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位于河北省邢臺市中部,西鄰任縣、隆堯,南連平鄉縣,東北與廣宗、南宮、新河、寧晉四縣接壤,面積631平方公里,轄6鎮4鄉,人口約38萬,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巨鹿縣,原為漢置南?縣,秦漢屬鉅鹿郡,隋唐以后屬邢州(順德)九縣之一。西漢王莽與劉秀之爭、東漢黃巾起義、明朝朱棣的“靖難之役”、明末清兵“賈莊大戰”,清末景廷寶夏頭寺起義都發生在此,秦楚“鉅鹿之戰”則發生與巨鹿接壤的平鄉縣。 巨鹿縣地處古黃河、漳河沖積平原,屬暖溫帶半干旱、半濕潤大陸季風區,四季分明,氣溫適中, 被評為“中國最佳生態宜居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2013年全縣生產總值實現50億元,同比增長6.2%;2014年西郭城鎮與任縣、隆堯二縣三鎮聯合組成邢臺滏陽經濟開發區,是邢臺市一城五星(城市區)重要組成部分。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4年,巨鹿縣轄6個鎮、4個鄉。
地理環境編輯
巨鹿漳河風光巨鹿縣地處北緯37°07'18"-37°25'32",東經114°50'14"-115°12'50",位于河北省中南部,邢臺市東部,位于古黃河、漳河沖積平原上。東與南宮市、廣宗縣相連,西與隆堯、任縣交界,南與平鄉縣接壤,北與寧晉、新河縣毗鄰??h域面積631平方公里??h人民政府駐巨鹿鎮,距省會石家莊105公里。
氣候
巨鹿縣地處中緯度歐亞大陸東緣,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太陽輻射的季節性變化顯著,地面的高低氣壓活動頻繁,四季分明,寒暑懸殊,雨量集中于夏秋季節。干濕期明顯,夏冬季長,春秋季短。春季長約55天,夏季長約105天,秋季長約60天,冬季長約145天。 春季氣候相對干燥,降水量偏少,常有4、5偏北風或偏南風,4月份氣溫回升快;夏季,受海洋溫濕氣流影響,6、7、8三個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3%-70%,天氣很潮濕;秋季,受蒙古高壓影響,晴朗少雨,溫度適中,氣候宜人,相對潮濕,深秋多東北風,有寒潮天氣發生;冬季,受西伯利亞冷高壓的影響,盛行西北風,氣候寒冷,天氣晴朗少云,降水相對較少。
地勢地貌
巨鹿縣地處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華北平原的邊緣。地勢平坦,海拔一般在65米。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巨鹿縣林木覆蓋率達到30%。耕地土質多為沙壤,適宜于多種作物種植。 生物資源巨鹿縣大規模飼養豬、雞、牛、羊等家禽和牲畜。巨鹿縣盛產棉花、小麥、谷子、花生、大豆、紅薯、銀花、枸杞等,被譽為“杏杞”之鄉、銀花之鄉。[4-5]
人口民族編輯2010年11月1日零時,巨鹿縣常住人口為37.5萬人。男性人口50.6%,女性人口占49.4%;人口性別比為102:58;0-14歲人口占16.6%,15-64歲人口占75.4%,65歲及以上人口占7.9%。巨鹿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占99.96%,各少數民族人口占0.04%。少數民族主要有滿族、回族、土族、壯族、苗族等。
經濟編輯概述
2013年,巨鹿縣生產總值實現50億元,同比增長6.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5.5億元,同比增長1.7%;全部財政收入完成4.01億元,同比增長20.3%,其中公共預算財政收入完成2.5億元,同比增長27.9%。
第一產業
巨鹿縣農業發展迅速2013年,巨鹿縣農業產值突破10億元。巨鹿縣的“百千萬”高效農業示范園新發展設施蔬菜5000畝,新建畜禽標準化小區(基地)19個,新增市級以上肉雞養殖標準化示范場4個,省級中藥材示范園創建數量位列全省前茅?!熬藁ㄒ惶枴苯疸y花通過省林業品種認定委員會審定,新認證國家級綠色瓜菜品種4個。農業綜合開發連續11年在河北省領先,夏糧生產實現“十連增”。
第二產業
2013年,巨鹿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2億元,同比增長5.3%。巨鹿縣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紡織、食品飲料、機械、橡膠、皮革、建材、制衣等主要行業初具規模。[7-8]
第三產業
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2.3億元,同比增長13.6%。
政治編輯巨鹿縣主要領導(2014年)姓名職務
孫保祥縣長、縣委副書記
王志偉縣委書記
王曉彥副縣長
薄東平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焦璞縣政協主席
信息來源:巨鹿縣人民政府2014年信息。[9-11]
交通編輯公路巨鹿縣在建貫穿全境的邢衡高速。國家二級公路南郝線、邢德公路橫穿東西,定魏線縱貫南北。西鄰京深高速、107國道,東臨青銀高速、106國道,南依邢清高速。鐵路巨鹿縣西鄰京廣鐵路,東靠京九鐵路。2013年12月通車的邯黃鐵路從境內通過。在巨鹿縣境內設有巨鹿站。
社會編輯基礎設施
巨鹿縣內有110kV變電站兩座,35kV變電站四座。巨鹿縣境內鋪設光纜40公里,6000門程控電話開通,可提供國內、國際電話、傳真和郵政服務。2013年,巨鹿縣通訊基站總數達到199個,互聯網寬帶接入比達到30.6%。
社會保障
2013年,巨鹿縣年財政民生支出8.6億元,占總支出的83.3%,居全市前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220元,同比增長16.2%。扶貧攻堅步伐加快,以“兩個組織”為核心的金融扶貧經驗叫響全國,2萬多名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就業幫扶成效顯著,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
教育事業
巨鹿中學、魏征中學是河北省省級示范性中學,育紅小學是全國德育實驗小學,縣直幼兒園為省級示范性幼兒園??h職教中心是國家級重點學校,也是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等七部委確定的“全國農村青年轉移就業先進單位”,是河北省扶貧辦勞動力轉移培訓示范基地。2011年,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初中以上學生全部在縣城就讀。
衛生事業
2013年,巨鹿縣醫院被中國殘聯定為兒童康復基地;巨鹿縣建成全省首個集中醫診療、理療康復、慢性病防治于一體的鄉鎮國醫館,新改擴建鄉鎮衛生院2個。
文化編輯方言巨鹿方言屬于北方方言區的冀魯次方言區(舊稱“冀魯官話區”)。由于巨鹿歷史上處于直隸山東交界地帶,所以巨鹿的方言具有“源流駁雜、語匯豐富”的特點。文化遺產巨鹿縣組織挖掘整理2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楊武鄉“亂彈”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3-14]
旅游編輯雙萬畝生態觀光采摘園巨鹿縣雙萬畝生態旅游觀光采摘園是“河北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位于巨鹿縣南部,占地2萬余畝,包括特色農業觀光采摘區、林下經濟風光帶、古郡文化觀光園、現代農業示范園、水上游樂休閑中心、娛樂餐飲住宿等功能設施,集產業示范、科普推廣、觀光娛樂、休閑度假功能于一體。
愛華翰苑碑林愛華翰苑碑林位于新華北街魏征公園西北角。于2001年始建,2003年落成。占地18.6畝,樹碑246方,收藏古石刻文物90余件,種植樹木3000余株,為融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一苑的紅色景點,無償供人們觀瞻,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華翰苑碑林被邢臺市委、市政府確定為“邢臺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縣委、縣政府和人武部分別確定為“巨鹿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巨鹿縣國防教育基地”。 蘇營二村生態農業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村巨鹿縣蘇營二村生態農業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村是集農業綜合開發、生產經營、休閑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村,位于巨鹿縣蘇營鄉蘇營二村。目前區內已有飲水工程、350畝鋼架拱棚、500畝蘋果園等項目。
榮譽稱號編輯2010年,巨鹿被評為“中國最佳投資環境縣”。
2011年,巨鹿獲“中國金銀花之鄉”稱號。
2013年,巨鹿縣獲“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稱號。
2014年,巨鹿縣獲“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縣”、“河北省學前教育工作先進縣”榮譽稱號。[18-19]
名人編輯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鉅鹿(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人,初唐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后人稱為“一代名相”。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謚號“文貞”。同年入凌煙閣。
僧一行
僧一行,本名張遂。邢州巨鹿人(今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唐代杰出天文學家,在世界上首次推算出子午線緯度一度之長,編制了《大衍歷》。佛教密宗的領袖,著有密宗權威著作《大日經疏》。唐朝功臣張公瑾之曾孫,生于唐高宗弘道元年,卒于玄宗開元十五年。一行以其天文歷法和數學上的成就在全國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得唐玄宗的信任。一行是歷史上實測子午線的第一人,同時,作為《開元太衍歷》的著者,是天文歷算的大家,在世界歷學、天文學史上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為唐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張紹先
張紹先祖籍河北巨鹿西張莊,后遷居楊家寨,后居縣城南街。參加了明萬歷丙辰(公元1616年)科考,中進士,任通政使(管政令)。清開國后,加工部侍郎(管工程修建),贈都察御史(管司法檢察)。因政績卓越著欽賜建“皇恩四世”坊一座,“金井”一處,以流芳百世。
楊壽山
楊壽山,1913年生,河北巨鹿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任縣縣長、八路軍任縣第4游擊大隊大隊長、冀魯豫行署工商管理局局長、冀南行署財政處處長、冀魯豫6專署副專員、鄂豫行署秘書長、第2野戰軍供給部副部長、南京市稅務局局長。建國后,歷任中共自貢市委第1書記、川南區經委副主任、西南地方工業局局長、第3機械工業部局長、電機制造工業部部長助理、第1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北京市副市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醫藥管理總局局長。第4屆全國人大代表。1988年8月11日逝世。
孫振祿
孫振祿,1924年生,邢臺巨鹿縣人,志愿軍第二十軍特務團班長。第二次戰役攻擊劍山嶺的戰斗中,他帶領1個小組在陡峭的冰凍山坡上攻擊前進,打退敵人多次阻擊,和兄弟連隊一起沖上敵陣地,殲滅了兩個連的敵人。第五次戰役中他一個人堅守734高地九小時,斃傷敵60余人。立一等功(兩次),獲一等功臣、一級戰斗英雄稱號。
王蘊瑞
王蘊瑞,1910年生,邢臺巨鹿人。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三兵團參謀長,后升任志愿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參謀長,協助彭德懷同志指揮作戰。他參與指揮了著名的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和金城戰役,并發揮了重要作用,榮獲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二枚、二級國旗勛章三枚。八年后離朝回國。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為開國少將。
特產編輯串枝紅杏1957年,國家著名果樹專家在巨鹿縣的孔寨村發現了這種杏。串枝紅杏屬于鮮食和加工俱佳的品種。巨鹿先后被農業部、林業部、國家計委、國家出口基地辦公室確定為“全國杏良種示范推廣基地”、“串枝紅生產基地”和“串枝紅出口基地”
巨鹿枸杞
巨鹿縣地處黑龍港流域,是河北省生產枸杞的重點縣,其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所產枸杞暢銷于泰國、馬來西亞、日本、美國及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 巨鹿縣栽植枸杞已有50余年歷史,巨鹿枸杞主要銷往全國各省市和東南亞各國和地區被外商譽為“中華01血杞”。燜餅燜餅是巨鹿當地的一種普遍飲食,是經典的漢族名吃,屬于魯菜。源自山東、河北一帶華北平原地區,燜餅采取燜的工藝,對烙餅絲進行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