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區是連云港市“三個主城區之一”,位于連云港對外開放的最東段,新亞歐大陸橋東端起點,是連云港港口所在地國家主樞紐港,連云區轄7個街道、1個鎮、3個鄉1個經濟開發區,連云區總面積766.44平方公里,總人口25萬人。連云區是江蘇省唯一具有美麗海濱的城區,有國家4A級景區海上云臺山、國家級云臺山森林公園、級連島海濱浴場旅游度假區、全省最大的海島、連島、以及海州灣中的“鳥島”前三島。森林覆蓋面積達80%,海島自然風光秀麗迷人。
行政區劃
截止2012年,連云區轄3個鄉:宿城鄉、高公島鄉、前三島鄉。1個鎮:朝陽鎮。8個街道:墟溝街道、海州灣街道、連云街道、云山街道、連島街道、板橋街道、中云街道、猴嘴街道。1個經濟開發區:連云經濟技術開發區。
地理環境
地形
連云區境內絕大部分為山地,主要由后云臺山、北固山和東西連島組成,地勢呈中間高四周低。
山脈
連云區內有北云臺山、北崮山等70多座山峰。云臺山位于華北古陸的南緣,屬魯蘇地質,與山東的泰山、嶗山一脈相承。它的巖石為變質巖,地質學上叫片麻巖,是二十四五億年前造山運動中,受到高溫高壓后發生變質形成的,巖性堅硬,色白質細。云臺山是由五條山脈組成,由南向北數,第一條為錦屏山,有馬耳峰、白虎山、孔望山等21座山峰;第二條為前云臺山,又稱南云臺山,有玉女峰、香爐頂等74座山峰,花果山就在其間;第三條為中云臺山,有華蓋山、溪云山等13座山峰;第四條為后云臺山,又稱北云臺山,有大桅尖、二桅尖等47座山峰,連云港港口便在山北;第五條為東西連島,有桅尖山等兩座山峰,現仍在海中,是港口的屏障。
水文
連云區內主要河流為薔薇河。
氣候
連云區地處暖溫帶的南緣,屬向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海洋性氣候地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4°C,1月份氣溫最低,均溫1.1°C;8月份氣溫最高,均溫26.8°C,全年有223天以上日均溫不低于10°C。年平均降水量為882.6毫米,無霜期平均為215天。
交通運輸
公路
連云港市是中國45個公路主樞紐之一,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連霍、同三兩條國家級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高速公路至南京320公里、上海520公里、青島285公里、北京880公里、徐州200公里。汽車客運可通達南京等地,汽車貨運可通達全國各地。有連云港汽車運輸公司108車隊、有連云港市第四、五運輸公司。中山路、中華路、云臺路、云臺山公路隧道、海棠路、院前路、平山路、五羊路、平高公路是區內的交通干道。
鐵路
隴海鐵路和310國道的起點就在境內。有連云港東站火車站,開通了直達徐州、南京、上海、寶雞、北京的旅客列車和直達阿拉山口的貨運列車。
空運
連云港機場達到國際4D級標準,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廈門、溫州等十幾條空中航線。連云港至北京、上海的航班每天一班,廣州每周5班。
水運
連云港港是中國沿海十大海港之一,江蘇省最大海港,中國沿海25個主要港口、12個區域性主樞紐港和長三角港口群三大主體港區之一。連云港港各類專業化泊位齊備,最大泊位30萬噸級,年設計吞吐能力超億噸;加快建設30萬噸級航道,主航道已浚深至25萬噸級;辟有集裝箱、雜貨、客貨班輪航線近60條;依托完善的集疏運體系,開行散貨、散糧直達列車以及集裝箱國內班列、過境班列,布設十余個內陸“無水港”,建成各類特色物流園區;擁有口岸“一站式”服務中心和現代信息平臺,具備國內一流的通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