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格達奇區是中共大興安嶺地區委員會、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局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大興安嶺軍分區和齊齊哈爾鐵路分局加格達奇辦事處所在地。是大興安嶺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加格達奇區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大興安嶺山脈的東南坡,在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3°45′至124°26′;北緯50°09′至50°35′。南、西面和鄂倫春自治旗毗鄰,東、北面與松嶺區接壤??偯娣e158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115213公頃,農業用地面積6512公頃,水域面積1476公頃,嫩江水系較大的一條河——甘河,由西向東在境內通過,區段長55公里。加格達奇素有“林海明珠”、“新興林城”和“萬里興安第一城”之稱。
交通編輯公路
加格達奇是111國道京加公路的終點,通往起點首都北京。加格達奇至臥都河公路、漠河至洛古河口岸公路等。
鐵路
1959年,鐵路工程部門進駐大興安嶺,加格達奇站開始施工建設。1968年8月,全站建設竣工。1969年1月1日,加格達奇站正式運營通車。1992年7月,車站隨著業務量的加大,由原來的二等站晉升為一等站。
航空
加格達奇嘎仙機場 (10張)
2012年6月19日9時50分,首航飛機平穩降落在大興安嶺加格達奇運輸機場,標志著該機場順利通航。加格達奇民用機場是在加格達奇航空護林站改擴建基礎上擴建的綜合機場,也是全國第一個在通用機場的基礎上改擴建的民用機場。加格達奇民用機場擴建工程項目于2009年9月6日開工建設,施工隊伍爬冰臥雪,突破了高寒無法施工的禁區。2011年底,機場工程全部竣工。 加格達奇機場飛行區指標4C,可使用A320、B737-700同類及以下機型,已開通哈爾濱至加格達奇至漠河往返航線。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加格達奇區
加格達奇區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大興安嶺山脈的東南坡,在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3°45′至124°26′;北緯50°09′至50°35′。南、西面和鄂倫春自治旗毗鄰,東、北面與松嶺區接壤??偯娣e158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加格達奇地處大興安嶺余脈,山勢平緩,起伏不大,屬低山丘陵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低山丘陵分布在城區的周圍,大部分平川分布在甘河南北兩岸。平均海拔為472米。
氣候
四季小景 (13張)
平均年氣溫為-1.2℃,無霜期為85天至13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494.8毫米,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秋分明,冬長夏短。冬季氣候寒冷,被稱為“高寒禁區”。
植被
加格達奇的森林覆蓋率約為64%,這里山奇林秀,景色峻美,氣候溫和濕潤,水草豐腴,施業區內林木蔥郁。
水文
嫩江水系較大的一條河——甘河,由西向東在加格達奇境內通過,區段長55公里。
旅游景點編輯
加格達奇風景加格達奇區旅游業方興未艾。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游覽佳境不勝枚舉。區內生態環境仍保持較為原始狀態,珍禽奇獸眾多,森林景色尤為迷人。從市區出發西行45公里處可到達國家重點保護文物——鮮卑祖先最初住過的舊墟石室——嘎仙洞景區。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曾派中書侍郎李敞來此祭祀,洞內千年前的石刻祝文清晰可辯。嘎仙洞是中國北方古代文明遺存代表之一。古里山莊、嶺南山莊、生態農業園區、林田山莊等是原始森林生態游、田園風光游的主要游覽景區。此外還開展了北山森林公園城市園林游、興安文化風 情游、山城城市風貌觀光游、山野特產品購物游等、興安渡假村、北山公園、兒童公園、東湖公園、鐵道兵紀念碑等是主要的人為景觀,年接待旅游人數達6.1萬人次。
北山公園
加格達奇北山公園位于城市北側,拾階而上登高望遠盡可鳥瞰城市全貌,此處生態資源保存完好,是林區森林資源的一個縮影,山勢連綿起伏且坡度平緩,伴隨著林區開發建設,相繼開發了一些景點,突出代表有鐵道兵紀念碑、城市的重要標志物電視塔、森林氧吧、綠月橋等群眾休閑娛樂場所。鐵道兵開發大興安嶺紀念碑位于加格達奇北山公園內,紀念碑的建立對宏揚“大興安嶺精神”和美化市區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鐵道兵開發大興安嶺紀念碑變化座落于加格達奇北山上,造型為兩根豎立的鋼軌,整體為不銹鋼制成。碑前一頭昂首前行的馬鹿玻璃鋼雕塑,高為5米。鐵道兵開發大興安嶺紀念碑后為介紹鐵道兵開發建設大興安嶺歷史的圖文墻。
嘎仙洞
嘎仙洞加格達奇嘎仙洞位于鄂旗首府阿里河西十公里處的嘎仙山。它本是天然的山洞,很早就存在,當地鄂倫春人都知道,并流傳著許多有關嘎仙的神話。在嘎仙山南側25米的陡坡懸崖上,赫然一個大洞,洞口張作菱形。洞內宏偉寬闊,穹頂渾然天成,高20多米,有如大廳,南北長92米,東西寬27米,足可容納數千人。洞內幽暗深邃,神秘莫測,使人感到一種威嚴肅穆的恐怖氣氛。1980年7月30日,深有研究、頗有抱負和毅力的考古者米文平,在自己論證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經歷四探嘎仙洞,終于發現了刻于公元443年的石刻祝文,確定了嘎仙洞就是鮮卑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