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縣,山西長治市轄縣,古稱黎侯國,太行山革命老區,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是山西省“東大門”,素有“三省通衢”之稱。2012年,國土面積1101平方公里,總人口15.96萬,其中農業人口12.3萬,耕地面積24.9萬畝。境內主要河流6條,其中濁漳河最大,境內全長39.6公里, 縣政府駐地在黎侯鎮。黎城縣,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靳家街古文化遺址”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黎城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文明史長達2700多年。塔坡西周古墓群發掘,證明我縣是古黎侯國所在地。小寨村冀南銀行舊址,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前身,被譽為新中國金融事業的搖籃。1998年,民間手工藝品——黎侯布虎被中國郵政選定為虎年生肖郵票圖案。2012年,黎城縣生產總值308064萬元,比2011年增長13.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101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57102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22861萬元。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2012年末黎城縣總人口15.96萬人,比2011年增加0.0321萬人,男性人口8.26萬人,女性人口7.70萬人,男女性別比(女=100)為107.12。全年人口出生率12.06‰,死亡率6.53‰,自然增長率4.52‰,城鎮人口比重達到35.68%,比2011年提高1.68個百分點。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5人。
民族
以漢族人口為主,2012年末黎城縣有另有回、蒙、苗、滿族等少數民族10個,共35人。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黎城縣位于長治市東北部,地處東經113°21′,北緯36°30′。東臨河北涉縣,南接平順、潞城,西連襄垣、武鄉,北界晉中左權,與河南林州為鄰。
地貌
黎城縣位于太行山東翼南段,屬黃土高原一部分,以中等構造剝蝕侵蝕山地為主??v觀黎城縣,四面環山,中間低凹,山多川少,地形復雜,是太行山中的一個小型山間盆地??h境內西北高、東南低。最高的全榆洼頂,海拔為2020米;最低的黃崖洞鎮清泉村清漳河谷地,海拔為622米;縣城海拔為750米;黎城縣平均海拔800米。黎城縣山區約占總面積的58%,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1%,平川約占總面積的11%。
氣候
黎城縣屬典型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4℃,年有效積溫3583.8℃,平均降水量547毫米,無霜期180天左右,最長年份達到216天。最熱月為7月份(歷年平均23.6℃),最冷月為1月份(歷年平均-4.3℃)。年平均降水量519.0mm,歷年平均日照時數2548.5時。
水文
黎城縣主要河流有海河流域的濁漳河和清漳河,分別從南北由西向東過境,以橫嶺為界,流入濁漳河的有平頭河、中莊河、原莊河、小東河,流入清漳河的有龍王廟河、大南河、白寺交河、南委泉河、柏官莊河、源泉河、香爐交河。
土壤
黎城縣土壤劃分為二個土類(褐土、草甸土),三個亞區,20個屬,59個土種。其中以褐土為最多,占總面積96.8%,遍布在黎城縣各鄉鎮。其次是草甸土,占總面積的4.3%, 分布在清漳河、濁漳河及其支流兩巖的河漫灘和一級階地上。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至2012年,黎城縣礦種主要為黑色金屬和非金屬。黑色金屬主要公布于北部,而南部則以非金屬礦產居多,主要礦種有鐵、硅石、白云巖、石灰巖、石膏、花崗石、鉀礦(含鉀巖石)、紫砂巖、以及磷礦、紅石板、石棉蛭石、粘土以及河砂等。各類礦產21種,探明儲量的5種,其中鐵礦探明總儲量為2.03億噸。硅礦儲量20億噸左右,白云石儲量5億噸左右,鉀礦儲量5億噸左右,石膏礦儲量5000萬噸。
水資源
黎城縣地下水可采儲量0.2-0.4億立方米。黎城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475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3851億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儲量0.97億立方米,重復水量為0.88億立方米。
土地資源
至2012年,黎城縣總土地面積1665987.8畝,其中耕地面積300564.2畝,園地面積31585.9畝,林地面積422911.3畝,牧草地面積347769.2畝,建設用地面積74781.4畝,未利用地面積410284.8畝。交通運輸編輯2012年末,長邯高速公路黎城境內段26.043公里,國道309線黎城境內段43.091公里,國道207線黎城境內段54.6公里??h、鄉、村公路通車總里程968.176公里,其中:縣道105.481公里,鄉道370.674公里,村道492.021公里。黎城縣擁有農村客運班線車輛36部,998個座位,其中公交車輛15部,營業線路11條,日發100余趟次,線路總長度123公里,公交線網覆蓋率38%。年末黎城縣共有貨車2079輛(含主掛),營運公交汽車15輛,出租汽車75輛。 境內長邯鐵路(境內長42公里)、長邯公路(309國道,境內長24.44公里)斜貫東南,黎左公路(207國道,境內長46公里)、涉武公路(境內長3.8公里)交匯縣中,陽涉鐵路(境內長2.7公里)、長邯高速公路(境內長26公里)穿縣而過;鄉鄉鎮鎮通油路(鄉鎮公路6條,82公里),村村通水泥路(229個村通水泥路,29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