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地處錢塘江中游,金衢盆地北緣,地理坐標為北緯2 9°1'20"—2 9°27'30",東經119°13'30"—119°53'50",東西長67.5公里,南北寬38.5公里,距金華市區20.5公里,杭州132公里,總面積1313平方公里,2013年末戶籍總人口66.67萬人。光緒《蘭溪縣志》開宗明義載,“邑雖褊小而實當四沖。踞杭嚴之上游,職衢婺之門鑰,南蔽甌括,北捍徽歙。定職方者,謂為浙東之要區,洵不誣也。”婺、衢兩江在蘭陰山麓匯成蘭江,北行至梅城匯新安江而稱富春江,繼續北行,至富陽以下,稱錢塘江。蘭溪自古有“三江之匯”,“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稱。市境東南鄰金華市金東區、婺城區,西南接龍游縣,西北毗連建德市,東北與浦江縣、義烏市交界。蘭溪市內水系屬錢塘江水系,主要有三江(衢江、金華江、蘭江)五溪(梅溪、甘溪、赤溪、游埠溪、馬達溪)組成。市樹市花分別為樟樹和蘭花。行政區劃編輯
蘭溪市轄6個街道、7個鎮、3個鄉(包括1個民族鄉):云山街道、蘭江街道、上華街道、永昌街道、赤溪街道、女埠街道;游埠鎮、諸葛鎮、馬澗鎮、香溪鎮、黃店鎮、梅江鎮、橫溪鎮、柏社鄉、靈洞鄉、水亭畬族鄉。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蘭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地處錢塘江中游,金衢盆地北緣。自古有“三江之匯”,“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稱。東南鄰金華市金東區、婺城區,西南接龍游縣,西北毗連建德市,東北與浦江縣、義烏市交界。蘭溪市地理坐標為北緯29°5′20″至29°27′30″,東經119°13′30″至119°53′50″。東西長67.5千米,南北寬38.5千米,面積1310平方千米。
地質
蘭溪地處金衢盆地北緣,地質學上稱為“紹興--江山深斷裂帶”,
蘭溪市風光 (11張)
地層展布相當齊全。巖體以沉積巖為主,有少量侵入巖體和次火山巖體。地質構造屬浙江西部揚子準地臺浙西臺褶帶諸暨衢州拗陷。板塊構造屬晚元古代太平洋板塊俯沖帶。市境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的穩定地區。
地貌
境域地貌為浙中丘陵盆地地貌。東北群山環抱,西南低丘蜿蜒,中部平原舒展。境內有四支山脈:北部東部為龍門山脈和金華山脈,西北為千里崗山脈支脈,南部為仙霞嶺山脈余脈。三塊丘陵:北部丘陵、南部丘陵和西部丘陵。兩個盆地:金衢盆地和墩頭盆地。一片平原:三江河谷平原。山地丘陵822平方千米,盆地平原403平方千米,水面85平方千米。自古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稱。
水文
境內江河皆屬錢塘江水系。衢江自西向東、金華江自東向西流入蘭溪市
區匯成蘭江。境內衢江長23.3千米,金華江長12.4千米,蘭江長22.5千米。衢、婺、蘭三江在市境有13條一級支流,其中集雨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5條:游埠溪、赤溪、馬達溪、甘溪、梅溪,俗稱“五溪”。蘭江流域面積19467.5平方千米,其中“三江口”以上18529平方千米。境內年平均地表徑流9.94億立方米,人均1500立方米;過境水量年均172.8億立方米,人均26000立方米。
氣候特征
蘭城風光
蘭溪市境氣候屬東亞副熱帶季風區。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夏秋高溫,冬春偏寒,梅雨伏旱明顯。7~9月也受臺風影響。兼具盆地氣候和垂直分布特征。年平均氣溫17.6℃,年平均降水1476.5毫米,年日照總時數1766.2小時,年平均風速1.6米/秒,年平均蒸發量1388.6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6%,年平均無霜期264天。優越的氣候條件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但同時,梅雨伏旱極易形成水災和旱災。
交通運輸編輯
航空:浙江省中西部地區最大的航空港義烏機場距蘭溪僅半小時車程;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距蘭溪不足2小時車程,全程高速。輕軌:規劃中的蘭溪-金華,金華-義烏-東陽輕軌已經通過省政府批復。 鐵路:鐵路蘭溪站。浙贛鐵路支線金千鐵路跨境而過。規劃中“金華-建德”城際鐵路、金華-黃山鐵路加緊推進。高鐵杭長客運專線從蘭溪跨境而過。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在蘭溪設有二個互通口一個服務區;臨金高速在蘭溪設有2個互通口;杭新景高速在壽昌出口下高速,亦可直達蘭溪;建設有蘭溪-義烏快速通道,蘭溪-金華快速通道;330國道橫穿市區,S313(45省道)、S314(47省道)、S315(46省道)省道交會于此,s316(21省道)擦境而過。蘭溪到各鄉鎮都有等級公路,每個村都有至少水泥路通達。交通十分方便。水運:蘭溪港是浙江五大內河港之一,是浙中唯一能停泊300噸級船泊的內河港。按照蘭溪港總體布局規劃,未來的蘭溪港區岸線總長800米,縱深200米,將新建5個500噸級以上的泊位,吞吐能力將達到120萬噸。 2012年2月份發布的《浙江省內河水運“十二五”發展規劃》中,蘭溪港航建設項目列入具體規劃。蘭溪港航規劃分為“一港五區”: 一港即為蘭溪港;五區是將蘭溪港分成五個港區,其中女埠港區主作業區和方下店港區主作業區將最先投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