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縣,福建省三明市轄縣,古為綏安縣,唐乾元二年建鎮,南唐中興元年(958)置縣。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介于北緯26°32′-27°06′,東經 116°30′-117°03′之間,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閩西北、武夷山麓中段。建寧是臺灣首尊肉身菩薩慈航法師的故里,在千年古剎報國寺建有慈航菩薩紀念館。
建寧地質結構形成于26億年前,由茫茫海底抬升為陸地并逐步向泰寧、寧化等周邊延伸,地質學定名為天井坪地貌,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一塊陸地,歷史久遠的這塊華廈古陸,形成了獨特的地質條件,境內世界地質公園金鐃山主峰白石頂為福建第二高峰(海拔1858米),具有典型的花崗巖石蛋地貌。年降水量1822毫米,年均氣溫16.8℃。有云母、瓷土、稀土等礦藏10余種。主要交通干線有207、309省道公路以及京福高速建泰高速連接線、向莆鐵路建寧段,規劃過境的鐵路有浦建龍梅鐵路。游覽勝地有金鐃山、高峰古道、閩江源自然保護區等,古跡有千年古剎報國寺等。
建寧是“中國建蓮之鄉”、“中國黃花梨之鄉”、“中國無患子之鄉”和省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建蓮素有天下第一蓮的美譽,已有千年種植歷史,是歷代皇家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建寧黃花梨被評為中華名果和福建省名牌農產品。建寧是福建省最具規模、最有代表性的特色農業縣之一,年種植蓮子、種子、梨子分別穩定在5萬畝、5萬畝、11萬畝以上。建寧縣還是福建省的母親河閩江的發源地,亞洲最大的薄型紙生產基地和中央蘇區縣之一,享受西部地區政策優惠待遇。自然地理
編輯
建寧縣地處福建省西北隅,位于武夷山脈中段,四周高山環抱,境內丘陵與溪流交錯。氣候暖濕。山地森林茂密,動、植物資源豐富,水力資源豐富。
地貌
建寧地形以丘陵和中、低山為主,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87.4%,平原、盆谷僅12.6%。地形四周高中部低,呈階梯狀下降,表現為明顯的層狀地貌特征??h內最高峰白石頂海拔1858米,最低處大源、器村海拔290米,相對高差1568米。
氣候
建寧地處中亞熱帶,屬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又有大陸性山地氣候特點。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冬夏干濕差異懸殊,地形復雜,立體氣候及地區小氣候差異顯著,故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
水文
建寧縣內溪河總長達1005.9公里,主要溪河有13條,其中濉溪及其
建寧夜景(14張)
11條支流屬金溪水系,在袁莊注入金湖后,經將樂至順昌,匯入閩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的富屯溪。臺田溪屬沙溪水系,為寧化水茜溪的上游支流,發源于均口鄉均口村嚴峰山,為閩江正源源頭。[交通
編輯
建泰高速
2009年12月13日,福建省建泰高速公路在建寧和泰寧同時開工建設,建成后三明可以實現縣縣通高速。建泰高速公路屬規劃的海峽西岸經濟區“三縱八橫三環三十三聯”高速公路網浦城至建寧聯絡線的局部路段,始于泰寧朱口,終于建寧和江西廣昌界船頂隘(省界),建成后將與江西省國家高速公路網濟廣線相接,在福建西北部與江西東部形成環線高速公路網,并成為浙江中部地區經福建往江西等內陸省份的便捷通道。建泰高速公路全長79.3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80公里,路基寬度24.5米。全線設朱口(樞紐)、泰寧、大田、建寧、里心等5處互通式立交,同步建設主線收費站1處(建寧境內)及配套服務區1處。該路線所經地區地形地質條件復雜,橋隧眾多,工程艱巨,共有土石方1026.08萬m3。全線將建設大、中橋梁30座,9987米,隧道5.5座、涵洞通道130座,19529.5米。其中,周家山隧道長約7040米,為目前福建省公路最長的隧道。另建3.42公里建寧二級公路連接線,項目投資估算約53.23億元。
向莆鐵路
向(塘)莆(田)鐵路位于贛東和閩中地區,西起江西省南昌市,自南昌(向塘)樞紐新南昌站引出,經江西撫州、南城、南豐,福建建寧、泰寧、將樂、沙縣、尤溪至永泰分岔,分別引入外福鐵路福州站和福廈鐵路莆田站,正線全長約603.6公里,其中:福建省境內384.265公里,包括南昌(向塘)、福州樞紐和莆田地區配套工作,以及新三明站向莆鐵路與鷹廈鐵路南平方向的聯絡線工程,共設24個車站。全線按雙線電氣化Ⅰ級干線標準建設,設計時速為每小時200公里;運輸能力為每日客車100對,貨運每年2000萬噸。向莆鐵路于2013年9月26日全線通車,從福州至南昌的行車時間將由現在的11小時縮短為約3個半小時。
向莆高速鐵路是福建省第一條連接中部和內陸大腹地的現代化鐵路,也是江西等中西部地區便捷的出海通道。向莆高速鐵路建成之后,將構成中西部地區至東南沿海港口運輸大通道的骨干鐵路線,形成“武漢南昌—福州與湄洲灣”的國家綜合運輸大通道,對進一步推進山海協作,構建對外連接的戰略通道,拓展湄洲灣港口腹地,實現港口資源共享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旅游
編輯
紅色蘇區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全國重點中央蘇區縣之一,于1931年-1934年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33年-1934年為閩贛省蘇維埃政府駐地。是紅軍長征的發起地之一,在紅軍五次反“圍剿”過程中,又是紅軍重要的籌糧籌款地,被譽為“蘇區烏克蘭”,也是紅軍第二次反“圍剿”最后大捷的決勝地,我軍炮兵和通信兵建制誕生地,這塊紅土地的先輩們以生命為代價,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先后有7000多建寧兒女為中國革命的勝利血灑戰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葉劍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度過了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十大開國元帥中,除賀龍、徐向前外的8位元帥均在建寧指揮過中央紅軍作戰,170位師(地)以上黨政軍干部在這里從事過革命實踐。建寧紅色旅游資源豐富,紅軍“三總部”、紅軍醫院、紅軍銀行、紅軍兵工廠等許多革命歷史遺址遺跡保存較完好,其中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級博物館,已建成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福建省重點推介的5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一。
建寧縣歷史悠久,古為綏安縣地,史載新石器時代已有人群定居,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南唐置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境內山巒起疊,林木繁茂,溪流密布,濉溪和楚溪兩大水系貫穿全境入閩江,武夷山脈環抱東西部,金饒山直立于南,曾有"秀起東南第一巔"之美譽,素有"閩都之鄉"的美稱。建寧縣風景秀麗,奇峰突兀,氣候宜人,是夏季旅游避暑之勝地。金鐃山為建寧第一大山,主峰白石頂海拔1858米,為全省第二高峰。古儀典雅的報國寺亦稱金饒寺,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距縣城35公里的嚴峰山系閩江之源頭,水質清冽甘甜,有"一峰突起,眾山莫偶"之稱。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周恩來、葉劍英等一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過,"毛澤東舊居"、"周恩來舊居"、至今仍保存完好。
人文舊址
城區“朱毛紅軍樓”(溪口天主教堂)是紅軍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和總前委舊址,毛澤東、朱德舊居。還有中華蘇維埃軍委舊址、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舊址。周恩來舊居(白樓),閩贛軍區司令部舊址、葉劍英舊居(下丁家屋)。萬安橋(“紅軍橋”)是第二次反“圍剿”勝仗紀念地。金鐃山景區有雌雄雙瀑、金鐃晴雪、石燕巖、仙人池、高峰古道等景。建寧報國寺是中國十大肉身菩薩之一慈航法師之故里??头积堥T山白云寺,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曾游此寄讀,神宗皇帝賜“白云崇圣寺”匾額。
源自然保護區
建寧旅游(22張)
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建寧縣境內東南部,東北部與泰寧交界,總面積13022公頃,千里閩江正源發源于保護區內嚴峰山西南麓。區內金饒山海撥1858米,是三明第一個高峰,地層古老,又是建寧椴、建寧金腰的模式標本采集地。該區是武夷山脈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珍稀野生動植物的良好棲息地,主要保護武夷山脈生物區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大面積的鐘萼木和南方紅豆杉原生種群、獨特的森林植物群落、福建閩江正源頭森林植被及珍稀瀕危生物物種等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36種,國家級保護動物17種。保護區內有國家Ⅰ級保護的植物有南方紅豆杉、鐘萼木及歷史栽培的銀杏等3種。有脊椎動物35目99科385種;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4種,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38種,其中鴛鴦種群數量較大,有300多只?!〗㈤}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對于閩江水源涵養以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都具有重要義。 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于2004年3月申報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6年通過國務院委托環??偩纸M織的終審,正式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世界地質公園金鐃山
金鐃山原名大歷山,又名太弋山,位于福建省建寧縣境內,海拔1858米,在我國東南僅次于臺灣玉山和武夷山主峰黃崗山,素有“秀起東南第一巔”之美稱。因閩越王無諸校獵于此,遺失金鈸一面而得此美名。金鐃山綿亙300余里,共有84峰,峰峰險峻,主峰白石頂把山分為東西二麓,東麓多為懸崖絕壁,西麓多為奇峰峻嶺。金鐃山以“奇、絕、秀、幽”著稱,有“八閩第一峰”之稱,海拔1858米。該景區內建有福建省海拔最高,長度最長(2.1公里)的金鐃山客運索道,福建省最有特色的凌空棧道,全國除臺灣阿里山外唯一的高山小火車和福建省唯一的高山室外滑雪場。登上主峰,可眺望閩西北的建寧、泰寧、寧化、明溪,福建最大的人工湖大金湖,也盡收眼底。
千年古剎報國寺
報國寺位于福建金饒山半山腰,又稱金饒寺。建于梁龍德年間(公元921年),早于建寧置縣,為建寧縣最大的寺院,是佛教界被稱為“彌勒應世、玄奘再生”的慈航大法師之故里。報國寺建筑規
模宏大,建筑結構獨特新穎,氣勢雄渾壯觀,主體建筑分三個層次,由山門、牌樓進入依次為天王殿、天井、大雄寶殿、法堂,兩旁為附屬建筑、左邊為地藏殿、客廳等,右邊觀音殿、客廳、藏經樓等,又建有居士林、游客中心及高達9.8米的滴水觀音。福州鼓山涌泉寺初建時,曾模仿報國寺建筑風格?!∷略赫嫉厝Ф嗥椒矫?,在福建省境內有重要的影響,有禪房、廳堂64間,分前后殿,建筑典雅、莊嚴肅穆,是少有的古代宮殿式建筑?,F有佛像35尊,最大的釋迦牟尼像高5米。在建寧縣的大力開發下,寺院景觀日趨完善, 2011年, 建寧報國寺五百羅漢開光暨大型電視連續劇《佛光》第一部《彌勒傳奇》30集電視劇開機在報國寺開幕。
萬畝修竹荷苑
修竹荷苑:建寧是“中國建蓮之鄉”,種植建蓮5萬多畝。修竹荷苑距城區約20公里,面積約200畝,建有觀景步道、觀景亭及蓮文化長廊(仿真石雕)等,種植有火炬、友誼牡丹、星空牡丹、紅千葉、風卷紅旗等十余種蓮品種,是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每年6-10月荷花競放,修竹荷苑為建寧首個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適合游覽時間:7月中-10月底,荷花開放。
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
反“圍剿”紀念園為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全國重點文
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7張)
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紀念園包括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總前委舊址、《紅軍頌》大型青銅群雕、中央蘇區反“圍剿”陳列館、中央蘇區民俗陳列館等,全方位立體式展現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蘇區反“圍剿”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是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大課堂。
1985年10月,建寧縣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暨反“圍剿”紀念館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被福建省委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2月被國家確定為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