宅俊中學、臨江中學、華容職高、華容實驗小學、胡鋪小學、葛店小學、花園學校、蓮花學校、鄂鋼第二小學、新民街小學、東方紅小學、明塘小學、東方藝術幼兒園。
衛生
2012年,華容區有鄉以上醫療衛生機構16個,其中鄉鎮衛生院6個?;舅幬镏贫雀母锍晒^續鞏固和完善,農村改廁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區人民醫院托管運營協議順利簽署,廟嶺鎮成功創建“省級衛生示范鎮”。計生優質服務區創建深入推進,“陽光計生”和“誠信計生”活動扎實開展。
文化
2012年,華容區恒大社區“農家書屋”獲得中國“全國示范農家書屋”。
風景名勝編輯華容區主要革命紀念地有毛澤東視察臨江紀念堂、彭楚藩烈士祠、劉伯垂烈士紀念館、夏家榜烈士總館。蒲團新石器遺址從蒲團吳家大塆發掘出的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等文物保存完好。和尚山遺址:系新石器時代的村落遺址,面積25000平方米,出土了石器、陶器及皮蛋殼、彩陶片等實物標本。在華容鎮熊咀村境內的高家老屋,上面有大量的杉木和古、現代紋,保存較好,屬省級文物。覺華寺位于華容城區北部,唐太宗南征途經華容,身患背花,夜宿禪林寺。該寺僧人慧光用鑫藤白鼠蒸水為其敷洗療毒,不久即愈。次年,唐太宗御賜重建禪林寺,改禪林寺為覺華寺,擴建廟宇四十八幢。明末,闖王李自成興兵戰敗于鄂省,卸甲南撤,后率部東突,夜宿覺華寺。明軍追至無所獲,遂火燒寺院,后僅存東獄、覺華兩寺。
著名人物編輯彭楚藩(1884-1911):字任云,號青云,華容鎮涼亭村人,武昌起義三烈士之一。1911年10月10日,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被斬首于武昌督轅門,英勇就義。 劉伯垂(1887-1936):名芬,號簡祥,泥磯鄉劉弄人,早期中共黨員,湖北省黨組織創始人之一。1923年,劉伯垂與項英等人組織了震驚中外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1936年秋,病逝于上海。 萬籟聲(1903-1992):華容區葛店鎮人,當代著名武術家,自然門一代宗師。。1930年,在南京軍區五師任武術總教官。 萬其文,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馬橋古驛道馬橋村嚴萬程塆(嚴家塆)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程度,鄂州作家協會會員,鄂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樊口分會會長,湖北省鄂州市樊口武昌魚印刷廠廠長。窮六年時光,終成《樊口探古集》。劉志軍,1953年生,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人,研究生學歷,工程師。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部長。2011年2月,因涉嫌嚴重違紀,被免去其黨組書記職務。 劉逸明,1980年出生于湖北鄂州,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