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當縣隸屬于甘肅省隴南市,因境內有兩當河而得名。 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地處陜甘川交界的秦嶺山區,屬長江上游嘉陵江水系。 北靠天水,西鄰徽縣,東南二面與陜西寶雞、漢中相連。面積1408.73平方公里 ,人口5.0429萬人(2010年) ,轄3鎮9鄉,118個行政村。 兩當縣素有“秦隴之捍蔽、巴蜀之噤喉”之稱,先后榮獲全國文明縣城、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生態園林縣城 、中國綠色名縣 、中國深呼吸小城稱號 。名優特產有狼牙蜜、七里香、銀杏、黑木耳等[8-11] 。有兩當兵變紀念館、云屏三峽自然風景區、靈官峽張果老登真洞景區、黑河自然保護區等旅游景點。行政區劃編輯截止2012年,兩當轄3鎮9鄉,118個行政村。鎮:城關鎮、站兒巷鎮、西坡鎮。鄉:顯龍鄉、魚池鄉、興化鄉、張家鄉、云坪鄉、泰山鄉、金洞鄉、楊店鄉、左家鄉。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兩當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陜甘川交界的秦嶺山區,屬長江上游嘉陵江水系。北靠天水,西鄰徽縣,東面與陜西寶雞鳳縣相連,南面與漢中留壩縣相連。地處東經106°12′—106°34′,北緯33°30′—34°15′之間。全縣東西寬約35公里,南北長約85公里,土地總面積為1408.73平方公里。
地貌地形
兩當縣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呈馬蹄形,平均海拔約1400米,最高海拔2738米,最低海拔773米。 南面的云屏鄉、站兒巷鎮等鄉鎮屬秦嶺北緣,北面的張家鄉、左家鄉等鄉屬秦嶺南坡,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境內群山錯峙,萬壑分流,奇峰突兀;位于張家鄉北面、陜甘兩省交界處的透馬駒峰,海拔2738米,為縣境內最高峰。 中部的城關、楊店、西坡、興化、魚池、顯龍等鄉鎮屬徽成盆地邊緣地帶,為土石質丘陵河谷區,平均海拔約1100米左右,永寧河與嘉陵江匯合處海拔773米,為縣境內最低處。
氣候
兩當云屏兩當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性氣候,光熱豐富,雨量充沛,差異顯著。冬季干冷而無嚴寒,夏季濕熱而無酷暑。溫差較大,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0-11℃,年日照2000小時左右,≥0℃積溫4241.2℃,≥10℃活動積溫3649.4℃,降雨量600-700毫米,山區稍多,無霜期190天左右。氣候緯度地帶性差異顯著,中部淺山丘陵地帶海拔較低,年降水量700毫米,無霜期195天,日照條件較好。南、北部高海拔地區氣候寒冷陰濕,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平均氣溫8℃左右,無霜期160天,南部中山地區光溫條件次于中部,但旱澇災害較多。
水文
兩當縣境內有一江七河八大水系,主要河流有嘉陵江、紅崖河、兩當河、紅河、云屏河、溫江河、廣金壩河、永寧河和管江河,年徑流量3377.2萬立方米。
自然資源編輯水資源
兩當縣水資源總量約114003.6萬立方米,人均擁有量為22932.4立方米。地表自產水33772.6萬立方米,若按分區域計算,北部山區水資源為13856.27萬立方米,占41.02%;中部為11241.56萬立方米,占33.29%;南部山區為8674.76萬立方米,占25.69%。由于地形的影響,兩當縣水資源利用較少。
生物資源
截至2013年,兩當縣森林面積149萬畝,森林覆蓋率79.9%。植被覆蓋率89%,常見喬木樹種47科102種,有側柏、油松、華山松、云杉、冷杉、紅樺、白樺、栓皮櫟、落葉松、楓楊等;還有紅豆杉、三尖杉、七葉樹、烏桕、鐵星杉、紫荊、紫曇、白皮松、秦崔冷杉等珍稀樹種;兩當是亞洲最大的白皮松種植基地。 截至2013年,兩當縣境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0余種;有扭角羚、白唇鹿、毛冠鹿、大鯢(俗稱:娃娃魚)、紅腹錦雞、虹雉、藍馬雞、雪雞、云豹、猞猁、金貓、羚等。
礦產資源
截止2011年,兩當縣已探明的礦點有31處,礦產種類有鉛、鋅、鐵、金、銀、汞、銅、煤、石灰石、大理石、陶土等10余種。已開發利用的有煤、鐵、金、陶土和大理石等6個礦種。
土地資源
根據第二次土地利用調查和變更調查數據,2009年底,兩當縣土地總面積為140873.43公頃。其中農用地137957.2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7.93%;建設用地1462.6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1.04%;其他土地1453.5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1.03%。兩當縣林地面積所占比例較大,其次是耕地,城鎮村工礦用地面積比重較小。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截止2010年,兩當縣總戶數1.6656萬戶,總人口5.0429萬人,其中男性2.6983萬人,女性2.3446萬人,非農業人口1.0784萬人。
民族
兩當縣居住有有漢族、回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滿族、侗族、朝鮮族、維吾爾族等11個民族。
經濟概況編輯綜述
兩當縣日月廣場2013年,兩當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54億元,比2012年增長14%;大口徑財政收入0.69億元,比2012年增長28.7%;全縣財政總支出7.04億元,比2012年增長25.2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43億元,比2012年增長2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33億元,比2012年增長37.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1億元,比2012年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329元,比2012年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99元,比2012年增長34.8%。
第一產業
兩當縣林業用地172.98萬畝,草原面積70.8萬畝,可耕地面積27.61萬畝。2012年,兩當縣糧食作物播種總面積12.71萬畝,糧食總產量3.67萬噸;油料作物0.2萬畝,產量40萬斤;烤煙面積5418畝,烤煙產量81.27萬公斤;中藥材留床面積6.7萬畝,采挖總產量326萬斤;種植蔬菜2.8萬畝,蔬菜產量達到4500萬公斤;全縣有畜禽存欄19.69萬頭(只),其中生豬飼養量5.98萬頭,牛飼養量2.644萬頭,羊飼養量0.9萬只,禽類飼養量22.95萬羽,兔存欄總量5500只,肉蛋奶產量達到0.3512萬噸,水產品產量52噸。兩當全縣農機具總動力6.1萬千瓦。
第二產業
2012年,黑河電站建成發電,西坡核桃加工廠建成投產。 2013年,兩當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戶,增加值為0.4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4%。兩戶煤礦企業完成安全技改。楊店35千伏變電所改造工程建成投運。110千伏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
第三產業
2012年,兩當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2億元,比2011年增長19.38%;文化產業增加值0.445億元,比2011年增長20.3%。2013年,兩當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1億元,比2012年增長18%。[17-18] 2012年,兩當縣基本完成了云屏景區入口服務區及靈官峽果老洞景區、東山生態公園一期建設工程。2013年,兩當國際大酒店投入運營。兩當縣編制了《兩當紅色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云屏風景區總體規劃》及《黃各達高山草甸景區提升性詳規》。紅色園區“一線六點”已建成紀念館、舊址、遺址、太陽寺、東山紅色革命紀念園等“五點”,初步形成完整的紅色旅游線路。打造了“縣城→云屏景區入口服務區三級水面工程→雙樽瀑吸氧區→青酒釀造作坊→360度看云屏觀景臺→黃各達景區游客中心→木屋別墅區”旅游線路。[17-18] 2012年,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建農家店10家。城關綜合市場“放心肉”直營店掛牌營業。2013年兩當縣推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顯龍農貿市場完成改造,蔬菜肉食直銷店掛牌營業。[17-18]
社會事業編輯基礎設施
兩當縣金洞鄉廟坪村2013年,兩云路、田顯路升等改造工程及兩西戰備公路竣工通行,廣金壩至放馬坪公路及姚莊口至張家鄉公路完成路基工程,兩當至天水黨川國防戰備公路(兩當段)實施路基、橋涵工程,兩當至兩當兵變部隊改編地太陽寺革命遺址公路實施路面硬化工程,18條94.6公里農村道路及22公里產業路完成硬化,石馬坪大橋及魚池上河、楊店王家溝、太陽上莊等6座便民橋竣工通行。 2013年,兩當完成村組道路硬化53.93公里,硬化聯戶路及院落4.3萬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318盞,新建文化廣場19處0.7萬平方米,實施農村危舊房屋改造項目1300戶。
醫療衛生
2012年,兩當縣新縣醫院門診樓投入使用,住院部基本建成。建成了6所中醫特色鄉鎮衛生院和27個標準化村衛生室。2013年,兩當縣為鄉鎮衛生院配備了救護車。[17-18]
教育事業
2012年,兩當縣實施了兩當縣一中宿舍樓建設、西坡學校校舍改造工程,建成金洞幼兒園,實施了五所鄉鎮幼兒園建設工程。實施了全縣2372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餐改善計劃,發放了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生交通補貼。 2013年,兩當縣高考二本上線率達到33.23%,位列隴南市第一。建成了兩當縣一中學生宿舍樓及魚池、顯龍幼兒園,實施了張家、西坡、楊店學校教師周轉房及楊店、西坡、張家、站兒巷、云屏、廣金幼兒園建設。
文體事業
2012年,兩當縣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免費向公眾開放。出版了《兩當史話》、《兩當民歌集成》、《兩當古詩詞選集》。組團參加了隴南市七運會,舉辦了全縣中小學生運動會。 2013年,兩當縣全民健身中心、博物館建成投用,承辦了果老杯全國業余圍棋象棋邀請賽。
歷史文化編輯民俗
兩當號子:“兩當號子”是兩當民歌中的一個獨特種類,自古擁有“隴南樂府”的稱號。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深山林區的站兒巷鎮、云屏鄉、泰山鄉、廣金等鄉鎮,是人們傳遞情感抒發胸臆的一種方式?!皟僧斕栕印鼻{優美高亢,音域寬廣,節奏明快,粗獷而極富變化,有原始遺風。從古到今一直是當地群眾喜聞樂見、自娛自樂的藝術表現形式,兩當號子的曲調主要有羽、徵、商三種調式,不同的曲調表達不同的情感。曲體結構流行的有一段體、兩段體和三段體,其旋律幅度跳躍較大,演唱時的表現力豐富而又強烈。有《大嗩吶號子》、《畫眉鳥兒跳架上》、《大雞公號子》、《生雞公號子》、《箱夫子歌》等曲目。 其他民俗:社火、道情、狩五耗等。
名優特產
兩當名優特產有:狼牙蜜、架豆王(蕓豆)、烤煙、山野菜、黃羊、獺兔、中藥材、核桃、黑木耳、銀杏、蕨菜、香菇、獼猴桃、板栗、七里香等。[8-1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