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湖區,隸屬于鄂州市,地處長江中游南岸,位于湖北省東南部,東與黃石市交界,南與咸寧市為鄰,西與武漢市接壤,處于武漢、黃石、鄂州、咸寧四市之間,素有鄂州市南大門之稱。截至2013年, 梁子湖區轄太和、東溝、沼山、梁子和涂家垴5個鎮,86個行政村(居委會),區政府設在太和鎮。梁子湖經濟發展較快,2011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32.4億元。
行政區劃編輯1949年初,境域屬湖北省大冶專區鄂城縣。1952年,鄂城縣劃歸黃岡專區,境域屬湖北省黃岡專區鄂城縣。1960年11月,改鄂城縣為鄂城市,1961年11月15日又改市為縣。1965年8月,成立咸寧專區,境域屬咸寧專區鄂城縣。1979年11月,分鄂城縣為鄂城市、鄂城縣,境域屬鄂城縣。1983年8月19日,撤銷鄂城市、鄂城縣,并黃岡縣的黃州鎮、長江鄉,建立鄂州市。境域屬湖北省鄂州市。 1987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梁子湖派出區,建立梁子湖區(正縣級)。2004年底,粱子湖區總人口173861人。轄4個鎮,4個居委會、83個村委會。
2005年底,粱子湖區轄4個鎮。共有4個居委會、83個村委會。
2007年9月6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鄂州市梁子湖區設立梁子鎮,將東溝鎮所轄的劉斌、沙灣、磨刀磯、劉河、龍塘、毛塘、茅圻、佰巖等8個村委會和長嶺、梁子2個居委會劃入梁子鎮管轄,鎮人民政府駐長嶺。截至2013年, 梁子湖區轄太和、東溝、沼山、梁子和涂家垴5個鎮,86個行政村(居委會),區政府設在太和鎮。梁子湖區,地處長江中游南岸,位于湖北省東南部,東與黃石市交界,南與咸寧市為鄰,西與武漢市接壤,處于武漢、黃石、鄂州、咸寧四市之間,全區地跨東經114°32'-114°43',北緯30°01'-30°16'之間。
地形
梁子湖區西部為梁子湖湖洼地,南部為山帶。全區地貌為條帶狀相間的低山丘陵,沉積盆地。全區地形為南邊多低山,北部和西部多丘陵和湖泊,東邊最高峰為沼山峰,海拔418米。
氣候
梁子湖區屬典型的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平均氣溫17℃,極端最低氣溫-11℃,極端最高氣溫40℃,無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30毫米。全區主要災害天氣有春季的”倒春寒”,低溫連雨,夏季的大暴雨和強風,盛夏初秋季節的伏期連旱。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截至2013年,全區國土面積482.5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0.29%,其中耕地面積1.15萬公頃,林地面積7082公頃,水域面積1.27萬公頃。境內土壤類型主要有4種,水稻土面積為83.7萬畝,有機質含量2~4%。潮土面積35.8萬畝,有機質含量為2%。全區紅壤面積25.6萬畝,有機質含量為2%。菜園土20000畝,有機質含量3%。
生物資源
截至2013年,全區有山林面積32535畝,新植歐美楊面積58000畝,森林覆蓋率18.4%,活立木蓄積量15.31萬立方米。全區植物資源共有198科,1134屬,3600多種,其中僅木本植物就有1000多種,特產名貴植物
有銀杏、香樟、水松等。用材林有杉木林、馬尾松林、濕地松林、火炬松林、黑松林等;經濟林有柑桔林、梨樹林、桃樹林、油茶林、油桐林、板栗林、胡柚林、茶園等;綠化花木有雪松、羅漢松、五針松、塔柏、龍柏、廣玉蘭、白玉蘭、紫玉蘭、香樟、碧桃、紅葉李、桂花及百合科、薔薇科花木等。梁子湖區有多樣的生物資源,浮游植物27科40屬,高等植物84科,鳥類137種,其中國家I級保護鳥類5種,II級保護鳥類15種,省級保護鳥類86種。 梁子湖區農副產品資源獨具特色。全區山林、崗地面積75平方公里,盛產中藥材、紅薯、茶葉、胡柚、茭頭、千張等農產品。全區水產資源種類多,盛產螃蟹、銀魚、紅尾魚、武昌魚、珍珠等各類水產品。
水資源
截至2013年,梁子湖區水資源總量0.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7000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3000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280立方米,占全市人均水資源量的34%。梁子湖是湖北容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礦產資源
全區地下蘊藏著沸石、珍珠巖、膨潤土、石灰石、富堿玻璃石、粘土等31種非金屬礦,總儲藏量達2億多噸。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截止到2008年底,全區共有42873戶,173407人。其中鄉村39411戶,鄉村人口162839人,占總人口的93.9%。
民族
境內居住滿、壯、土家、彝4個少數民族。全區漢族占總人口的99.89%,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0.11%,少數民族呈大雜居分布。
經濟編輯2011年,全區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2.4億元,同比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完成5.19億元,第二產業完成6.15億元,第三產業完成6.24億元,三次產業比為29.5:35:35.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8億元,同比增長30%;財政收入完成2.32億元,同比增長63.7%,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71億元,同比增長64.4%,財政收入繼2009年突破億元大關后,2年時間實現翻番,突破2億元 。
社會編輯科技
截至2013年,全區順利通過兩次全國科技進步考核驗收,梁子湖名優魚養殖加工項目被列入全省重點扶持科技創新項目。全區科技因素在國民經濟增長比例中的份額占50%以上,鄉鎮企業的整體科技水平達國內中上等水平,主要農作物新品種覆蓋率達95%全區已建起了健全的科技網絡,全區通過培訓、引進,共擁有科技人員1.7萬人,科技示范戶500多戶,其中市級科技示范戶80戶,省級明星示范戶6戶,省級科技明星村2個。通過與各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強科技聯姻,成立了包括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省水科所及網絡從多專家、教授在內的科技顧問網絡,引進市外科技專家11人,為梁子湖區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育
截至2013年,全區有高中一所,即梁子湖高中,初中9所,小學 57所,在校學生 21841人,全區有教師1360人,全區全面推行免費義務教育,完成18所寄宿制學校建設、19所學校布局調整、”普九”債務化解工作。素全區質教育取得很大的進展,各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學校各類課程開設全面,全區中學、中心小學和市級示范學校均已建成微機網絡教育,開設有信息技術課,中心小學和市級示范小學開設小學英語課,梁子湖區在教師隊伍中率先進行人事改革,中小學校長已試行職級制,教師實行全員合同聘用制。學校與教師雙向選擇。
文體
截至2013年,全區鎮級綜合文化站改造工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農家書屋工程、農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完成;全區先后新建、改建5座鄉鎮文化活動中心,一座群藝館,一座廣播電視站,32處農民文化活動中心,農民健身工程達66處。成立各種群眾藝術團體38個,精心組織”周周樂”、”月月演”活動。實施”2131”農民電影工程,全年演出705場次,觀眾21.37萬人次。全區繼玉連環、牌子鑼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沼山穿花龍舟隊先后獲得中國龍舟巡游展演金、銀獎,成為市級并正在申報省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區的文化建設中,涌現出太和農民女作家陳家怡,她在十年間創作8部長篇小說,并出版其中《出路》、《都市不眠夜》等兩部長篇小說,被選為梁子湖區政協委員和感動鄂州十大人物,并獲”鄂州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獎。
衛生
截至2013年,全區擁有醫院、衛生院7所,提供195個床位,擁有技術人數315人,其中醫生102人。全區衛生機構在全市率先全面實行了鎮村一體化管理體制。村級衛生組織實行緊密型一體化管理,管理率達91%,甲級村衛生院覆蓋率達91%。社會保障力明顯增強,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實施,全區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超過13萬人。農村改水改廁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全區飲用自來水人數達6萬人,新建和改建衛生廁所30000余座。
旅游景點編輯玉紅母子像
玉紅母子像在梁子島上有兩處。一處位于島之北端七星山巖石之上,另一處位于夢天湖生態山莊內。玉紅母子像是為了紀念傳說中的梁子女英雄孟玉紅而建。
梁子湖
梁子湖是湖北省容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湖面面積位居全省第二。梁子湖東西長82公里,南北長22公里,由316個湖汊組成,湖面42萬畝,流域面積3260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水深3米。
特產編輯沼山茶油
沼山純茶籽油是采用沼山野生油茶籽為原料,經過先進的壓榨工藝精煉而成。富含維生素E和不飽和脂肪酸。
梁子湖螃蟹
梁子湖螃蟹 養殖面積3.5萬畝,年產量675噸,銷往全國各省、市。
太和千張
太和的千張產于鄂州市梁子湖畔的太和鎮武昌山附近,明清時為 朝廷貢品。
沼山銀魚
沼山銀魚 養殖面積5000畝,年產量200噸,銷往周邊省、市。
武昌魚
武昌魚,屬鯉形目,鯉科,鲌亞科,魴屬,俗稱:鳊魚,團頭魴,團頭鳊,平胸鳊。武昌魚又名團頭魴,是中國主要淡水養殖魚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