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泉縣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周邊分別與豫皖兩省9個縣市區接壤,轄31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 ,總面積1839平方公里,總人口230萬(截止到2011年底)?,F任縣委書記高子球,代縣長鄧真曉 。公元前1042年,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在此建立沈子國,秦、漢、魏、晉、唐均在此設縣,1935年正式設立臨泉縣。這里是古代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姜子牙、東漢文學家蔡邕、詩人蔡文姬及現代書畫家呂霞光、李文漢的故鄉,這里是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的后方指揮部所在地。臨泉先后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畜產品生產百強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國家生態示范區、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雜技、馬戲)、全國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全國勞務輸出第一大縣、中國綠色名縣,安徽省農業產業化示范縣、安徽省農業循環經濟試點縣、安徽省第一養牛養羊大縣、安徽省畜牧富民十強縣。[行政區劃編輯
行政規劃 |
|||||||
臨泉縣轄21個鎮、10個鄉、工業園區1個 |
|||||||
22個鎮 |
城關鎮 |
楊橋鎮 |
鲖城鎮 |
譚棚鎮 |
老集鎮 |
滑集鎮 |
呂寨鎮 |
單橋鎮 |
長官鎮 |
宋集鎮 |
張新鎮 |
艾亭鎮 |
陳集鎮 |
韋寨鎮 |
|
迎仙鎮 |
瓦店鎮 |
姜寨鎮 |
廟岔鎮 |
黃嶺鎮 |
白廟鎮 |
關廟鎮 |
|
|
楊小街鎮 |
|
|
|
|
|
|
9個鄉 |
牛莊鄉 |
高塘鄉 |
范興集鄉 |
土陂鄉 |
謝集鄉 |
||
陶老鄉 |
田橋鄉 |
張營鄉 |
龐營鄉 |
|
|||
1個工業園區 |
臨泉縣工業園區 |
自然地理
氣候
臨泉縣屬大陸性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侯區,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寒而多雨,冬干而少雪,夏熱而雨水充,秋爽天氣晴朗。年平均氣溫15.3℃左右。
地質
臨泉縣地域屬淮北平原,西北高東南低。海拔40米至38米,自然坡降為八千分之一至萬分之一。由于歷史上無數次的洪水泛濫,形成了堆積平原。土壤構成主要有砂礓黑土、砂礓土和泥土3種,十分適宜種植作物。地下水位高,且含量豐富,可提取水量達3.6億立方米,而且無色、無味、透明、屬中性偏堿性淡水,適宜生活和灌溉。地表水也十分充足,除洪河、泉河水流已污染外,其他河流均適宜灌溉,對農業生產頗為有利。
水文
臨泉縣河流密布,交通便利。南臨洪河,北依泉河,中有谷河、潤河、延河、流鞍河自然河道穿境東流,又有臨艾河、界南河人工河道橫貫南北。阜臨、臨鮦、臨新公路是溝通東西交通的動脈,臨艾、臨南、臨界公路有連接南北往來的要道。
方位
臨泉縣地處安徽省的西北邊陲。地理坐標北緯32°34′~33°10′,東經114°52′~115°31′。南與河南省淮濱、新蔡縣毗鄰,北與界首市及河南省沈丘縣相連,西與河南平輿縣、項城市交界,東與阜陽市區及阜南縣接壤。南北長68千米,東西寬62千米。全縣總面積1818平方千米,占安徽省總面積的1.4%,耕地173.7萬畝。交通建設編輯鐵路
2010年,鐵道部、安徽省人民政府聯合批復新建界首至臨泉鐵路支線項目建議書,新設田營、臨泉站。臨泉鐵路支線自漯阜鐵路界首站南端引出,經田營、王集,至臨泉站,新建線路全長約28公里,線路橋梁比約20%。新設田營、臨泉2個站,預留王集站。投資預估算總額為8.0億元。該項目由鐵道部和安徽省合資建設,項目資金按總投資的50%考慮,鐵道部和安徽省按65:35的比例籌集,安徽省負責依法征地拆遷工作并承擔費用,征地拆遷費用經雙方認可后計入地方股份。鐵道部出資使用鐵路建設專項資金,安徽省出資由省自籌解決;資本金以外資金使用國內銀行貸款。本項目工期2年。臨泉鐵路支線的修建將改寫臨泉縣沒有鐵路的歷史,極大地改善臨泉縣、界首市的交通運輸格局,對提高物流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推動沿線經濟發展,完善地方鐵路網絡,發揮漯阜鐵路的運輸能力具有非常重要和積極的意義。
高速公路
阜新高速
阜新高速公路,路線東起阜陽四十鋪互通立交,接合淮阜高速公路阜
阜新高速臨泉收費站陽南互通立交,全線經過阜陽市潁州區、阜南縣、臨泉縣境內,西至臨泉縣廖莊,接河南新蔡至化莊高速公路,是合淮阜高速公路向河南省方向的延續,對加強豫皖兩省和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經濟聯系,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有著重要意義。這條公路橫穿全國人口第一大縣臨泉境內25.52公里,途經臨泉縣土陂、老集、范興集、楊小街、宋集鎮、陳集鎮等六個鄉鎮,在該段分別設一個進出口(臨泉南)和一個服務區(廖莊),結束臨泉縣無高速公路的歷史。
濮陽至陽新高速公路安徽段
2011年9月,山東、安徽、湖北、河南四省交通運輸廳簽定了同步規劃河南濮陽至湖北陽新高速公路協議書,共同促進項目盡早實施。安徽省縱五高速公路即河南濮陽至湖北陽新高速公路安徽省增內路段,路線途經安徽臨泉、阜南、金寨等地,全長約110公里。