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為湖南省縣級市,由婁底市代管。位于湖南省中部,資水中游,東接漣源市,西連新化縣,南為新邵縣。冷水江市交通較為便利,湘黔鐵路、婁懷高速公路從東至西橫貫全境,資水可常年通航。風景名勝有波月洞、大乘山等。冷水江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工業城市,是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境內的錫礦山因富含銻礦,而有“世界銻都”之稱。冷水江是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比照西部大開發政策支持的城市之一,是國務院實施轉型發展扶持政策的44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行政區劃編輯截止到2014年初,冷水江市轄4個街道、7個鎮、5個鄉:冷水江街道、錫礦山街道、沙塘灣街道、布溪街道、禾青鎮、巖口鎮、渣渡鎮、鐸山鎮、毛易鎮、三尖鎮、金竹山鎮、潘橋鄉、梓龍鄉、礦山鄉、中連鄉、同興鄉。
人口編輯2012年末,冷水江總人口369485人,總戶數147129戶,其中農業人口180797人,非農業人口188688人。年末常住人口332587人,城鎮常住人口254163人,城鎮化率76.42%,人口出生率13.51‰,人口自然增長率6.47‰。
交通運輸編輯
冷水江市交通較為便利,湘黔鐵路橫穿全境,并設有客運車站,有列車定點??可舷侣每?。婁懷高速公路從東至西橫貫全境,資水也可常年通航。2012年年底,冷水江市已擁有省道111公里、縣鄉村道761公里。公交公司全年參與運營車輛169臺,營運線路網長達362.2公里,客運量2831萬人次。社會客運出租車準運181臺。查處違法違章車輛897輛,完成車輛綜合性能檢測任務3200臺次。
經濟編輯綜述
冷水江市是湖南省中部,是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比照西部大開發政策支持的城市之一,是國務院實施轉型發展扶持政策的44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2012全年實現市內生產總值212.4億元,增長12.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84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150.6億元,增長13.2%;其中工業增加值144億元,增長13.2%,規模工業增加值94.6億元,增長14.0%;第三產業增加值53.98億元,增長12.2%。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7%、70.9%、25.4%。 社會編輯科技教育
2012年,“錫礦山地區重金屬污染生態修復及農產品安全保障技術應用示范”項目申報到科技部,預計可立項,資金支持可達2000萬元以上。申報省、市級項目12個,立項6個,爭取項目資金110多萬元。通過湖南省省科技廳成果鑒定獲獎2項,婁底科技局成果鑒定獲獎3項。全年累計專利申請164件,獲授權142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26件,授權8件。2012年,冷水江市小學、初中適齡兒童凈入學率為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冷水江市共有幼兒園65所,在園幼兒 11828人;小學59所,在校學生29639人;普通中學28所,在校學生18803人;中等職業學校5所,在校學生5432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54人。冷水江市基礎教育水平繼續保持全省領先地位,化解城區大班額初見成效,市七中停止高中招生,調整出初中學位700個,秋季新生小一、初一控制在每班60人左右。
文化體育
2012年,市文工團惠民送戲下鄉演出90場,市電影公司下鄉免費放映電影1816場,建成188家農家書屋。市文化館選送的《梅山儺戲》獲省藝術節藝術類金獎,《隸書太平廣記》獲省藝術節書法類金獎。市圖書館繼續實施免費開放,新增辦證600個,接待讀者上萬人次。謝冰瑩故居入選省首批涉僑文化遺產,列入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推薦名錄?!睹飞絻畱颉烦蔀閲壹壏俏镔|文化遺產項目,蘇立文被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截止到2012年底冷水江市擁有市級廣播電視臺1個,鄉鎮廣播電視臺12個,12個鄉鎮全部輸送有線信號,有線電視用戶新發展2000戶,能收看的基本標清電視節目68套。市電視臺一年,來播發各類新聞3000多條,策劃專題系列報道10多次,被中央電視臺采用3篇、省級臺采用36篇,婁底一級臺采用485篇。截止到2012年底,冷水江市擁有體育館1座,組織運動員參加高級別賽事8次,羽毛球隊、舉重隊、男排、女籃代表婁底參加省里比賽,獲9金6銀3銅。太極拳隊參加國家、省里組織的太極拳比賽,獲一等獎2個,二等獎4項。建設了15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個城區健身廣場,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210余人。
衛生
2012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8.1%,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全部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和湖南省增補目錄藥品,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175家村衛生室實施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現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覆蓋。群眾基層門診看病費用下降39.5%。疾病防治工作有條不紊,建立城鄉居民衛生檔案25.26萬份,降氟改灶7700戶,無償獻血3158人次。啟動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婦幼保健工作一年一臺階,孕產婦住院分娩率99.94%。校驗醫療機構326家,創建省級衛生城市順利達標。
人民生活
2012年,冷水江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39元,增長13.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440元,增長22.6%。2012年,冷水江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3506元,增長10.9%;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5542元,增長28.6%。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976人。企業養老保險新增參保3306人,企業養老保險人數達33716人,征繳基金26000萬元。失業保險新增參保3006人,征繳基金519萬元;工傷保險累計參保人數55100人,征繳基金1921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年末參保人數13128人,征繳基金4787萬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征繳基金7363萬元,實現了全覆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征繳基金3250萬元,實現了全民化。繼續發放60周歲以上城鎮、農村居民養老金每人每月60元,立案受理勞動爭議仲裁案件59起,充分保障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至2012年底止,冷水江市在冊城市低保對象7521戶,共17752人,月人均補助243元;農村低保對象4258戶8043人,月人均補助122元。農村五保供養對象2115人,其中集中供養350人,分散供養的年標準為2000元,集中供養的年標準為3800元。大病救助425人共156萬元。助學832人次近50萬元。發放救災資金110萬元,做好了民生保障工作。
風景名勝編輯冷水江市擁有波月洞、大乘山、錫礦山、紅日嶺、周頭湖度假村等旅游景點。 波月洞
波月洞風景名勝區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北郊1公里處,是一座規模較大且頗具觀賞和科研價值的石灰巖溶洞,現已開發游覽線路1800余米,總面積4萬多平方米。波月洞主要有迷宮、千丘田、翠屏金塔、水簾洞、鵝管群、海天攬勝、石壩等景點。上世紀80年代初,中央電視臺《西游記》劇組曾在波月洞取景。1994年,波月洞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4年列入湖南人民喜愛的“湖南百景”之一,2009年12月評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大乘山風景名勝區
大乘山風景名勝區位于冷水江市東南方向,屬雪峰山余脈,形成于距今五至七億年前的寒武紀,南北走向,綿亙數十里整個風景名勝區包括大乘山景區、茶花溪景區、祖師嶺景區和新邵縣內的筱溪景區,總面積達30余平方公里。1994年湖南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錫礦山錫礦山地處冷水江市區北部6公里處。銻礦最早發現于1541年,當時誤以為錫,故名錫礦山。1890年,外國列強侵華時便在此進行銻礦大量開采與冶煉。由于錫礦山產量高儲量大,被譽為“世界銻都”。開采百余年來,逐漸形成了極具品位的人文景觀和歷史景觀。主要有“羊牯嶺碉堡”、“中共第一個企業黨支部誕生地舊址”、“紅軍駐扎遺址”、“烈士紀念碑”、“錫礦山展覽館”、“憶苦窿”、“千米垂直礦井”等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