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縣位于中國長江三角洲東南側,是浙江省嘉興市的一個縣。它位于長三角城市群核心區域,是浙江省接軌上海第一站,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之一,是全國唯一一個國家命名的“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全縣總面積507.68平方千米(縣土地詳查數),其中水域占14.29%。至2012年年底,全縣常住人口約80萬(本地戶籍人口38萬,外來常住人口42萬)。境內水網交織,物產豐饒。民風淳樸,素以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名揚天下。行政區劃編輯嘉善下轄9個(鎮)街道,其中包括3個街道(魏塘街道,羅星街道,惠民街道)6個鎮(西塘鎮,姚莊鎮,大云鎮,陶莊鎮,干窯鎮,天凝鎮)。地理環境編輯地理位置
嘉善地處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于浙江省東北部、江浙滬兩省一市交匯處,東鄰上海市青浦、金山兩區,南連平湖市、嘉興市南湖區,西接嘉興市秀洲區,北靠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和上海市青浦區。嘉善城區東距上海市中心80公里,大虹橋商務區60公里,西至杭州100公里,南瀕乍浦港35公里,北接蘇州市區80公里,處于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帶。
地形地貌
嘉善境域輪廓呈田字形,地勢南高北低,平均高3.67米(吳淞標高)。
汾湖水上運動中心縣境內東西流向的有太河涇港、大寨河、圩水港、賀匯港、斜塘,南北向的蘆墟塘等河流流經鎮域,是西水東瀉的主要泄洪通道??h境北部多湖蕩,水域面積750畝以上的有:汾湖、長白蕩、夏墓蕩、祥符蕩、蔣家漾、馬斜湖、北許漾、沉香蕩、白魚蕩、西滸蕩、六百畝蕩。汾湖位于浙江嘉善、江蘇吳江交界,東西長6公里,南北長3公里,一半屬浙江、一半屬江蘇。汾湖古稱分湖,總面積9700畝。太浦河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河流,也是上海市西南部的大河,因溝通太湖和黃浦江,故名。
氣候環境
嘉善縣位于北亞熱帶南緣的東亞季風區,四季分明、溫和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宜于作物生長,地處沿海中緯度地帶,氣候變化明顯,具有春濕、夏熱、秋燥、冬冷的特點,主要的災害性天氣有暴雨、連陰雨、干旱、寒潮、大雪、大霧、高溫和臺風。 歷年平均氣溫15.8℃,1月最冷,極端最低氣溫-10.8℃,出現在1977年1月31日;7月最熱,極端最高氣溫40.7℃,出現在2013年8月7日。平均無霜期233.6天,年平均結冰天數39天。
汾湖 云臺寺歷年平均降雨量1155.7毫米,最多年份雨量1683.4毫米,出現在1999年;最少年份雨量695.1毫米,出現在1978年。年平均降雨日138.5天,日最大降水量167.6毫米,出現在1977年8月22日。歷年平均降雪日數7.8天,1月最多,達3.5天。最大積雪深度22厘米,出現在2008年2月2日。歷年平均日照時數1927.3小時,其中,1~2月最少,平均在125小時以下;而7~8月最多,平均在210小時以上。歷年平均風速3.1米/秒,瞬間風速≥17米/秒的大風平均每年5.4天。歷年出現的最大風速35.5米/秒(12級以上),出現在1987年3月6日。交通編輯嘉善處于長三角中心地帶,江浙滬兩省一市交匯之處,上海,杭州,蘇州,寧波四大城市十字中心,特殊的區位使之成為長三角重要的交通樞紐,公路、鐵路網可通達全國各地,擁有滬杭鐵路(嘉善站)滬杭高鐵(嘉善
四通八達的高速網絡南站)滬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亭楓高速公路連接線。在建中的蘇嘉甬高速公路完成之后,嘉善將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鎮鎮通高速地區,確保每個鎮在15分鐘之內上高速。除此之外,國道320線穿境而過,上海虹橋機場,上海浦東機場,杭州蕭山機場,嘉興港,洋山港,上海港均在100公里以內,由此為嘉善構起了立體交通網絡。目前,嘉善交通在交通運輸部、省交通運輸廳及市局幫助、支持下,全力推動“縣域交通運輸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農村公路管養提檔升級,信息中心建設初見形象,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深入實施,“e路暢優”品牌創建深化推進,被省廳推薦申報交通部十大文化品牌。嘉善交通運輸工作獲各級領導肯定,楊傳堂部長、翁孟勇副部長等領導親臨嘉善考察指導,中國交通報、交通旅游導報、中央電視臺、上海東方衛視等媒體大力度宣傳推廣“嘉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