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區是福建省廈門市所轄的一個區。地理上稱集美半島,位居廈門市的幾何中心和廈漳泉三角地帶中心位置。1989年5月和1992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相繼設立杏林、集美臺商投資區,規劃總面積為32平方公里,是西出廈門港的一個重要平臺。[行政區劃
編輯
2012年,集美區轄2鎮4街,共21個行政村、36個社區居委會:集美街道、僑英街道、杏林街道、杏濱街道、灌口鎮、后溪鎮、第二農場、省天馬種豬場、天馬華僑農場、坂頭防護林場。地理環境
編輯
shadow
出口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集美區,位于福建省廈門島西北面,居閩南金三角中心地段,地處東經117°57′—118°04′,北緯24°25′—24°26′,西北與漳州長泰縣交界,東北與同安區接壤,西南與海滄區毗鄰,東南由廈門大橋及高集海堤連接廈門島,海岸線長約60千米。福廈、廈漳高速公路,鷹廈鐵路,319國道、324國道過境,距廈門高崎國際機場5千米。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河流、水渠、水庫點綴其間,海岸線長約60公里。四季溫和,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溫21℃,年降水量1100毫米。[交通
編輯
集美區的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廈門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公鐵大橋、廈集海堤三橋一堤使集美與廈門本島直接貫通。新建的廈門火車站位于集美后溪鎮,是福建省最大的現代化鐵路客貨樞紐。鷹廈鐵路、福廈鐵路、廈深鐵路、龍廈鐵路、廈漳泉高速公路、319國道、324國道均貫穿集美。區政府所在地的“集美學村”距高崎火車貨運站3公里、高崎國際機場5公里、東渡港10公里、海滄港15公里、和平客運碼頭13公里。
通訊
集美區的通訊網絡健全,電話、電報、數據傳輸、圖文傳真和國內郵政特快專遞,可通世界各地。
有線電視
集美區有線電視網絡基礎較好,地下光纖鋪設完備,有線電視服務及時到位。
供水
集美區自來水供應系統完善,水資源豐富,供給充裕,全區日供水量23萬噸以上。
供電
集美區境內建有220KV樞紐變電站兩座、110KV雙回路變電站四座,電源充裕。
供氣
集美北部工業區有德國客商投資的林德氣體(廈門)有限公司,可生產各種工業氣體,能滿足各類工業企業用氣需求。日供2.5萬立方米的液化氣空混站坐落于集美北部商住區。
污水處理
集美區建有兩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7.5萬噸,總設計能力達日處理21萬噸。
政府服務
集美區政府致力于為投資者提供一流的服務,強化人人都是投資環境,個個都有集美形象意識,大力營造“親商、安商、重商”社會氛圍,專門建立了為投資者服務的機構:
1、政府行政服務大廳:
由各行政主管部門派駐,在辦理投資項目及有關事項審批時,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次性告知,專人負責,全程跟蹤服務,二次終結,限時辦理”的社會服務承諾制度。
2、招商服務中心:
提供投資政策咨詢服務,協助投資者進行投資考察、評估及投資項目相關手續的辦理。
3、機關效能投訴中心:
受理投資者對機關效能問題的投訴。[風景名勝
編輯
集美區是著名的僑鄉
廈門園博園和風景旅游區,旅居海外的僑胞有六萬多人。這里環境恬靜幽雅,風光旖旎,陳嘉庚故居、鰲園歸來園、李林園、龍舟池、鱷魚園、萬寶山觀光果園、學村建筑群等都是獨具閩南風韻的人文景觀,年旅游人數近百萬人次。全球最大的水上“園博園”座落于集美。
廈門園博園、龍谷山莊、雙龍潭景區、廈門南順鱷魚園、深青驛遺址、鳳山祖廟、白虎巖、皇帝井、苧溪橋、城內舊城遺址、壽石巖、萬寶山觀光果園、杏林灣釣魚基地、田厝獨木成林、廈門野生動物世界、集美大學、海洋水族館、集美毛澤東像章館、集美航天城、龍舟池、南薰樓、延平故壘、李林園、歸來園、歸來堂、陳嘉庚故居、嘉庚公園、鰲園、圣果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