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澧縣,隸屬于湖南省常德市,位于湘西北,澧水中下游,地處武陵山余脈與洞庭湖盆地過渡地帶,總面積1210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其中勞動力29.35萬,農業人口36.28萬,地形地貌以丘陵為主,是國家商品糧、棉、油基地縣,湖南省綠色食品基地示范縣。臨澧石膏資源居全國前列、湖南省第一位、長江以南區域第一位,探明儲量為21億噸,有 “非金屬之都”之稱。臨澧先后榮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文化工作模范縣”、“全國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縣”、“全國村民自治模范縣”、“全國‘兩基’教育工作先進縣”等光榮稱號 行政區劃編輯臨澧縣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為四個等級,第一級——縣中心城鎮,為臨澧縣縣城(含安福鎮、望城鄉、太平開
臨澧縣城風光2 (15張)
發區);第二級——重點建制鎮,包括新安(含官亭)、合口(含九里)、四新崗(含陳二、太浮);第三級——一般建制鎮,包括停弦(含杉板鄉北部),修梅(含楊板)、佘市(含杉板南部、文家)、烽火(含柏枝);第四級——集鎮,共8個(望城可不列入集鎮之中)。臨澧縣轄8個鎮、9個鄉:安福鎮(原城關鎮)、合口鎮、新安鎮、佘市橋鎮、太浮鎮、四新崗鎮、停弦渡鎮、修梅鎮、杉板鄉、文家鄉、陳二鄉、柏枝鄉、烽火鄉、望城鄉、楊板鄉、官亭鄉、九里鄉。 自然資源編輯臨澧縣是全國、全省重要的商品糧、棉、油生產基地。森林覆蓋率38.2%。礦產資源豐富,已知礦種23種,礦點94處,尤以非金屬礦產最為突出,石膏、硅砂、膨潤土儲量在全國名列前茅,石灰石、陶土、原煤等礦藏數量可觀,開采利用價值很高,特別是石膏儲量近50億噸,居全國第4位,湖南省第1位,素有“非金屬礦之都”的美譽。
森林資源
2003年,臨澧縣林業用地面積48183.2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40.0%,其中有林地23408.8公頃,活立木總蓄積78.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4.3%。1994~2003年期間(據《臨澧縣“十五”(2003年)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成果》記載)全縣森林面積大幅度增加,林業用地增加5534.7公頃,增長13.0%,森林覆蓋率增加3.7個百分點;全縣活立木總蓄積凈增長10.4萬立方米,增長15.3%,林分蓄積量增長12.6萬立方米,增長了21.8%;同時,短輪伐期工業原料用材林發展迅猛,楊樹無蓄積林分面積達5066.0公頃,2008年全縣楊樹總蓄積量可達46.2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臨澧縣處于洞庭湖盆地與雪峰山構造帶的過渡地帶,貯存礦產以非金屬礦產為主??h境內發現礦產資源主要
臨澧縣風光3 (14張)
有石膏、灰巖、石煤、陶土、膨潤土、硅白土、矽砂、煙煤、礦泉水、鐵礦、錳、粘土、砂石和建筑石料15種礦產。到2001年底,全縣共發現礦產地50處,礦產21種(含亞種);探明儲量的有6種,礦產地16處,其中特大型礦床1處(合口石膏礦),大型1處,小型礦床14處;列入《湖南省礦產資源儲量平衡表》的礦種有3種(亞種4種),在列入平衡表的4處礦區(床)中,特大型礦床1處、大型礦床1處,小型礦床2處。特別是非金屬礦資源異常豐富,是湖南省有名“非金屬礦之鄉”,石膏資源居全國第4位、湖南省第1位、長江以南區域第1位,探明儲量21億噸,資源量30億噸。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2010年臨澧縣總人口505609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39780人比,十年共增加65829人,增長
臨澧縣城濱河路14.97%,年平均增長1.4%。全縣戶籍人口451949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19568人比,十年共增加32381人,增長7.72%,年平均增長0.7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0.18%。戶籍人口中非農業人口86941人、農業人口364478人、戶口待定人口530人,分別占19.24%、80.65%和0.11%。臨澧縣常住人口400839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11971人比,十年共減少1113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1439人,占35.29%,增長98.24%。常住人口占戶籍人口比重為88.6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11%。流出人口大于流入人口,屬于人口凈流出縣。
民族
2010年臨澧縣總人口中,漢族人口495321人,占97.97%,土家族等29個少數民族人口10288人,占2.03%。少數民族人口中,土家族人口9442人,占91.78%。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比,少數民族個數由22個增加到29個,少數民族人口由2044人增加到10288人,占總人口的比例由0.5%上升到2.03%。
交通編輯臨澧位于湘鄂走廊、洞庭之濱、常德近郊,南接常(德)益(陽)長(沙)經濟走廊,北鄰湖北宜(昌)荊(州)沙(市)沿江經濟帶,西倚張家界旅游經濟區,東屬環洞庭湖經濟圈。方圓500公里區域內有省級城市5個,地(區)級城市53個,縣(區)級城市358個,人口約2.2億。207國道縱穿南北,S304省道橫貫東西,枝柳鐵路、石長鐵路、洛湛鐵路、常荊高速穿境而過,距常德桃花源機場60公里,距張家界國際機場200公里,澧水、道水通江達海。特別是縣鄉公路四通八達,通鄉通村公路全部硬化,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通達各鄉鎮和常德的半小時交通網。
經濟編輯2012年,臨澧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4億,比2007年翻了一番。三次產業結構由34:32:34調整為21:39:40。財政收入5.2億,是2007年的2.3倍。工業總產值達到116億元,年均增長18%。 2012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4億元,比上年增長10.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37億元,增長1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0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43元,分別增長12.5%、21.1%。實現工業總產值116億元、增加值32.2億元,分別增長13.2%、13.4%。 2013年,臨澧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5億元(預計數,下同),比上年增長11%;財政總收入5.79億元,增長11.5%,其中公共預算收入3.71億元,增長1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0元,農村居民人均現金可支配收入9700元,分別增長13%、13.9%。規模工業企業新增7家,達到102家,實現產值103億元、稅收1.8億元,分別增長24.8%、18.6%。園區基礎建設完成投資2.1億元,啟動金誠創業基地建設,新建標準化廠房9.6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