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區,隸屬于山西省陽泉市,位于山西省東部,太行山中段西麓。地處北緯 37°47′~38°05′,東經113°19′~113°43′。東面、南面與平定縣相連,西面與壽陽縣毗鄰,北面與盂縣交界,并且環抱陽泉市城區、礦區。 郊區下轄4鎮4鄉,總面積616.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7萬人(2012年)。 2012年,郊區地區生產總值716589萬元,比2011年增長9.7%。 郊區有全國現存最早的宋代建筑玉泉山關王廟、清代民居建筑銀園山莊、近代著名女作家石評梅故居等旅游景點。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郊區位于山西省東部,太行山中段西麓。地處北緯 37°47′~38°05′,東經113°19′~113°43′。東面、南面與平定縣相連,西面與壽陽縣毗鄰,北面與盂縣交界,并且環抱陽泉市城區、礦區。區境東西長約33公里,南北寬約35公里,全區土地總面積616.89平方公里。
氣候
郊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且冬夏季較長、春秋季偏短。春季干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綿長寒冷。氣溫年差較大,南部較北部溫和。降水較均勻,屬半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0.1℃,年均降水540.2毫米,無霜期160天左右。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陽泉市郊區境內有無煙煤、鋁礬土、硫鐵礦、粘土、鐵礦石、白云石、石灰石、石英砂、紫砂陶土等資源,煤礦遍及全區,煤質優良,發熱量大。截至2014年,郊區煤礦保有地質儲量2.6億噸,年產量300萬噸。鋁礬土儲量大、品位高,僅次于世界鋁礬土王國圭亞那,探明儲量3.4億噸。
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4年,陽泉市郊區下轄4鎮4鄉,分別為蔭營鎮、河底鎮、平坦鎮、義井鎮、西南舁鄉、楊家莊鄉、李家莊鄉、舊街鄉。
人口民族編輯2012年末,郊區常住人口23.7萬人,比2011年末增加441人。其中,城鎮人口16.44萬人,鄉村人口7.26萬人。全年全區人口出生率8.02‰,死亡率6.49‰,自然增長率1.53‰,出生人口性別比106.39。 陽泉郊區是一個以漢族為主,多民族雜居的縣區。有回族、滿族、白族、布依族、黎族、壯族、土家族、瑤族、藏族、苗族、羌族、朝鮮族、蒙古族、仫佬族等民族分布。交通編輯境內交通便利,為“晉冀通衢”“三晉要沖”,距山西省會太原和河北省會石家莊均為110公里,距首都北京390公里,天津港550公里。石太電氣化鐵路橫穿東西,陽涉、陽盂鐵路貫通南北;太舊高速公路越境而過,207、307國道縱橫交錯;空中交通便捷,距太原、石家莊機場均為100公里。 2012年,郊區公路線路年末里程873.65公里,其中:縣級公路114.14公里,鄉級公路133.23公里,村級公路626.28公里。截至2012年末,全區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898輛,比2011年末增長18.5%,其中:載貨汽車1881輛,增長19.4%;客車17輛,同比下降37%。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事業
陽泉郊區2012年,郊區普通中學招生人數3026人,在校生9427人,畢業生數4521人;職業中學招生人數574人,在校生1534人,畢業生數708人;小學招生人數1766人,在校生11385人,畢業生數2022人;學前教育入園人數1641人,在園幼兒5614人,離園人數2077人。
科技事業
2012年,郊區共申報各級各類以上科技項目49項,其中,省級20項,市級29項。全年共爭取市以上各類計劃扶持資金458萬元。全年專利申請量達243項。2012年,陽泉市授予“陽泉市優秀外聘人才”稱號的共65名,郊區占40名,占全部受表彰人數的61.5%,名列全市第一。
文化事業
2012年,郊區實現全區184個行政村“農家書屋”全覆蓋,并榮獲全市農家書屋全覆蓋優秀縣區稱號?!叭潯蔽幕顒赢惒始姵?,“三節”期間全區共組織舉辦文藝匯演48場,組織民間藝術表演73場,以及各類文娛活動,全區參與人數近15萬人,觀眾近40萬人。在2012年陽泉市春節文藝匯演頒獎晚會上,全區有14個節目獲得了市級表彰。其中,獲優秀節目金獎2個,銀獎4 個,銅獎8個。全區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100 %。全區公共圖書館藏書5萬余冊?!蛾柸紖^》發行量為142期。
衛生事業
截至2012年末,郊區共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249個,其中婦幼保健站1個。全區衛生機構共有床位918張;其中,醫院和衛生院床位888張。衛生技術人員858人,其中,醫生417人。全區共有11.95萬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44%。
旅游景點編輯玉泉山關王廟
玉泉山關王廟位于陽泉市郊區蔭營鎮林里村,始建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重修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占在面積7000平方米,廟宇建筑位置坐西南朝東北,北側與林里村隔河相望。廟宇分內外兩院,以正殿為主體,由獻殿、過門馬殿、南北配殿、圍插廊、戲臺、山門、忠恕牌坊、落箭亭、飲馬亭等,組成了一個較為典型的宋代純木結構建筑群體。1996年,玉泉山關王廟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被確定為省德育教育基地,1999年農歷五月十三正式對外開放,2001年12月通過了山西省旅游局AA級景區的評定驗收,成為郊區第一個AA級旅游景區。 評梅祖籍小河景區評梅祖籍小河景區屬陽泉市郊區義井鎮小河村,素有“禮儀三部”之稱。小河村西與陽泉市區毗鄰,南距太舊高速公路平定出口8公里,交通便利。2003年,小河村被山西省命名為首批歷史文化名村。景區于2002年9月20日正式開放。主要景點有石評梅紀念館、石家花園、關帝廟、觀音庵四個。石家花園是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評梅紀念館為省德育基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