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寧縣隸屬于云南省中部,坐落在滇池南岸,地處東經20°13′至20° 52′,北緯24°24′至24°28′之間。坐落在滇池南岸,三面環山,一面是平壩。距昆明市南40千米,屬昆明市郊區、規劃中的昆明西城區、南城區。晉寧縣轄1街道4鎮2鄉,總面積1230.86平方公里,2012年,總人口29.1萬(2012),有漢族、彝族、回族、白族、哈尼族等民族。 晉寧縣域呈北東部較大、南西較小,北東走向較長的不規則形狀。晉寧縣屬滇中高原淺切割的中山地帶及斷陷湖盆區,最高點為東南部的大梁子,海拔2648米,最低點為夕陽西部的小石板河出境處,海拔1340米。滇池湖面平均海拔為1887米。 晉寧縣屬低緯度高原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干濕季分明。春冬有時干旱,稍有低溫;夏秋潮濕,無高溫酷熱現象。 晉寧縣的礦產資源有磷、鐵、煤、銅、硅、鋁、錳、鉛、鋅、鈾、泥炭、粘土、石灰石、白云巖、玄武巖、高嶺土等18個礦產。 晉寧縣森林資源有赤松、青松、松、柏、柏、柏、青、柳、桑、柞、樅、樸、桉、構、柘、棠梨、水冬瓜、木槿、楸、椿、桐、棕櫚、野櫻桃、牛筋等31種。 晉寧縣家畜有豬、水牛、黃牛、馬、驢、騾、羊、狗、兔、貓等。2010年,晉寧縣內生產總值54.47億元,比2009年增長14.4%。完成工業總產值93.41億元,增長25.8%,完成工業增加值22.32億元,增長15.6%,三次產業結構由2009年的22.1∶51.2 ∶26.7 調整為21.1∶50.2∶27.7。
晉寧縣隸屬于云南省中部,坐落在滇池南岸,地處東經20°13′至20° 52′,北緯24°24′至24°28′之間。坐落在滇池南岸,三面環山,一面是平壩。距昆明市南40千米,屬昆明市郊區、規劃中的昆明西城區、南城區。晉寧縣轄1街道4鎮2鄉,總面積1230.86平方公里。
地貌
晉寧縣域呈北東部較大、南西較小,北東走向較長的不規則形狀。晉寧縣屬滇中高原淺切割的中山地帶及斷陷湖盆區,最高點為東南部的大梁子,海拔2648米,最低點為夕陽西部的小石板河出境處,海拔1340米。滇池湖面平均海拔為1887米。
氣候
晉寧縣屬低緯度高原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干濕季分明。春冬有時干旱,稍有低溫;夏秋潮濕,無高溫酷熱現象。
水文
晉寧縣可分為3大水系,分屬4個流域,北東區屬金沙江水系滇池流域,北西屬金沙江水系螳螂江流域,南西區屬元江水系綠汁江流域,南部則屬珠江水系南盤江流域。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晉寧縣的礦產資源有磷、鐵、煤、銅、硅、鋁、錳、鉛、鋅、鈾、泥炭、粘土、石灰石、白云巖、玄武巖、高嶺土等18個礦產。
森林資源
晉寧縣森林資源有赤松、青松、松、柏、柏、柏、青、柳、桑、柞、樅、樸、桉、構、柘、棠梨、水冬瓜、木槿、楸、椿、桐、棕櫚、野櫻桃、牛筋等31種。
生物資源
晉寧縣野獸有豺、狼、麂、兔、狐貍、豹、鼠、鼬、竹鼠、獐、狗獾、獺、野豬、毫豬、穿山甲等。晉寧縣飛禽有燕子、喜鵲、烏鴉、斑鳩、鵪鶉、啄木鳥、鷹、鷂、鴰、鴟、八哥、秧雞、綠翠、鷗、鷺、鳧、鷓鴣、子規、黃鶯、拖白練、貓頭鷹、麻雀、布谷、戴勝等。晉寧縣水棲動物有鯉、鯽、鲇、鱔、鰍、草魚、白鰱魚、蝦、銀魚、劍魚、白魚、黑魚、金線、江鰍、蚌、螃蟹、螺螄等。晉寧縣兩棲動物有青蛙、金線蛙、石蛙、牛蛙、蟾蜍等。晉寧縣昆蟲有蜘蛛、螞蟻、蟬、蝗、螟、螢、蠅、螳螂、蟋蟀、蝴蝶、蚱蜢、蠐螬、螻蛄、蜻蜓、蜈蚣、蛇、斑蝥、蚯蚓、椿象等。晉寧縣家畜有豬、水牛、黃牛、馬、驢、騾、羊、狗、兔、貓等。
人口民族編輯截至2012年,晉寧縣總人口29.1萬人,比2009年增2.1%。戶籍人口278 677人,比2009年下降0.3%。其中:少數民族人口3.18萬人,比2009年增1.1%,農業人口19.85萬人,下降15%,非農業人口8.02萬人,比 比2009年增74.9%。其中,包括彝族、回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
經濟概況編輯綜合
2010年,晉寧縣內生產總值54.47億元,比2009年增長14.4%。完成工業總產值93.41億元,增長25.8%,完成工業增加值22.32億元,增長15.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9.74億元,增長18.5%。完成農業總產值19.68億元,比2009年增長11.2%,實現農業增加值12.03億元,增長9.1%。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39億元,增長69.8%。三次產業結構由2009年的22.1∶51.2 ∶26.7 調整為21.1∶50.2∶27.7。人均GDP為 19 215 元,比2009年增長13.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75億元,增長22.1%,完成鄉鎮企業增加值1.84億元。完成非公經濟增加值26.21億元,增長11.3%。
第一產業
2010年,晉寧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55億元,比2009年增長9.7%;實現農業增加值13.60億元,增長8.2%。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5.32萬噸,水果0.39萬噸,蔬菜35.43萬噸,鮮切花22.44億枝,肉類3.25萬噸,奶類3.14萬噸,蛋類1.18萬噸。農村經濟完成總收入126.98億元,比2009年增長26.0%;其中出售產品收入46.63億元,增長25.7%。2010年晉寧縣耕地面積為12185公頃,比年初凈減少210.8公頃。2010年末人均耕地0.64畝,比2009年的0.66畝下降3.0%。
第二產業
2010年,晉寧縣完成工業總產值93.41億元,比2009年增長25.8%,完成工業增加值22.32億元,增長15.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達到29戶。建成區域為3.8平方千米,入駐企業達到265戶。晉寧縣工業企業增加值達19.74億元,整個“十一五”期間平均年遞增25.3%。工業在晉寧縣域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規模不斷擴大,效益顯著提升,初步形成了以磷礦石采選和磷化工、機械制造,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為代表的主導產業。晉寧縣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為:磷礦石 1 355.7萬噸,比2009年增長0.7%,鐵礦石41.1萬噸,比2009年增長44.7%,磷肥11.7萬噸,比2009年增長25.4%,生鐵5.9萬噸,比2009年減少39.2%,光學儀器44.75萬件,比2009年減少12.5%。
第三產業
2010年,晉寧縣共有簽約在建項目193個。其中:市外項目182個,市內項目11個。入園央企2戶,億元以上項目36個,外資項目7個,計劃總投資184.19億元,2010年內園區實際到位資金26億元。強力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園區基礎設施投資5.35億元,占全年任務數3.2億元的160%,收儲土地 6 153 畝,占任務數 1 350 畝的132.6%。
社會事業編輯城市建設
2010年,晉寧縣完成工程招標56項,為業主節約投資2023.97萬元。建設工程質量監管下達質量監督執法檢查告知書26份,安全生產共督促施工企業辦理了63個項目的意外傷害險,保險全額241.84萬元,為建筑工人辦理意外傷害保險理賠14起,金額16.15萬元。審查施工安全報監項目52個,辦理施工垂直運輸機械登記備案69臺,建筑安全生產大檢查7次,巡回檢查在建設項目100個,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212份,停工整改通知書31份,排查各類事故隱患 1200 余條,安全隱患督促整改率達85%以上。
衛生事業
2010年,晉寧縣總投資為1.04億元的晉寧縣醫院搬遷新建項目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晉寧縣100%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用中心全部配送和使用基本藥物,并實行“零”差價銷售,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按要求采購基本藥物金額502.57萬元,完成醫師多點執業注冊三批次共計32人。
教育事業
2010年,晉寧縣普通中學13所,在校學生14300人,專任教師1056人;小學校28所,在校學生21925人,專任教師1186人;職業中學2所,在校學生2614人,專任教師106人;幼兒園44所,在園兒童7050人。衛生事業不斷進步。2010年末衛生技術人員數952人;其中醫生570人,衛生機構床位數951張,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0.1%,比2009年均有所提升。嬰兒死亡率6.22‰,傳染病發病率215.95例/十萬,均比2009年有所下降。
風景名勝編輯
鄭和公園鄭和公園在滇池南端昆陽鎮的月山上,昆明是航海家鄭和故里。為了紀念鄭和航海的歷史事跡。
盤龍寺位于晉寧縣晉城東5公里的盤龍山上,寺始建于元至正七年,為蓮峰和尚所建。相傳,蓮峰大師為選址來到盤龍山,見山勢雄偉,地勢寬闊,所選中的寺址,為山間的龍湫,蓮蜂和尚念咒迫使蛟龍搬家,水干涸后動工修建寺宇。
核桃園核桃園位于晉寧縣雙河彝族自治鄉,核桃園山谷全是野生核桃樹,每到夏天核桃樹綠樹成蔭,是一個極佳的辟暑勝地。
石寨山古墓群石寨山古墓群位于晉寧縣上蒜鄉石寨村,5公里處滇池之濱,面積約5000平方米。1955年至1996年先后五次考古發掘,清理戰國至西漢滇國王族墓50座,出土器物5000余件。以青銅器為主,有生活用具、生產用具、兵器、各式貯貝器、銅鼓等,題材廣泛,獵涉當時的社會風貌。
彝家樂彝家樂生態旅游景區距昆明90KM,交通便捷,平均海拔2148米,總面積1371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78.7%,為昆明市附近少有。
普照寺位于晉寧縣城西面,南連白虎山,北臨青龍山,東與文蜂塔遙相對峙,群木蒼翠,濃蔭蔽日,森林茂密,景色宜人。靈光湖水,清澈如鏡,碧波蕩漾,素有長松勝境之稱。
晉城古鎮晉城古鎮位于滇池東南岸的晉寧縣晉城鎮,三面環山,一面是濱湖丘陵平原。丘陵平原上,阡陌縱橫,田疇交錯,古鎮西約五公里處,便是名聞遐邇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寨山。石寨山是一代滇王或幾代滇王及其家族、臣仆的墓地,如今的晉寧縣晉城鎮一帶是古滇國都邑,是滇文化的發祥地和中心所在。
梅樹村自然保護區梅樹村自然保護區位于晉寧縣境內,是地質類型的自然保護區,總面積580公頃。保護區主要保護中國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線層型剖面。該剖面層序連續完整,含有豐富的小殼化石和痕跡化石,并且共生在一起,研究價值較高。1984年已被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正式定作為全球唯一的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線層型候選剖面。梅樹村自然保護區為大區域乃至全球地質演變史提供重要的地模式剖面,1988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
地方特產編輯
鹵鴨鹵鴨是云南省晉寧縣昆陽鎮的名特食品。它以"鹵味香醇、肥而不膩"而遠近聞名。晉寧地處云南高原明珠──滇池之畔,是滇文化的發祥地,是偉大的航海家鄭和的故鄉。早在明、清時代,昆陽就是水陸兩通的重鎮,以滇池麻鴨為原料精心制成的鹵鴨,名噪一時。當地民間逢年過節、酬賓,以及外來旅客,都以鹵鴨為首選佳肴。
滇味火鍋川味火鍋特點是:麻、辣、腥、燙。這四個最顯著的特點,前三個我都不敢領教,更不會恭維了。另外,川味火鍋好像一個染缸,無論翠綠的蔬菜、潔白的粉絲、粉紅的鮮肉、淡黃的腐皮、深黑的木耳,一放進火鍋內,馬上就會沾染變色。變了色的菜,用我們昆明話說已經沒有看樣了,而沒有看樣的菜自然會影響到食欲。然而,有時天氣又的確太冷,吃幾盤不冷不熱的炒菜又的確不是滋味,這就使我懷念起昆明火鍋來了。
涼拌米線涼拌米線涼拌米線是云南昆明的地道美食。其配料有爆香花生末,炒過的芝麻粒,燙熟的韭菜、木耳和豆芽菜,新鮮青筍切絲,切塊土雞;作料有甜醬油、咸醬油、蒜水、麻油、芝麻醬、花生油、酸醋、姜汁,辣椒油等,和當天生產的米線拌在一起,新鮮又美味。
滇池金線鲃滇池金線鲃,俗稱金線魚,是僅產于滇池流域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外來種入侵、水體污染、生境喪失、過度捕撈等原因,在滇池湖體已逐漸消失。
滇池高倍鯽魚滇池高倍鯽魚是滇池土著魚類,上世紀70年代中期在滇池及其水系自然形成的三倍體鯽魚種群,系全雌性群體,行孤雌繁殖,保持了品種性狀的穩定和群體生存延續而成為鯽魚家族的新秀。滇池高背鯽魚是我省名貴土著魚類,在我省滇池、星云湖、程海、牛欄江、金沙江等江河湖泊中均有一定的種群數量,有充足的種質資源,屬滇池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對象。
貓林鹵鴨昆明附近的晉寧縣,有個美食叫“貓林鹵鴨”。很出名的當地美食,在昆明也有分店。味道很好。
小西瓜西瓜主根系,主根深度在1米以上,根群主要分布在20厘米--30厘米的根層內,根纖細易斷,再生力弱,不耐移植。幼苗莖直立,4--5節后間伸長,5--6葉后匍匐生長,分枝性強,可形成3--4級側枝。葉互生,有深裂、淺裂和全緣。雌雄異花同株,主莖第3--5節現雄花,5-7節有雌花,開花盛期可出現少數兩性花?;ü邳S色。子房下位,側膜胎座。雌雄花均具蜜腺,蟲媒花,花清晨開放下午閉合。果實有圓球、卵形、橢圓球、圓筒形等。
鮮切花鮮切花是指剪下來的花材,比如月季,康乃馨,菊花和唐菖蒲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切花,它們的花被人們剪下來后可做各種用途。比如,當作鮮花花束出售或送人,或者用來插花做成花籃或插花藝術品。
夕陽鄉糯米糯米又叫江米,是家常經常食用的糧食之一。因其香糯粘滑,常被用以制成風味小吃,深受大家喜愛。逢年過節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習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也是由糯米粉制成的。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自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糯米食品宜加熱后食用。
晉寧公雞帽晉寧公雞帽的傳說:彝族的祖先們從很遠的地方遷徙到云南,想找一個富饒的地方。他們不知走了多少大,也不知走了多少里路,終于來到了一個山青草綠、土地肥沃的好地方,就住了下來,蓋房墾田,日子越來越好??烧l知這里是蜈蚣王的地盤,蜈蚣王怎能允許人來這里居住,于是下令全體蜈蚣出動,向彝族人發動攻擊。一時間無數蜈蚣漫山遍野地爬出來,見人就咬就叮,人們猝不及防,急忙撤離村寨,退到很遠的地方。
歷史文化編輯
秧老鼓晉寧縣秧老鼓曾在北京參加全國居庸關長城鼓舞大賽上獲得金獎,參加過省、市多次大型慶典活動,晉寧縣彝族鄉2008年7月被市政府命名為秧老鼓之鄉。
著名人物編輯
鄭和鄭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云南昆陽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李秀李秀(291~?)女,一名楊娘,字淑賢,四川廣漢人。父李毅,晉武帝太康三年為南夷校尉,持節統兵鎮守南中。晉惠帝太安元年兼任寧州刺史駐節晉寧。
李因培李因培(1717~1767)字其材,號鶴峰,晉寧錦川里人。父治民,字立人,清康熙四十年舉人,曾任廣東清遠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