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寧,隸屬浙江省麗水市,為“革命老區縣”、“中國農村水電之鄉”、畬族自治縣。位于浙江西南部、洞宮山脈中段,屬浙南中山區。位于北緯27°58′,東經119°38′??偯娣e1949.98平方千米。景寧縣東鄰青田縣、文成縣,南銜泰順縣和福建省壽寧縣,西接慶元縣、龍泉市,北毗云和縣,東北連蓮都區。1984年10月,析云和縣原景寧地域建立景寧畬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截至2011年景寧總人口17萬人(2004年)。漢族為主,有畬、藏、苗、彝、侗、黎等少數民族??h政府駐地鶴溪鎮。位置境域景寧畬族自治縣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北緯27°58′,東經119°38′??偯娣e1949.98平方千米。屬麗水市,東鄰青田縣、文成縣,南銜泰順縣和福建省壽寧縣,西接慶元縣、龍泉市,北毗云和縣,東北連麗水市。
地理環境編輯地形地質
大漈鄉景寧地處浙南山地中部,洞宮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斜貫,峰巒聳立,千米以上山峰近800座。地形復雜,地勢由西南向東北漸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為主,發源于洞宮山脈的甌江支流小溪,自西南向東北貫穿全境,將縣境分為南北兩部分,形成兩岸寬約124.6公里的狹長帶,構成了“九山半水半分田“和”兩山夾一水,眾壑鬧飛流”的地貌格局。境內海拔高低懸殊,最高的大漈鄉海拔1020米,最低的陳村鄉海拔80米。 氣候特點景寧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熱量資源豐富。因地形復雜,海拔高度懸殊,氣候垂直差異明顯。水文狀況
鶴溪河-鶴溪亭-鶴虹橋
景寧畬族自治縣內有甌江、飛云江兩大水系的發源地之一。處于浙南山區,流域范圍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全縣植被覆蓋較好,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其水文性質也較好。景寧縣水位有以下四個特征:一是水位漲落迅速。每遇暴雨,水位陡漲陡落。有較大的洪水,自起漲到峰頂不會超過10個小時。但洪峰滯留時間短,甚至轉瞬即退,長則達幾小時。落水1-2天便到常見水位。二是徑流量季節分配不均。雨季4、5、6三個月的徑流量約占徑流總量的50%??菟久磕甑?/span>11、12月至年的1月三個月僅占年總量的65%左右。三是徑流量年際變化大。豐水年徑流量要比枯水年徑流量大2-3倍。四是含沙量較小,水質好。由于流域內工業經濟欠發達,基本上沒有任何的人為工業污染,甌江、飛云江兩大水系及許多小支流水質均達國家一級飲用水標準。小溪、北溪集諸山之水匯入甌江、飛云江。
行政區劃編輯區劃沿革
2000年,景寧畬族自治縣轄5個鎮、19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5301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鶴溪鎮 37481 渤海鎮 6861 東坑鎮 8082 英川鎮 1270沙灣鎮 13683 外舍鄉 4316 大均鄉 3168 澄照鄉 5213梅歧鄉2934 金鐘鄉 4218 鄭坑鄉 2144 大順鄉 4516陳村鄉 4902 大儉鄉 2927 景南鄉 4243 雁溪鄉 3115 葛山鄉 3748鸕鶿鄉 4888 梧桐鄉 4541 標溪鄉 3530 毛垟鄉 3944 秋爐鄉 4300 大地鄉 5479 家地鄉 2073。2002年,因建英川電站,撤銷木耳口村,建木岱口村。
路在腳下 景寧驢行
2002年,景寧畬族自治縣轄5個鎮、19個鄉,4個社區、4個居民區、283個行政村:鶴溪鎮、英川鎮、渤海鎮、東坑鎮、沙灣鎮、 外舍鄉、大順鄉、陳村鄉、景南鄉。澄照鄉、毛垟鄉、秋爐鄉、大地鄉、梅岐鄉、鄭坑鄉、 葛山鄉、金鐘鄉、大均鄉。梧桐鄉、大際鄉、標溪鄉、家地鄉、鸕鶿鄉、雁溪鄉。2003年3月10日,一、撤銷外舍鄉、金鐘鄉,兩鄉之域并入鶴溪鎮。鶴溪鎮現總面積108.6平方公里,轄4個社區,17個行政村25869人。鶴溪鎮容并外舍鄉、金鐘鄉后,總面積擴大到292.9平方公里,轄4個社區,37個行政村,人口增至32983人。二、撤銷渤海鎮、大順鄉、陳村鄉,復建新渤海鎮、九龍鄉。分割現渤海鎮,以其庫南、庫北之域為基礎,分別與大順鄉、陳村鄉庫南、庫北之地合并,復建新的渤海鎮和九龍鄉。渤海鎮:位于縣境東北,灘坑電站水庫之南。所管轄區域以現渤海鎮水庫以南未淹地域為基礎,合并大順鄉、陳村鄉水庫以南未淹地域??偯娣e109.6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9314人,鎮政府駐地為現渤海鎮鮑山頭村。九龍鄉:位于縣境東北,灘坑電站水庫之北。所管轄區域以現渤海鎮水庫以北未淹地域為基礎,合并大順鄉、陳村鄉水庫以北未淹地域??偯娣e204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7159人,鄉政府駐地現大順鄉新長汀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10年6月止,景寧畬族自治縣轄5個鎮、16個鄉、1個管理區。鶴溪街道、紅星街道、沙灣鎮、渤海鎮、東坑鎮、英川鎮、梧桐鄉、大均鄉、澄照鄉、大漈鄉、大地鄉、家地鄉、標溪鄉、毛垟鄉、秋爐鄉、鄭坑鄉、九龍鄉、葛山鄉、鸕鶿鄉、雁溪鄉、梅岐鄉、景南鄉。交通運輸編輯
2011年景寧縣內52省道云壽線景泰公路景寧段,三梅公路王木坑至梅歧段續建工程18.3公里,鄭坑鄉道拓寬改建16.5公里,葛山鄉道油路面工程13公里,52省道云景一級公路建設工程13.887公里,其中景寧境內6.6公里,慶景青公路灘坑庫區復建工程。景寧段(大均至青田縣界白銀隧道)61.46公里,連同九龍鎮支線3.6公里,共計需建二級公路6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