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汪區,別稱泉城區,隸屬于江蘇省徐州市,位于徐州東北部,東與邳州市接壤,南部、西北部與銅山區毗連,北與山東省棗莊市相鄰。 始建于1952年的賈汪礦區,經過幾次易名調整,于1965年定名為賈汪區。 賈汪區歷史悠久,遠在商周之前就有人類定居,生息繁衍。明朝萬歷年間,水盛草豐,東北有泉匯而成汪,賈汪稱泉城。 臨汪而居,因賈姓人多,故稱“賈家汪”。清光緒八年胡恩燮在賈家汪掘井建礦,由此揭開賈汪百年煤田開采歷史,光緒二十四年賈汪煤礦公司成立,“賈家汪”自此漸稱“賈汪”, 素有“百年煤城”之稱。 賈汪區擁有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大吳鎮和青山泉鎮 。區內有大洞山風景區、潘安湖風景區、茱萸寺等旅游景點,被譽為“徐州后花園”。 賈汪區是徐州的物流、商貿、生態、旅游中心,徐州特大城市“一城兩翼”的重要一翼 ,徐州市委、市政府把賈汪區定位為“徐州城市副中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賈汪區位于徐州市主城區東北部35公里,地處蘇魯兩省結合部。地理坐標北緯34°17′~34°32′,東經117°17′~117°42′,東部與江蘇省邳州市交界,南部、西部和西北部與江蘇省銅山區接壤,北部與山東省棗莊市為鄰。東西相距39公里,南北相距27公里,總面積69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賈汪區地處華北平原區魯南南緣低山——丘陵與黃淮沖積平原過渡帶,其地貌特征為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及沖積平原??偟貏菸鞲邧|低、北高南低。境內有大小山頭300余座。區內主要山峰有:雞毛山、雞鳴山、青龍山、獨山、大成山、窩山、寨山、大鹿山、龍門山、馬頭山和大洞山等,其中大洞山海拔標高361米,有徐州“第一高峰”之稱。盆地內屬于開闊沖積——洪沖積平原,沿不牢河兩側廣泛分布。平原區一般海拔標高30~35米,最低標高26米。賈汪區境內地層隸屬“華北地層區——徐蚌地層分區”。區內各時代巖石地層單元發育較齊全,基本反映了華北陸臺東南緣沉積類型面貌,地層的空間展開與區域性構造格局關系密切,斷裂與褶皺致使巖層走向大多呈北北東——北東方向,并略向北西凸出顯弧形分布。賈汪區區域大地構造位置于秦嶺緯向構造帶延北分支南側與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西側之復合部。賈汪北部有河口——韓莊——鐵佛溝近東西向斷裂構造,其東距我國著名的深大斷裂——郯廬斷裂帶約40公里。區內總體構造是徐州復式背斜呈弧形展部的北東端,構造線方向大多呈北東方向。
氣候
賈汪區地處中緯度帶,屬北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帶,為濕潤至半濕潤季風氣候區,一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夏季節較長,春秋季節較短。
水文
賈汪區內有京杭大運河、不老河、屯頭河、大寨河、東西排洪道、二八河、引龍河、淤泥河等水系。京杭大運河歷年來最大水系洪峰流量可達536立方米/秒,最高水位31.89米,可長年通航。除河流之外,山前或山間發育有小型水庫,如大進口、鹿樓、柴窩、影山水庫等。 潘安湖、督公湖、南湖、商湖等湖泊眾多。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3年12月27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原銅山縣所轄大吳、青山泉、大泉、汴塘、紫莊、江莊、鹿莊、塔山、耿集9個鄉和徐州礦區所轄青山泉、董莊、旗山、權臺4個街道辦事處劃歸賈汪區管轄。
1999年1月,賈汪區設賈汪鎮,同時撤銷老礦、夏橋、新工區辦事處,成立賈汪鎮老礦、夏橋、新工區3個社區服務管理辦公室,隸屬賈汪鎮。原大泉鎮泉東村、泉西村、石頭陣村、宗莊村、大李莊村和賈汪區援工村劃歸賈汪鎮。
2000年7月,賈汪區所轄鄉鎮由原來的10個合并為7個,即賈汪鎮、大吳鎮、青山泉鎮、江莊鎮、紫莊鎮、汴塘鎮、塔山鎮;塔山鎮下設耿集辦事處。
2000年11月14日,賈汪鎮老礦社區管理服務辦公室區劃調整為老礦街道辦事處。
2001年,賈汪鎮夏橋社區管理服務辦公室恢復街道建制為夏橋街道辦事處。11月,經區人民政府批準建賈汪區工業園區,2006年4月經省政府批準為省級經濟開發區。
2013年8月區劃調整,撤銷原賈汪鎮和大吳鎮,設立大泉街道辦事處、大吳街道辦事處、潘安湖街道辦事處,將原老礦、夏橋街道辦事處合并為老礦街道辦事處。
區劃詳情
2013年,賈汪區下轄大泉、老礦、大吳、潘安湖、大廟、大黃山6個街道辦事處及青山泉、汴塘、江莊、塔山、紫莊5個鎮及徐州工業園區。其中,大廟街道、大黃山街道辦事處委托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區政府駐老礦街道前委路。[10-11]
交通
賈汪區交通便利,京杭大運河、不牢河橫貫東西,為水運樞紐。鐵路交通有賈汪至徐州專線,前亭至賈汪專線和夏橋、韓橋、旗山等煤運專線等。206國道、310國道縱橫交錯,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區鎮村公路密如蛛網。2013年,賈汪區交通運輸業增加值完成15.2億元,增長13.7%。年末,轄區公路線路總里程891.97公里,內河航道通航里程36公里;擁有公交營運車輛61輛,行駛里程692萬公里;客運量753.8萬人次。新增35輛新能源公交車、LNG天然氣運輸車輛25輛,完成241輛北斗雙模終端安裝工作。
公路
賈汪區內有206國道、310國道交匯、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從境內通過并留有出入口,通過徐州東繞城高速公路可直接聯通徐州機場高速、霍連高速、寧宿徐高速和京滬高速公路,現已開通徐賈快速通道可以快速直達徐州,區鄉公路達到二級標準。
鐵路
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在徐州交匯,徐州鐵路列車編組站為全國第二大編組站。徐賈支線連接兩大鐵路干線,區內鐵路里程126公里,并且有多處貨運場站。賈汪區鐵路運力達4000噸,并預留5000噸發展空間,屆時與京滬鐵路運力標準匹配。
水運
賈汪區距連云港180公里,距青島港380公里;京杭大運河在賈汪區橫貫東西36公里,常年可通航5000噸船只,沿河建有16處貨運碼頭,港口年吞吐量800萬噸。
航空
賈汪區距徐州觀音國際機場50公里,通過高速公路僅半個小時車程。
賈汪區,別稱泉城區,隸屬于江蘇省徐州市,位于徐州東北部,東與邳州市接壤,南部、西北部與銅山區毗連,北與山東省棗莊市相鄰。 始建于1952年的賈汪礦區,經過幾次易名調整,于1965年定名為賈汪區。 賈汪區歷史悠久,遠在商周之前就有人類定居,生息繁衍。明朝萬歷年間,水盛草豐,東北有泉匯而成汪,賈汪稱泉城。 臨汪而居,因賈姓人多,故稱“賈家汪”。清光緒八年胡恩燮在賈家汪掘井建礦,由此揭開賈汪百年煤田開采歷史,光緒二十四年賈汪煤礦公司成立,“賈家汪”自此漸稱“賈汪”, 素有“百年煤城”之稱。 賈汪區擁有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大吳鎮和青山泉鎮 。區內有大洞山風景區、潘安湖風景區、茱萸寺等旅游景點,被譽為“徐州后花園”。 賈汪區是徐州的物流、商貿、生態、旅游中心,徐州特大城市“一城兩翼”的重要一翼 ,徐州市委、市政府把賈汪區定位為“徐州城市副中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賈汪區位于徐州市主城區東北部35公里,地處蘇魯兩省結合部。地理坐標北緯34°17′~34°32′,東經117°17′~117°42′,東部與江蘇省邳州市交界,南部、西部和西北部與江蘇省銅山區接壤,北部與山東省棗莊市為鄰。東西相距39公里,南北相距27公里,總面積69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賈汪區地處華北平原區魯南南緣低山——丘陵與黃淮沖積平原過渡帶,其地貌特征為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及沖積平原??偟貏菸鞲邧|低、北高南低。境內有大小山頭300余座。區內主要山峰有:雞毛山、雞鳴山、青龍山、獨山、大成山、窩山、寨山、大鹿山、龍門山、馬頭山和大洞山等,其中大洞山海拔標高361米,有徐州“第一高峰”之稱。盆地內屬于開闊沖積——洪沖積平原,沿不牢河兩側廣泛分布。平原區一般海拔標高30~35米,最低標高26米。賈汪區境內地層隸屬“華北地層區——徐蚌地層分區”。區內各時代巖石地層單元發育較齊全,基本反映了華北陸臺東南緣沉積類型面貌,地層的空間展開與區域性構造格局關系密切,斷裂與褶皺致使巖層走向大多呈北北東——北東方向,并略向北西凸出顯弧形分布。賈汪區區域大地構造位置于秦嶺緯向構造帶延北分支南側與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西側之復合部。賈汪北部有河口——韓莊——鐵佛溝近東西向斷裂構造,其東距我國著名的深大斷裂——郯廬斷裂帶約40公里。區內總體構造是徐州復式背斜呈弧形展部的北東端,構造線方向大多呈北東方向。
氣候
賈汪區地處中緯度帶,屬北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帶,為濕潤至半濕潤季風氣候區,一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夏季節較長,春秋季節較短。
水文
賈汪區內有京杭大運河、不老河、屯頭河、大寨河、東西排洪道、二八河、引龍河、淤泥河等水系。京杭大運河歷年來最大水系洪峰流量可達536立方米/秒,最高水位31.89米,可長年通航。除河流之外,山前或山間發育有小型水庫,如大進口、鹿樓、柴窩、影山水庫等。 潘安湖、督公湖、南湖、商湖等湖泊眾多。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3年12月27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原銅山縣所轄大吳、青山泉、大泉、汴塘、紫莊、江莊、鹿莊、塔山、耿集9個鄉和徐州礦區所轄青山泉、董莊、旗山、權臺4個街道辦事處劃歸賈汪區管轄。
1999年1月,賈汪區設賈汪鎮,同時撤銷老礦、夏橋、新工區辦事處,成立賈汪鎮老礦、夏橋、新工區3個社區服務管理辦公室,隸屬賈汪鎮。原大泉鎮泉東村、泉西村、石頭陣村、宗莊村、大李莊村和賈汪區援工村劃歸賈汪鎮。
2000年7月,賈汪區所轄鄉鎮由原來的10個合并為7個,即賈汪鎮、大吳鎮、青山泉鎮、江莊鎮、紫莊鎮、汴塘鎮、塔山鎮;塔山鎮下設耿集辦事處。
2000年11月14日,賈汪鎮老礦社區管理服務辦公室區劃調整為老礦街道辦事處。
2001年,賈汪鎮夏橋社區管理服務辦公室恢復街道建制為夏橋街道辦事處。11月,經區人民政府批準建賈汪區工業園區,2006年4月經省政府批準為省級經濟開發區。
2013年8月區劃調整,撤銷原賈汪鎮和大吳鎮,設立大泉街道辦事處、大吳街道辦事處、潘安湖街道辦事處,將原老礦、夏橋街道辦事處合并為老礦街道辦事處。
區劃詳情
2013年,賈汪區下轄大泉、老礦、大吳、潘安湖、大廟、大黃山6個街道辦事處及青山泉、汴塘、江莊、塔山、紫莊5個鎮及徐州工業園區。其中,大廟街道、大黃山街道辦事處委托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區政府駐老礦街道前委路。[10-11]
交通
賈汪區交通便利,京杭大運河、不牢河橫貫東西,為水運樞紐。鐵路交通有賈汪至徐州專線,前亭至賈汪專線和夏橋、韓橋、旗山等煤運專線等。206國道、310國道縱橫交錯,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區鎮村公路密如蛛網。2013年,賈汪區交通運輸業增加值完成15.2億元,增長13.7%。年末,轄區公路線路總里程891.97公里,內河航道通航里程36公里;擁有公交營運車輛61輛,行駛里程692萬公里;客運量753.8萬人次。新增35輛新能源公交車、LNG天然氣運輸車輛25輛,完成241輛北斗雙模終端安裝工作。
公路
賈汪區內有206國道、310國道交匯、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從境內通過并留有出入口,通過徐州東繞城高速公路可直接聯通徐州機場高速、霍連高速、寧宿徐高速和京滬高速公路,現已開通徐賈快速通道可以快速直達徐州,區鄉公路達到二級標準。
鐵路
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在徐州交匯,徐州鐵路列車編組站為全國第二大編組站。徐賈支線連接兩大鐵路干線,區內鐵路里程126公里,并且有多處貨運場站。賈汪區鐵路運力達4000噸,并預留5000噸發展空間,屆時與京滬鐵路運力標準匹配。
水運
賈汪區距連云港180公里,距青島港380公里;京杭大運河在賈汪區橫貫東西36公里,常年可通航5000噸船只,沿河建有16處貨運碼頭,港口年吞吐量800萬噸。
航空
賈汪區距徐州觀音國際機場50公里,通過高速公路僅半個小時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