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隸屬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肅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縣,位于甘肅省西南部,臨夏州西北角小積石山東麓,處于東經120°41′—103°05′,北緯35°34′—35°52′之間,東南與臨夏縣接壤,西與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毗鄰,北與青海省民和縣隔河相望,東北部與永靖縣以黃河為界,南北寬約33公里,東西長約37公里,總面積909.97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轄4個鎮、13個鄉,共145個行政村、6個社區、129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25.8萬人,有漢族、回族、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土族等十個民族。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實現生產總值(GDP)84808萬元,較2010年增長15.2%。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轄4個鎮(吹麻灘鎮、大河家鎮、別藏鎮、居集鎮),13個鄉(劉集鄉、石塬鄉、柳溝鄉、關家川鄉、胡林家鄉、安集鄉、寨子溝鄉、郭干鄉、徐扈家鄉、中咀嶺鄉、小關鄉、鋪川鄉、銀川鄉),共145個行政村、6個社區、1296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位于甘肅省西南部,臨夏州西北角小積石山東麓,處于東經120°41′—103°05′,北緯35°34′—35°52′之間,東南與臨夏縣接壤,西與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毗鄰,北與青海省民和縣隔河相望,東北部與永靖縣以黃河為界,南北寬約33公里,東西長約37公里,總面積909.97平方公里。
地貌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地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高、東北低,西南部為高寒陰濕地區,中部為二陰山區,東北部為高寒干旱山區,海拔1787~4308米。
氣候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既含山地、高山綜合氣候特征,受地勢影響,全縣氣候差異很大,又具有小區域性氣候特征。年均降水量為660.2毫米,平均年蒸發量約880毫米。全年日照時數2323小時,無霜期133至168天之間。冬春季干燥,夏秋季濕潤。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截至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境內已發現礦產有石英石、花崗巖,花崗巖儲量達12億立方米,石英石儲量達300萬噸。
生物資源
截至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境內有野生動物20多種,主要有狍、獾、香獐、巖羊、蘇門羚、蘭馬雞、雪雞、猞猁等,其中蘇門羚、蘭馬雞、雪雞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野生和種植的藥材達40余種,主要有當歸、黨參、黃芪、大黃、甘草等。
人口民族編輯截至2011年底,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總人口為25.8萬人,有漢族、回族、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土族等十個民族,其中,漢族11.89萬人,占46.1%,回族8.18萬人,占31.7%,東鄉族2.19萬人,占8.49%,保安族1.76萬人,占6.82%,撒拉族1萬人,占3.88%,其它少數民族0.78萬人,占3.01%。
交通編輯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鄉鄉通了柏油路(硬化路),98個行政村通了水泥路,通村率達66.9%,通車里程達659.3公里,初步形成了以臨大公路為主骨架,縣鄉公路為支線,鄉村道路為經絡,東進西出、南來北往,聯通縣內外的初級公路網。完成客運量134.5萬人(次),客運周轉量22290萬人/公里,分別比2010年增長7.09%和6.91%,完成貨運量32.4萬噸,貨物周轉量6490萬噸/公里,分別比2010年增長7.64%和6.05%。
經濟編輯綜述
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實現生產總值84808萬元,較2010年增長15.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535萬元,較2010年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9751萬元,較2010年增長16.7%;第三產業增加值50522萬元,較2010年增長21.3%。全縣人均生產總值3583元,較2010年增長14.7%。全縣一、二、三產業的產值比重由2010年的32.31:15.86:51.83調整為28.93:11.50:59.57。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累計完成財政收入6299萬元,較2010年增長84.02,全年完成財政支出130163萬元,較2010年增長49.87%。
第一產業
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耕地面積27.55萬畝,較2010年增加6673.95畝。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5.82萬畝,較2010年增長7.23%。油料播種面積6.5萬畝,較2010年下降14.4%,藥材播種面積0.7萬畝,較2010年下降1.4%。糧食產量達到78510.5噸,較2010年增長4.62%,平均畝產達到304公斤,較2010年下降2.25%,農民人均占有糧336.9公斤,較2010年增長3.75%。糧食總產量78510.5噸,在糧食總產量中:小麥12468.5噸;玉米49840噸;洋芋16022噸;油料14755噸。農業總產值47366.24萬元,其中:農業36837.93萬元;林業837.10萬元;牧業8423.05萬元。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造林合格面積2.58萬畝,較2010年下降9.47,全年栽植花椒23萬畝,花椒產量達到2133噸,蛋皮核桃1.8萬畝。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建成養殖小區(場)14個,發展養殖大戶105戶。肉類總產量3566.04噸,其中:牛肉產量1404噸;豬肉產量1477噸;羊肉產量622.5噸;禽肉產量39.38噸。大牲畜存欄6.9萬只,其中:牛存欄3.63萬只;羊存欄15.68萬只;豬存欄4.05萬只;禽存欄10.67萬只;養蜂數量306箱。
第二產業
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工業增加值9751萬元,較2010年增長16.7%,規模以上完成工業增加值2362.4萬元,較2010年增下降17%。
第三產業
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588萬元,較2010年增長19.6%。其中:縣的零售額13141萬元,較2010年增長25.9%,縣以下零售額12445萬元,較2010年增長13.6%。按行業分:批發貿易業1607萬元、零售貿易業19845萬元、住宿餐飲業4135萬元,分別較2010年增長21.6%、13.1%、63.38%。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共接待游客12.85萬人(次),較2010年增長48.1%。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639萬元,較2010年增長54.3%。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37364萬元,較2010年增長30.92%,其中,城鄉居民存款余額81714萬元,較2010年增長29.8%;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8967萬元,較2010年增長31.82%。
社會事業編輯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1個,共有醫務人員307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75名,擁有病床數622張。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共有學校181所。其中:高中1所,初級中學9所,小學171所。中小學學生45835人,中學學生15154人,小學學生30681人。全縣教職工3283人,其中:專任教師232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8.5%,各類院校錄取學生901人,比2010年凈增219人。
社會保障
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215669萬人,參合資金4960萬元,參合率達到98.34%。醫療參保人數14334人,參保金額951萬元。確定城市低保對象1668戶,5000人、農村低保對象15708戶,60085人。
歷史文化編輯民族文化
東鄉族婚俗東鄉族婚禮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基本上由父母決定,男女青年不得謀面相談,大多由“找赤”(媒人)中間傳話。一般先由男方請“找赤”到女家說親,女方應允后,男方就要送“訂茶”做見面禮?!坝啿琛币话闶菐捉锛毑韬蛶准路?。之后便履行正式的訂婚手續,即“麥赫勒庫和”(送彩禮)。屆時,由男方及其父親,叔伯、媒人、陪客共攜彩禮赴女家。彩禮分兩種:一種是茶葉、紅糖、糕點等,一是經媒人事先議訂的衣服,現金及耳墜、手鐲等。東鄉族有些山區還有訂婚送饅頭的習俗。男方家將當年收下的小麥磨成白面蒸成饅頭,每個約1公斤,頂部預先抹點姜黃,用刀稍稍切開,蒸熟后,雪白的饅頭頂部如開黃花,預示親家來年五谷豐登。到新郎家門前,新娘要由送親的兄弟抱下馬車進院。親朋好友歡聚一起唱“哈利”,表示祝賀。賓客中一人帶頭呼“哈利”,眾人(多是少年)和之,并按拍節擊掌或拍手臂,腿彎曲成騎馬的姿勢,左右轉圈。唱詞由賓客即興編唱,內容大多為新郎英俊,新娘美麗,夫妻恩愛,永不分離等贊美之詞?;槎Y高潮期間,人們還戲謔性地將新郎的父親或叔伯等長輩臉上抹鍋黑,反穿羊皮襖,腰系鈴鐺,頭頂破帽,手腳象征性地捆住,或是使之倒騎毛驢“亮相”,人們稱之為“戲公公”。保安族婚俗保安族婚禮十分有趣,婚禮選取在主麻日(即星期五)舉行?;槎Y當日由男方率親朋數十人的迎親隊去迎娶新娘,其中要有兩位年輕貌美的婦女參加,在女家進行祝福儀式時,阿訇要從窗口向院里撒出一盤紅棗和核桃,由院內年輕人爭搶,表示吉祥如意、早生貴子、夫妻和睦之意。然后由新娘村里的年輕人向新郎討要“奴工木哈”(即指羊羔肉),旨在向新郎說明:你娶走我們村的姑娘,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當女方送親隊送新娘離家時,讓新娘從自己的房門到大門外倒退走出,退一步,撒一把油麥、豆、玉米、茯茶等合成的五色糧,以示將幸福留給父母。在新婚之夜,全村人聚集在院內唱“宴席曲”,有問有答,十分熱鬧。唱著唱著,歡樂的人們便跳起了感情奔放的舞蹈,并邊舞邊向大門退去,表示婚禮已接近尾聲。新娘進門后,3日不吃婆家的飯,由娘家送來,以示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
名優特產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特產有:手抓羊肉、香脆散子、美味干馃、發子面腸、蓋碗茶、釀皮子、燒地鍋等。
名勝古跡編輯積石雄關積石雄關位于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康吊村關門社,
名勝古跡 (3張)
距縣城30公里。積石雄關為古河州二十四關之首,被列為河州八大景之一。石海石海位于積石民俗村西南側,呈河灘地帶,灘內磨圓度較好的大小石頭遍地,大者如船,小者如碑,似一群群匍匐待牧的羊群,擁背相臥,像一群群海邊相殘的海豹,摩肩疊體,相互嬉鬧。在石海中,有一塊如船大的巨石橫臥其間,上刻三個大字“魯班石”。此石呈長條形,長8.30米,寬5.40米,高3.1米,上有一圓坑,相傳魯班大師坐跡。大禹廣場大禹廣場位于積石山縣城中心,廣場占面積86畝,綠化率達30%,功能全,有風車燈、椰子樹燈、梨花燈燈50盞,大型音樂噴泉,是集大型娛樂和全民健身為一體的休閑場地。
著名人物編輯韓福祥,保安族,生于1933年,積石山縣柳溝鄉袁家村人。1953年參加民兵,曾任民兵隊長、連長、營長、袁家村保衛股長。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被國家軍事委員會授予"少數民族民兵英雄"稱號。 張永祥,1925年7月出生于積石山縣石塬鄉三二家村,1944年參加國民軍,在解放戰爭中立功十三次,已離休,享受處級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