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南區是遼寧省沈陽市的一個市轄區,始建于1964年,時名東陵區,2014年8月更為現名,因大部分轄區在渾河南岸而得名,位于沈陽市東南部,介于東經123°18'41"至123°48'19"之間,北緯41°36'10"至41°57'54"之間,總面積為800平方公里,轄14個街道,人口超過50萬(2014年),2008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6億元。
遼寧省第二大河流渾河蜿蜒境內,轄區南部低山丘陵,世界最大的古隕石群19億年前光顧這里,轄區北部有棋盤山、植物園等。渾南區是聯接沈陽與遼寧中部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樞紐,沈陽桃仙國際機場位于境內,沈大高速公路、沈撫高速公路、沈丹高速公路、沈鐵高速公路、沈陽繞城高速公路、102國道、大二環路以及長大鐵路、沈撫鐵路、沈丹鐵路貫穿境內。渾南區是沈陽市改革開放特別試驗區,也是沈陽市改革開放的窗口。
區劃詳情
截至2012年,渾南區轄14個街道,分別為:英達街道、高坎街道、滿堂街道、王濱街道、五三街道、東湖街道、渾河站東街道、營城子街道、汪家街道、深井子街道、白塔街道、桃仙街道、祝家街道、李相街道。 沈陽市渾南區人民政府駐世紀路13號。
位置境域
渾南區位于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沈陽市的東南部,介于東經123°18'41"至123°48'19"之間;北緯41°36'10"至41°57'54"之間,地跨渾河、太子河兩個流域,東部和撫順市山水相連;南與蘇家屯接壤;北與沈北新區毗鄰,位于鐵嶺、撫順、鞍山、本溪、遼陽等遼寧中部城市的中心。
地形地貌
渾南區地處遼東丘陵和下遼河平原過渡帶,境內地形大體由渾河沖擊平原和長白山余脈的低山丘陵所構成,其地勢由西向東逐漸升高。全區境內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最高海拔323米,最低35米。
氣候
渾南區溫差較大,四季分明。春季受季風影響,風大雨少,空氣干燥。夏天炎熱,雨熱同步。秋季日照充足。冬天寒冷漫長。
轄區年平均氣溫8.4℃,最冷月平均氣溫-11.0℃,最熱月平均氣溫24.7℃,極端最低氣溫-32.9℃,極端最高氣溫38.3℃。年降水量690.3毫米,6-8月降水量419.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0.7%。年平均相對濕度63%,最小相對濕度0%。年平均無霜期163天。年日照時數2468小時。年平均風速2.9米/秒,主導風向SSW。年平均蒸發量為1482.2毫米。年雷暴日數25.9天。主要氣象災害有高溫、干旱、低溫、暴雨、冰雹、大風、寒潮、雷暴。
水文
渾南區境內主要有渾河、桃仙河、楊官河、張官河、白塔堡河、小沙河、拉古峪河、王濱河等河流,其中渾河為遼寧省第二大河流,由中部斜穿流經域內達45公里長,兩岸分布12條河流,水域面積約占全區面積的7%。
交通運輸
航空
渾南區境內的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是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航空港,截至2008年已開通60多條國際國內航線,成為環太平洋地區重要的空中走廊,乘車僅20分鐘。
公路
沈陽市內主要線路公交車直達渾南區內,境內有沈大高速公路、沈撫高速公路、沈丹高速公路、沈鐵高速公路、沈陽繞城高速公路以及102國道、大二環路等8個城市道路入口,19條縣級以上公路。
鐵路
渾南區境內有長大鐵路、沈撫鐵路、沈丹鐵路、哈大客運專線、沈丹客運專線和沈陽地鐵2號線等鐵路干線,7個客貨運車站,18條鐵路專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