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陽區位于海南省三亞市中東部,是三亞市四個市轄區之一,2014年成立 ,因沿用吉陽鎮舊名,故名吉陽區。吉陽區是三亞市政府駐地。2015年1月,正式撤銷河東區、吉陽鎮,設立吉陽區。吉陽區管轄原河東管委會行政區域、吉陽鎮行政區域,共計17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 吉陽區屬于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1-6月為東北季風期,6-12月為西南季風期,年平均氣溫25.4℃,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21.4℃,最熱的六月份平均氣溫28.7℃。 吉陽區北面靠山,南面傍海,擁有依山傍海的自然環境以及較為明顯的區位、資源、生態等優勢。
吉陽區吉陽區,清代屬崖州臨川里,民國時期屬崖縣臨川鄉管轄。1950年分別屬崖縣榆亞鎮和榆紅鎮管轄。 1953年土改后,稱田獨,并成立7個小鄉屬于六區管轄。1955年屬于二區管轄。 1957年撤區并鄉,并入新河鄉和中廖鄉,成立田獨大鄉。1958年3月并入三亞鎮,成立人民公社后劃入魚雷公社,不久魚雷公社撤銷,并入榆林公社。 1961年榆林公社撤銷,田獨從中分出成立田獨公社。1964年公社遷移至現今的上新村,仍沿用田獨村名。1983年改為崖縣田獨區1984年屬于三亞市(縣級),田獨區。1986年改為田獨鎮。 1987年11月20日后屬于三亞市(地級),田獨鎮。2001年8月鄉鎮大調整田獨鎮、荔枝鎮、紅沙鎮合并,設立田獨鎮。2011年1月中旬,田獨鎮更名為吉陽鎮。 2014年2月11日,國務院批復三亞市撤六鎮新設四區[4-5] ,撤銷原河東區、吉陽鎮、亞龍灣管委會,設立吉陽區。 2014年9月22日,成立三亞市吉陽區籌備組,進入“撤鎮設區”實質階段。2014年10月23日,三亞市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決定:分別成立三亞市吉陽區、海棠區、天涯區、崖州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籌備組,負責籌備各本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相關事宜。
2015年1月2日,三亞市吉陽區舉行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吉陽區黨委、區人大、區政府正式掛牌成立。
行政區劃編輯吉陽區管轄原河東區和原吉陽鎮的行政區域,共計17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吉陽區轄17個社區一覽表月川社區臨春社區榕根社區鹿回頭社區港門村社區
商品街社區下洋田社區新村社區大東海社區丹州社區
紅沙社區紅郊社區荔枝溝社區清平樂社區月河社區
春光社區河東社區以上表格參考資料來源:[7-8]
吉陽區轄19個行政村一覽表海羅村
安羅村東岸村田獨村中廖村大茅村
六道村博后村六盤村龍坡村干溝村榆紅村
紅土坎村新紅村羅逢村紅花村抱坡村落筆村
南丁村以上表格參考資料來源:[7-8]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
吉陽區面積372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09°31′~109°48′,北緯18°14′~18°37′ 。占據三亞的心臟位置,是三亞的中心城區,整個區域面積向原版圖的四面延伸 。東靠海棠區,西與天涯區相接,北部與保亭縣交界,南抵南海亞龍灣。
吉陽區
氣候
吉陽區屬于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1-6月為東北季風期,6-12月為西南季風期,年平均氣溫25.4℃,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21.4℃,最熱的六月份平均氣溫28.7℃,沒有嚴重低溫。 降雨季節分布均勻,干濕季節明顯。對農作物生長極為有利年平均降雨是1100-1695mm。4-10月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雨量90%,11月至次年3月為干季。熱帶風暴或臺風平均每年1-2次。 年日照2539小時,年平均蒸發量2344mm,屬于半濕潤半干旱地區,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長夏無冬,秋春相連,陽光充足,蒸發量大,干濕各半、雨驟旱酷,臺風頻繁,雨急風狂的特點。
地形地貌
地形:吉陽區位于三亞市的中心位置,其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勢,北部山高嶺峻,峰巒連綿,南部平原海岸東西分布,大部分地區海拔幾十米至300米之間,最高海拔611.5米。 地貌:東部、西部與北部為中低山環繞,中部為東北向沖積平原,地勢較為平坦,南部以低丘為主,有山間小盆地。 珊瑚礁海岸:主要分布在鹿回頭角至榆林角,亞龍灣及灣內5個海島沿岸。紅樹林海岸:主要分布于泥質灘涂海灣和受潮汐影響的河口海岸。
水文
地下水:巖組厚度小于30-90m,有2-5個含水層,單層厚度一般小于12m,巖組含水層厚度小于40m,單層單位水量一般1-2L/s﹒m,水位埋藏深,富水性差。 地表水:區域范圍內有大茅水和三亞河的東河兩條主要河流,大茅水發源于吉陽區北部與保亭縣交界的甘什嶺,流經鎮區在榆林港流入南海,上游建有三農水庫,正常庫容220立方米,中游建有頌和水庫,正常庫容480立方米。三亞東河流經荔枝溝,上游建有半嶺水庫,是三亞市主要水源之一,設計年供水能力834萬立方米。
自然資源編輯鐵礦位于三亞市吉陽區田獨村黃泥嶺西北山麓的田獨鐵礦為中型鐵礦床,礦石主要為磁鐵礦,次為赤鐵礦。主礦體長66~195米,厚17米,主體已開采完,深部尚有殘余礦體,儲量約90萬噸。次礦體為盲礦,位于主礦體之旁側埋深22米,東西走向,傾向北,傾角70度,長63米最大垂直厚度76米,延伸172米,儲量40萬噸。該礦區礦石品位高,雜質低,質量好,含鐵53~58%。60年代已基本采完。 錳礦位于三亞市吉陽區大茅磷礦區,儲量100萬噸,礦體一般長100~200米,最大900米,一般厚度1.5米,品位25.18%,最高45.96%,含染質少。 磷礦位于三亞市吉陽區的中廖管理區是海南省唯一的中型磷礦,儲量C-D級929.5萬噸,平均含五氧化二磷9.94~17.60%,該礦區共有磷礦13層,其中具有工業價值的有3層,占礦區總儲量93%以上,主礦層分布于中和嶺塊段,長600~1400米,延伸115~400米,厚2.5米,含磷品位13.1~17.66%。1972年曾開采易于選礦的磷灰石型磷礦,礦石供??诨蕪S用,后因經濟效益低而停產。 耕地截至2010年,(河東區)現吉陽區有耕地總資源0.4萬畝,其中,水(旱)田面積0.3萬畝,坡地面積0.1萬畝。共有山林面積2.49萬畝,其中公益林面積2.3萬畝,商品林1942.82畝。 地下水(田獨)現吉陽地區巖組厚度為30~90米,有三個含水層,紅土坎至上新村一帶,水層及水位埋藏深,富水性差;榆林到榆林潭一帶,含水層較淺,厚度小,富水性較好。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截至2014年設立吉陽區時,擁有人口24萬 。包括原吉陽鎮的9萬多人以及原河東區的14萬多人。
民族
吉陽區的民族以漢族、黎族為主。
經濟編輯綜述
截至2012年,吉陽區原河東區共完成總產值817531萬元,相比2011年增長1.9%;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占GDP比例的1.13、19.83、79.0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37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330元;原吉陽鎮2012年實現地稅收入15.58億元,同比增長12.8%;農民人均純收入9946元,增長3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79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1%。
第一產業
截至2012年,吉陽區原河東區部分第一是從原來以水稻種植為主轉為以花木為主;第二是抓好供給市區為主的蔬菜基地建設460畝;第三是支持農民合作社建設;第四是支持蘭花等龍頭企業的建設等等。2012年在市政府支持下,完成通道綠化179畝、村莊綠化55畝的造林任務。再次是落實各項強農惠民政策。建立農民“一卡通”網絡;原吉陽鎮部分花卉種植面積1600畝,設施農業種植面積2000多畝。全年共舉辦了8期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班,參培的農民3400余人次,第一產業產值76359萬元較2011年增長70%。2012年12月,第五屆中國月季花展暨首屆三亞國際玫瑰節在亞龍灣玫瑰谷圓滿落幕。 2014年,吉陽區(原吉陽鎮部分)農資補助發放222.26萬元,糧食直補發放11.72萬元,常年蔬菜生產補貼已發80.36萬元;舉辦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班9期,培訓農民1616人次。原河東區完成糧食直補28.6萬元,配合三亞市農機局發放資金共152.4萬元,發放豬苗、繁母豬補貼141.645萬元;舉辦各類農技培訓班3場次,參加人數約200余人次。
第二產業
三亞市的工業占比較小,主要集中在吉陽區的荔枝溝技工貿園區,工業園區實際用地500畝,進駐該園區的大企業主要有:珠江管樁建材產品加工項目,東吉、遠跳及漁寶水產品加工項目,海潤珍珠加工展銷項目,木瓜、大米等農產品加工項目等。截至2006年,進駐荔枝溝技工貿園區的企業已達24家。 2013年,全區工業總產值為61.45億元,同比增長0.6%,增速分別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回落11.3、9.6、4.1個百分點。其中,輕工業實現產值6.48億元,下降16.5%;重工業54.97億元,增長3.1%。從各行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看,以水泥生產為主的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0.5%,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44.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0.5%,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29.5%。
第三產業
旅游是三亞的主導產業,也是吉陽區的強勢產業。在與原河東區合并后,原屬河東區的大東海、鹿回頭“老字號”景區景點以及鴻洲游艇碼頭、半山半島帆船港等旅游項目加入,使得吉陽區的旅游資源更趨多元化、國際化和精品化。加快吉陽區旅游業的提檔轉型,促進旅游業態的國際化、精品化,不斷煥發“老字號”景區景點的品牌魅力,增
鹿回頭強旅游新項目的吸引力是吉陽區旅游產業的下一步發展方向。吉陽區擁有三亞最完善、最龐大、最高端的酒店群,還有亞龍灣、大東海、鹿回頭等‘老字號’景區,以及新開發的三亞千古情、鳳凰嶺、臨春嶺森林公園等旅游新項目。該區將抓好道路、排污、照明、供水、停車場等基礎設施的規劃和改造新增,完成新增9個停車場建設組成景點+酒店+配套=三亞中東部的旅游服務基地。 吉陽區打造三亞的交通樞紐與商貿物流中心。重點抓好中華城大型商業綜合體、亞龍灣百花谷、奧特萊斯商業綜合體、夏日百貨、一號港灣城等大中型商城的提質增效充分發揮吉陽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港華廣場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吃、住、游、娛、購新型商貿網點;把中恒、美麗亞等家私建材城建成瓊南家私建材中心;把大東海片區建成俄羅斯、泰國、韓國等異域風情消費目的地;加快推進羅牛山食品加工物流配送五星級產業園建設。 交通編輯吉陽區設有動車站(亞龍灣站)、繞城高速、東線高
亞龍灣站速、正在升級改造的迎賓路、改造后的榆亞路、新建成的春光路、即將通車的紅沙隧道、亞龍灣互通立交以及檳榔互通立交,這些交通相互串交構織了覆蓋吉陽區的交通樞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