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西區是洛陽市轄區,于1955年7月成立。因位于澗河以西,故名澗西區。東以澗河為界,與西工區隔河相望,西與洛龍區接壤,北臨澗河,南傍秦嶺。
澗西區幅員面積9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1.3萬(2015年),流動人口20萬,下轄12個街道、1個產業集聚區。
澗西具有明顯的新興城市區的特點,轄區無明顯邊界,城鄉接合部犬牙交錯,轄區邊界不斷擴大。澗西區是以機械工業為主體的城市工業區。歷史沿革
編輯
澗西轄區王灣、孫旗屯、東馬溝等村落的古文
澗西區化遺址表明,早在五六千年之前,先民們就已經在這里耕作生活。
自商代開始,相繼有13個朝代、91個帝王在洛陽建都,歷時長達1295年。澗西作為京畿禁苑。公元前11世紀,周公旦在澗河東岸構筑王城,城墻西跨澗河七里河村至興隆寨一帶。
公元605年,隋煬帝在洛陽營建東都,澗西為皇家西苑,苑內造山為海,海中造蓬萊、瀛洲、方丈諸島,海北有龍鱗渠,沿渠建有16座宮院。
唐時,改西苑為禁苑,又稱東都苑或神都苑,有離宮、亭、觀10余所,富麗堂皇的西上陽宮也建于苑內。隨著時代的變遷,北宋以后,洛陽逐漸荒廢,澗西林苑也蕩然無存。迨到新中國成立前夕,這里僅有十幾個自然村莊,沿著洛(陽)潼(關)古道,有幾家小飯鋪、車馬店、鐵匠爐。
1948年4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洛陽。
行政區劃
編輯
區劃沿革
解放前屬洛陽縣谷水鄉。1948年4月洛陽解
澗西區放后,屬洛陽縣第四區,區直機關先后設在辛店、后營、東馬溝、谷水等地。1954年,洛陽工業建設開始,7月19日,洛陽縣第四區改為洛陽市第四區,區直機關設在谷水鎮。1955年7月18日,中國共產黨洛陽市委員會決定,原洛陽市第四區改為洛陽市澗西區。1956年3月17日,河南省人民委員會批準,澗西區設市轄區一級政權組織。1957年12月,區直機關由谷水鎮遷至西苑路辦公。
1953年,原洛陽縣第四區轄谷水鎮和七里河、王府莊、符家屯、南村、東馬溝、西馬溝、孫旗屯、淺井頭、唐村、尤溝、大朔、馬營、王村溝、窯院、棗園、黨灣、東陡溝、西陡溝、延秋等19個鄉,是個全農業區。
1954年,原洛陽市第四區轄谷水、七里河、王府莊、符家屯、孫旗屯、
澗西區南村、淺井頭等7個建廠鄉(鎮)和王村溝、馬營、東陡溝、西陡溝、黨灣、窯院、尤溝、東馬溝、大朔等9個農業鄉,開始由農村向城市轉化。
1955年,工業區在七里河以西谷水以東基本形成,9個農業鄉劃歸郊區領導,澗西區轄7個建廠鄉(鎮),后合并為七里河、符家屯、淺井頭、南村四鄉和谷水一鎮。
1956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10月,根據市人民委員會決定,撤銷四鄉一鎮建制,按人口分布劃分為廠西、廠北、武漢路、四川路、青島路、天津路、長春路、湖北路和洪澤路9個辦事處,下轄38個街坊和七里河、西干溝、符家屯、崔家村、王府莊、同樂寨、興隆寨、寄駕河、南村、二郎廟、谷水、老菜園、小元頭、李家村、朱家村、俞家村、唐村17個自然村。
人民公社化時期,轄區范圍多次變動,辦事處也多次分合,機構名稱變動頻繁。1959年4月,轄秦嶺、邙山、澗河、武漢路、青島路、天津路6個人民公社。8月,改為第一安裝
澗西區公司、冶金安裝二處、熱電廠、省建三公司、火電一處、有色金屬加工廠、礦山機器廠、耐火材料廠、拖拉機廠、軸承廠、湖北路、重慶路12個管理區。1960年3月,組建武漢路、長春路、長安路、天津路4個基層公社和秦嶺分社,下轄12個管理區和22個生產大隊。
1961年后,轄區范圍漸趨穩定。1961年6月,轄長安路、長春路、重慶路、天津路、湖北路、武漢路、鄭州路7個辦事處和谷水、七里河兩個人民公社。1965年3月,撤銷谷水、七里河人民公社,成立工農人民公社。1968年8月,工農人民公社劃歸郊區。至此,澗西區不再管理農業,轉為完全的城市區。
1976年2月,設徐家營辦事處。1980年1月,設南昌路辦事處。至1985年底,澗西區共轄9個辦事處,130個居民委員會。
1999年,澗西區轄11個街道:湖北路街道、長春路街道、天津路街道、長安路街道、重慶路街道、武漢路街道、鄭州路街道、珠江路街道、南昌路街道、周山路街道、徐家營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13年7月20日,澗西區轄12個街道、1個產業集聚區:長春路街道、珠江路街道、南昌路街道、湖北路街道、重慶路街道、長安路街道、天津路街道、周山路街道、鄭州路街道、武漢路街道、徐家營街道,工農街道、先進制造業產業集聚區。
shadow
出口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澗西區政府所在地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澗西區位于洛陽市澗河以西,東以澗河為界,與西工區相望,西接新安縣,南臨洛河,北臨澗河。東西長13.2公里,南北寬10公里,面積88.8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2°13′~112°24′,北緯34°32′~34°41′之間。
地勢
澗西區地勢西高東低,略呈傾斜狀,平均坡度為3%。海拔在150~175米之間。
地質
澗西區地質構造屬第四紀沖積——洪積層和古代洪積層組成,土質為一級下沉性大孔土,一般許可耐壓力為2公斤/平方厘米。
氣候
澗西區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較溫和,年平均氣溫14.7℃,降雨量年均547.7毫米,年冰凍期81天。
自然資源
編輯
土地資源
澗西區1986年的城區土地面積為25平方公里,2000年6月26日原郊區工農鄉、孫旗屯鄉劃歸澗西區管理,土地面積增至88.8平方公里。1998年8月開始,在洛陽市統一安排下,土地管理部門對澗西轄區土地進行了地籍調查。調查范圍:西起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東至七里河、南至防洪渠、北至澗河,總面積36.33平方公里。其中,商業金融業用地1.19平方公里;工業倉儲用地12.98平方公里;市政用地0.83平方公里;公共建筑用地4.2平方公里;住宅用地11.91平方公里;交通用地4.02平方公里;特殊用地1.02平方公里;水域用地0.91平方公里;農用地1.11平方公里;其他用地0.14平方公里(包括工農鄉城區部分)。
工農鄉有4個農業耕種村(尤東村、尤西村、西馬溝村和王灣村)。耕地面積195公頃,園地面積4公頃,林地面積66.7公頃。
水資源
地表水
澗西轄區內有洛河、澗河、王祥河3條河流經過。其中洛河為黃河的主要支流之一,位于澗西區的南部,流經澗西區河段長約6公里。洛河多年平均流量為66.6立方米/秒,最大流量7230立方米/秒。澗河流經澗西區的北部和東部,從西北部的王灣村進入澗西谷水鎮向東流,至東澗溝折向南流,經興隆寨村后注入洛河,澗河流經澗西境內長度約10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約為1.3億立方米。境內還有王祥河,傳為晉王祥臥冰處,又名孝水,流經澗西區工農鄉尤溝西村北部至西馬溝村南,向北流入澗河,長度約5公里。
地下水
澗西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在澗西設有2座優質地下水水廠,地下水井有102眼,一座設在南昌路南頭的洛河邊,一座設在中國一拖后面的澗河邊,日供水能力為72萬立方米,可滿足澗西市民的生活用水。
人口
編輯
2015年戶籍人口51.3萬,流動人口20萬。 商業
澗西商業,原有基礎相當薄弱。1954年,轄區國營商
澗西區業甚少,主要是農村供銷合作社商業,全年總銷售額為990094元,其中合作社商業為566118元,占57.2%,國營商業為237400元,占24%,私營商業為186600元,占18.8%。 1955年,工業建設全面展開,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商業、服務業也迅速發展。市商業系統組織整套人馬到澗西設立商店、門市部。加上上海、廣州內遷的商業和服務業,在澗西組成了行業比較齊全的上海市場和廣州市場。1956年底,國營商店發展為16個,門市部達135個,職工1571人。加上合作店、組,全區商業人員達到3000多人,比1955年初增加7倍,占當時城區10萬人口的3%。經營的花色品種達到3萬余種,比1955年增加6倍。供應、服務網點發展到200多個。初步形成大小配套、行業齊全的商業、服務業網絡。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貫徹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方針,國營、集體和個體商業空前壯大。截至1985年底,有國營商業網點117個,職工4323人;集體商業網點114個,職工1798人;個體商業2670戶,從業人員2875人。商店遍布,大樓林立,主要分布在廣州市場、上海市場、武漢路口、華山路口、李家村、長安路、西苑路西端、天津路南段、南昌路居民區、七里河交通路口等人口密集地區。
社會事業
編輯
科技
2012年,全區新增7家市級工程技術中心、3家市級重點實驗室、17家市級企業研發中心。全區申報專利1510件,其中發明專利709件。信息產業加快發展。全年新引進信息產業企業75家,總數達到249家。完成營業收入5.3億元,稅收32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7%和46%。
社會保障
2012年,全年新增個體工商戶2842戶。新增就業26250人,安置下
澗西區崗失業人員再就業9860人,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5350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時足額發放。8345名城鄉困難居民領取低保金2223.8萬元。積極推進社會養老體系建設,頤康苑養老院建成投用,健康一生養老院主體建成,新增養老床位460張。建成區級養老服務中心和9個社區養老日間照料室。全年新增廉租房保障336戶,房租補貼403.8萬元。1000套公租房開工建設。發放各項涉農補貼382萬元。
教育
2012年,天津路小學東院教學樓建成投用,英語學校教學樓主體完工,珠江路小學體育綜合樓、芳華路小學教學樓新建工程啟動。投資3400萬元,實施區屬小學班班通和取暖降溫工程。澗西區榮獲“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區”。文化體育活動扎實開展。成功舉辦澗西區第四屆運動會。著名人物
編輯
伏羲、后羿、周武王、老子、呂不韋、劉邦、劉秀、曹操、李世民、武則天、狄仁杰、上官婉兒、李隆基、王維、李白、杜甫、吳道子、張旭、郭子儀、劉禹錫、李商隱、朱溫、李存勖、李煜、趙匡胤、趙光義、趙普、呂蒙正、富弼、司馬光、歐陽修、邵雍
城市榮譽
編輯
2015年元月,澗西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2014年12月,澗西區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2010—2013年度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
2014年2月,澗西區被省政府安委會授予河南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2014年11月,澗西區被河南省科協、省財政廳命名為“河南省優秀科普示范暨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先進縣(市、區)”。
2014年8月,澗西區被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為2014年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試點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