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乃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準葛爾盆地北緣,薩吾爾山北麓,額爾齊斯河南岸,地理坐標為北緯47°00′-47°59′,東經85°33′-87°09′。東與福??h毗鄰,南與塔城地區的和布克賽爾相連,北接哈巴河、布爾津兩縣,西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邊境線長141千米。東西長約120千米,南北寬約110千米??偯娣e7145平方千米??側丝?.9萬人(2010年)??h人民政府駐托普鐵熱克鎮。由哈、漢、維、回等22個民族組成。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
吉木乃縣地處薩吾爾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北緣。
地貌
吉木乃縣地勢北低南高,南陡北緩。地貌分為:戈壁平原區:西至國界,北及東面分別與哈巴河縣、布爾津縣毗鄰,南面邊界大致為186團場和恰勒什海的連線,大致成直角形。海拔800米以下,相對高度50-80米,北自那仁喀拉山南緣,南至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西至巴喀勒山南5千米處,東至縣界,形狀為北大南小,不規則的四邊形,更似蘑菇狀。面積975.7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13.8%,海拔800米以下。低山丘陵區:分布于吉木乃縣中部,西自186團起,不規則帶狀向東分布,南北寬8-20千米,至巴喀勒山(高地1173米)西南5千米處,向北、南各分一支,圍繞著東部戈壁平原區分布。面積1527.3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21.5%,海拔一般在800-1000米,相對高度100-150米,個別如居萬喀拉山為地貌分布區的最高山,海拔1344米,相對高度達700米。本區屬薩吾爾山東延部分的北緣地帶。中山區:分布于低山丘陵區的南面。西由托普鐵熱克鎮起,東到黑山頭東北(沿至布爾津的公路)直距12千米處,兩點連線的廣大地區。形狀大致為梯形。西寬東窄,西部寬度45千米,東部寬度20千米,總面積2559.3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36.1%,海拔高度1000-3500米,相對高度為500-1000米。高山區:分布于木斯島山峰處,面積15.7平方千米,占全縣面積0.2%,海拔3500米以上。最高峰木斯島峰3835米,烏拉斯特和烏勒昆烏拉斯圖河發源于此山。
氣候
吉木乃縣境屬大陸性北溫帶寒冷氣候??h城無霜期151天,北沙窩無霜期126天。最高極端氣溫37.2℃,最低極端氣溫-38.8℃??h境氣候干燥,降水量為202.2毫米。
水文
吉木乃縣縣域內總共有四條河流,分別是:塔斯特河發源于薩吾爾山脈,主要由泉水和融冰雪水匯集而成,全長約57千米,實際過水段是47千米,年徑流量約2800萬立方米,是托斯特鄉主要水源。烏拉斯特河在托普鐵熱克鄉境內,發源于薩吾爾山脈的木斯島山,由山上積雪融化和沿途泉水匯集而成。水南北流向,全長約70千米,實際過水段僅為39千米,寬50-100米,平均年徑流量約為3100萬立方米??柦缓影l源于薩吾爾山脈,融冰雪水、泉水補給量很小,主要是降雨形成的洪水補給。該河流長約56千米,實際過水量26千米,寬20-50米,是喀爾交鄉的主要水源。年徑流量為250萬立方米,徑流面積約149平方千米。烏勒昆烏拉斯特河位于縣城以西約15千米,發源于薩吾爾山脈的木斯島山,自南向北流,河流全長62千米,寬約20-50米,河床多砂石。春夏汛期最大流量為8立方米/秒,最小流量為1.5立方米/秒,1970年至今河水漸小,甚至汛期消失,年徑流量由過去的2200萬立方米降至1500萬立方米,冬季僅有泉水流,流量在0.1-0.5立方米/秒左右。
行政區劃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1年吉木乃縣人民政府在原5個區,13個鄉的15個部落基礎上,重新劃分三個區,組建了三個區公所。1951年至1953年,成立3區8鄉人民政權。轄43個自然村。1958年,撤銷三個區建制。1958年10月,在諾亞堡鄉、沙爾梁鄉合并的基礎上,建立十月人民公社;撤喀爾交鄉,建立東風人民公社;托普鐵熱克鄉、拉斯特鄉、恰勒什海鄉合建紅旗人民公社;巴扎胡勒鄉、托斯特鄉合建幸福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取代了區、鄉政權。在對牧主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時,在3個人民公社內建立了3個公私合營牧場。1960年后,公社實行一級核算、二級管理。各社下設生產隊,十月公社轄9個農牧業隊,1個基建隊;東風公社轄13個農牧業隊;紅旗公社轄19個農牧業隊,1個牧業基建隊,1個加工廠;幸福公社轄16個農牧業隊,1個牧業基建隊,1個直屬隊。1969年,各社、場相繼成立革命委員會。1981年吉木乃縣革命委員會改稱人民政府,縣屬各社場改稱管理委員會。1984年改變“政社合一”建制,重建鄉政權,將原有的人民公社和地方國營牧場改建為鄉,分別建成:恰勒什海鄉、喀爾交鄉、托普鐵熱克鄉、別斯鐵熱克鄉、托斯特鄉、托普鐵熱克鎮。至2000年底,吉木乃縣共有5個鄉,2個鎮。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吉木乃縣境內總面積82.22萬公頃。1996年農牧業用地67.1萬公頃,占總面積81.61%,建設用地0.38萬公頃,占0.46%,未利用土地14.74萬公頃,占總面積17.93%。耕地面積為1.62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97%,山地草原面積64.53萬公頃,占總面積的78.48%,沙漠面積1.515萬公頃,占總面積1.84%。其他14.555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7.71%。無旱作農作物,均系灌溉農田。
礦產資源
吉木乃縣已發現的礦產有:金、銅、煤、粘土、天然堿、石膏、石灰巖等。金:有恰勒什海、恰土、賽爾亭、土曼特、托斯特、布爾合斯岱、阿克夏合等。經有色金屬七0六隊礦檢工作,布爾合斯岱金礦有一定開采價值。銅:有黃銅礦、輝銅礦等。品位0.2-1%共有兩個礦體,規模分別為10米長、0.2米寬和258米長、3米寬,品位0.54-10.25%,貯量230余噸。艾丁克羅賽礦點位于縣城東30千米,銅儲量估算為3000噸,品位0.5-1%,另伴有鋅、鎳、鈷等。煤:喀爾交煤礦產無煙煤,熱量7050-8500大卡/千克,灰分高,均為富灰煤,灰分含量變化大(19.13-47%),煤的揮發分較低(6-19.5%)含硫為0.22-0.73%,屬低硫煤。上表儲量C+D級686.9萬噸,遠景儲量1億噸。石灰巖:凱里青石灰巖礦,大小礦體有400余個,最大者長2000米,厚30-40米,小者幾十厘米。礦體長度在100米以上者5個。天然堿礦:位于縣城北60千米處的喬什嘎果爾。由三個堿湖組成,規模分別為110×60平方米,8×25平方米,730×360平方米。豐水季節三個堿湖連成一片,長約1千米,寬約0.8千米。春夏季湖水干枯,9至10月間湖面上升,12月始結晶出堿。成晶范圍長217.2米,寬17-36米。平均寬23.4米,厚1-18厘米,平均厚7.46厘米,年晶出量605噸。珍珠巖:位于縣特種水泥廠南1千米,黑山頭西7千米處。螢石礦:產于喀爾交,因質量差、尚難利用。石膏礦:產于喀爾交,量少但質佳,可作水泥配料。粘土礦:產于巴扎湖和喀爾交,質量可達水泥配料要求。
植物資源
野生植物吉木乃縣境內野生植物可以分為野生中草藥、野生牧草、天然林木等。野生中草藥,有甘草、貝母、大蕓、赤芍、五靈芝、麻黃、黃芪、車前子、黨參、拳參、野百合、柴胡、紅花、大里子等近160種。野生牧草,主要有野苜蓿、多種早熟禾(阿勒泰早熟禾、西伯利亞早熟禾、高山早熟禾、草地早熟禾)、多種狐茅(紫狐茅、牛毛草、吉氏狐茅等)、多種三毛草(穗狀三毛草、阿勒泰三毛草、亞穗狀三毛草)、多種發草、多種苔草和多種蒿、羽衣草、珠芽蓼、多種火絨草、多種飛燕草、多刺薔薇、大葉小蘗、冰草、多種異燕麥、鵝冠草、貓尾草、冷蒿、叢蒿等。天然林木,主要有松樹、苦楊、柳樹、榆樹、樺樹、紅柳、新疆楊榆樹、白臘、楓樹、沙棗、鈴當刺、沙拐棗、野薔薇、梭梭、鉆天楊等。種植植物作物品種,主要有春小麥、大麥、燕麥、玉米、塔爾米、油菜、油葵、打瓜、甜瓜等。蔬菜品種,主要有馬鈴薯、黃瓜、葫蘆、豆角、大蔥、芹菜、蒜、洋蔥、小白菜、蓮花白、辣椒、茄子、西紅柿、菠菜、韭菜、蘑菇等。經濟林品種,主要有蘋果、櫻桃、海棠、葡萄、李子等?;ɑ芷贩N,主要有菊花、月季、月月紅、雞冠花、海棠、仙人掌、夾竹桃、君子蘭、文竹、水仙、吊蘭、佛手等。
動物資源
野生動物品種獸類,有大頭羊、野駱駝、紅狐、沙狐、山狐、野豬、猞猁、馬鹿、巖羊、雪兔、豺、狼、旱獺、灰兔、松鼠、田鼠、跳鼠、貂熊、紫貂、羚羊、野馬羚羊、兔猻、草原班貓、雪豹、北山羊等。鳥類,有白天鵝、石雞、山鶉、野鴿、蒼鷹、貓頭鷹、禿鷲、雪雞、灰雁、赤頸鴨、班嘴鵜鶘、啄木鳥、白顴、丹頂鶴、黑頸鶴、鵪鶉、呱呱雞、草原周鳥、紅隼、云雀、家燕、鹡鴿、紅尾伯勞、寒鴉、喜鵲、大山雀、麻雀、白鶴、大天鵝、小天鵝、金周鳥、松雞、灰鶴、白額雁、長耳鶚、短耳鶚、黑琴雞、松雞、榛雞等。昆蟲類,有林中褐螞蟻、阿勒泰彩蝶、蝗蟲、螻蛄、金龜子、蚜蟲、天蛾、松毛蟲、蚊蠅、戈壁蟬、蜣螂、地老虎、蜻蜓、潮蟲、瓜子蟲、七星飄蟲等。兩棲爬蟲,有林蛙、沙地晰蜴、戈壁晰蜴、北極蝰等。家禽(畜)品種有雞、鴨、鵝、哈薩克土種馬、牛、綿羊、山羊、雙峰駝、豬、驢等。
社會編輯教育
2013年,吉木乃縣普通學校12所,其中:高級中學1所、初級中學1所、小學校10所,高初中在校學生1934人,比上年增長8.17%;小學在校學生2875人,比上年下降0.21%。
衛生
2013年,吉木乃縣共有醫院、衛生院7所,床位數110床,與2012年持平,醫院、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數186人,其中:醫生65人,下降5.8%。
社保
2013年,吉木乃縣全縣城鎮職工參加養老保險人數4975人,基金征繳2263萬元,基金支出3763萬元;參加醫療保險人數7829人,基金征繳2813萬元,另有征繳大病醫療94萬元,公務員醫療補助442萬元,基金支出2009萬元;參加失業保險人數3499人,基金征繳513萬元,基金支出29萬元;參加工傷保險人數4508人,基金征繳112萬元,基金支出135萬元;參加生育保險人數4246人,基金征繳117萬元,基金支出61萬元。
經濟編輯綜述
2013年,吉木乃縣完成生產總值73401萬元(按現價計算),比2012年增長18.6%(按不變價計算,下同)。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990萬元,增長7.9%;第二產業增加值33764萬元,增長29.3%;第三產業增加值25647萬元,增長16.4%。一、二、三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9.1%、46%、34.9%。人均GDP達到19265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7.6%。
第一產業
2013年,吉木乃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096.28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20.71%(按可比價計算,下同);其中:農業12310.92萬元,比2012年增長63.33%;林業359.40萬元,比2012年增長111.41%;畜牧業17226.06萬元,比2012年增長2.56%;漁業51萬元,與2012年同期持平;農林牧漁服務業1148.9萬元,比2012年增長0.63%。牲畜業最高飼養量達36.09萬頭(只),同比2012年增長2.53%。牲畜年末存欄21.37萬頭(只),其中:大畜存欄3.13萬頭,豬存欄0.05萬頭,羊存欄18.19萬只。年末牲畜出欄16.59萬頭(只),同比增長2012年4.41%;其中:大畜出欄1.53萬頭,,同比2012年增長23.39%;豬出欄0.05萬頭,,同比2012年下降54.55%;羊出欄15.01萬只,,同比2012年增長3.23%;家禽出欄11萬只;總產肉量4969噸,,同比2012年增長9.26%;牛奶產量9269噸,,同比2012年下降12.18%;禽蛋產量50噸,,同比2012年下降16.67%;蜂蜜產量80噸,,同比2012年增長33.33%。
第二產業
2013年,吉木乃縣全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45989.89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313.93%;完成工業銷售產值45265.82萬元,累計產品銷售率98.43%;完成工業增加值18368.58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96.7%(按可比價計算)。其中兩家規上企業完成增加值17289.8萬元,占全縣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的94.1%。建筑企業完成施工產值23762萬元,比2012年增長100.2%;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69740平方米,同比2012年下降5.2%;竣工產值21288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41.6%;房屋竣工面積191034平方米,同比2012年增長15%。
第三產業
2013年,吉木乃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0175萬元(不含50萬元以下及農村投資),同比2012年增長35 %。 其中:城鎮投資167195萬元,同比增長39.7%,房地產投資2980萬元,同比2012年下降52.8%。2013年,吉木乃縣旅游總人數達到16.614萬人次,與2012年同期相比增長5.52%;其中國內10.885萬人次,吉木乃口岸入境5.729萬人次;旅游總收入5782.704萬元,與2012年同期相比增長7.67%,其中國內總收入達到3777.694萬元,入境旅游收入達2005.01萬元。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2013年末,吉木乃縣公安戶籍總戶數15027戶(其中:186團1077戶),總人口39138人(其中:186團296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980人,占總人口的51.05%,農業人口19158人,占總人口的48.95%;男性人口19436人,占總人口的49.66%,女性人口19702人,占總人口的50.34%;漢族人口13913人,占總人口的35.55%,哈薩克族人口24109人,占總人口的61.6%,其他少數民族人口1116人,占總人口的2.85%;出生率為10.21‰;死亡率為4.81‰;人口自然增長率5.4‰。
民族
吉木乃縣有漢族 、回族 、維吾爾族、滿、俄羅斯、烏孜別克等民族。
交通編輯S31965線:吉木乃縣城--老吉木乃,全長22.86千米,路基寬8米,路面寬6米。S22965線:吉木乃縣城--黑山頭,全長84.378千米,路基寬12米,路面寬8米。全程共設中橋2座,小橋4座,涵洞142道,橋梁設計車輛荷載汽40、掛100,橋面凈寬一般地段為7+2×0.25米,通過人口密集地段橋梁增設人行道??鐝叫∮?米的單孔小橋,橋面寬度及涵洞與路基同寬。吉木乃-別斯鐵熱克鄉,吉黑公路岔口處到別斯鐵熱克鄉政府全長9千米,路基寬8米,路面寬5米,厚度2.5厘米,瀝青路面次高級,路基層寬度6米,厚度120厘米,路石基層類型為天然級配砂、礫。吉木乃縣-達爾汗公路,屬國防專線,(申請多年,未批立項修建)其中砂石路面4千米,19千米為自然路。全長23千米。吉木乃--恰勒什海鄉,途徑吉木乃--布爾津公路,正在建議之中。吉木乃縣下設五鄉一鎮。鄉與村間共有公路45條,全程647千米,這些公路都是砂、石土路,自然路形成的便道。
旅游編輯北沙漠景區:有“沙漠綠洲植物園”之稱的北沙漠景區位于縣城西北40公里處,有近2000平方公里的白色沙
吉木乃縣風景 (11張)
漠。景區年平均氣溫4.0℃ ,作物生長時間為4-9月,月平均氣溫15-23.8℃;景區海拔540-570米,地下水資源豐富,年可開采量1200萬方。北沙漠地區風景獨特, 因地下水水位高,動植物種類多而且珍貴,生長著多種名貴藥材,如大蕓、麻黃草、甘草、黃芪等和樹種如黑沙棗、沙棘果、野山楂、枸杞等。另外還有一些珍稀物種,如胡楊、巖樺、沙狐、黃羊等,具有較高的觀賞和開發保護價值。 神秘大峽谷景區:位于距縣城60公里的喀爾交鄉境內,屬雅丹地貌。神秘大峽谷景區展現的地形地貌是中國內陸荒漠中一種奇特的地理景觀,它是一列列斷斷續續延伸的長條形土墩與凹地溝槽間隔分布的地貌組合。 紅樺林:托斯特—紅樺林15公里,自然形成的路面相連,海拔約920米。地處莊各拉山南麓,是卡拉烏蘇河發源地,固地勢低凹,形成遲緩融化的河谷凍土沼澤,在沼澤地中生長著紅樺林(學名小葉沼澤樺),共有4700余畝,是全國罕見的面積較大的小葉沼澤樺集中生長地。 草原石城景區:位于吉木乃縣托斯特鄉境內,距吉木乃縣城40公里,屬薩吾爾山下延山地草原,是由溶蝕和風蝕作用形成的造型奇異的花崗巖地貌,景區內丘陵連綿,奇石林立,造型繁雜,形神兼備,惟妙惟肖,極具觀賞性。每年6-7月景區山花爛漫,千姿百態,巧奪天工,是一座天然的奇石博物館。 吉木乃口岸景區:是我國與哈薩克斯坦西北端最近的口岸,已有百年的通商史,是我國通往中亞、歐洲的一條重要的國際貿易通道之一,邊境線長141公里。吉木乃口岸景區內有新疆唯一一個最老的國門;有中蘇冷戰時遺留下來的老會晤橋及會晤室;有中哈界河烏勒昆烏拉斯圖河;有中哈雙方會談會晤的新會晤橋;有象征著中哈友誼的67號界碑;有中哈雙方通郵通商的貿易橋等??腿藖淼郊灸丝诎犊梢酝ㄟ^旅游通道到中哈邊境線上覽異國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