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區隸屬于浙江省寧波市,是寧波市政府所在地,1951年11月7日設立,1956年1月16日廢,1978年復置市轄區一級政權建制。江東區總面積37.66平方公里,轄8個街道,下設77個社區,是寧波市重點建設的城市中心區和重點金融商業區,東臨東方大港北侖港,西靠文化起源地海曙,北瀕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南接市高教園區。滬杭甬高速公路和沿海大通道在區內交匯,是中心城區通往北侖港、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大榭開發區的主要通道是聯結寧波空港和海港的樞紐。行政區劃編輯區劃沿革
建國初期(1949年11月),建立江東區公所,隸屬寧波市。此時,江東區域面積為3.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為47080人。次年6月撤區建制。1951年5月,成立江東區人民政府。辦公地址為江東華嚴街3號。1956年2月又撤銷區級機構,全市設16個街道辦事處,其中江東設鎮安、百丈、東勝三個街道辦事處。1958年,合并為江東街道辦事處,后改稱江東人民公社,辦公地址為江東大步街12號,下設三個分社。1963年,江東又成為寧波市四個區(海曙、鎮明、江東、江北)之一。但仍為人民公社建制,辦公地址為江東大河路黑風弄4號。 1970年1月,江東人民公社建制撤銷,恢復江東區建制,并建立寧波市江東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9月,江東升為寧波市轄區(縣級)一級政權建制,自始,江東完成了區域建制定型的歷史性蛻變。1980年10月,在江東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后,復名江東區人民政府。1984年2月,鄞縣的福明鄉、郊區的東郊鄉、潘火鄉的仇畢、矮柳村劃歸江東區。同年,從東勝街道劃出東北區塊另成立鐵錨街道。1987年,從鎮安街道劃出東南區塊新建白鶴街道。至1990年,江東區轄鎮安、百丈、東勝、鐵錨、白鶴5個街道辦事處,東郊、福明2個鄉,居民委員會74個,行政村28個,總人口158378人。區政府辦公地址位于曙光路92號,1996年遷至江東彩虹北路58號。1997年,撤銷鎮安街道,以新河路為界一分為二,分別劃給百丈街道和白鶴街道,新建東柳街道,鐵錨街道改稱明樓街道。 2002年,撤東郊和福明鄉建制改為街道辦事處。2004年,江東區29個行政村全部撤村建(并)為社區,自此,江東區成為全省首個沒有行政村的城區。2007年,成立新明街道,位于寧波國家高新區,由江東區政府委托寧波國家高新區全面管理。至2008年末,江東區域面積為37.66平方公里,轄8個街道,77個社區,戶籍人口26.25萬人。
區劃詳情
2002年底,江東區轄7個街道,下設居委會114個、行政村15個。區人民政府駐彩虹北路58號。 百丈街道:轄潛龍、中山、七塔、舟孟、演武、劃船、寧舟、華嚴、后塘、朱雀10個社區。東勝街道:轄王家、曙光、史家、慶安、大河、戎家、泰和、張斌、櫻花9個社區。明樓街道:轄林家、驚駕、東海、徐戎、明北、明南、明東、徐家、朝暉9個社區。白鶴街道:轄丹頂鶴、丹鳳、紫鵑、白鶴、黃鸝、周宿渡、孔雀、王隘、鎮安、賀丞10個社區。東柳街道:轄園丁、月季、東柳坊、華光城、太古城、華僑城、幸福苑、安居、錦苑、中興10個社區。東郊街道:轄徐家、戎家、仇畢、寧豐4個村委會;驚駕、東升、甬升、寧舟、寧東、矮柳、寧江7個村經濟合作社。福明街道:轄戚隘橋、前洋畈、老廟、朱一、明一、余隘、江南7個居委會;史魏家、七里墊、松下、張隘、柳隘、邵家、王家園、付家讒、陸家、桑家、南余11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