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區隸屬于四川省南充市,位于嘉陵江西岸,嘉陵區是國務院1993年9月批準成立的縣級行政區。北靠順慶區,南鄰武勝縣,西接西充縣、蓬溪縣,東連高坪區,并與成都、重慶形成一個兩小時經濟發展圈。嘉陵區轄6個街道、20鎮、20鄉,幅員面積1278平方公里;總人口70萬(2013年)。嘉陵區,是國家重要柑桔生產基地、商品糧基地蠶桑生產基地;國家重點扶持貧困區,南充旅游勝地,發展中的工業新區。
中文名稱嘉陵區外文名稱Jialing Qu行政區類別區縣所屬地區四川省南充市下轄地區火花、金寶等45個鄉鎮街道辦政府駐地耀目路電話區號0817郵政區碼637500地理位置嘉陵江西岸面 積1278平方公里人 口70萬(2013年)方 言四川方言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萬卷樓,鳳埡山、太和白鷺,千年綢都第一坊,乳泉山景區機 場南充高坪機場火車站南充站,南充北站車牌代碼川R主要領導區委書記尹光明 區長史燚行政代碼511304目錄1 建制沿革2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區劃現況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氣候特征? 水系特征4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水資源? 土地資源? 植物資源? 野生動物資源5 人口6 政治? 區委? 區政府? 區人大? 區政協7 經濟概況? 綜述?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8 社會事業? 教育? 科技? 文化? 衛生? 體育? 供電? 城市建設9 交通? 綜述? 鐵路? 公路? 航空10 風景名勝11 民俗文化12 名優特產13 著名人物建制沿革編輯
嘉陵區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嘉陵江沿岸就有先民居住。原始社會的唐堯、虞舜時,屬“有果氏之國”。殷商屬巴人之國,周為巴子國地。戰國后期,為閬中縣之域。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為紀念紀信舍身保劉安漢之功,在紀信家鄉設安漢縣,嘉陵區屬之。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安漢縣更名為南充縣,嘉陵區仍屬之。之后,南充建置發生多次變更,嘉陵一直隸屬南充縣。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南充縣劃分為六區,現嘉陵所轄區域為當時的南區和西區。1949年12月10日南充解放。1950年至1993年,現嘉陵轄區一直分屬于南充縣、南充市(縣級)。1993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南充地區、南充市、南充縣,設立南充市,轄原南充地區的南部縣、西充縣、儀隴縣、蓬安縣、營山縣和新設立的順慶、高坪、嘉陵三區(縣級),代管省轄閬中市。嘉陵區從此誕生。
行政區劃編輯區劃沿革
1993年7月2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南充地區、南充市、南充縣,設立地級南充市。市人民政府駐順慶區。南充市設立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嘉陵區轄金寶、里壩、龍蟠、雙桂、西興、大通、安羊、金鳳、曲水、李渡、吉安、安福12個鎮和三會、太和、禮樂、大興、一立、龍嶺、木老、世陽、鹽溪、火花、文峰11個鄉,嘉陵區人民政府駐火花鄉。1997年,嘉陵區轄14鎮23鄉。即:火花鎮、金寶鎮、里壩鎮、龍蟠鎮、雙桂鎮、西興鎮、大通鎮、安平鎮、金鳳鎮、曲水鎮、李渡鎮、吉安鎮、安福鎮、集鳳鎮、三會鄉、太和鄉、禮樂鄉、大興鄉、一立鄉、龍嶺鄉、木老鄉、世陽鄉、鹽溪鄉、文峰鄉、移山鄉、土門鄉、白家鄉、天星鄉、大觀鄉、新廟鄉、龍泉鄉、晏家鄉、桃園鄉、雙店鄉、積善鄉、華興鄉、大同鄉。2000年,嘉陵區轄18個鎮、30個鄉。2004年,嘉陵區轄21個鎮(火花、金寶、里壩、龍蟠、雙桂、西興、大通、安平、金鳳、曲水、李渡、吉安、安福、集鳳、三會、龍嶺、一立、世陽、晏家、文峰、龍泉)、27個鄉(太和、禮樂、大興、木老、鹽溪、移山、土門、白家、天星、大觀、新廟、桃園、雙店、積善、華興、大同、橋龍、龍池、八角、石樓、大樹、河西、羊口、新場、臨江、和平、巨石)。2005年8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嘉陵區八角鄉更名為花園鄉,鄉政府駐地從燁尖溝村1組遷至樺尖溝村10組。2005年,嘉陵區轄21個鎮、27個鄉。即:火花鎮、曲水鎮、李渡鎮、吉安鎮、龍嶺鎮、金鳳鎮、安福鎮、安平鎮、世陽鎮、大通鎮、一立鎮、龍蟠鎮、里壩鎮、集鳳鎮、金寶鎮、三會鎮、西興鎮、雙桂鎮、文峰鎮、晏家鎮、龍泉鎮、河西鄉、移山鄉、木老鄉、大樹鄉、新場鄉、羊口鄉、土門鄉、臨江鄉、雙店鄉、和平鄉、白家鄉、華興鄉、大同鄉、巨石鄉、鹽溪鄉、橋龍鄉、龍池鄉、天星鄉、大觀鄉、大興鄉、新廟鄉、桃園鄉、太和鄉、積善鄉、花園鄉、石樓鄉、禮樂鄉。2006年6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南充市嘉陵區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和南充市嘉陵區與高坪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調整后,嘉陵區轄42個鄉鎮。2011年9月6日,經四川省政府和南充市政府批準,南充市嘉陵區撤銷文峰鎮,同時舉行了鳳埡、都尉、文峰三個新成立的街道辦事處的授牌儀式。
城區道路2014年7月30日,經四川省民政廳批準撤銷西興鎮成立街道辦事處。隨著西興街道辦事處的掛牌成立,加上火花、鳳埡、都尉、文峰街道辦事處,嘉陵區街道辦事處總數已達5個。同時省民政廳批準撤銷花園鄉,設立花園鎮,撤銷河西鄉,設立河西鎮。
區劃現況
嘉陵區轄6個街道(火花街道,都尉街道,鳳埡街道,文峰街道,西興街道,南湖街道)、20個鎮(金寶鎮、里壩鎮、龍蟠鎮、雙桂鎮、大通鎮、安平鎮、金鳳鎮、曲水鎮、李渡鎮、吉安鎮、安福鎮、集鳳鎮、三會鎮、龍嶺鎮、一立鎮、世陽鎮、七寶寺鎮、河西鎮、花園鎮、龍泉鎮)、20個鄉(太和鄉、禮樂鄉、大興鄉、木老鄉、鹽溪鄉、移山鄉、土門鄉、白家鄉、天星鄉、大觀鄉、新廟鄉、桃園鄉、雙店鄉、積善鄉、華興鄉、大同鄉、橋龍鄉、石樓鄉、新場鄉、臨江鄉)
嘉陵區于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地處東經105°45′-106°00′,北緯30°27′—30°52′之間,北靠順慶區,南鄰武勝縣,西接西充縣、蓬溪縣,東連高坪區,距離川東北經濟文化中心的南充市僅3公里,并同成都、重慶形成一個兩小時經濟發展圈。
地形地貌
嘉陵區區內地形是西北高,東南低,由東向西,自北而南依次為低山、丘陵、深丘帶壩地貌,沿西南成帶狀分布。大地構造單元完整,地殼較穩定。
氣候特征
嘉陵區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季風氣候明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季平均氣溫13°C,最高36.2°C,春秋兩季平均氣溫10—22°C,年均氣溫17°C,年均降水量1120mm。
水系特征
嘉陵江畔嘉陵城嘉陵區主要河流有嘉陵江,曲水河,吉安河,桓子河。嘉陵江全長1119公里,流域面積159710平方公里,是長江支流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嘉陵江主流在合川縣匯合了涪江(嘉陵江左邊)、渠江(嘉陵江右邊)及小安溪,水系遍及川東北地區,構成巨大的扇形向心河網。嘉陵江流經四川盆地中,流域面積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流就有17條,如東河、西河、白龍江及涪江、渠江等。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嘉陵江晚霞嘉陵區礦產資源十分匱乏,種類和類型較少,僅有礦產種類6種,其中能源礦產有2種,貴金屬1種,建筑用礦產3種,主要是石油、天然氣、稀土、沙巖、磚用頁巖和石材。稀土、沙金等礦產資源尚未進行勘探和開采。
水資源
嘉陵區水資源主要由當地地表徑流、過境地表徑流和地下水三部分組成。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3.36億立方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1.878億立方米,境內地表徑流量4.23億立方米。就多年平均地表徑流總量4.23億立方米而言,人均占有水量僅688立方米,僅為全省人均占有水量1006立方米的68%;人均可利用水資源約106立方米,僅占全省人均可利用水資源總量343立方米的30%。全區屬比較缺水的農業區,無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僅在桓子河干流上建有西陽寺電站一座,裝機容量1000千瓦。
土地資源
農業園 (2張)
全區土地類型主要有河谷平壩地、丘陵地和低山地三大類。2008年,全區核定土地總面積1755588.8畝,其中耕地面積785294.6畝,園地面積24432.3畝,林地295104.9畝,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55313.3畝,交通運輸用地23527.6畝,水利設施用地1241.9畝,未利用土地93929.5畝,其它土地49938.2畝,其它農用地376744.7畝,森林面積42131公頃,森林覆蓋率33.9%。
植物資源
嘉陵區優勢植物種類主要有柏木、馬尾松、意楊、榿木、竹五大類,農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高梁、紅苕、甘蔗為主,其中尤以水稻、小麥、玉米和紅苕為重要的糧食作物。大豆、花生、豌豆、綠豆、扁豆等種植較普遍,油菜、花生、廣柑是重要的經濟作物。
野生動物資源
嘉陵區野生動物主要包括野生無脊椎動物和野生脊椎動物及飼養動物數百種。全區常見野生動物有草兔、鷺鳥、魚類、蛙類、蛇類、鴛鴦、小靈貓、穿山甲、水獺、錦雞、杜鵑、黑啄木鳥和其它鳥類等,其中,鷺鳥主要分布在太和、三會、雙桂等鄉鎮,其它野生動物各鄉鎮均有不同程度分布。
人口編輯2013年,嘉陵區總人口70萬人。
政治編輯區委
書記:尹光明副書記:史燚、唐紅莉常委:彭發陽、張學軍、楊德宇、張偉、傅天貴、秦杉、孫駿
區政府
區長:史燚副區長:彭發陽、孫駿、張曉天、黎萍、何建新、李輝
區人大
副主任:唐發國、趙燕、王平、鄭小東
區政協
主席:王秀國副主席:胡定國、蘇俊富、青樹宇、卓俊嫻、劉德強、何泉明
經濟概況編輯綜述
嘉陵區 (2張)
2008年,嘉陵區實現GDP51.6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5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13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5%、29.2%、21.5%、21.1%。
第一產業
嘉陵是農業大區,農業以種養業為主,主產大米,小麥,玉米,紅苕,花生等,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是全國重點柑橘生態基地和全國商品糧蠶商品基地之一。嘉陵區畜牧也較為發達,主產生豬,山羊,肉牛,雞,鴨,兔,等,是國家肉型生豬基地,主要農副產品有蠶繭,冬菜,柑桔等?!叭摺鞭r業開發迅速,蠶絲、水果、草食牲畜、瘦肉型生豬和優質水果、商品蔬菜等基地建設起步良好。2008年,全區實現農業總產值26.35億元、糧食總產量33.8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3553元,同比分別增長3.8%、1.4%、17.8%。
第二產業
嘉陵廣場夜景嘉陵區形成機械、化工、紡織、建筑建材、食品、輕工、絲綢等七大工業門類,大批部優、省優等名牌產品享譽中外。 建區以來,全區已發展民營企業160多戶,個體工商戶100000多戶。2008年,嘉陵區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至54戶,實現銷售收入123.86億元、增加值35.01億元、入庫稅金905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8.7%、42.3%、26.0%。全年工業園區完成投資2億元,實施“三路、三橋、三化、三配套”等基礎工程,新增工業用地2500畝。全年園區新入駐企業23戶,其中建成投產7戶,在建16戶。全年投入技改資金5.1億元,完成省重點技改項目6個,東風南充二期總裝生產線、依格爾高端絲綢生產線建成投產;四川燕京啤酒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產。汽車汽配、絲紡服裝、食品飲料等支柱產業實力明顯增強。
第三產業
嘉陵區積極培育發展新型業態,形成了以光彩大市場為核心的建材市場;以西部汽車城為龍頭的汽車汽配交易市場;以科倫藥業和煙草物流為帶動的新興物流配送業。2008年,嘉陵區全年實現三產增加值13.16億元、創稅2億元,同比增長12.3%、47.0%。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
建區后,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南高新校區、陳壽實驗中學、南充市實驗中學、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等已先后落戶嘉陵。2008年,中小學70所,其中高完中6所。
科技
建區以來,嘉陵科技實力進一步增強,現已形成了包括省、市、區科學技術帶頭人、拔尖人才和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優秀人才隊伍;形成了由農業科技、工業科技、社會事業科技等組成的科學研究開發體系。一大批科研成果獲部、省、市重大科技成果和科技進步獎。春飛日化的“天然醋酸餐具凈洗劑及其生產方法”發明獲得國家專利,鑫磊科技的“潤滑耐磨梯度材料技術開發應用研究”已列為省星火科技項目,鳳埡山已列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2008年,申報省、市重點科技項目5個,引進新技術3項、農業新品種3個,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3.5%。
文化
嘉陵城區全景 (3張)
嘉陵悠久的歷史,積淀了豐厚的蠶桑文化和農耕文化。文峰“千年綢都第一坊”繼承了傳統的民俗文化,鳳埡山開發將農耕文化與現代文明巧妙結合,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順應自然、實用理性的文化理念。建區以來,其他文化事業發展較快,嘉陵廣場電影、舞蹈、社區腰鼓、節日慶典等文化活動極大豐富了廣大市民的文娛生活。李渡鎮的高蹺獅舞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嘉陵人民勤勞、勇敢的品德和聰明、超脫的智慧,于2006年被列入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嘉陵電視、廣播網絡普及城鄉,農村社社通廣播,100%的村通有線電視。2008年,全區有文化館1個,累計實現光纖通村552個,新增城鄉有線電視用戶2930戶,累計入戶達7.95萬戶。
衛生
2008年,嘉陵區新建7個社區衛生站和209個合格村級衛生站,完成狂犬病專項整治工作。建立食品藥品質量監管網絡,完成“問題奶粉”賠償工作。建成大通、安平等四個計生中心服務站,征收社會撫養費1400萬元。
體育
第四屆嘉陵區蠐蟆節 (4張)
建區以來,學校體育、競技體育、社會體育得到了健康、持續、全面發展。全區有體育傳統項目田徑、籃球、排球、足球、武術、舉重、毽球、射擊、無線電測向暨定向、乒乓球、羽毛球11項,各類體育協會22個。參加全區性的各類體育競賽20多次,參賽運動員達5萬多人次。參加全國、省、市舉辦的各類體育競技比賽30多次,參賽運動員3000多人次,獲金牌60枚,銀牌70枚,銅牌80枚,獎牌105個,團體獎65個。全區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全區人口總數的36%。一大批單位獲全國、省、市體育先進表彰。嘉陵南高體育場成功舉辦了“2008年全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2008年,嘉陵區有體育場1個,體育館1個;
供電
全區有地方水力發電站1座,裝機容量1000千瓦;有220KV變電站1座、110KV變電站1座。城網建設與農網改造進展順利,城鄉工業、生活用電得到有效保障。
城市建設
2008年,嘉陵區新啟動13萬平方米還房建設,建成并安置8萬平方米,完成640戶水電氣戶改和1500戶房屋辦證工作。建成60套廉租房、96套經濟適用房、152套教師周轉房、213戶農民安身工程房。
交通編輯綜述
嘉陵區區位優勢明顯,地處川東北中心,“西通蜀都、東向荊楚、北引三秦、南聯巴渝”,與成都、重慶構成三角形的2小時經濟圈,是四川省“K”字形的重要節點,在地理位置上有著非常重要的銜接、帶動和輻射作用。交通四通八達,使嘉陵區成為水陸空立體交通樞紐。
鐵路
達成鐵路橫貫東西,建設中的蘭渝鐵路縱貫南北。
公路
成南高速公路、南廣高速公路、南渝高速公路、南充繞城高速與212國道、318國道在此交匯,2008年,全區公路通車里程達119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6公里;國道318線嘉陵段西起里壩,止于區城,全長33.6公里;國道212線嘉陵段南起吉安鎮,止于區城,全長41.6公里。全區通鄉通村公路達95%以上。
航空
嘉陵區距南充高坪機場僅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