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縣地處陜西秦嶺北麓,關中平原東南部,是西安市轄縣,縣城距市區22公里。東南以秦嶺為界,與洛南縣、商州市、柞水縣相接;西以庫峪河為界,與長安區、灞橋區毗鄰;北以驪山為界,與臨潼區、渭南市接壤。藍田自古為秦楚大道,是關中通往東南諸省的要道之一。 公元前379年始置藍田縣,因境內盛產美玉而得名??h境東西長64公里,南北寬55公里,轄1個街道辦事處、18個鎮,519個行政村。
地理編輯地形地貌
藍田縣境內地形復雜,地貌各異,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南部為秦嶺北麓延伸地帶,東部為驪山南麓溝壑區,中、西部川原相間,灞河、浐河等重要河流貫穿藍田境,藍田地貌類型分河谷沖積階地、黃土臺塬、黃土丘陵、秦嶺山地。海拔最高2449米,縣城海拔469米。山、嶺占藍田縣土地面積的80.4%,耕地面積4.04萬公頃,有效灌溉面積1.15萬公頃。
氣候條件
藍田縣藍田縣的氣候分區中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地帶。具有溫暖、雨量適中、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生產潛力大,但氣象災害亦多且頻繁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3.1℃,日照2148.8小時,無霜期212天,平均降水量720.4毫米,主要集中于7—9月,占藍田年總降雨量的55%。境內由于半封閉的盆地地形和山地的影響,氣候的地域類型豐富多樣,為農、林、牧、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礦產資源
藍田縣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是聞名遐邇的“美玉之鄉”,已發現的礦種有38種,其中金屬礦主要有金、銀、鉛、鉬等17種,非金屬礦主要有花崗巖、大理石、高嶺土、石灰石等20多種。截止2009年,已探明的優質石灰石礦儲量在1.2億噸以上,優質花崗巖8億立方米,石英礦2000萬噸,藍田玉礦1000萬立方米。藍田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列入國家第一個玉石類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區劃編輯2015年,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19個村民委員會。轄1個街道辦事處,18個鎮??h政府駐藍關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縣城東街城隍廟巷55號。2015年2月27日,藍田縣調整鎮村行政區劃的有關通知中,撤銷金山鎮,并入三官廟鎮,鎮名三官廟鎮;撤銷史家寨鎮,并入湯峪鎮,鎮名湯峪鎮;撤銷輞川鎮,并入玉川鎮,鎮名輞川鎮;撤銷藍關鎮,設立藍關街道辦事處。
交通編輯民國24年(1935)始建西(安)荊(紫關)公路,陜西省建設廳派總工程師歐陽靈、郭顯欽監修。27年(1938)通車。1956年建成西(安)湯(峪)干線公路;1976年建成藍(田)湯(峪)干線公路,1966年建成三線專用公路5條,總長31.5公里。1958~1979年貫徹“民工建勤,民辦公助”方針,全縣修建縣鄉公路18條,總長283.17公里,1985年全縣公路營運里程321.3公里,基本實現鄉鄉通公路。1989年縣內營運路線10條,有國道省道干線公路94.12公里,地方公路196.6公里。鄉鎮公路698.08公里,其中渣油路面125.62公里。形成以國家干線為骨架,以地方道路為脈絡的公路網絡。
社會編輯民俗文化
藍田歷史悠久,是人類先祖的發祥地之一,藍田是華夏文明最早的萌發地之一。舉世聞名的藍田玉名列中國“四大名玉”,以周禮“玉之美者為藍”,故得縣名藍田。相傳秦始皇傳國玉璽即為藍玉所制。藍田古屬京畿之地,周安王23年(公元前379年)置縣,已有2300多年歷史。藍田作為古人類生息繁衍的地方,是唐代宮廷名畫家韓干、北宋神宗年間著名的“四呂”兄弟、著名理學家牛兆濂等歷史名人的故鄉,也是唐詩畫家王維隱居的地方,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遺存。藍田自然景觀秀美,是西安東南秦嶺北麓旅游帶的重點區域之一,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境內山雄水秀,川美嶺闊,自然風景秀麗,有馳名中外的公王嶺藍田猿人遺址,被譽為“第二敦煌”的壁塑瑰寶水陸庵,建于隋唐的佛教凈土宗圣地悟真寺,東漢才女蔡文姬墓,地下神宮輞川溶洞,王維別業遺跡,風景迷人的湯泉湖以及兼具華山之險、黃山之秀的王順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大批人文、自然景觀。
城鄉建設
2006~2011年持續開展基礎環境建設年活動,城鄉建設投資累計超過60億元,基礎環境不斷優化。城鎮建設效果明顯,縣城南區、西區開發取得實質性進展,建成灞河城區段綜合治理工程、縣城二水廠、污水處理廠等一批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改造6個縣城出入口,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1條,城區道路框架體系更趨完善。實施湯峪、葛牌等重點鎮建設,湯峪鎮被評為藍田國特色旅游名鎮和省級園林城鎮?;A設施大幅改善,實施交通項目963項,改造舊油路128公里,建成砂石路260公里,新修通村水泥路1883公里,農村公路實現了村村通;建成各類水利工程607處,新修基本農田7.5萬畝,改造中低產田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253平方公里;增容改造吳村廟等三個變電站,建成營坡變電站和縣工業園電力開閉所,完成農網改造項目168個;新建通訊基站130個,創建信息化村455個。積極實施"科教興藍"工程,教育事業馳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譜寫出了窮縣辦大教育的華章。截止2012年3月藍田縣現有高級中學9所(其中民辦高中2所),職業中學2所,初級中學39所(其中民辦初中5所),小學366所。在校中小學生12萬??h辦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多功能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1所及教師進校1所,基本形成了滿足群眾要求和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教育格局。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進一步規范,秦嶺北麓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河流水體保護藍田面達標,節能減排目標順利實現。實施大綠二期、天然林保護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生態公益林27.6萬畝,藍田縣森林覆蓋率達到50.1%。
人口
藍田縣總人口64.67萬人(農業人口58.8萬人)、185836戶,男女性別比為108.4。人口出生率為11.36‰,死亡率5.56‰,自然增長率5.80‰,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28人??偯娣e1969平方公里,約占西安市總面積的19.7%,縣城規劃面積10.9平方公里。
特色編輯核桃
藍田核桃生產歷史悠久。為了提商核桃產量和品質,先后引進了河北露仁核桃、新疆薄皮核桃等品種,經過精心栽培管理,選育了適宜當地栽培的優良品種——北倉灣803,并通過省級評定。經過20多年的大面積推廣,藍田縣核桃栽植面積達6萬畝,年產量2.8萬噸。其中發展北倉灣803優質核桃2萬畝,年產量35萬噸。
柿子
柿子營養豐富可加工成柿餅、柿糕,還可用來釀酒、制醋,又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生柿能清熱解毒,是降壓止血的良藥,對治療高血壓、痔瘡出血、便秘有良好的療效。藍田縣栽植柿子歷史悠久,栽植面積2萬畝,分布于三官廟、金山、厚鎮、玉山、普化等鄉鎮,屬純天然無公害產品,年產柿子2.5萬噸。主要銷往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新疆、甘肅等地區,來還遠銷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等獨聯體國家。
(氵曳)湖櫻桃
藍田縣甜櫻桃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藍田縣就引進栽培西洋甜櫻桃,引進和主要栽培的有紅燈、拉賓斯、先鋒等優良新品種。早熟品種紅燈5月上旬成熟,果實大,平均單果重9.6克;果型呈腎臟形,果柄粗短;果皮紅色或紫紅色,可食率達92.9%,耐儲運。拉賓斯是由加拿大雜交育成的自花結實品種,有光澤,外觀美;果肉硬脆多汁,酸甜可口,口味佳,耐儲運。藍田群眾積累了豐富的櫻桃栽培、管理經驗,采用無公害規范化栽植管理技術,極大的提升了櫻桃的品質。
旅游編輯蔡文姬墓
蔡文姬墓位于西安市藍田縣三里鎮蔡王莊村西北約100米處,位于藍田縣三里鎮文姬中學,是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順山
王順山王順山被稱為“天下第一孝山”?!八{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這是詩人唱吟王順山的名句,王順山的奇特險峻被游人定位于“兼華山之險,具黃山之秀”。
悟真寺
悟真寺在藍田縣城東約10公里普化鎮王順山。分上下兩院,相距1.5公里。上寺在司真峪內西邊的山崖上,竹林蔥翠,俗稱竹林寺,當地群眾念作祝國寺。寺中有一高塔,遠觀蔚為壯觀,每年過會的時候,這里會舉行廟會,群眾徹夜不歸以歡慶。下寺在悟真峪口外的藍水南岸,因歷代破壞,范圍大為縮小,殿宇都是近代建筑,被稱為悟真西寺,環境清幽。
水陸庵
水陸庵素有“天下第一彩色連環壁塑”之稱的佛教圣地。原是悟真寺的水陸殿,是當時舉行“水陸大齋”、“水陸道場”的重要場所。明朝時,秦藩王朱懷埢用了五年多的時間,修為家廟。水陸庵大雄寶殿保存下來的3700余尊泥塑,被喻為“壁塑瑰寶”。
王維別墅
藍田縣的秦嶺北麓一條美麗的川道,川水自嶷關口流出以后,蜿蜒流入灞河,古時候川水流過川內的欹湖,兩岸山間也有幾條小河同時向欹湖流來,從山上望下去,川流環湊漣漪,好似車輞形狀,由此得名——輞川。唐代詩人兼畫家王維的“輞川別墅”就修在這里。當年王維常和好友裴迪同游,過著彈琴賦詩的悠閑生活,作有《輞川集》和《輞川圖》。
輞川溶洞
輞川溶洞位于風光秀美的秦嶺北麓,距西安60公里,西商高速公路可直達。景區群山環抱、重巒疊翠、瀑布漣滟,分為天然游覽區、高空滑索娛樂區、通真道教區、七星潭自然游樂區等。凌云洞在照壁峰腰,海拔千米,洞深527米,內鐘乳石筍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錫水洞被奉為道家第55福地,洞深270米,洞庭高大寬闊。
湯峪溫泉
湯峪溫泉位于西安藍田縣(寶雞眉縣湯峪叫西湯峪溫泉),依山傍水,景色旖旎,是聞名遐邇的避暑療養勝地。湯峪溫泉,原名“石門湯泉”,為秦地勝地,唐時即建“大興湯院”和皇家行宮“上林苑”。清道光年間因水患漸衰,湯泉水溫達60°C以上,富含十多種礦物制,浴療價值極高,民間稱為“功德水”,又因春季浴洗更佳而謂“桃花水”。
呂氏墓地
2006年3月~2009年12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對藍田縣五里頭村北宋呂氏家族墓地進行了調查、測繪、勘探及發掘。共清理墓葬29座(成人墓葬20座、嬰幼兒墓葬9座)和東、西、北三側圍溝各一處,調查勘探家廟遺址一座。出土遺物700余件組,磚、
藍田呂氏家族墓地石墓志銘24合。
猿人遺址
1964年在藍田縣的公王嶺,科學家發現了距今115萬年的藍田猿人頭蓋骨化石。這一震驚中外的發現,被喻為20世紀60年代國際考古界的重大發現,伴隨著藍田猿人頭蓋骨化石出土的2000多件動物化石和公王嶺上至今保存完好的第四紀黃土剖面,都為研究從早期猿人到晚期智人的進化演變過程,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湯峪湖森林公園
湯峪湖是一座妙趣橫生的樂園。湖水波光粼粼,晶瑩碧綠,當你蕩起雙槳湖中泛舟,旖旎的山光水色會使你流連忘返。當你走近岸邊林蔭小徑,那里高樹參天、陰涼寂靜,白沙細細、石光水綠,你能領略出“獨生幽篁里”的清泛意境。湯峪湖森林公園的三星級酒店,還將為您提供超值的星級享受。
乘車路線:(1)西安火車站乘西安→藍田高速,換藍田→湯峪班車至景區;(2)西安體育場乘926路公交→藍田,換藍田→湯峪班車至景區;(3)環山公路→至景區。自駕車路線:(1)西藍高速→藍田縣城→環山公路→景區;(2)環山路→景區。票價:25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