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古稱漁陽,春秋時期稱為無終子國,戰國時稱無終邑,秦代屬右北平郡,唐朝設薊州。新中國成立后,屬河北省轄縣,1973年9月劃歸天津市,相沿至今。薊縣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地處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截至2012年,全縣總面積1593平方公里,下轄26個鄉鎮、一個城區街道辦事處、949個行政村、15個居委會,總人口96萬人??h內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7,文物保護點268處,革命戰爭遺址和紀念地160多處。夏商遺存,西周遺址,漢墓群,唐宋元遼墓葬,清王爺陵和太子陵等古遺跡遍布全縣,堪稱是文物大縣。薊縣是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區縣,也是天津市的“后花園”,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洼地,土壤肥沃,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水質優良,氣候宜人,被列為全國生態示范縣和全國首家綠色食品示范區,對于發展無污染、高品質、高效益的種養業、綠色食品加工業等極為有利。
地理環境
薊縣地處京、津、唐、承、秦等城市的中間,距北京88公里,距天津115公里,距承德220公里,距秦皇島236公里。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截至2012年,薊縣共有小型水庫12座,可養淡水水面17.4萬畝。其中,于橋水庫是天津市主要水源供應基地。
礦產資源
薊縣除大量可供建筑用砂石料外,初步探明的金屬、非金屬礦藏達數十種。其中,大理石、花崗巖、海滄石、礦泉水和紫砂陶土,儲量大、分布廣,品位高,有較高的開采價值。
生物資源
薊縣野生動植物資源富集,野生植物達近千種,名貴及稀有植物69種,動物資源有脊椎動物296種,昆蟲420種。動植物資源中,藥用動植物達427種,是天津市最大的野生中藥材基地。
電力資源
薊縣有華北最大發電廠——盤山發電廠坐落境內。
歷史沿革
公元前26至21世紀,黃帝遷居北方,他的一個部落來到這一帶定居。黃帝為求治國修身養性之道,兩次來到城北府君山(崆峒山)問道于廣成子。黃帝死后,陶唐成為首領。從那時起,這里的先民們就開始取土壘城,建立古城,雄居北方。虞舜時,分天下為十二州,冀為九州,面積最廣,薊屬其境,是北方重鎮。3000多年前,周武王滅商分封天下,封召公于燕,以報其輔佐之恩。召公奭率其宗族來到這里,建立了燕國,都城就在今薊縣城(一說在邦均、玉田縣)。相當于諸侯國都城。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秦在這里設無終縣,屬右北平郡并為郡治。相當于省會。公元25年東漢建立,漢光武帝劉秀在全國設13個州,在今北京地區設立幽州,州治就在無終。相當于省會。581年,楊堅滅后周,建立隋朝。隋大業末年,無終縣改名漁陽縣,并為郡治。當時,隋初有名的大臣榮毗就是薊縣人。隋朝末年(618年),為反抗煬帝無道統治,農民起義領袖高開道率領農民義軍攻下北平城,隨后攻下漁陽城,自立為燕王,年號始興,定都漁陽城。至此,從周召公奭在此建都開始,至無終子國、韓廣的遼東國、霍光的博陸侯國,薊縣這塊古老的土地已有五定國都的歷史。相當于諸侯國都城。唐開元十八年(730),置薊州,領漁陽、三河、玉田三縣,治所在漁陽縣。相當于地級市。元太祖十年(1215年),鐵木真占領薊州,改隸大都路,領漁陽、平谷、玉田、遵化、豐潤五縣,州治在漁陽縣。1315年,元仁宗賜額盤山少林寺為北少林寺。相當于地級市。
薊縣明朝建立后,洪武年初,漁陽縣省入薊州,領玉田、遵化、豐潤、平谷四縣。相當于地級市。清代,薊州隸屬順天府,仍領玉田、遵化、豐潤、平谷四縣。相當于地級市。1913年2月,薊州改縣,名薊縣。1928年,南京政府成立,薊縣隸屬河北省。解放后薊縣隸屬河北省,為省轄縣。建國后至1973年7月,屬河北省轄縣,薊縣就稱為河北省薊縣,曾經劃歸廊坊地區管轄。1958年,薊縣、三河、大廠三縣合并,稱薊縣;1962年,薊、三、大分開。1973年8月劃歸天津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薊縣下轄1個街道(文昌街道)、20個鎮(漁陽鎮、下營鎮、羅莊子鎮、馬伸橋鎮、出頭嶺鎮、西龍虎峪鎮、五百戶鎮、官莊鎮、白澗鎮、邦均鎮、洇溜鎮、別山鎮、桑梓鎮、尤古莊鎮、侯家營鎮、施古鎮、上倉鎮、下窩頭鎮、楊津莊鎮、下倉鎮)、5個鄉(穿芳峪鄉、許家臺鄉、禮明莊鄉、東趙各莊鄉、東二營鄉)、1民族鄉(孫各莊滿族鄉)。
人口
2012年末,薊縣戶籍人口84.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8.8萬人,非農業人口15.4萬人,男性42.9萬人,女性41.3萬人,性別比例103.9︰100。出生人口9075人,薊縣人口出生率為10.78‰,死亡率為7.07‰,自然增長率為3.71‰。
交通
公路
津薊高速公路,京哈、津圍、邦喜、寶平等干線公路和縣鄉公路縱橫交織。
鐵路
京秦鐵路、大秦鐵路橫亙境內,津薊鐵路直抵縣城。主要火車站有薊縣站、薊縣南站和翠屏山站。
經濟
概況
薊縣地圖從1991年起,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一九九三年被評為中國明星市縣,此外薊縣還被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為全國糧食生產大縣、全國首家綠色食品示范區、全國能源建設先進縣、全國綠化百佳縣和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全國生態示范縣和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范縣,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2008年薊縣國內生產總值189.6億元,完成財政收入28.15億元。薊縣固定資產投入達到36.9億元。三次產業構成達到21.7︰54.9︰53.3。2012年,薊縣地區生產總值283.7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6.5億元,增長11.7%;第二產業增加值87.9億元,增長18.1%;第三產業增加值169.3億元,增長14.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9.6︰30.3︰60.1調整為9.3︰31.0︰59.7,第二產業比重略有上升。三次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2.8%、42.8%和54.4%,分別拉動增長0.4、6.2和7.9個百分點。按照戶籍人口計算,薊縣人均生產總值34104元,增長15.4%。
第一產業
薊縣薊縣是天津市的農業大縣,是全國首家綠色食品示范區和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范縣。畜牧業是薊縣的傳統產業,已建成生豬、肉牛、肉羊、肉鴨、肉雞、蛋雞、奶牛、水產品、特種養殖等9大類145個養殖小區,產品常年供應天津、北京兩大城市及周邊地區。干鮮果品主要有核桃、板栗、柿子、蘋果、紅果、梨、葡萄等,尤其是盤山柿子、燕山板栗、大棉球紅果、黃崖關蜜梨、野生酸棗和獼猴桃。2012年,薊縣農業總產值完成55.5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其中,種植業產值25.4億元,增長11.0%;林業產值0.4億元,增長8.5%;畜牧業產值26.4億元,增長13.6%;漁業產值3.3億元,增長7.1%。實現農業增加值2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4.0%。其中,種植業增加值13.6億元,增長0.6%;林業增加值0.3億元,增長5.8%;畜牧業增加值11.2億元,增長8.0%;漁業增加值1.4億元,增長5.0%。2012年,薊縣豬存欄39.95萬頭,同比增長3.2%;出欄62.05萬頭,同比增長2.7%。牛存欄7.63萬頭,增長4.8%;出欄10.38萬頭,增長4.3%。羊存欄11.04萬只,增長3.4%;出欄16.72萬只,增長3.0%。家禽存欄497.15萬只,增長3.9%;出欄699.97萬只,增長5.8%。2012年,薊縣淡水養殖面積23571畝,同比增長0.6%。水產品產量28746噸,增長2.1%,其中的養殖水產品產量24132噸,增長2.0%。
第二產業
獨樂寺2012年,薊縣工業增加值完成56.5億元,增長16.6%,按可比價格計算增幅高于服務業6.9個百分點,拉動薊縣經濟增長4.1個百分點,貢獻率達到27.9%;全部工業總產值完成328.5億元,增長19.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3.9億元,增長27.6%;實現增加值42.5億元,增長28.2%,占全部工業的75.3%,增長了6.8個百分點。2012年,薊縣工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312.0億元,增長23.3%;實現利稅總額34.6億元,增長31.2%;實現利潤總額23.1億元,增長25.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108.0億元,增長34.3%;實現利稅總額12.5億元,增長62.7%;實現利潤總額6.8億元,增長45.1%。
第三產業
2012年,薊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0.4億元,增長28.4%。城鎮投資增長較快,全年完成355.2億元,增長76.1%。2012年末薊縣各類金融機構和營業網點167家,其中銀行類單位137家,典當類單位2家,證券類單位2家,保險機構19家,保險代理類單位2家,小額貸款公司2家,擔保服務類單位3家。
社會
科技
創業創辦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占認定總數的52.2%,開始成為發展的主要增長點。新發展科技科技小巨人企業10家,總數達到26家。31個項目獲得市級以上科技立項,其中天津華能北方熱力有限公司“焦化尾氣余熱回收成套裝備”項目獲得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專利申請量突破600件,達到604件。其中,發明專利153件,實用新型專利437件,外觀設計專利14件,專利質量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教育
2011年,薊縣各類教育機構共396個,其中,初級和高級中學共69所,小學145所,中等專業學校1所,幼兒園153所,廣播電大1所,成人中專1所,鄉辦農校26所。全年學校招生24280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6982人,在校生20875人,畢業生6824人;中等專業學校招生1070人,在校生2838人,畢業生725人;初中招生7673人,在校生25576人,畢業生11355人;小學招生8555人,在校生45644人,畢業生7914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5020人。全年成人業余教育學校共培訓結業28995人。2012年末薊縣有各級各類學校215所,其中,初中56所,高中13所,中等專業學校1所,小學145所,在校學生總數達到9.34萬人。全年總招生人數2.34萬人,畢業人數2.50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7677人,比上年增長10.6%。類別
學校列表
高等院校天津體育學院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民辦)
天津市薊縣第一中學天津市薊縣第二中學天津市薊縣第四中學天津市薊縣馬伸橋中學
天津市薊縣邦均中學天津市薊縣楊家樓中學天津市薊縣上倉中學天津市薊縣擂鼓臺中學
衛生
2012年,縣人民醫院新址、精神衛生防治中心開工。2012年末薊縣有各類衛生機構646個,其中,縣、鄉兩級醫院31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90個,衛生監督和疾控機構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衛生學校1所。衛生機構床位1629張,其中,縣級醫院762張,鄉鎮級醫院867張。衛生技術人員4453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1494人,注冊護士818人,藥師(士)168人。2012年,完成507所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和8所基層醫院手術室、急診室、國醫堂標準化建設和集中供養中心傳呼工程。18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得到落實,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54.8%,高血壓、糖尿病等重點疾病系統管理率達到84.2%。婦女兒童健康行動計劃扎實推進,累計受益18萬人。
體育
2011年,薊縣新建健身休閑中心1個、路徑工程80個,為部分健身小區更換了體育器材,提高了體育基礎設施條件。2011年成功舉辦了薊縣首屆農民運動會,開展了全民健身日、“三八” 婦女健身杯體育通訊賽、職工趣味運動會、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和正月文體活動月、元宵節文體活動展演、消夏納涼文體系列活動等群眾性體育活動。2011年在參加天津市青少年各項體育比賽中,共獲得37枚金牌、30枚銀牌、23枚銅牌,98人次進入前八名。2012年,組織參加的天津市青少年田徑、籃球、乒乓球、跆拳道四個項目的比賽,共取得第一名16人次、第二、三名9人次。群眾體育蓬勃開展。相繼舉辦了正月文體活動月,三八健康杯體育活動通訊賽,“曲院風荷杯”中國象棋、乒乓球、游泳比賽,第六屆老年人健身大會,迎慶十八大舞動新薊州“掛月杯”廣場舞大賽,第九套廣播體操推廣及鼓樓廣場消夏健身展演等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文化
薊縣2012年末,薊縣共有劇團1個,群眾業余演出團隊234個,農村集體文化中心949個,公共圖書館1個,總藏書11.8萬冊,電影放映單位1個,播放影片304場。2012年,薊縣擁有廣播機構1個,全年播出稿件1870件。IP電視節目60套,比上年增加了9套,用戶1.9萬戶。數字電視節目161套,模擬電視節目46套,數字和模擬電視用戶14.5萬戶。
旅游
薊縣已形成盤山風景、黃崖關長城,翠屏湖度假、縣城古文物、中上元古界標準地層剖面和八仙山原始次生林自然保護區等六大旅游景區。其中,盤山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八仙山和中上遠古界標準地層剖面分別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h城內還有國家重點保護的千年古剎——獨樂寺和白塔寺、鼓樓、文廟、公輸子廟、關帝廟、城隍廟、天仙宮等文物古跡,發展旅游業前景廣闊。
著名人物
趙普,字則平。后梁龍德二年(922)生于薊州,后唐末年,相繼遷居常州(今河北省正定縣)、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宋代宰相。竇燕山,原名竇禹鈞,五代后晉時期人,老家是薊州漁陽(即天津薊縣)。 《宋史·竇儀傳》記載:宋代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
李子光,原名賈一中,1902年生于薊縣西山北頭村。
革命志士。于慶成,1944年出生于天津薊縣。
谷少之,字若谷,號右北平人。1936年出生于河北省遵化市。自幼酷愛藝術,初中學習時從師于趙霖先生學習國畫。1986年創辦了薊縣老年書畫協會,任副主席兼秘書長。
吳玉陽,1971年生人,網名無事梧桐。新考證派紅學家,中國當代實力派畫家、作家、書法家和詩人,盤山萬佛寺俗家弟子,國家五級消防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