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縣
莒南縣隸屬于山東省臨沂市,地處山東省東南部魯蘇交界處,東與山東省日照市相鄰,緊靠嵐山港,南與江蘇省連云港市接壤,西與臨沂市河東區毗鄰,北與莒縣相接。截至2014年3月,總面積1388平方公里,轄12個鎮街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42個行政村(社區),81.64萬人口。 莒南是沂蒙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山東省四個一類革命老區縣之一,被譽為“齊魯紅都”、山東的“小延安”。 人口編輯2013年,莒南縣人口總戶數296828戶,總人口824914 人;出生9728人,死亡6309人。人口出生率11.8‰,死亡率7.7‰,人口自然增長率4.1‰。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莒南縣隸屬于山東省臨沂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魯蘇交界處,東與新興港城日照市相鄰,緊靠嵐山港,南與江蘇省連云港市接壤,西與臨沂市河東區毗鄰,北與日照市莒縣相接??h人民政府駐十字路街道。莒南縣屬魯東南丘陵區,為膠南隆起的一部分。地勢總特點是東高西低,東部是北高南低,并向東南和西南呈脊背狀傾斜。全縣平均海拔高度200米,最高點是縣境北部的馬山,海拔高度662.2米;最低
莒南縣風光 (19張)
點在壯崗鎮陳家河村前,海拔高度19.9米??h境地貌以大店、十字路至相溝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低山丘陵區,西部平原區。大致分為低山丘陵區、剝蝕丘陵區、嶺下平地和洪積--沖積平原區四種地貌類型。以低山丘陵為主,其它類型地貌分布面積較小。低山丘陵區縣境十字路至厲家寨以北,大店至十字路以東的縣境北部和東北部地區,部分分布于南部和東南部,朱蘆、厲家寨、文疃、柳溝、澇坡、陡山等鄉(鎮)的大部分地區,大店、十字路、筵賓、坊前、相邸、相溝及洙邊等鄉(鎮)的部分地區,屬于低山丘陵區。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上、坡度大于8°的低山丘陵區約為526-70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0-40%。其特點為北部山峻坡陡,溝深谷狹,巖石裸露,土層較薄;東及東南部山低嶺緩,土層較厚。剝蝕丘陵區主要分布在縣境南部和東南部,局部分布于西北部,相邸、坊前、坪上、團林、壯崗、演馬、洙邊、相溝、官坊、王家溝等鄉(鎮)的部分地區,屬于剝蝕丘陵區。境內海拔高度低于100米,坡度低于3°至5°的剝蝕丘陵區約526-61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0-35%。該區特點為丘低坡緩,阜崗渾圓,溝寬谷闊,起伏如波,十字路至坪上間的“九嶺十八坡”即為這種地貌的典型特征。該類地貌基巖的風化剝蝕程度嚴重?;鶐r類型主要以膠南群變質巖系為主,其次為泰山群變質巖,部分地段為燕山期花崗巖類和白堊系陸相碎屑巖、紅色砂礫巖?;鶐r之上形成厚風化殼。地表多被殘坡土覆蓋,土層較厚,以白漿化棕壤為主,縣內多墾為耕地。嶺下平地縣境東部的山前平地、嶺間平地及沿河谷地,為嶺下平地區,多與低山丘陵和剝蝕丘陵相間分布。特點為谷寬而平,地塊大,階差小。成土母質為洪積物、沖積物及殘坡物。土壤類型為潮棕壤、河潮土、水稻土,局部為白漿化棕壤,是縣內糧油耕作區。境內山脈系嶗山—五蓮山脈余脈,由莒縣長城嶺嶺脈和萬松山脈延伸而來。分為六條山脈,按大小排列,依次為·山山脈、黃山山脈、望海樓山脈、五龍山脈、甲子山脈、石杭山脈,共有大小山頭517座。
水文
莒南縣有兩大水系:沭河水系居縣境西、北部,流域面積902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51.4%,主要支流有潯河、雞龍河、武陽河、魯溝河、汀水河..濱海水系位于縣境東、南部,主要河流有龍王河、洙溪河、繡針河。三河均系單獨入海水系。流域面積85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8.6%。
氣候
莒南縣屬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大陸度61.1%。氣候總特征是:春季溫暖,干燥多風;夏季濕熱,雨量充沛;秋季涼爽,晝夜溫差大;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常年最熱月為7月和8月,平均氣溫為25.5℃,年際變動在28.2-23.3℃之間,極端最高氣溫為38.9℃(1988年7月8日);常年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為-1.9℃,年際變動在-4.6-0.3℃之間。極端最低氣溫為-19.2℃(1969年2月5日)。當地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諺。降水量的地區分布歷年降水量分布中間少,東西多,由東西部向中間遞減。多年平均降水最多的地區為東部朱蘆一帶(898.0毫米),最少為北部陡山一帶(773.9毫米)。各月平均日照時數以5、6月份最多,分別為244.1小時和222.0小時。最少是2月和7月,分別為173.7小時和181.4小時。
自然資源編輯莒南縣可供開采的礦產有金、銀、鐵、銅、重晶石、氟石、明礬石、石墨、紫砂巖、白云石、花崗石、石英石等30多種;其中重晶石、氟石儲量為山東省之冠,石墨為省內稀有,優質紫砂巖儲量1億多立方米,花崗石儲量10億多立方米。
經濟編輯2013年,莒南縣完成生產總值233.5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1.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83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96.46億元,同比增長11.2%;第三產業增加值106.27億元,同比增長13.7%。三次產業比例為13.2:41.3:45.5,第一產業比重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31866元,比上年增長10.9%。
第一產業
2013年,莒南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5.96億元,同比增長3.3%;實現農業增加值30.83億元,同比增長3.2%種植業。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44.54萬畝,比2012年下降1.2%。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01.49萬畝,比上年下降2.0%。全年糧食總產量43.22萬噸,比上年下降0.2%。夏糧播種面積50.29萬畝,下降0.7%;總產量19.85萬噸,比上年增長0.8%。其中,小麥播種面積50.2萬畝,比上年減少0.42萬畝;單產394.8公斤,比上年增加6.1公斤;總產量19.82萬噸,比上年增長0.7%。秋糧種植面積51.2萬畝,比上年減少1.65萬畝;產量23.4萬噸,比上年下降1.0%。秋糧中,玉米產量17.3萬噸,增長1.4%;稻谷產量1.94萬噸,比上年下降10.6%;薯類產量3.73萬噸,下降5.5%;豆類產量4011噸,下降7.5%。經濟作物中,花生種植面積32.72萬畝,增加36畝,產量11.04萬噸,增長2.1%;烤煙種植面積1.65萬畝,增加0.17萬畝,產量3165噸,增長21.7%;蔬菜種植面積6.57萬畝,減少 1576畝,產量19.14萬噸,下降2.3%;年末茶園面積6015畝,產量265.8噸,增長0.6%;年末果園面積1.54萬畝,水果產量2.54萬噸,下降7.9%;蠶繭產量926.86噸,增長5%。 2013年,莒南縣新造林1821公頃,其中用材林366公頃,經濟林446公頃,防護林802公頃;四旁植樹187萬株;新育苗822公頃。林木覆蓋率達34.5%。年末實有自然保護區1個,自然保護區面積4210公頃;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1處。全年木材采伐量3.01萬立方米,全年板栗產量1.5萬噸,柳條產量2.5萬噸。年末木材蓄積量 71.7萬立方米。 2013年,莒南縣生豬出欄149.56萬頭,增長9.2%;牛出欄4.41萬頭,下降0.2%;羊出欄8.44萬只,下降0.4%;家禽出欄502.2萬只,增長12.6%。全年肉類總產量10.51萬噸,下降1.3%;禽蛋產量1.50萬噸,增長23.9%。年末生豬存欄89.44萬頭,牛存欄3.21萬頭,羊存欄8.81萬只,家禽存欄288.05萬只。 2013年,莒南縣水產養殖面積3200公頃,全年水產品產量10500噸,增長6.5%。
第二產業
2013年,莒南縣22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544.7億元,同比增長28.6%;實現工業增加值107.6億元,同比增長16.7%;工業產品銷售率98.9%,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全縣有143家企業產值過億元,比上年增加26家,完成產值498.5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91.6%,同比提高5.64個百分點 。2013年,莒南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36.54億元,同比增長27.3%;實現利稅43.24億元,同比增長41.4%;其中利潤27.92億元,同比增長37.7%。全縣有109家企業實現利稅過1000萬元,其中8家企業利稅過5000萬元,有5家過億元。 2013年,莒南縣具有資質等級三級以上建筑施工企業完成總產值49.4億元,增長40.3%;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86.8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79.6萬平方米,分別增長11.5%和37.4%。
第三產業
2013年,莒南縣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9.2億元,同比增長20.7%。其中,500萬元以上項目137個,完成投資117.06億元;2013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56個,完成投資91.6億元。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在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完成投資3.34億元,增長5.9%;第二產業完成投資85.62億元,增長23.5%;第三產業完成投資40.24億元,增長16.1%。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2.13億元,增長51%。商品房施工面積92.36萬平方米,增長13.9%;銷售面積42.12萬平方米,增長12.1%。 2013年,莒南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05.2億元,同比增長13.3%。從銷售單位所在地看,城鎮消費增速快于農村,城鎮實現零售額81.47億元,鄉村實現零售額23.76元,分別增長13.8%和13.1%。從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19.69億元,增長12.7%;零售業實現零售額73.13億元,增長13.7%;住宿業實現零售額2.80億元,增長12.9%;餐飲業實現零售額9.61億元,增長10.5%。 2013年,莒南縣完成進出口總額82615萬美元,同比增長17.3%;完成出口51274萬美元,增長18.3%;完成進口31341萬美元,同比增長15.7%。全年辦理進出口權企業32家;實際利用境外資金3195萬美元;新批境外投資項目2個,對外投資2800萬美元;外派勞務830人。 2013年,莒南縣完成郵政業務總量3076萬元,增長21.2%。完成電信業務總收入3.48億元,增長10.5%。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0.12萬戶,比年初增加0.7萬戶;移動電話用戶72.7萬戶,比年初增加4.2萬戶。年末互聯網用戶10.59萬戶,比年初增加2.63萬戶。 2013年,莒南縣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23.31億元,比年初增加33.74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74.96億元,比年初增加26.60億元。金融機構貸款余額123.84億元,比年初增加16.86億元。其中,短期貸款78.22億元,比年初增加4.59億元;中長期貸款30.35億元,比年初增加8.08億元。個人消費貸款12.57億元,比年初增加2.9億元;固定資產貸款13.3億元,比年初增加3.46億元。
交通編輯莒南縣兗(州)石(臼)鐵路、嵐(山)濟(寧)公路橫穿東西,莒(縣)新(浦)、莒(縣)阿(湖)公路縱貫南北,206國道在境內西北部穿過;距石臼港50公里,嵐山港25公里,距連云港及其機場各60公里,臨沂機場40公里。
社會事業編輯科技
2013年,莒南縣組織申報市級以上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45項,已獲批立項19項,獲省級科學技術獎勵2項,市級科學技術獎勵9項。評選出縣級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1名,科技進步獎21項,技術發明獎21項,產學研聯合創新突出貢獻獎3項,科學技術成果轉化促進獎3項。我縣2個單位榮獲國家技術市場科技金橋獎,5個單位榮獲省級技術市場金橋獎。全縣到2013年為止擁有上級科技部門認定的科技創新平臺9家,其中,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山東省企業重點實驗室1家,臨沂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全年申報專利404項,授權專利327項。其中,發明專利申報64項,授權21項。
教育
2013年,莒南縣全縣普通中學25所,其中高級中學4所;在校學生4.18萬人,其中高中1.59萬人。小學校105所,在校學生4.20萬人。全年小學招生6508人,初中招生8188人,高中招生5641人。中學專任教師3282人,小學專任教師3426人。職業教育、特殊教育健康發展。職業教育中心1處,在校學生4955人;特殊教育學校2所,在校學生317人。教學條件明顯改善。2013全縣共規劃建設中小學校安工程和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項目45處。其中,校安工程項目23個,規劃面積41820平方米,規劃投資4190萬元。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項目20個,規劃面積22000平方米,投資2300萬元;危險校舍重建項目2個,維修改造項目38個,規劃建筑面積31000平方米,規劃投資3394萬元。
文化
2013年,莒南縣完成60個村級文化大院標準化建設任務,提升改造40家農家書屋,為發揮農家書屋作用,為全縣43個村居的1.6萬家農戶配齊了“書柜”。全年共購進并分類編目新書5000余冊,征訂報刊200余種,裝訂入庫報刊300冊。共入藏社會各界人士捐贈圖書2000余冊。投資1.8萬元購進電子圖書11萬種,圖書館共擁有數字資源5.1TB。組織人員先后普查了縣圖書館和縣博物館現存古籍500余冊,建立了中華古籍數據庫。新設老齡閱覽室、未成年人閱覽室、盲人閱覽室,購置適合老年人閱讀的報刊和書籍,盲文圖書300余冊。
衛生
2013年,莒南縣全縣共有醫院、衛生院(含社區衛生服務站、中心)23處,防疫站、結防所、皮防站、衛生監督所各1處,民營醫院8處,農村衛生室526處。衛生機構(含民營醫院)擁有病床3104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803人,其中,醫生870人,注冊護士1025人,藥師197人。
體育
2013年,莒南一中學生參加全國田徑賽獲得5000米第一名,在全國田徑錦標賽上5000米第二名。莒南四小在市中小學足球聯賽中獲小學女子組第一名,并代表臨沂市在山東省中小學生足球聯賽中獲得小學女子組第七名。新建了60個城鄉社區健身活動站點,在雞龍河南岸安裝了113件健身器材,價值25萬元。為全縣120個行政村發放200余萬元的健身器械。
社會保障
2013年,莒南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口6256人。其中,下崗職工再就業3783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5010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1.62%。年末在崗職工人數54650人。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3.9萬人、1.7萬人、34.4萬人、7.9萬人、3.2萬人、4.4萬人、2.6萬人。培訓社會各類人員約2萬人。其中,培訓農村勞動力1.9萬人;組織職業技能鑒定4422人,發放職業資格證書3244份。受理勞動爭議案件101件,已審理結案數98件,結案率97%。全年城鎮低保對象1758戶、4074人,發放低保金970.9萬元;救助農村低保對象41778戶、43022人,發放救助金5138萬元;農村“五?!?063人,投入供養資金209萬元。
地方特產編輯莒南驢肉:“莒南老地方驢肉店”和“莒南正宗驢肉館”,用獨特工藝炮制的香噴噴的驢肉,配以色澤澄黃汁湯,輔之濃香咸辣的佐料,色、香、味、形具佳。與臨沂八寶豆豉,蒙陰光棍雞并列為沂蒙三大名吃。 桃花林羊肉:縣內坊前鎮桃花林村的羊肉湯以肉純、干凈、味美、熟的透、夠斤兩為主要特點。王記狗肉:祖傳手藝,做工精細,用料奇特,鮮醇味美,色香、味美、肉嫩,涼吃熱食皆宜,是上乘的滋補食品。尤其是兒童食之,能清瘀去痞,補胃養腎。 相邸煎餅:采用當地優質小麥、玉米、小米、芝蔴、穇子米等當地雜糧,拌四季野菜、蔬菜精工制作。莒南地瓜菜:采用當地產紅瓤大地瓜,削皮切條,佐以花生面,清水煮之,開鍋加鹽即可食用。味道香美,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是傳統的民間小吃。
旅游編輯莒南縣旅游有孫鏜紀念館、石鐵隕景點半日游、山東省莒南佛教文化苑建設項目、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暨山東省政府誕生地二期建設項目、山東省莒南厲家寨紀念館項目、山東省莒南沂蒙鄉村風情園旅游開發項目、山東莒南左山恐龍遺跡地質公園項目、山東省莒南七彩旅游谷開發項目。
天佛風景名勝區天佛風景名勝區天佛景區位于縣城北,真山、真水、真大佛是其主要特色。 馬鬐山景區馬鬐山風景區,位于莒南縣城北10公里,景區面積50平方公里,山峰海拔662.2米,是莒南臥佛風景名勝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四奇、四怪、四秀之說。省府舊址(莒南大店)莒南紅色景點眾多,有山東省政府誕生地、115師司令部舊址、中華抗日第一村——淵子崖、甲子山戰斗遺址、山東新華書店誕生地、山東省第一個團支部誕生地、魯東南革命烈士陵園、毛主席批示的三個單位等。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山東省政府誕生地位于山東省莒南縣大店鎮。一九六一年十一
省府舊址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革命傳統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厲家寨旅游區以厲家寨紅色旅游區為中心,形成了園林式石雕石刻城——孫鏜紀念館、鐵牛廟石鐵隕石——厲家寨展覽館——萬畝櫻桃園紅色觀光旅游一條線。沂蒙鄉村風情園沂蒙鄉村風情園是全國著名的農業生態旅游示范區。景區在縣城南五公里處,面積18平方公里,有“小江南”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