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傍澧水、濱洞庭,湘鄂邊際工業重鎮,歷史上曾是湘鄂省際經濟交流的要道,澧水流域最大的物資集散地,是國家確定的革命老區和比照西部開發的縣市。1949年建市,與澧縣幾分幾合,1988年確定為省轄市,由常德市代管。2012年轄5鎮、2鄉、4個街道和一個工業集中區,總面積558平方公里,其中城區建成區面積10.64平方公里,總人口28萬,其中城區人口14萬。行政區劃編輯
2002年12月3日,經市人民政府報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津市市陽由鄉、窯坡渡鄉,將其分別劃入三洲驛、汪家橋、襄陽街、金魚嶺4個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后,津市市轄4個街道、4個鎮、3個鄉;40個居委會、105個村委會。2013年,津市市轄4個街道、5個鎮、2個鄉。 三洲驛街道 轄:后湖、橋北、柏枝林、三洲街、城隍廟、護市、蔡家河7個社區居委會。汪家橋街道 轄:汪家橋、新村、油榨坊、城東、澹津5個居委會。襄陽街街道 轄:襄陽街、湯家湖、大同、鹽礦4個居委會; 陽由 、澧陽、荷花3個社區居委會。金魚嶺街道 轄:絲綢院、湖橋、文家灣、燕子窩4個居委會;明道、團湖、煙山、關山、大旗5個社區居委會。新洲鎮 轄:東街、南街、北街、天子崗、嘉山5個居委會;杉堰、城內、豹鳴、南溪、白龍泉、長嶺、荷花、草鞋、黃林、南江、車渚、南湖12個村委會。渡口鎮 轄:界福、文昌閣2個居委會;新湖、民主、新民、新福、新合、三合 、李陽、天鵝、雙合、楓樹、金盆、發瑞、茶場13個村委會。保河堤鎮 轄:河口居委會;長壽、川門、花橋、田家山村、雙合、澧賦、中南、七星、民主、中心、銅盆、青苗、榮臺、大山15個村委會;西湖魚場。白衣鎮 轄:白衣庵、石板灘2個居委會;蒲山、金泉、天門、金林、紅衛、紅光、荷花、鐘靈、會云、建國、齊心、雙興、柏林、永興、金星、長安、和平、金山、大旗19個村委會。靈泉鎮 轄:五泉鋪居委會;戚家、關橋、同興、五泉、鹿山、楊家、龍山、葵花、漢泗、復興、興隆、李家、馬家13個村委會。棠華鄉 轄:棠華鋪居委會;岳山、奇龍、臨東、黃金、雙門、官堰、聯合、禮安、新華、西湖、白云山11個村委會。李家鋪鄉 轄:官堰居委會;樟樹、廟基、土橋、利興、箭樓、燈塔、雙坪、萬家、雙堰、同樂、清泉、梁家坪12個村委會。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津市全境總面積55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32%,湖泊水面占14.6%,崗地占48.6%,丘陵占3.8%,低山占1%。
水資源
津市水系可分澧水、四口、西湖三個水系,其中澧水為湖南四大河流之一,過境總長47公里。羊湖口河面極寬處500米左右,劉公橋極窄處276米。歷年最高水位43.34米,最低水位29.25米。最大洪流量為30400立方米/秒,枯水期最小流量22立方米/秒,年均流量460立方米/秒。除澧水外,市境內還有道水、澹水、涔水燈澧水支流、四口水系的松滋河、官垸河以及西湖水系的崗丘溪河等。湖泊星羅棋布,共有湖塘450余處,水面80余平方公里,總需水量9500萬立方米左右。西湖、毛里湖、八寶湖、胥家湖等為其中面積較大者。津市地下水儲量豐富,以涔澹農場至市北區地帶為最多,0-7米以內單井日出水量,達2200噸以上,7米以下單井日出水量達1000噸以上。其他地段單井日出水量亦多在500-800噸左右。 交通編輯津市市區公路四通八達。207國道貫市而過,北通鄂南,南接湘中,西抵湘西,與石長鐵路、枝柳鐵路和京廣鐵路相連;湘北公路連接常德機場,可飛抵京、滬、閩、粵等地的重要城市。傍市而過的澧水東入洞庭,西接長江,常年可通航300至500噸級船只,是湖南6大良港之一。
常德機場 (11張)
經濟編輯2007年,津市地區生產總值由2002年的16.1億元,增加到35.6億元,年均遞增11.1%;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由0.83億元,增加到1.57億元,年均遞增13.6%,特別是2007年,增幅達到了25%以上;三次產業結構比重調整為26.7:38.6 :34.7。 2011年,津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777446萬元,比2010年增長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